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功臣号,是以各種兩字一組的美名美稱,後綴“功臣”二字,組合而成的。如北宋神宗熙甯二年(1069年)四月時,宰相曾公亮為“推忠協謀同德守正亮節翊戴功臣”,樞密副使韓绛為“推忠佐理功臣”。這樣的功臣号形式,同前文【1】裡提及的唐代玄、肅、代、德等朝的功臣号形式有着很大的不同。
注1:指《“功臣号”在唐代的起源》一文。
功臣号用詞表,引自龔延明《宋代官制辭典(增補本)》
而根本性變化,大緻發生于唐末的僖宗朝。
中、晚唐以來,唐代社會所積累的各類矛盾,在唐僖宗即位初,終于伴随着天災人禍,得到了總爆發——那就是唐末大起義(王仙芝起義、黃巢起義)。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黃巢軍占領洛陽。十二月攻入潼關,軍勢直指長安。僖宗李儇在大宦官田令孜等人的随扈下,逃往興元府(今陝西省漢中市),後進一步逃至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
在鎮壓黃巢起義的過程中,及之後,僖宗向一些鎮壓有功的宦官、武将、文臣授予了功臣号:
如大宦官楊複光為“資忠耀武匡國平難功臣”,大宦官楊複恭為“忠貞啟聖定國功臣”;如武将晉晖先後為“懷忠耀武衛國功臣”“開國護聖佐命功臣”;如宰相韋昭度為“持危啟運保乂功臣”,等等……普遍都是以各種兩字一組的美名美稱,後綴“功臣”二字,組合而成。而這些兩字的美名美稱亦并非毫無意義,而是帶有相應的褒揚内涵的。如此的功臣号形式,已經同兩宋時相差無幾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唐末僖、昭二朝的功臣号,大體上依然如同唐代其他時期的功臣号一樣,是因事而設、因功而授的。
譬如作為朱溫(朱全忠)主要謀臣之一的敬翔,他所獲的功臣号“迎銮協贊(葉贊)功臣”,抑或朱溫之侄朱友甯所獲的“迎銮果毅(毅勇)功臣”,以至朱溫自己所獲的“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都是因為朱溫集團最終奪得了對唐昭宗的控制權【2】。
注2:昭宗李晔自乾甯三年(896年)在軍閥韓建脅迫下逃出長安,此後于各藩鎮軍閥集團,及宦官集團之間的争奪下,幾經轉手,直到天複三年(903年)最終再度落入朱溫之手。
而到了五代十國時期後,功臣号又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一、在未發生(有必要授予功臣号的)特殊事件,抑或獲授者未立下相應功勞的情況下,可以單純出于加恩、籠絡等目的授予功臣号。例如後梁太祖乾化元年(911)七月,梁太祖朱溫就向“淮南兩浙幕府【3】将吏五百人”授予了“贊政安國功臣”的功臣号。
注3:此處“淮南兩浙幕府”即指錢镠的幕府。在後梁體制下,錢镠身兼鎮海軍(浙江西道)、鎮東軍(浙江東道)、淮南(淮南道)三鎮節度使,雖則淮南節度使的轄區此時并不在其手中,而在楊行密次子楊隆演的手中。
二、對個人所擁有之具體的功臣号,出于褒獎或懲罰等目的,可增字、可改字、可削去。
三、五代十國時期大小各政權的功臣号,既有與唐代及五代時期各政權相同的美名美稱,同時又多多少少各有新創。
再到北宋時,功臣号更是變成了一種例行的褒獎。什麼身份的人,初次獲得功臣号應為幾字(這字數不包括“功臣”二字);之後是否可以例行增字等等,這些大體上都是規定好的……
例如初任宰相、樞密院長官(如樞密使等),必得功臣号;初任參知政事(副相)、樞密院副長官(如樞密副使之類),則“遇恩賜之”;重要宗室(比如皇子)與外國君主一般也會被授予;另外高級文武官員,以及禁軍諸班直的将校也有可能獲得。
至于字數——宰相初授六字(即三組),禁軍諸班直将校初授二字(即一組),其餘人等初授四字(即二組);禁軍諸班直将校不得再加字,而隻能改成更好的字,而其他人遇恩增字,則每次續加二字(即一組)【4】。
注4:假使某人地位夠高,獲得功臣号夠早,可能會累積相當多的功臣号字數。例如越南李朝第七代君主李龍gān(顯示不出來),他在1177年第一次獲得宋朝的四字功臣号,到1210年去世時,已累積至了三十字(“推誠順化秉信守義奉國履常懷德謹度思忠濟美勤禮保節歸仁崇謙協恭功臣”)。
中興四将——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嶽飛
然而功臣号并沒有在宋代長久存在下去。吳充在神宗朝任宰相時,曾進言道:“賜功臣号,本唐艱難時以寵慰武士,大臣豈宜用此”。最終導緻神宗決定于元豐元年(1078年)十一月停止授予、使用功臣号。【5】待到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四月,高宗皇帝為了寵慰大将,又曾恢複授予、使用功臣号。但恢複後實際授予的例子,如今可見的似隻有韓世忠、劉光世、張俊三例。
注5:停止授予、使用功臣号的對象并不包括外國君主。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