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萬年縣稻作文化基地聆聽中華稻作文化的發展曆程,深刻理解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意義;在永修縣蜜蜂産業園,教師以蜜蜂的團隊精神啟示大學生樹牢“四個意識”;學生到灣裡工業文明紀念館、小平小道、公安局反詐中心、廉文化主題公園等地參觀考察,感受精彩的中國故事……近年來,江西農業大學創新思政課教學模式,收獲了學生的高“擡頭率”和高“點頭率”。
江西農業大學從2020年下半年起,開設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選修課,采取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模式,由校領導領銜實行“一課多師”主講。經過兩年的實踐打磨,2022年這門課更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升級成了必修課。
為高标準開好課程,江西農大黨委堅持問題導向,以實踐釋理,推動大學生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牢牢把握“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校黨委書記黃路生院士親自領銜課程建設,統籌指導、協調、推進課程教學工作。學校黨委每年召開專題會議,推進課程建設與改革工作。
課程按“專題化”模式進行内容設計,設置11個專題教學内容,采用課堂講授、社會實踐、案例分析、小組讨論、參觀考察等多種方法,增強課程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課程内容設計結合了本省和本校實際,将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美麗中國“江西樣闆”等内容嵌入專題、引入課堂。此外,還結合學校辦學特色,聚焦鄉村振興、糧食安全、生态保護等内容,做到以學為基、以行釋理。
按照“大思政課”的要求,課程每個專題分别由一名校領導牽頭,一名思政課專任教師全程參與,同時聘請若幹校内外專家協同,組成“1+1+n”的高水平教學團隊。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課程實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下主課堂由“1位校領導+1位外聘專家”主講,線上分課堂在固定教室通過網絡平台觀看直播,安排思政課專任教師輔講。課程實踐環節由團隊成員、相關專業老師、基地人員共同組織。據不完全統計,含校内團隊、校外專家、實踐指導老師在内,直接參與首輪課程教學工作的人員就達80餘人。
按“問題式”要求創新組織教學内容,該課程把學生最關心的現實問題提煉出來,各專題團隊分别按教學計劃編寫教案、制作課件、邀請專家、實施教學,形成“黨委書記帶頭講、領導班子一起講、專任教師輔助講、專家學者參與講”的“多師同堂”同上一門思政課的生動局面。2022年實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以來,線下主課堂與線上分課堂同步實施,2500多名學生同聽一堂“思政大課”。學校為每個班級配備一名思政課專任教師,承擔課堂考勤、線上答疑、考查閱卷、成績評定等教學任務。
課程調整為必修課後,首輪開課面向全校2500多名大二學生,實現全覆蓋。聽完課的學生紛紛表示收獲很大,“更加堅定了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對我們的國家更多了一份熱愛。”因為課程質量高,每次上課還會吸引很多師生前來旁聽。
實踐教學過程中,江西農大動物科學學科、資源與環境學科、作物學科等專業的不少教師也參加了教學活動,促進了學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良性互動,促進了重視和參與思政課建設的良好氛圍。(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 記者 徐光明 通訊員 賀一松)
作者:徐光明 賀一松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