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說:“在我們無法控制事态的進展時,不妨調整自己的心态。在渴望幸福之前,先清空心中的杯子,為快樂留出位置。”
心态平穩的人,總能在裂縫中看到陽光。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用一顆“閑心”處世,他們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不卑不亢。
因為隻有從容不迫,才不糾結于過往,不煩惱于現在,不焦慮于未來。
一個人越沉得住氣,越能激發内在的力量。
懂得厚積薄發,順勢而為,做事情自然能開花結果。
1
做事,不慌不忙
卡夫卡在《城堡》中寫道:“努力想得到什麼東西,其實隻要沉着鎮靜、實事求是,就可以輕易地、神不知鬼不覺的達到目的。”
不慌不忙,才能不被負面情緒所困擾,專注于事情本身,把事情做好。
東晉詩人王羲之在書法上雖有天分,但年輕時候的他急于求成,難以更上一層樓。
有一次,他看見書法家張芝寫的字,自愧不如。
除了張芝的字,更讓他欽佩的是張芝長年累月練字的那份從容淡定。
王羲之是聰慧的,他領悟到:“如果我也能擁有這種不慌不忙的心态,趕上張芝是早晚的事。”
此後二十年的時間裡,王羲之每天精心練習書法,正是因為擁有了這種不慌不忙的心态,王羲之最終成為了一代書法大家,更被曆代書法家推崇為“書聖”。
不慌不忙,是一種經曆了風雨的覺悟,是一種專注于當下的智慧,更是一種從容安詳的境界。
真正的智者,他們遇事不慌不忙,氣定神閑,故能身心明朗。
不慌不忙,是一種人生态度,是步履艱難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鎮定。
董卿曾說:“世間很多美好的事物并非是觸手可及的,經過了時間的醞釀和打磨,等待的結果才會顯得更加珍貴。”
找準方向,不慌不忙慢慢走,必定會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2
行事,不急不躁
《木星上行》說有這樣一句話:“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不疾不徐,行聖人之禮,遵中庸之道。”
沉得下心,靜得下來,不急不躁,前途與玫瑰,都來日方長。
《郁離子》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晉鄭之間的地方,有一個性情十分暴躁的人。
他射靶子,如果射不中靶心,就會把靶子的中心搗碎;下圍棋如果輸了,就會把棋子兒咬碎,人們勸告他說:“這不是靶心和棋子兒的過錯,你為什麼不冷靜地想一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他聽不進去别人的意見,最後脾氣急躁得病而亡。
曾國藩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急躁的脾氣總是誤人不淺,有很多人深受其害。
善成大事者,總能耐住性子,以便等待時機求突破。
戰國時期魏國人西門豹性情非常急躁,他常常紮一條柔軟的皮帶來告誡自己。
魏文侯時,西門豹做了邺縣縣令。他無時無刻不忘提醒自己克服暴躁的脾氣,要求穩、求安。
正因如此,不急不躁,他才在邺縣做出了顯著的成績。
人生需要不急不躁,真正的赢家都是穩中精進的人。
不急不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常會比别人走得更遠,赢得更多。
電影《摔跤吧,爸爸》中曾有一句話:“沉住氣,要讓對手先着急起來,等他露出破綻,你的機會就來了。”
不急不躁,是修養和内涵的體現。
3
處事,不卑不亢
《答小宅生順書十九首》裡寫道:“聖賢自有中正之道,不卑不亢,不驕不謅,何得如此也!”
不卑不亢,是人生最好的姿态。
春秋末年齊國宰相晏嬰奉命出使楚國,楚王百般刁難他。
晏嬰到達後發現城門緊閉,一個楚國的士兵把晏嬰領到一扇很小的,而且是最近新開的小門前,請他從這個小門進去。
聰明無比的晏嬰,一看就知道是楚國國王在戲弄他,不卑不亢地說:“這個不是門,而是狗洞,出使狗國的人要從這兒進,我現在出使楚國,怎麼能從這裡進呢?”
楚王隻好打開城門,以外交禮儀迎晏嬰進城。
在朝堂之上,楚王心有不甘,又開始羞辱晏嬰。
“齊國是不是沒有人了?怎麼派先生這樣的人來當使臣?”
晏嬰不卑不亢地說道,帝王派遣使臣向來有個規矩。賢人出使賢國,小人出使小國。外臣是小人,所以出使楚國。
楚王隻好用笑容來掩飾他的尴尬,想到自己身為一國之君,還對付不了一個晏嬰。
楚王給旁邊的大臣使眼色,使出大招,随後兩個官吏壓着一個人來到朝堂。
禀報說剛抓到一個齊國來的小偷,楚王假裝吃驚地問道,原來齊國人慣于偷竊啊?
晏嬰不卑不亢拿起桌子上的橘子說道,橘子生于淮南,其味甘甜,将它移植于淮北,味道就變得苦澀,這主要是因為水土不同,這個人生長在齊國的時候,并不偷盜。
到了楚國就開始偷盜,恐怕是楚國的水土使人慣于偷盜吧。
在楚強齊弱的态勢下,晏嬰這種不卑不亢的精神讓楚王深感敬佩,于是讓晏嬰回禀齊景公,他同意與齊國結盟。
經過世事磨練,忽然明白:想要得到的必須自己争取,不卑不亢,想做的必須自己堅持,想成長的必須自己實踐。
生命中,很多事是事在人為。
不辜負每一寸光陰,善待生活,不卑不亢,善待自己。
許多人是不甘于平凡的,但平凡并非平庸。今日所承受的苦難必将是他日幸福的根基。
時光不會辜負任何人,時光的沉澱會把我們帶入一個新的階段。
不卑不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内心平靜下來、慢下來,不要急功近利、浮躁不安。
俗話說:“靜能生慧。”
靜下心來,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不卑不亢,才能從容應對生活中的困難,有條不紊地解決問題,成為更好的自己。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南英子
編輯:衆智圖書館編輯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