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民間老太太
在病人身上“捉跳疙瘩”的故事
2008年底,一名叫陳宗和的中醫在論壇上發帖,講述了他被一位默默無聞的家鄉按摩老師使用腹部按摩法治療腸胃病之後,大為折服,從而偷師學習“捉悸痞”的故事。
這名按摩師當年是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她稱這個治法為祖傳絕技,名“捉跳疙瘩”。
分享一些故事原文:
她用食中無名三個指頭壓在我腹部一個點上,輕輕揉壓。我自身感覺被按摩的部位稍稍有些酸脹而已。揉了大概一二百下,肚子裡開始有響動,是氣水走竄的那種聲音。
這時她慢慢加大了手上的力道,并且對我說:“想放屁就放,想拉稀就說,千萬别不好意思憋着啊。”我答應了一聲。
又揉了大概一百下左右吧,開始排氣了,一個緊接一個的,覺得很不好意思了。
這個時候,老太太手上的力道也很重了。果然是很疼啊,怎麼形容呢,就像有根鐵管子穿進身體了的感覺似的,又脹又重又疼。有一股氣從長強出來,沿着内側膀胱經,一直脹到天柱那裡了,甚至整個頭皮都有麻痛的感覺。
學過針灸的同學可能都知道,針灸裡有循經傳感這麼一說,除了用電針,一般有内力又有經驗的針灸師才能做到,大面積長距離的傳感。我之前也領教過不少名家,但是這種傳感的感覺還真是有生以來的第一次。
“嬷嬷,不行了,疼的受不了,歇會兒吧。”老太太笑了一下,減輕了力道,又揉了五六十下,就停手了。讓我喝了一杯溫水,又躺了十分鐘左右才讓我起身。
……
回家的路上一直不斷的打嗝矢氣,到睡前才有所緩解。本來下午應該排一次的溏便沒有排,第二天早晨排便的時候,大便已然成形了。
我對這種神奇的治療方法充滿好奇。比起傳統的針灸湯藥和穴位按摩,效果并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治療方式不對病人身體造成創傷,痛苦的程度可以忍受,并且可以自身情況随時調節和掌握。治療方式看起來也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所以我決心一定要把這個技術學到手。
(有興趣的同學可移步<民間中醫網-推拿按摩論壇,ngotcmszh.com>觀摩全部故事)
由于老太太不傳師給他,所以他就偷偷觀摩和總結,從中整理出了這套按摩法,雅名之為“捉悸痞”,當年發在論壇,很多人學習和從中得益。我記得當時研究按腹的劉力紅老師也推薦過這套方法了。
在這兩天的按腹留言裡,也有朋友留言推薦了“捉悸痞”按腹法:
隻要從自己的肚子上,捉到了一個會痛的跳疙瘩進行按揉,就能夠治好多病了,這該是一種什麼神奇的體驗?
我們肚子裡跳動的硬塊,是什麼?
我們如果平躺在床上,把手掌稍微用力地按在肚臍眼,一般都能感覺到手底下有一個跳動的點,砰砰,直往上湧。
這個,是我們正常的腹部動脈搏動,并不是我們要捉的東西哦。
隻有當病氣、邪氣聚集在了腹内某個地方,阻擋了血脈的正常流動,而産生了局部的異常跳動,這才是我們要捉的跳疙瘩——捉“悸痞”。
要捉到“悸痞”這個小妖怪,兩大要素缺一不可:
1、它是腹内的會跳動的點。
2、按下去是有形的硬塊/疙瘩,并且有明顯的酸脹、痛感,向周圍放射。
每個人捉起來的感受是不同的。花花能捉到自己肚臍旁邊有一個酸脹疼、會移動的跳疙瘩,但有的人就捉不到有明顯痛感的跳點。
這個疙瘩跳得越淺層,說明“邪氣”的力量越大。慢慢把堵塞在這裡的病邪氣按弱,按消失了,氣血也就通暢了。
“捉悸痞”方法
(根據陳中醫方法)
找“悸痞點”
體位:上半身平躺在床上,下肢垂地自然伸直,放松,令腹部拉伸。(平躺在床上也可以)
此時有急性不适,或者有長期慢性病的病人,可能會感覺到腹部某處有明顯跳動。
如果沒有發現,就把手指輕輕放在臍周的皮膚上,以肚臍為中心畫圓圈尋找。慢慢擴大圓的半徑,直到尋找到“悸痞點”為止。
身體比較胖、體内脂肪較多的人,要稍微用力按壓才能找到。
如果在肚臍旁找到了又跳又痛的跳疙瘩
▼
手勢:五指彎曲并攏,五個指頭呈梅花形。
把指尖放在疙瘩上輕輕揉壓,如果痛感可以忍受,可以把另一隻手搭上來增加力度(也就是說可以重力一些按,重按至痛乃瀉,輕按無痛乃補)。
注意按摩的方向是:以跳的最劇烈,痛感最明顯的點為中心,用手指尖繞着跳疙瘩,小範圍順時針旋轉(右→上→左→下這樣)。
(這一點非常重要,切記哦!!!)
如果能夠動用全身心意念、全神貫注,手指就更容易“捉住”跳疙瘩,按摩效果更佳。
注意:按摩前不要吃太飽,若有便感,排空後再揉按。每次以揉按300—500圈為宜。每天1—2次。
按摩結束後:宜飲一杯溫水,适當休息後再起身。
按揉“跳疙瘩”的一些注意事項
▼
1、自我按摩以緩和柔性的長期刺激為目的,不要貪多求快。
2、按摩的過程應該感到身心安甯,氣脈舒暢。有些跳疙瘩是疼痛拒按的,越按會越難受,不要勉強。
3、正常的排病反應:可能會出現排氣、腹瀉或便量增多、情緒異常等。
4、按摩一段時間後,跳疙瘩會沒那麼疼了、移動并向肚臍靠近,這是康複的迹象和表現。如果出現了相反的狀況,請立即停止按摩并做相應的檢查。
但整個按腹的過程,就是層出不窮的結節、水溝、條索的攻堅戰,做好心理準備吧!
一張髒腑對應圖
首發“捉悸痞”的這位陳中醫,根據病人部位的記錄,參考中醫經典和“河圖洛書”、易數,以人身五髒對應天地五行,整理出了一張九宮圖定位法:
“捉悸痞”九宮圖定位法
1區:腎系。主腎髒、膀胱,耳病、骨病,腰脊肩背部的肌肉僵硬疼痛等。
2區:脾系。主脾虛引起的氣血虛弱、消化不良、痰濕、習慣性出血證等。
飯量大卻不長肉的人,抑郁、情緒差的人,可能會在這個區找到痛點。
3區:肝系。主視力減退、肢體麻木、手足顫抖、關節拘攣等。
很多婦科疾病會在這區找到反應點,肝腎陰虛型的小兒多動症,常按此區也可緩解。
4區:膽系。主口苦、眩暈、膽怯、喜歡歎氣等。
5區:臍部。這個區自古禁針宜灸,宜補不宜瀉。
這裡有按腹大穴神阙穴,所以我們不要按得過重啊。
6區:大腸系。主大便幹燥、便秘、便難、頭暈、口臭等。
7區:肺系。主咳嗽、哮喘、氣管炎症、鼻炎、咽炎等。
還有氣短無力、一些皮膚疾病。
8區:胃系。主各種慢性胃疼、反酸、嘔吐、打嗝、胃脹等。
另外肝木氣盛會克胃土,因情志不舒的頭痛和乳房脹痛,按摩8區的反應點也有效果。
9區:心系。主各種心慌、心悸、胸悶、乏力、頭暈、健忘等。
心腦血管異常造成的眩暈、失眠,可多按摩9區的反應點。
圖裡的阿拉伯數字是“洛書”的數字擺法。具體方位如上圖。
“捉悸痞”對虛弱證和慢性髒腑病效果比較好。
按到髒腑的對應點時,可能會有一股熱流流向大腿,或身體其他部位酸麻脹痛的感覺,這可能就是正向的經絡傳感了。
另外:此圖片僅供大家參考,不代表病情診斷依據。
Q,揉腹時,咕咕叫的水聲是啥?
按腹時經常會聽到咕咕叫的水聲,這是經年積出來的濁水溝,一潭死水的狀态被激蕩開了,咕咕,水得溫(陽)則流,這是積水流通和消散的聲音。
恭喜你找到它,把它揉到完全消散哦。
Q,揉腹時,肚子裡的條索、硬塊、砂礫狀的東西都是些啥?
幹淨的腹部,按起來應該是柔軟的,沒有結節阻滞的。
但要知道,腹部——既是真元之所,也是污濁的聚集地。污濁多一分,則真元必少一分。
污濁一多,堵塞了經脈,就會産生結節、包塊、條索,具體那是生氣時留下來的氣結?還是吃多了生冷形成的“陰寒包塊”?還是某個上了年頭的淤血?可能隻有你知道了。
Q,每天揉腹,會不會太“洩”陽氣?
腹部就像是身體肥厚的土壤,如果有很多硬塊、條索、結節,就像是土壤闆結了,不但不能涵水,也不易食物溫化、腐熟。
揉腹是一個“疏土補陽”的過程,每天排排三濁,真元之氣才有空間壯大。
兩個按腹的常見問題
Q,揉腹什麼時候為好?
全天都可以按,晚上在9、10點之前為佳。因為有些人睡前越按越精神,不利于入眠。
一個晚上很精神的小朋友
劉力紅老師的建議:個人體會,導引按蹻比較方便的操作時間是早上5—7點,這個時段也叫卯時,手陽明大腸經在這個時候流注。此時按蹻按腹,首先改善的就是手陽明。
陽明大腸主管人體的降,這個時代的很多病都與降得不好有關,比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
而要調降,要在大腸流注的時候能夠起來,我們首先要調整的就是起居作息,你要是熬夜,那5點你睡得正香呢。
Q,例假期間能按嗎?
經期是可以按摩的。若經量正常或偏少者可用正常力度,若經量偏多,手法要輕柔緩和。有些時候有緩解痛經的效果。
孕婦、内髒出血、有腫瘤這些不按。
有堅持了“捉悸痞”的朋友說,慢慢地發現自己的身體有了變化:
腰圍細了,臉上有光澤了,以前因膽結石而造成的腸胃不适也基本沒有了,看起來像換了個人似的。
如果有緣之人通過實踐且受益了,就多多謝謝他和那位民間中醫吧~
本篇也是
“立秋,15天清廢水補土計劃”的第5篇。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