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中遊曳着數量龐大的小天體,地球年複一年地圍繞着太陽運行,就會不可避免地與它們發生撞擊,盡管地球有一個厚厚的大氣層,但有一些個頭較大的小天體仍然可以突破大氣層的防護,然後在地球表面留下或大或小的“疤痕”——隕石坑。
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隕石坑在哪裡?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可以在地球上找到一些古老的隕石坑,每一個隕石坑都代表着一段驚心動魄的地球往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區域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因為它代表着地球上的一代霸主——恐龍,從此退出了地球的舞台。
上圖為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區域的重力異常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輪廓,這個隕石坑的深度約為25公裡,直徑達180公裡,科學界普遍認為,在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随後導緻了恐龍的滅絕,而“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正是這顆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
滅絕恐龍的隕石坑直徑達180公裡,卻并非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隕石坑,與之相比,位于南非約翰内斯堡的西南部的“弗裡德福特”隕石坑(Vredefort Crater)具有更大的規模。
“弗裡德福特”隕石坑曾經被認為是一個古老而巨大的火山口,但後來科學家經過研究後發現,它具備了隕石坑的很多特征,例如中心區域隆起的圓頂、圍繞中心隆起的同心環脊、一個淺而平坦的闆狀結構以及大量由隕石撞擊形成獨特礦物質。
随後的研究表明,“弗裡德福特”隕石坑形成于大約20億至21億年前,而留下這個隕石坑的則是一顆直徑約為10公裡的小行星。
根據科學家的推演,當撞擊發生時,這顆小行星首先在地球表面撞出了一個直徑約100公裡、深約40公裡的撞擊坑,在此之後,巨大的沖擊波使得撞擊坑邊緣的岩層迅速坍塌,于是隕石坑就不斷變寬變淺,與此同時,撞擊坑底部的高溫熔融态物質迅速回彈,并最終形成了隕石坑中心區域的隆起。
在經過了漫長的時間之後,“弗裡德福特”隕石坑的準确尺寸已經無法确定,不過根據科學家的估算,其直徑至少有248公裡,最高可達300公裡,也就是說,即使按照最低的估算值,這個隕石坑也比滅絕恐龍的隕石坑大很多。
那“弗裡德福特”隕石坑是不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隕石坑呢?也不一定,因為在南極洲的東部的“威爾克斯地”(Wilkes Land)的冰層之下,還可能存在一個更加巨大的隕石坑——“威爾克斯地”隕石坑(Wilkes Land Crater)。
有關“威爾克斯地”隕石坑的猜測最早于1962年提出,但由于探測技術的限制,相關的研究遲遲沒有進展,直到2006年,科學家才通過GRACE衛星(重力恢複與氣候試驗探測衛星)發現,“威爾克斯地”的冰層下存在着一個直徑約為300公裡的“質量瘤”。
在随後的GOCE衛星(重力場和穩态海洋環流探測衛星)發射升空之後,科學家獲取到了該區域更加詳細的重力參數,并據此推測“威爾克斯地”隕石坑應該是存在的,根據估算,這個隕石坑形成于大約2.5億年前,其直徑可達500公裡(比滅絕恐龍的隕石坑大3倍多),而留下這個隕石坑的,則是一顆直徑至少有50公裡的小行星。
順便講一下,地球上已知的規模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正是發生于大約2.5億年前,此次滅絕事件造成了地球上70%的陸生脊椎動物,以及高達96%的海洋生物慘遭滅絕,所以一個合理的猜測就是,引發“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的罪魁禍首,可能就是這顆巨大的小行星。
當然了,這隻是一種猜測,實際上,科學界目前對“威爾克斯地”隕石坑是否存在,其實還有着很大争議。
小結總而言之,如果“威爾克斯地”隕石坑最終得到證實,那麼它就會成為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隕石坑,否則的話,這一稱号就屬于“弗裡德福特”隕石坑。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上一篇
創衛工作方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