前面兩篇文章,着重介紹了最傳統的蓍草占蔔。它也是比較正統的,周朝專門從事占蔔的官員“太蔔”,使用的也是這種方法。但它也确實麻煩,步驟太多了,繁瑣得很。一個卦,從頭到尾需要完成18次變化,很不方便實際操作。
所以,在易經後來的傳承中,出現了很多更為簡易的起卦方法。本文将介紹其中常見的幾種。
一。簡易的蓍草起卦。
蓍草占蔔
這種方法,和前文所介紹的最傳統的那種方法,區别不大。它的具體操作方法是這樣的:
從象征大衍之數的50根蓍草中,抽出一根放回盒子内,一直不用。
将剩下的49根蓍草,分成兩撥,分别握在左手和右手中,象征天地。
從右手中取出一根,夾在左手無名指和小指之間,象征人。
至此,天地人三才齊備。放下右手中的蓍草,每8根一次的數左手握着的蓍草(這裡要注意,是每8根數一次,和前面每4根數一次是不一樣的,不要搞混淆了)。這樣會得到一個餘數,如果整除了,沒有餘數,那餘數就是0。
這個餘數加上左手無名字和小指之間的拿一根蓍草,求和。
最終得到的兩者之和,必然是從1到8之間的一個數字。
然後拿出先天八卦易經占蔔方法,按照乾兌離震巽坎艮坤,乾為1,兌為2,離為3,震為4,巽為5,坎為6,艮為7,坤為8這個次序。看看前面得到的那個“和”是多少,如果是1易經占蔔方法,那就是乾卦;如果是3,那就是離卦......
如上,就得到了一個三畫卦,記錄在紙上,它是下卦/内卦。
接下來,重複上面的動作。49根蓍草分左右,右手抽出一根象征人。放下右手的蓍草,8根一次數左手的蓍草。得到餘數,把餘數與1放在一起求和。拿和對應先天八卦。這樣又得到一個三畫卦。
乾卦之姤卦,對比下圖
把這個三畫卦也記錄在紙上,它是上卦/外卦。
上卦和下卦疊到一起,就成了一個完整的六畫卦,也就是我們想要的、最終的卦。
到這裡,一個完整的卦是得到了,可它沒有變爻,它是沒有變化的。不變,這不符合《易經》天地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的規律,所以還要找出一個變爻來。
确定變爻的方法是這樣的:49根蓍草,分成兩撥握在左右手裡。右手中抽出一根夾在左手小指和無名指之間。
放下右手的蓍草,每6根一次,數左手的蓍草。
得到餘數以後,餘數與1放在一起求和,結果必然是從1到6的六個數字中的一個。
如果和為1,那麼就是初爻為變爻;
如果和為2,那麼就是二爻為變爻;
如果和為3,那麼就是三爻為變爻......
這樣排下去,直到和為6時,上爻是變爻。《易經》的爻變,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隻要有一個爻變,卦就必然也變。
總結一下這種方法:求卦用8,求變以6。
在前面得到的那個沒有變爻的卦叫本卦,後面确定了變爻之後,得到的那個新卦叫之卦。比如,乾卦初爻變,得到天風姤卦,這種情況就叫乾之姤。
乾卦之姤卦,對比上圖
占蔔時,着重要用哪一卦或者哪一爻,後面應該會專門說明,這裡就不贅述了。
這種簡易的蓍草起卦方法,到這裡就說完了。實際上,它隻是衆多簡易蓍草起卦方法中的一種,還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有興趣的可以查閱一下。
或許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正規的蓍草起卦,也數了右手中的蓍草,但是這種簡易的方法沒有。豈不是說簡易方法壓根兒就沒有用到天地人三才中的地才?不是的!當49根蓍草分開的時候,天地人三才就都用到了,隻是沒有數罷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