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三四年十月,我黨紅軍在進行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之後,無奈之下不得不進行戰略性轉移,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兩萬五千裡的長征。兩萬五千裡的長征毋庸置疑是人類曆史上的神迹,那時候我黨紅軍途徑十四個省份,跨過十八座山峰、二十四條河流,越過各種草地、沼澤和雪地,路程一共有兩萬五千裡的距離,在此期間進行過大大小小的戰役近四百次。一九三六年,紅軍第二和第四方面軍成功抵達陝甘甯一帶,與紅軍第一方面軍順利集結。我黨紅軍部三大主力部隊集結,也就意味着長征就此結束。誠然,長征确實是世界戰争史上獨一無二的壯舉,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部隊可以在沒有後方支援的情況,擊破層層阻撓和困難,甩掉大批敵軍的追擊,最後順利完成戰略目标。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沒有後方支援的情況下,我黨紅軍的錢财和糧草是如何解決的?在長達一年的長征途中,戰士們怎麼解決吃飯問題?有哪些方法可以維持部隊中的經濟情況?
在這之前希望各位看官長按點贊2秒并關注一下,動一動您發财的小手給我一個支持,也方便您接收最新内容。
從古至今都有一個說法——“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果想要赢得一場戰争,那麼必須占據“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就是要有準确的戰略計劃、士氣,還有最重要的就是可以維持戰争的錢财和糧草。
在一九三四年中,廣昌保衛戰失利,這樣的戰局形勢下我黨紅軍已然知道,想要擊破國民政府軍隊的第五次圍剿已經很不現實。介于這種情況,我黨紅軍已經開始着手準備戰略轉移,并為此準備了半年的時間。
紅軍備戰
我黨紅軍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買馬,因為此前經曆過多個戰役,導緻部隊減員十分嚴重。而且不管是戰略戰役還是為了之後的生存,都需要進行新的兵源補充。
正是因為我黨紅軍在基層名聲非常好,所以這次的擴軍也非常順利,直到參加長征前的八萬七千人裡,就有大半都是新參加紅軍的戰士。
當然除了兵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為了戰略轉移做好補給問題。維持戰争必定要消耗更多的物資補給和錢财,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黨紅軍開始了征集軍用物資的行動。在浩浩蕩蕩的運動中,兩個月的時間裡,在中央蘇區就一共收集到八萬多斤的銅、近兩萬的子彈殼和十四萬的子彈,這些軍用物資全部都被運送到兵工廠。
中央蘇區的兵工廠收到這些物資之後,立馬就進行加工,夜以繼日地進行研制,隻為提高部隊軍用物品的供應。在準備長征前,我黨部隊的武器裝備甚至都是人手四個或者六個手榴彈,步槍都配有刺刀,子彈也是充足的。除了槍支以外,都是我黨自己在兵工廠制造出來的。
不僅籌集到軍用物品,而且還收集到被毯兩萬個、棉花近九萬斤、草鞋二十萬雙,還采集了很多醫療用品。
毛主席和朱德
雖然長征的确偉大,但提起我黨紅軍忍痛放棄辛苦建設的中央蘇區就十分不忍。在一九二七年的時候,我黨紅軍接連進行三次起義,但不幸都以失敗告終。我黨領袖于是率領着剩下的部隊進入井岡山一帶,也完美實現中國的革命真正變成“農村包圍城市”的情況。
随後朱元帥帶領南昌起義後剩下的部隊成功集結,最後多個部隊都在井岡山會師。最後在第三次“反圍剿”後成功建立革命根據地。
我黨部隊在國民政府軍隊的圍剿之下,想要生存下去絕對不能隻依靠繳獲敵軍,也要憑借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存。
所以說我黨領袖的偉大不僅僅是建立為人民服務的軍隊,還有在井岡山到瑞金的這段時間裡,我黨戰士在建立革命根據地中摸着石頭過河,成功将革命根據地變成我黨部隊的大後方。
但是國民政府方面老蔣一直想要全部消滅我黨勢力,所以再次對我黨革命根據地實施第五次圍剿,我黨軍隊因此損失慘重。在國民政府的層層阻擊之下,中央蘇區的革命根據地已經再無法維持下去。
偉人
在如此嚴峻緊張的局勢下,我黨就必須進行戰略轉移,抵達湘西和紅軍第二和第六軍團集結。此前小編也曾說,在長征之前我黨紅軍擴編了很多人,瞬間擴充了很多兵源,那麼糧草就成為了很重要的問題。
為此革命根據地軍委會動員,要求中央蘇區所有百姓每個人節省三升米,因此我黨紅軍就獲得了七萬五千萬擔谷子。
不僅如此,我黨紅軍還進行了打地主的運動,從各個地主手裡又得到了多達六萬五千萬擔糧草,随後還和百姓借糧十萬擔。最後中央蘇區也是完成了收集二十四萬擔糧草的任務,但依舊維持不了多長時間。
由于國民政府層層蠶食中央蘇區,我黨革命根據地的面積逐漸縮小,此時紅軍已經不得不要進行戰略轉移。當時我黨也準備在秋收之後進行戰略轉移,同時也對在中央蘇區的百姓進行最後一次借糧。
中央蘇區百姓在生活拮據的情況下,依舊自發地為我黨軍隊收集了六十萬擔糧草,直到十月份出發的時候,我黨紅軍已經具有将近一百三十萬擔糧食。
由于我軍的運輸能力也就是騾子、人工運輸,最後也就攜帶了九十二萬擔糧食。除了糧草和武器裝備以外,我黨紅軍在進行轉移的時候還攜帶了大量醫療用品、棉衣、被毯子、草鞋等生活用品。
土地改革
糧食方面每個戰士都帶着一斤油和鹽,還攜帶着四天可以吃得幹糧。其實如此龐大的數量也夠我黨軍隊吃很長時間,但是畢竟不能座山吃空,如果想要發展下去那就必須靠自己。
好在我黨軍隊早就未雨綢缪,在之前就存有家底。我黨軍隊在之前的戰鬥中也勝利了不少次,通過繳獲敵軍的裝備和打擊地主土豪,都得到了很多補給和錢财。同時中央蘇區利用繳獲的貴金屬兌換了貨币,因此才得以在國民政府的層層封鎖下得以生存。
我黨中央蘇區如果想要發展壯大,那僅僅依靠糧草那必定是不行的。那時候剛好占據在廣東的軍閥陳濟棠,和老蔣一直不對付。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我黨領袖就派人秘密進行聯系,經過商談決定經過鎢砂貿易得到更多的錢财,以此來激活對外貿易。
當初決定進行戰略轉移的時候,中央蘇區的銀行也必須跟随一同進行轉移。最後也是決定讓部分戰士攜帶錢财,也是為了在行軍途中購買糧食,也是為了防止被打散後沒有後路。
中央蘇區還要求在兩個月的時間裡籌集錢财八十多萬,同時加上鎢砂貿易的方式最後籌集錢财一百五十多萬。
所以當時紅軍在長征前就有錢财多達将近兩百零三萬元,部分戰士還得帶着中央蘇區的紙币,到時候如果遇到緊急情況還可以和群衆進行交易。
陳濟棠
我黨紅軍從瑞金出發之後,就朝着西邊推進,當時國民政府軍隊提前部署了四層封鎖線。好在當時我黨和軍閥陳濟棠有所聯系,部隊接連突破三道封鎖線的時候并沒有受到多大的阻礙。
在這樣的局勢之下,我黨部隊一直處于自己補給的情況。直到紅軍抵達第四道封鎖線之後,在湘江一帶遭遇國民政府軍隊的猛烈反擊。在湘江戰役中,是兩萬五千裡長征中最慘烈的一戰。當時我軍在長征前還具有八萬多人,但經過這次戰役後,人數驟減到不到三萬人,從革命根據地攜帶的物資補給也近數全部損壞。
湘江戰役之後,我黨紅軍除了攜帶在身上的幹糧和錢财以外,什麼都沒有了。還好我黨有領袖這樣的軍事人才,他立馬分析出紅軍的出路——朝着敵軍兵力部署薄弱的貴州推進。
我黨部隊在進軍到貴州後,立馬就打了好幾場勝利,尤其是兩進遵義,為我黨部隊在湘江一戰後獲得了珍貴的休整時間。值得一提的是貴州軍閥王家烈,雖然經營得不好,但是自己卻斂财無數。
我黨部隊在貴州區域接連擊潰敵軍,在繳獲敵軍大批裝備的時候,也順便獲得了敵軍的錢财和值錢東西。而且在桐梓一帶的洞穴裡,紅軍發現貴州軍閥藏着的六萬元和大批軍用物品。
接着我黨部隊又進行渡赤水,四次成功渡過後也順利甩掉了國民政府軍隊的追擊,途徑雲南順利進入四川。
紅軍長征
其實關于兩萬五千裡長征一直有個悖論,說法是我黨部隊因為處于無法進行後方作戰的情況,所以一切都要拿取敵軍的。但是我黨部隊如果沒辦法正面作戰勝利的話,那麼就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不得不進行突圍。
但是如果不和國民政府軍隊交手的話,那麼屆時子彈和錢财都沒有了可拿的範圍。我黨軍隊在四渡赤水之後,到安順場的時候都沒有和敵軍碰面交手。那麼屆時的紅軍該如何解決錢糧問題?
答案當然是在中央蘇區就實行過的打土豪,現如今有很多“鍵盤俠”都為之前的地主叫苦,但是熟悉近代史的朋友們就會知道,當時地主土豪的作風就猶如國民政府的做法,他們所做的一切萬全都是為了壓榨老百姓。
要說我黨軍隊是人民軍隊,那絕對是有說法的:我黨中央當時在長征前就規定,不準亂打地主、不準拿群衆一分一線、不準私自打地主、打地主後所歸物品要充公、如果損壞群衆物品要賠償、借了東西也要歸還、不做強買強賣的勾當、買賣東西要付錢等合理要求。
同時紅軍要求戰士們在行動前,要時刻注意地主和土豪召集錢财用品,我黨對冥頑不靈的地主和害人不淺的土豪,就直接沒收其全部财産;而小地主之類的,則會要求他們籌集糧食和物資。在行動之前,我黨軍隊必須公布,不會引起騷亂而且還得到廣大群衆的支持。
湘江戰役
途徑路上有沒有地主和土豪,也都是靠我黨軍隊的偵察人員,同時我軍能多次力挽狂瀾,也和情報人員離不開聯系。他們在探路的時候就會注意附近的村莊有沒有可以打的地主,這些偵察人員隻需要看哪座院子大,或者跟群衆打探具體情況。
直到證實對方是可以打的土豪之後,随即部隊就會對其進行征收财産和糧食。我黨軍隊畢竟是人民軍隊,打了地主土豪之後并沒有将财産全部拿走,反而會分出一部分給當地的窮苦百姓。
此前在遵義的時候,紅軍打地主就打了一百五十多家,除了自己獲得錢财糧食以外,紅軍還分發給困難群衆九十萬斤糧食、五百擔鹽、五萬多個被毯子。
那些在網絡上胡編亂造、為以前地主喊冤的人可以閉嘴了。因為當時這些地主對當地老百姓罪行極大,因此在我黨軍隊打擊土豪地主之後,當地老百姓都為之歡呼。我黨紅軍也就趁機宣傳革命偉業,因此還有一部分人參加我黨軍隊。
雖然我黨軍隊對于地主和土豪沒有任何情面,但是對于百姓群衆來說可以說是一家人。當我黨軍隊抵達遵義後,就直接将王家烈所開辦的鹽行全部充公,還有價值五萬元的物品都沒收。雖然我黨軍隊沒有能力消耗掉,所以就将充公的鹽和當地群衆交易。
但是我黨紅軍戰士當時手裡隻有中央蘇區紙币,于是就公布最低價格售賣鹽,我黨紅軍也就是希望當地老百姓用中央蘇區銀票購買。所以遵義老百姓們為了買鹽,全部用中央蘇區銀票來交易。于是在這樣的政策下,當地老百姓既能買到最低價的鹽,我黨部隊還可以使用中央蘇區的銀票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物資補給。
渡赤水
随後我黨軍隊放棄遵義撤離貴州的時候,得知當地群衆還有很多蘇區票,于是又建設了兌換處,将從國民政府軍隊手裡獲得的銀元再次和百姓兌換。
我黨軍隊早就洞察一切,紅軍一直都在為人民考慮,當時規定後方軍隊看到前面部隊在拿中央蘇區銀票進行交易的時候,有必要用銀元再和群衆進行交換,防止群衆無故造成損失。
不僅僅是在貴州,隻要我黨紅軍在任何地方進行休整,就會出現和當地群衆公平交易的現象。就大家所熟知的,紅軍戰士們跨過雪山草地後,當時身體狀況十分虛弱,正好部隊在臘子口戰役中擊潰國民政府軍隊,還順勢得到了幾十萬斤糧食和兩千斤鹽。
因此我黨軍隊利用得到的食鹽,再次和當地群衆進行交易兌換了銀元。随後拿這些兌換來的銀元,分别給每個戰士一塊,隻為了讓戰士們吃飽喝足。
大家在之前可能聽到的就是,紅軍戰士在長征期間吃野菜、樹根甚至褲腰帶都吃。我們很多人可能覺得過雪山是最艱難的,其實對紅軍戰士來說,過草地才是最為辛苦的。
土地改革
但在一九三五年六月的時候,紅軍第一方面軍和第四方面軍集結後準備向北推進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第一方面軍隻能在草地中等待兄弟部隊,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無緣無故消耗了僅有的糧食。
戰局瞬息萬變,于是紅一方面軍隻能跨過草地才能朝北推進,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也就隻能從當地少數民族藏族獲得幹糧。
我們都知道國民政府隻為了自己的利益,對老百姓都是能壓榨就壓榨,不僅如此還對少數民族進行壓迫。剛開始少數民族對于全部是漢族的紅軍部隊,還是處于敵視的,但是我黨軍隊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紅軍是為人民服務的軍隊,不會迫害少數民族。
我黨軍隊為此進行了多個辦法進行收集,其一是和本地寺廟溝通密切,用錢财甚至拿武器彈藥和他們進行公平交易。還好我軍展現出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很多寺廟知道我軍的難處後,都把僅剩不多的幹糧拿出來。
當然這樣遠遠是不夠的,還需要借助當地百姓的幫助,我黨紅軍也嚴令要求戰士們換取糧食或者割莊稼的時候都要留下錢财或者值錢物品。如果真的沒有可以兌換的東西,那就必須留下欠條。在這樣的環境下,我黨部隊在此籌集了一百一十五萬斤糧食,為跨過草地有了充足的準備。
土地改革
但盡管如此,我黨軍隊已經用盡一切努力來獲得跨草地的幹糧,但還是因為時間倉促沒有有顯著的效果。
因為當時那一片區域種的食物是青稞,如果想要得到這些就必須收割然後炒熟,然後制作成青稞炒面。那時候的紅軍沒有合适的工具,所以哪怕所有人費盡苦心都沒有辦法達到預計的效果,最後也就隻能帶着少許青稞開始跨草地。所以在如此少的幹糧下,戰士們幾天之後就沒有了食物,才有了我們所熟知的艱苦環境。
總得來說,我黨紅軍在長征途中獲得物資補給的來源主要是依靠繳獲敵人和打擊土豪地主,其二是當地百姓群衆供給,其三是收割莊稼和對百姓借糧。
當時我黨軍隊跨過雪山草地之後,遇到國民政府軍隊并将其擊潰後,老蔣也不得不相信紅軍是所向披靡的部隊。
紅軍第一方面軍開始進行長征之後,随後其他兄弟部隊接連進行,尤其是紅軍第二十五軍從大别山一帶推進,率先抵達陝北區域,順利接應了處于惡劣緩解的紅軍主力。
在一九三五年底,黨中央規定紅軍戰士們除了攜帶步槍和彈藥之外,還必須攜帶三天的幹糧和換洗的衣服和草鞋,同時盡可能多帶銀元和價值比較高的東西。
軍民同心
可以說紅軍在兩萬五千裡的長征路上,大部分都是靠繳獲敵軍的武器裝備和打土豪地主。然而紅軍第四方面軍準備就較為充足,在部隊進行渡嘉陵江的時候,上級就命令戰士每個人都必須帶一個星期的糧食。更何況戰士們一路打一路勝利,順便繳獲敵軍的裝備補給,所以在部隊會師前還是過得不錯的。
不過最後隻身向南推進,百丈關中和四川軍閥的一戰中沒有獲得勝利,因此在川西高原的時候也經曆過艱苦卓絕的生活。
但盡管如此,兩萬五千裡的長征确确實實是戰争史上的奇迹,完美的證明了我黨軍隊不隻是可以打仗,同時在惡劣環境下和與百姓相處下都可以完美的解決。等到我黨軍隊抵達陝北一帶後,此時的國民政府軍隊想要再次圍困,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越雪山
兩萬五千裡的長征,我黨軍隊正是依靠着守法守紀、為人民着想的辦法,才完成了一個個難題,最後成功完成長征,和主力部隊會師。然而我黨軍隊在路途中的一舉一動,都是做的最好的宣傳,讓跟多老百姓知道我黨是人民之師,革命的火種也是更加的旺盛。
也就是在之後的全國民族統一抗日之後,我黨軍隊不僅和日本部隊進行交手,同時還要揚長避短發揮自己革命根據地的優勢。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黨軍隊一邊進行戰鬥,一邊在後方進行生産,最後也是完成了擊潰敵軍的同時,還可以将自己的勢力壯大,因此才說,長征帶給我黨的不僅僅是生的希望,也是最寶貴的财富。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