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破項梁,秦軍殺得楚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渠。楚軍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章邯陣斬六國最有影響力的名将項梁,其餘諸侯将領都聞風喪膽,如驚弓之鳥。
公元前208年後九月,項羽劉邦西攻外黃不下,移兵東至陳留,呂臣也從陳城趕來增援。後九月就是閏九月,農曆這年是閏年,多一個月。
正在攻城,忽有武信君敗卒奔至軍中,報告項梁死信。項羽聞叔父為秦兵所殺,自然嚎天動地,咬牙切齒。劉邦聽聞,也潸然淚下,甚為傷感。此消息傳到大軍中,聞說項梁敗亡,人人莫名驚恐,若喪考妣。
項羽劉邦呂臣見軍心動搖,恐章邯大軍來攻,便引兵東還。
三人心情大不相同,項羽急于回去,并項纏、項它之兵,再次聚集項氏兵力。項纏作為項梁唯一的親弟,年齡隻比項羽大幾歲,在項氏宗族内部影響不小。項它則自起兵以來,便獨立帶兵,性格老成持重,也隻比項羽大幾歲,是項氏的中堅力量。
劉邦與呂臣的想法則大不相同,他們是項梁麾下的友軍,效力于項梁,但保持一定的自主性。現在項梁不在了,他們仍然是獨立兵團,對項羽的态度和項梁是不同的。項羽很年輕,連項氏内部都未能完全掌控,更不用說号令楚國。說到楚國,劉邦呂臣現在最想看到的是楚王熊心,下一個能讓二人聽令的人或許隻有楚王了。
三人在路上分兵,項羽率軍去了胡陵。劉邦呂臣本來要去盱眙,路上得知楚王已經遷都彭城。
楚王熊心聞項梁兵敗,立即率軍北上,遷都彭城。彭城(今徐州)這個地方,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也是南來北往的要地。
熊心上面有個項梁壓着,一直韬光養晦,如今項梁已死,熊心盡顯王者風範,在宋義的輔佐下,滿朝文武,再無人能左右他。
幾天後宋義、劉邦、呂臣先後抵達彭城,拜見楚王熊心,紛紛表達忠心。
宋義是這樣評價項羽的:“先屠楚國襄城,再屠魏國陽城,如此殘忍好殺,以暴易暴,不足服人,終歸敗亡。今六國百姓苦秦久矣,自然箪食相迎,故為大王計,項羽決不可遣,否則衆叛親離。”
楚王深以為然,他早有安排,收呂臣之兵,以呂臣為司徒,呂臣之父呂青為令尹,再加上先前任命陳嬰為上柱國,楚王在彭城的兵力有三四萬人,再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當時章邯北上移師邯鄲,準備與王離合力滅掉趙國。楚王當然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章邯滅趙後下一個目标非齊即楚。所以宋義必須率軍北上救援趙國,但宋義沒有兵,陳嬰不願放棄兵權,呂臣的兵力不足北上救趙。隻有項氏的軍隊,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居楚國之首,如果宋義能率項氏兵北上,不但可救趙還能削弱項氏,一舉雙得。
以項羽的性格,怎會率五六萬人馬,屈居宋義之下呢?這又和項氏内鬥有關。
此時項纏、項它、項羽三人,都不甘心喪失競争宗主的機會。留守胡陵的範增,遊走于三人之間,提議項纏、項它,暫時尊項羽為宗主,代表項氏與楚王交涉,項纏、項它仍各自統兵。項它的兵力不比項羽少,算是勉強接受,項纏卻不太認同這種方式,誰料英布率軍突入項纏大營,闖入中軍大帳,奪了項纏大印,項氏内鬥才告一段落。
範增又作為中間人和楚王特使談判,隻要楚王尊項羽為項氏宗主,項氏兵團便立即起兵增援趙國,當然特使也提出一個條件,便是主将必須由楚王的心腹擔任。
項羽在戰場上或許無堅不摧,但政治手段顯然還比較稚嫩,隻能暫時隐忍,和楚王達成協議,日後再見機行事。
楚王封項羽為長安侯,号魯公。以宋義為上将軍,号為卿子冠軍,北上兼并項氏軍隊,卿子是尊稱,冠軍是在諸軍之上。項羽為次将,範增為末将,桓楚、英布、蒲将軍等,名義上是楚國将領,而非項氏私兵。從此刻開始,範增成為項羽的亞父,若沒有範增,項氏自己可能就先打起來了。
楚王又封沛公劉邦為武安侯,授砀郡長(相當于秦朝的砀郡太守),率本部人馬攻擊砀郡。當時劉邦有軍隊近兩萬,戰鬥力僅次于項氏,作為偏師攻擊砀郡,可解除楚國西面的威脅。至于這個砀郡長,也屬于遙封的性質,劉邦隻有打下砀郡,才能名正言順稱砀郡長。
除了這幾個人,韓王成與魏王豹也因項梁陣亡,急引兵東歸,來請楚王出兵相助。楚王比項梁要大方,各給數千兵力,魏王豹去東郡,韓王成去颍川郡,重新立國。
楚王熊心昭告天下:“諸将麾兵西向,先入關中者,當立為秦王。”
宋義率楚軍由彭城誓師出發,北上救趙。楚軍沿泗水北上,走留、沛、胡陵、亢父,一路兼并項氏兵馬,來到無鹽(今山東東平)附近的安陽時,宋義下令就地駐紮,不再前進。
宋義這個走位,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雖然劉邦在東郡打了幾個勝仗,但楊熊那支秦軍守在白馬津,楚軍不付出慘重代價過不了黃河。屯在無鹽附近,進可以通過汶水進入濟水,選擇對方一個薄弱點登陸。然後在東郡北部渡黃河,這樣避開了秦軍重兵把守的白馬津。楚軍可以直接解圍巨鹿,而不需要面對邯鄲附近的章邯。另一個方面,宋義希望齊國也派來援軍,無鹽距臨淄相對近,方便雙方溝通。
楚軍在安陽一連停駐四十六天,期間宋義的使者說服了齊相田榮,齊國即将出兵,宋義則把兒子宋襄送到齊國做人質,當然名義上是擔任齊國第二相國。若齊國出兵,宋義再勸楚王殺掉齊王田假。
項羽急于解趙國之圍,他認為耗下去對楚軍不利。宋義則有自己的算盤,想用趙軍消耗秦軍,也想等齊國派援軍再一起增援。
項羽從戰役的角度看戰争,認為一鼓作氣,破釜沉舟,很有機會打敗秦軍,解除巨鹿之圍。宋義從戰略的角度看戰争,當年齊國孫膑圍魏救趙,是等到魏軍攻破趙國邯鄲,才出兵的,那時候魏軍損失達到最大。宋義還與齊國結盟,派其子宋襄去齊國為相。如果齊國派來援軍,無論秦軍是否攻破巨鹿,楚齊聯軍勝算都不小。
十一月,大雨傾盆,天氣寒冷異常,雨中還夾着雪花。楚軍士卒,個個淋得和落湯雞一般,饑寒交迫,楚人不習慣冬季作戰。
項羽心急火燎,多次對宋義說:“天氣轉寒,若大雪紛飛,戰争拖到明年,巨鹿未必還在趙人之手,我軍宜速戰速決。”
宋義不以為然,反駁項羽說:“今秦攻趙,戰勝則馬乏兵疲,我軍可以趁其弊而勝之。秦軍敗退,我軍趁勢引兵鼓行而西,直搗關中,必可一舉滅秦。秦趙先鬥,楚作壁上觀,乃是上策。被堅執銳,陷陣殺敵,我不如君;運籌決策,君不如我。”
宋義是鐵了心熬過冬天再說,他對項羽的評價非常中肯,項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後來輸給劉邦,并不是輸在戰場上,而是輸在駕馭諸王、外交等運籌帷幄上。
宋義知項羽素來跋扈,恐其不遵将令,欲先示威使之折服,下令道:“軍中若有兇猛如虎、不從如羊、貪婪如狼的人,不聽将令者,一律斬首。”
本來項羽因懷王不許其為主将領兵,早就恨之入骨,此刻又受宋義之氣,新仇舊恨交織在一起,便下決心殺死宋義,奪他将印,可憐宋義還以為一切盡在掌握中。
這天宋義出了大營,帶兒子宋襄送到無鹽縣城,大會齊楚将和齊使,張筵飲酒。原來宋義還真有點本是,不但與齊國結盟,還讓齊王田市同意宋襄出任齊相,借機控制齊國朝政。
無鹽城縣令府,擺了十幾桌,除齊使兩座外,其餘都是宋義的親信。
幾位風韻猶存的女樂師奏起悠揚的樂曲,一群年輕的妓載歌載舞奔了出來,輕紗掩映着内裡無限的春色,像一群蝴蝶般滿場飄飛,千嬌百媚,極盡聲色之娛。在燈火映照裡,衣袂飄飛,熠熠生輝,像亂世中的仙女下凡。
賓客紛紛敬酒,恭賀宋襄即将赴齊國擔任相國,氣氛熱烈。
齊使舉杯道:“全賴君上英明果斷,領軍有方,楚齊聯盟,秦國必敗。”
宋義親自把盞斟酒,幹了一杯,傲然一笑道:“秦國氣數已盡,秦二世心胸狹窄,弑諸公子,殺蒙恬李斯,此天亡秦人也。”
齊使外貌儒雅風流,是個典型的謀士類型,向宋襄虛與委蛇敬酒道:“宋公子一表人材,世所罕見,必非池中之物,日後請多多關照。”
宋襄一飲而盡,假裝感激道:“大人吩咐,我怎敢不從。況楚齊縱橫二千餘裡,帶甲百萬,堆粟如丘山,秦國滅亡指日可待。”
歌舞妓恰如其分,口吐仙曲,作出各種曼妙的姿态,教人心蕩神搖、銷魂奪魄。
次日天色大明,宋義将宋襄送上馬車,這才率衆返回楚軍大營。
項羽率範增、英布、蒲将軍、龍且、恒楚等出帳迎接,剛打個照面,項羽忽拔出越王劍斬宋義人頭,快如驚雷疾電,勁風吹葉。宋義麾下親兵驚甫未定,項羽提首級道:“越王劍可斷蛟龍、斬犀牛,殷通、宋義死于此劍之下,已不負此生。”
宋義人頭落地刹那,數十裡外,鐘離昧也一槍刺穿宋襄身體,他是項梁極為信任之人,項羽對其也青睐有加。
楚軍次将項羽殺上将軍宋義,自号為楚上将軍,統領楚軍主力。項羽遣桓楚南下,楚王熊心隻得遣使承認項羽上将軍地位。
為什麼要派桓楚通知楚王呢?幾年前桓楚還與項梁齊名,會稽郡太守殷通為了自保,準備以項梁和桓楚為将,當時桓楚正落草為寇,項梁借口讓項羽入太守府,接受聯絡桓楚的任務,項羽才有機會擊殺會稽太守殷通。
桓楚手上的兵力,從北渡長江的千餘人,發展到六七千人。項梁在定陶兵敗時,桓楚逃得很快,幾乎完整保留了手中兵力。
一天之内,項羽殺宋義宋襄父子,奪了桓楚大半兵權,手段幹淨利落。
桓楚帶了數百親兵輕騎南下彭城,他帶不走大部分兵馬。若平日項羽收桓楚兵權,必然引起英布、蒲将軍等擁有私兵的友軍反對,唇亡齒寒的道理誰都懂,大家一起反秦,可以奉項羽為主将,但其他人必須保留私兵,這是亂世保命的根本。但這個時刻項羽收了桓楚兵權,英布、蒲将軍也沒有反對,因為楚軍将即刻北上,大戰一觸即發,這時候重點是如何破巨鹿之局,而非計較項羽兼并桓楚幾千兵。
桓楚将情況通知楚王後,消失于曆史,他也是個明白人。
上一篇
說說八宅法明财位的作用
下一篇
活血化瘀補血補氣方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