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經:易經共有三種:夏代的《連山》、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其中《連山》、《歸藏》已失傳,隻有《周易》傳世。故今天所說《易經》即指《周易》。
2、易:本義為日月為易,陰陽交替。易在易經中有三種含義:一變易,變化;二簡易,簡單;三不易,不變。但核心含義是變易。
3、經:經典,不變,常則。
4、卦:懸挂之義,把自然現象懸挂起來便于觀察,也就是說易經将自然現象和人事變化用符号來表示。
5、爻:交錯之義。易經借助陰陽交錯構成不同的卦象。
6、陰:靜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屬于陰。
7、陽: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溫熱的、明亮的都屬于陽。
8、陰爻:斷開的橫線,用六表示。
9、陽爻:連續的橫線,用九表示。
10、九: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最大陽數,所以用九表示陽爻。
11、六:一二三四五為生數,六七八九為成數。成數六與八屬陰,陰爻性質收縮,六比八小,八為少陰,六為老陰,所以以老陰六表示陰爻。
12、剛爻:指陽爻。
13、柔爻:指陰爻。
14、彖辭:彖是斷,彖辭就是斷語,用以判斷或概括一卦的含義。
15、爻辭:解釋一爻的含義。
16、象:表示像的意思,用來模拟形态與事理。卦象為大象,爻象為小象。
17、時:畫卦時六爻自下向上,依次稱為初、二、三、四、五、上(末)。依此說明終始關系。
18、天道:五、上為三才之天道。
19、人道:三、四為三才之人道。
20、地道:初、二為三才之地道。
21、時:畫卦時六爻自下向上,依次稱為初、二、三、四、五、上(末)。依此說明終始關系。
22、位:畫卦時六爻自下向上,依次稱為初(下)、二、三、四、五、上。依此說明上下相對位置。
23、中位:上卦的五與下卦的二為中。
24、正位:陰爻居于陰位,陽爻居于陽位為正。
25、君位:指四爻與上爻之間的第五爻。
26、主爻:一卦六爻中有一爻或兩爻能代表一卦的總體意義就是主爻。
27、元:易經中一般認為是始,是大,是善。
28、亨:易經中一般認為是亨通。
29、利:有利,易經中一般認為是收縮,成熟。
30、貞:原意是占蔔,易經中一般認為是正而固。
30、吉:順從易理為吉。
31、兇:違反易理為兇。
32、悔:犯了過失,心中想要補過遷善,知過而能改,悔後趨吉。
33、吝:犯了過失,找理由掩飾與推诿,知過而不能改,吝常趨兇。
34、咎:災禍。
35、當位:陰爻居于陰位,陽爻居于陽位。
36、不當位:陰爻居于陽位,陽爻居于陰位。
37、陰位:從下至上,二、四、六(上)為陰位。
38、陽位:從小至上,一(初)、三、五為陽位。
39、內卦:六爻卦的下三爻為內卦。
40、外卦:六爻卦的上三爻為外卦。
41、相應:下卦的初爻對應上卦的四爻,下卦的二爻對應上卦的五爻,下卦的三爻對應上卦的上爻,如果一為陰爻而另一為陽爻,則為相應。
42、不相應:下卦的初爻對應上卦的四爻,下卦的二爻對應上卦的五爻,下卦的三爻對應上卦的上爻,彼此同為陰爻或同為陽爻,則不相應。
43、承:卦中相鄰的二爻,陰爻居于陽爻下面,承助在上面的陽爻,叫陰承陽或柔承剛,大多順而善。
44、乘:卦中相鄰的二爻,陰爻居于陽爻上面,乘駕在陽爻上面,叫陰乘陽或柔乘剛,大多逆而劣。
45、經卦:又叫三畫卦,共八個,乾、坎、艮、震、巽、離、坤、兌。
46、複卦:又叫六畫卦、成卦,共64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64卦,每個複卦由兩個經卦重疊而成。
47、反卦:前一卦像卷簾一樣反過來就是後一卦,後一卦反過來就是前一卦。比如屯蒙兩卦。
48、對卦:兩卦六爻從初至上陰陽相對,比如乾坤兩卦。
49、八卦:八種自然現象,天、地、水、火、風、雷、山、澤。
50、本卦:無論用什麼方法起卦,得到的這一卦就是本卦。
51、變卦:變卦相對本卦而言。如果本卦中有“動爻”,即老陽、老陰之爻,此爻即為“變爻”,即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那麼本卦相應的就會轉變,原來相應的的陽爻就變為陰爻,陰爻變成陽爻,因而得到一個新的卦,即為變卦。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