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公元751年,唐朝将領高仙芝率領安西都護府軍隊及西域仆從國與阿拉伯帝國在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州)遭遇并展開血戰,這是東亞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碰撞。
大唐和阿拉伯是當時世界上兩個最強盛的帝國,在這次激烈的戰争中,唐朝軍隊雖勇猛彪悍,但由于規模的絕對劣勢,以及盟國葛邏祿的背叛,最終惜敗阿拉伯,唐朝百年來的向西擴張戛然而止。
對于中國來說,這裡是華夏帝國最遠訖及的地方,此後曆代中原王朝再未能涉足中亞,而阿拉伯則憑借地緣優勢,将這裡的佛教政權逐出中亞,取而代之的是伊斯蘭文明。
阿拉伯帝國東進和大唐帝國西擴
在公元七世紀,歐亞大陸東西兩端有兩個最強大的帝國,分别是東亞的唐朝和西亞的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起源于630年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建立了以伊斯蘭教為核心的穆斯林國家。
8世紀初,倭馬亞家族成為阿拉伯帝國領導者,基于對土地的追求和宗教傳播的狂熱,積極發動大規模對外戰争,向西攫取北非、西班牙,向東征服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後,于664年占領阿富汗。
然後兵分兩路,北路軍進軍中亞内陸草原地區,一路所向披靡,直抵帕米爾高原西部,南路軍則攻入印度河流域,征服印度次大陸西北部。
在東進過程中阿拉伯帝國屠殺大量非穆斯林,這些狂熱宗教分子的目标是征服中國,将伊斯蘭覆蓋至整個東方。
當時的阿拉伯東方指揮官甚至叫嚣誰首先踏上中國領土,就任命誰做中國的長官,隻可惜在715年,阿拉伯與吐蕃聯軍在中亞錫爾河被唐軍擊敗。
帝國擴張的腳步在征服帕米爾高原西部後始終沒能跨過中國國界半步。
不過此時的阿拉伯帝國疆域極盛,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抵大西洋沿岸,北達高加索山脈以及法國南部,南至撒哈拉沙漠,國土面積達1340萬平方公裡,是當時世界上東西方跨度最長的帝國之一。
公元618年建立的唐帝國是中國曆史上繼漢朝後的第二個發展巅峰,唐帝國統一中原不久即發起對蒙古高原和西域的征伐。
經過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三代帝王的對外擴張,東突厥、薛延陀汗國、西突厥先後被消滅,哈密、鄯善、高昌、焉耆、龜茲、疏勒、于阗等西域小國或被迫投降,或被武力滅國。
唐朝從此建立了以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為核心的西域統治體系,勢力滲入中亞阿姆河流域。
唐朝極盛時期疆域空前遼闊,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達貝加爾湖,疆域面積達1200萬平方公裡。
到公元740年代,阿拉伯與大唐這兩個分别來自東西方的巨無霸終于在東進西擴的過程中相遇了。
戰争起因:孤膽将軍高仙芝突襲怛羅斯
關于怛羅斯之戰,不得不提到時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高仙芝出身于高句麗貴族,自幼随父入唐,鎮守西域。
早在747年,高仙芝曾率領一萬唐軍長途奔襲,擊敗兵力十倍于己的強悍的吐蕃軍隊,攻占小勃律(今克什米爾的吉爾吉特),活捉小勃律國王及吐蕃公主。
經此一役,大唐在西域威名更盛,高仙芝被提拔為安西節度使。750年高仙芝再度出軍,擊破親附吐蕃的車師國。
至此大唐帝國力壓吐蕃,成為塔裡木地區、伊犁河流域的宗主,同時成為吐火羅地區、喀布爾和克什米爾的保護者,高仙芝俨然成為大唐控制中亞的總督,一時間威名震懾中亞。
不久,高仙芝又繼續西進,出兵征伐石國(烏茲别克斯坦塔什幹市),石國國王懾于高仙芝武力,請求投降,以保全性命。
然而高仙芝破城後違背承諾,将石國的老幼婦孺全部屠殺,财物搜刮一空,并于751年将石國國王押送長安獻于李隆基面前,并将其斬首。
高仙芝被授予右羽林大将軍,達到征戰生涯的最高峰,而僥幸逃脫的石國王子向阿拉伯帝國求救。
此時的大唐已掃平中亞,高仙芝面對阿拉伯帝國這個新的強大對手,決定先發制人,仿效三年前征戰吐蕃。
公元751年四月,高仙芝糾集大唐-葛邏祿三萬聯軍翻過帕米爾高原,越過沙漠,經過三個月長途跋涉,深入中亞腹地七百餘裡,最後在怛羅斯與阿拉伯軍隊相遇。
阿拉伯這邊,早在749年,發源于呼羅珊的(今伊朗高原北部)阿拔斯家族打垮倭馬亞,成為阿拉伯帝國新的主宰。
由于阿拔斯王朝身穿黑袍,也被唐朝稱為黑衣大食,在此之前的阿拉伯統治者身穿白袍,被稱為白衣大食。
早在高仙芝發兵前,阿拉伯就已準備對安西四鎮用兵,怛羅斯又與呼羅珊統治中心較近,所以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後立即組織十五萬大軍馳援怛羅斯,751年七月雙方在怛邏斯河兩岸展開決戰。
血戰怛羅斯,高仙芝惜敗阿拉伯
從實力對比看,兩軍各有千秋,唐軍方面為馬步兵混合軍隊,不過步兵也配有馬匹,行軍時以馬代步,戰時下馬。
步兵配備的雙刃長柄陌刀是絕對的對陣大殺器,堪稱騎兵克星,史稱其列陣時“如牆而進,人馬俱碎”,威力十分恐怖。
騎兵則使用長度一丈八尺的馬槊,作為沖鋒性武器,馬槊所至,人馬俱透,而且唐軍普遍配備重量輕薄、防禦性極佳的唐十三铠,一般的刀劍無法對士兵造成傷害。
不過唐軍武器的最大優勢當屬技術成熟的弓弩,當時殺傷力最大的絞車弩,機械上弦,射程可達千米,史稱“所中城壘無不摧毀,樓橹亦颠墜。”
阿拉伯方面主要由騎兵部隊構成,最大的優勢也是騎兵,當時的阿拉伯馬是世界上最優秀的馬種,以吃苦耐勞和富有持久力聞名于世。
阿拉伯馬因生長于沙漠之中,可持續忍耐幹旱,在奔跑中仿佛“懸浮”空中,在阿拉伯人長期對外征戰中發揮重要作用。
另外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駱駝衆多,适應沙漠戰争環境,其軍隊使用的大馬士革刀鋒銳無比,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而且騎步兵均配有長矛盾牌,攻防兼備。
另外阿拉伯軍隊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對宗教保持極度狂熱,在戰争中奮不顧身地發起沖鋒。
再加上呼羅珊和阿拉伯人作為馬背上的民族,生性彪悍,尚武好戰,騎術精湛,個個戰鬥力爆表。
決戰開始後,雙方在怛羅斯展開慘烈厮殺,堪比火星撞地球,唐軍數量雖少,但憑借勇猛善戰的陌刀步兵,及殺傷巨大的強弓硬弩,屢次擊退敵軍騎兵突擊,阿拉伯損失慘重。
而阿拉伯也不斷調整戰術,反複沖擊唐軍陣腳,一時間打得難解難分,經過五天的厮殺,阿拉伯的規模和騎兵的機動性優勢逐漸顯現,唐軍士兵體能被不斷消耗。
正當戰局膠着之時,第五日傍晚,被收買的葛邏祿部突然反叛,聯合阿拉伯對唐軍前後夾擊。
毫無防備的唐軍一時間手足無措,在阿拉伯鐵蹄沖擊下迅速崩潰,高仙芝率數千士兵殺出一條血路逃回蔥嶺。
不過此戰唐軍也重創敵軍,因懾于唐軍戰鬥力,阿拉伯人也沒有追擊,至此怛羅斯之戰以大唐惜敗宣告結束。
唐朝失利怛羅斯,中亞落入伊斯蘭之手
關于大唐在怛羅斯的失敗,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軍隊規模差距懸殊。在冷兵器時代,軍隊數量是影響作戰的重要因素。
在決戰怛羅斯之前,高仙芝率領的唐軍大約兩萬人,而當時安西四鎮的總兵力為兩萬四千人,駐西域唐軍幾乎傾巢出動,外加葛邏祿部一萬人。
但這樣的規模在阿拉伯人面前隻是一個零頭,當時的阿軍數量在十五萬左右,其中呼羅珊本部四萬人,附屬國兵力十餘萬,在軍隊數量上,阿拉伯占據絕對優勢。
第二,阿拉伯依靠地緣優勢以逸待勞。位于中亞盆地的怛羅斯臨近呼羅珊,而呼羅珊是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興起之地和政治軍事中心,阿拉伯帝國可以從這裡動員龐大的軍隊參與周邊任何一次戰争。
在怛羅斯之戰的前一年,阿拔斯能夠調動的兵力多達五十萬之多,向東用兵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後勤補給可以源源不斷地投放過去,因此阿拉伯能動用大量主力軍隊參與怛羅斯之戰。
而怛羅斯距離長安萬裡之遙,大唐很難給予高仙芝足夠的支持,所以高仙芝隻能依靠安西四鎮作為後盾。
可即便如此,高仙芝經過三個月,跋涉七百裡,深入中亞腹地到達怛羅斯,在氣候惡劣,幹旱缺水的中亞,唐軍依靠的隻有一些口糧。
由于戰線拉得太長,唐軍隻能速戰速決,拖得越久越不利,而阿拉伯卻穩坐釣魚台,以逸待勞。
第三,高仙芝作風霸道不得人心。高仙芝雖然軍事能力超強,但缺乏懷柔手段,一味依靠武力壓制西域各國。
而且高仙芝性情貪婪,通過戰争一方面為自己謀仕途,另一方面攫取财物資源據為己有,征伐石國的理由也僅僅是“無蕃臣禮”,西域和中亞是敢怒不敢言。《資治通鑒》對此有詳細記載:
“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僞與石國約和,引兵襲之,虜其王及部衆以歸,悉殺其老弱。仙芝性貪,掠得瑟瑟十徐解,黃金五六真駝,其徐口馬雜貨稱是,皆入其家。”
而且高仙芝在俘獲石國國王背棄承諾,将其殺害也使其喪失民心,史料記載:
“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勃其無蕃臣禮,請讨之王約降,仙芝遣使者護送至開遠門,俘以獻,斬闊下,于是西域皆怨。”
所以中亞諸國為了生存,通過支持阿拉伯平衡大唐,葛邏祿部的叛亂恰恰印證這一點。大唐在天時地利人和均不占優,豈有不敗之理!
當然,怛羅斯的失利并未影響大唐在西域的地位,而且阿拔斯王朝出于地緣政治需要,很快派人來與唐朝講和,戰後的六年中,每年均有阿拔斯使臣來朝。
不過怛羅斯之戰卻阻擋了唐朝在中亞地區的擴張勢頭,安西四鎮實力大損,不得已進入戰略防禦狀态。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安西軍隊全部調回長安守備,從此大唐軍隊再未踏過蔥嶺,華夏文明至此退出中亞地區的霸權争奪。
而阿拉伯帝國憑借地緣優勢,慢慢向中亞滲透,取代大唐成為這裡的主宰,逐漸地,中亞和西域的佛教政權紛紛倒台,開始了伊斯蘭化進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