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法國與蘇俄關于艦隊問題談判破裂,最終,在比塞大的俄羅斯艦隊艦船開始生鏽了。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它們開始在停泊地被慢慢拆除。法國的Sosiete anonyme exploitation de minision公司進行了工作,而沙皇軍隊的工程師上校科爾亞金(А.П.Клягин)直接監督這項工作。
比塞大俄國艦隊主要艦船去向如下
戰列艦“阿列克謝耶夫将軍”号:1934年船體報廢
解錨的戰列艦阿列克謝耶夫将軍号
舊式戰列艦“勝利者喬治”号:1931年6月16日由Kliagin公司,之後由Scalabrino Boccara公司做為廢鋼出售
戰列艦“勝利者喬治”号停泊在比塞大運河,艦艏面向大海
巡洋艦“科爾尼洛夫将軍”号:1932年6月20日由Scalabrino Boccara公司做為廢鋼出售
準備拆解的科爾尼洛夫将軍号
輔助巡洋艦“金剛石”号:1932年6月9日由Kliagin公司,之後由Scalabrino Boccara公司做為廢鋼出售
1921年的金剛石号
驅逐艦“熱烈”、“不安”、“無理”和“倉促”号:1933年5月20日由Scalabrino Boccara公司做為廢鋼出售
驅逐艦“薩肯艦長”、“憤怒”和“嘹亮”号:1930年3月由Kliagin公司做為廢鋼出售
驅逐艦“基西拉島”号:1933年10月10日由Kliagin公司做為廢鋼出售
驅逐艦“銳利”和“炎熱”号:1930年1月14日由Kliagin公司做為廢鋼出售
停泊在比塞大的驅逐艦
潛艇“海燕”、“海豹”、“鴨子”和АГ-22号:1933年10月10日由Scalabrino Boccara公司做為廢鋼出售
1924年11月6日潛艇“鴨子”(舷号9)和“海豹”号(舷号7)在比塞大準備拆解
炮艦“格羅茲尼”和“哨兵”号:1923年4月21日在法國馬賽作為廢鋼出售
通信船“雅庫特”号:1923年2月1日被出售給馬耳他,改名“瓦萊托”号(La Valletto)
訓練艦“水手”号:1930年1月14日做為廢鋼出售
救援拖船“切爾諾莫爾”号:1924年5月6日賣給法國,改名Iruaz;1937年出售給希臘,先後命名為“Irini Vernikos因利尼-維爾尼克斯”、“Atrato阿特拉托”和“Teoklitos特奧克利托斯”号,1951年拆解。
拖船“荷蘭”号:1923年1月15日出售給意大利,并命名為“Salvatore Premo”号。1940年編入意大利海軍。1941年9月在巴勒莫被英國空軍炸沉,11月打撈重新服役,1943年6月21日在卡洛-費拉裡(Calo Firari)海角被炸沉。
拖船荷蘭号
在1934年至1935年的某個時候,“阿列克謝耶夫将軍”号戰列艦的火炮被拆除并存放在西迪阿蔔杜拉赫(Sidi-Abdallah)兵工廠。然後的發展幾乎就是一個傳奇故事。随着蘇芬戰争的開始,法國政府提供給了芬蘭來自“阿列克謝耶夫将軍”号的12門305毫米火炮。當然,芬蘭早在1918年就在之前的俄國沿海炮台獲得了幾門類似的火炮。
火炮的運輸過程嚴格保密,商船“朱麗葉”号(Джульетту)、“卡爾-埃裡克”号(Карл Эрик)、“尼努”号(Нину),每艘運載4門火炮。大炮被放置在貨艙的最底部,頂部覆蓋着小麥。
拆除戰列艦的1門主炮
前兩艘船安全抵達芬蘭的圖爾庫港,但是“尼努”号1940年4月9日在挪威的卑爾根港被登陸的德國軍隊捕獲,之後克虜伯公司制造了新的C.40單管火炮炮塔。1941年11月9日,德軍将這4門305毫米火炮布置在英吉利海峽的根西島(Guernsey),命名為“尼努”炮兵連,之後改名為“米魯斯”(Mirus)。德軍将型号改為30.5 cm K.14(r)。火炮發射半穿甲彈(彈重405千克)最大射程為32千米;發射輕型遠程高爆彈(彈重250千克),射程可以達到51千米。炮兵連的防空有4門法國75毫米和9門20毫米高炮,抗登陸則有3門法國75毫米野戰炮F.K.231(f),1944年5月後改為76.2毫米的F.K.39(r)。這個炮兵連一直牢牢控制着英吉利海峽西部,其火力基本覆蓋了一半的英吉利海峽,直到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1947年6月23日開始這4門火炮被拆解,直到1951年,不過大部分混凝土工事還保留至今。
德軍“米盧斯”炮兵連1門僞裝成公寓的305毫米火炮
芬蘭将收到的8門火炮部署在姆亞基魯沃托島(Мякилуото)和庫瓦薩阿裡島(Куйвасаари)。1943年,芬蘭開始使用蘇聯的TM-3-12鐵道炮,火炮就來源于“阿列克謝耶夫将軍”号。實際上在1941年秋天蘇軍從漢科半島撤退時遺棄了3門這樣的火炮。這些火炮來源于原先的戰列艦“瑪麗亞女皇”号。在遺棄時,蘇軍破壞了火炮、輸送機構等,相信敵方無法進一步使用。不過據說在德軍幫助下,芬蘭人之後也加以使用。在芬蘭退出戰争之後,3門來源于比塞大的305毫米鐵道炮歸還給蘇聯,随後裝備了海岸炮兵部隊。1961年1月1日,這些火炮退出現役開始存放。如今這3門火炮都在博物館裡展覽,1門在紅山炮台博物館,1門在聖彼得堡十月鐵路博物館,1門在莫斯科衛國戰争勝利中央博物館。
如今的TM-3-12鐵道炮
在蘇聯時代,任何關于俄羅斯艦隊在比塞大的信息都是最嚴格的禁忌。不過到了1991年之後,鐘擺急劇地轉向另一邊。一些記者和作家們唾沫飛濺地向人們描述着這些俄羅斯官兵不願降下聖安德烈旗幟的“英勇事迹”和他們如何實現自己的“忠實誓言”。對于這些新神話創造的動機,無非是當時俄羅斯進行的“民主社會秩序”形勢下的公關和金錢的因素。
為什麼弗蘭格爾試圖将數萬名白衛軍士兵保持武裝數年之久呢?他和艦隊司令貝倫斯海軍少将都很清楚白衛軍部隊和艦船從技術上都不可能到達蘇俄邊界。很明顯,“二二得四”。白人移民隻有在任何歐洲國家或集團進攻蘇聯的時候才能夠投入作戰,因為這些流亡者一直在做着準備。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在1920年11月,不僅普通的哥薩克和士兵,甚至連弗蘭格爾軍隊的高級軍官,都對過去3年來在俄羅斯和歐洲發生的重大變化了解十分欠缺。不過另一方面,弗蘭格爾和他的人員應該接觸到了蘇聯和外國的許多媒體,收集了大量西方軍方和民間的信息,甚至還有在大多數歐洲國家沙皇大使們的信息。
20年代中期在比塞大的樂隊,站在中間的為原海軍上校Г.Ф.Гильдебрант基裡德巴蘭特
那麼,弗蘭格爾為什麼不對這些由他帶到異鄉的人們說出完整和真實的情況呢?騎着白馬重回俄國顯然是不可能的,以翻譯和懲戒分隊成員回到敵方軍隊陣營也隻是很小的機會。所以讓那些一直夢想早日回國的人轉向外國情報部門不失為一種好辦法,而不是整天演出“俄國軍隊”和“俄國艦隊”的歌劇。
在俄羅斯國家圖書館特别館藏中有流亡白衛軍人士出版的軍事雜志《Часовой哨兵》。這份雜志1929年在巴黎創刊,翻看1930-1933年期間的雜志你會覺得時光有些穿越,雜志不是内戰結束後12年在巴黎出版的,更像是1920年初在北塔夫裡亞出版的。雜志的文章諸如進行了一場新的戰役,布爾什維克一天天不得人心。在每一期雜志都會刊登“從那裡”收到的信,寫信的大部分是紅軍指揮官。信上所寫的内容無外乎都是大家早已厭倦了布爾什維克,他們正在積極策劃,隻等“從國外”來的信号,就舉行總起義。當然,雜志的編輯們會讓讀者們清楚,之所以蘇俄沒有發生期待中的事件,是因為“不難猜測,盧比揚卡是這份雜志的'忠實讀者’,所以他們嚴密封鎖消息,在許多方面壓制了廣大紅軍指揮員對于民主的追求和移民的向往”。
哨兵雜志1933年1月封面
盡管艦隊不再存在,但它的命運在俄羅斯移民的心中留下了痛苦的回憶,而不僅僅是水手。留在當地的原艦隊人員決定建造建造一座東正教教堂,将那些艦船的名字刻在石碑上,做為永恒的紀念。在海軍少将沃羅日金的主持下成立了一個特别委員會,進行教堂的籌建工作,其中最重要的是募集捐款。他們積極利用了在布拉格出版的“海軍”(Морской журнал)雜志(1927-1942年出版)和在布魯塞爾出版的“哨兵”雜志,兩份雜志不斷公布教堂籌建的進程和捐款者的名單,捐款來自世界各地。工程師商人科爾亞金,之前為艦隊提供物資,在教堂建設中,捐款1.7萬法郎,而且還承擔了建設中吊燈、錨和大理石闆的費用。 整個教堂的建設由軍事工程師蘇霍爾日耶夫斯基(Н.С.Сухоржевский)上校領導。許多圖像和壁畫都是由藝術家恰佩加(Г.Чапега)制作的。1938年9月10日,隆重舉行了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紀念教堂的落成典禮,約翰尼基-博列塔耶夫(Иоанникий Полетаев)成為教堂的首任牧師。教堂正門正面有基督、聖母瑪利亞等畫像,反面牆上則是聖安德烈旗幟和聖喬治旗幟。
1937年10月10日教堂奠基典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對比塞大的空襲,教堂遭到嚴重破壞。1949年,由伊古曼-費奧多西亞(Igumen Feodosiya)組織籌款重建。1950年,在教堂中安放了一塊大理石牌匾,上面雕刻了1920年至1921年來到比塞大的所有艦船名字。法國政府撥款97.5萬法郎進行維修,其餘金額約150萬法郎,由信徒收集。這座教堂保存至今,體現了俄羅斯移民與俄羅斯之間的精神聯系。
該艦隊的一些官兵及其家屬仍留在突尼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在海軍少将貝倫斯的主持下,組織了俄羅斯海軍協會,1930年由海軍中校А.П.庫博利茨基領導。但随着時間的推移,俄羅斯人的數量逐漸縮小,有人離開了北非,有人去了另一個世界。1956年突尼斯獨立後,直到60年代上半期,許多俄羅斯人離開了比塞大,成為了法國公民。
至于比塞大,它一直是法國在北非最大的海軍基地。1952年1月開始,突尼斯開展了争取獨立自由的民族解放鬥争。1956年3月20日,法國承認突尼斯獨立,不過依然在比塞大駐有重兵。之後經過不斷交涉,最終1963年10月15日法軍全部撤走。
如今的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
全文完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