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學霸都是怎樣養成的?美國人用大數據颠覆我們的認知

文丨 優寶 20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教育部與經濟學家們共同開啟了一個秘密項目——童年早期縱向研究。 他們想知道,對于那些學霸孩子,父母與家庭的存在到底有多重要?如果脫離了這兩者,是否可以依靠其他客觀因素批量培養? 于是該項目從全美範圍内測算了2萬多名兒童,從幼兒園到五年級期間的學業進展。

學霸都是怎樣養成的?美國人用大數據颠覆我們的認知

所有圖源:頭條新聞, 史蒂芬·列維特,當今美國40歲以下最負盛名的經濟學家 衡量标準涵蓋了性格、家庭環境、父母經濟水平、父母學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學校環境、種族歧視、運氣、疾病等多種因素。 随着研究深入,對那些學霸孩子及其父母的采訪也不再局限于那些表面信息,而是更加細緻、私密。 比如是否會打孩子,多久打一次,乃至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長等信息。 而由衆多數據彙總出的最終結果,卻大大出乎了人們的意料。

學霸都是怎樣養成的?美國人用大數據颠覆我們的認知

1個常規結論 你認為下面哪些因素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産生影響? 學霸都是怎樣養成的?美國人用大數據颠覆我們的認知 點擊題目查看結果
相信結果肯定會和你預料的大有不同,由于這項研究采訪的對象中飽含許多拉丁裔、亞裔家庭,因此父母講英語一條并不具備太多參考性。 同樣的,父母去參加家長教師聯誼會這種美國特有的組織也是一樣。 然而在剩下的結果中,既有我們認為理所應當的理由,也有讓我們想不明白的地方。 别着急,讓我們分門别類,一條一條來說。 遺傳基因高于一切嗎? 有關:父母學曆高、父母擁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家中藏書多 無關:定期随父母去博物館、父母最近搬入了條件較好的小區、幾乎每天都聽父母讀書 雖然我們常說,優秀的父母也會生出平凡的孩子,會學的不如會教的。 前有清華副教授的孩子想要賣奶茶,後有學霸父母被學渣兒子逼瘋。 然而放在大數據面前,這些終究隻是一些小概率事件。 父母的學曆很重要,但它對孩子的影響方式也并非我們想象中那麼神秘。 2004年初,美國伊利諾伊州州長羅德·布拉戈耶維奇宣布: 由于諾伊州有40%的三年級學生閱讀水平不達标,因此計劃每月寄一本書給每名已出生,但未到上幼兒園年齡的兒童。 但該計劃每年将耗資2,600萬美元,因此被當地的立法機關駁回了,但州長堅信: “一旦你有了(書),書籍為你所有,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這些都會讓你意識到,書籍應該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 那麼家裡藏書多就意味着孩子會變聰明,成績好嗎? 并不是這樣,那些會買大量童書的父母多數本身便聰明睿智、學曆很高,而且他們将自己的智慧和工作理念傳授給了自己的孩子。 或者他們本身便很注重教育,也關懷子女的總體發展,他們更傾向于創造鼓勵學習、學有所獲的環境。 因此書籍并非智力提高的原因,而是智力出衆的表現。

學霸都是怎樣養成的?美國人用大數據颠覆我們的認知

《社會分化和流動研究》:橫坐标是家中藏書對數量,豎坐标是孩子受教育年限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 曾在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中做出以下建議: 第一,可以把客廳布置成書房,營造更好的閱讀環境,讓他身邊觸手可得都是書。 第二,你不能要求他必須讀什麼,要觀察他愛讀什麼,喜歡什麼,就為他準備什麼,然後逐步地增加不同種類的書籍。 第三,可以把讀書當作一種獎勵,比如說,今天早點洗澡,我就給你多讀兩本書。 第四,故意不讓他看書,看得比較久了,你就和他說“别看了,趕緊去玩玩吧”,孩子就是這樣,你越讓他不要幹什麼,他就越想幹什麼。 第五,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自己先要愛看書,給孩子做榜樣。 有的家長每天堅持給孩子讀書,但也許自己并不是真的愛閱讀,隻是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但父母内心的态度是會在給孩子讀書的過程中清晰地傳達出來的,如果孩子無法感受到讀書的熱情,那麼又如何激活他對于閱讀的内驅力呢?

學霸都是怎樣養成的?美國人用大數據颠覆我們的認知


同理,有些父母會在孩子很小時就經常帶他去圖書館、博物館一類的地方開拓眼界。 可這些地方他們自己也很少會去,結果就變成了走馬觀花一般的“填鴨式”教學,并不能讓孩子收獲太多有用的東西。 除了學曆,父母的社會經濟地位是成功的重要表現,也同樣說明了這類父母智商較高、教育水平較高。 所以事業有成的父母所養育的子女,獲得成功的概率也遠比普通家庭高。 雖然物質條件允許,但搬入條件較好的小區對兒童的學校成績并無幫助,這可能是搬家本身存在負面作用(适應新環境等)客觀因素。 更可能是因為好的物質環境與成績提高之間并無直接聯系,就像換了好鞋不會跳得更高。 綜上看來,我們發現這樣一些顯而易見的事實,真正影響孩子成績的因素:身份、配偶、生活方式,其實是已經形成的東西。 如果父母天資聰慧、事業有成、受教育層次高,那麼孩子就有更大概率能夠在學習、生活中取得成就。 父母的所作所為,遠遠比不上父母本身的特質更能影響孩子。

學霸都是怎樣養成的?美國人用大數據颠覆我們的認知

2個“非常規”結論 離異家庭也能養出學霸,前提是親兒子? 有關:是被收養兒童 無關:家庭完整、經常看電視、經常被打 美國家庭收養孩子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研究表明,将自己孩子交予他人收養的母親智商往往明顯低于收養者。 想棄養孩子的母親也可能不會像想要孩子的母親一樣認真做産前保健。(可以理解為對待自己車和租來的車的區别) 而在傳統觀念中,打孩子一直是不被認同的教育方式,甚至在美國,過度打罵孩子是會被視為虐童的犯罪行為。 但哪有從來不打孩子的父母,可有人打完孩子變得膽小、抑郁,有人打完卻一切如初,這種起作用的不是打罵的方式,而是親子關系。 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不會因為幾次打罵便徹底破裂,因為多數父母不會一直用惡劣的态度對待孩子,今天打罵完了,明天照樣給孩子買好吃的。 孩子對父母的感情會在被傷害與被修複中趨于平衡,父母懂得為那些傷害孩子的行為善後,才是決定性因素。 在這一點上對待親兒子的确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

學霸都是怎樣養成的?美國人用大數據颠覆我們的認知


同理讓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也不是因為看了太多電視,或者沉迷遊戲。 所謂“成瘾”其實和大人喜歡打麻将、搞賭博一樣,要麼無聊,要麼逃避現實,這都與親子關系是否融洽有着極大的關系。 童年生活缺少父母的參與才會讓孩子感到無聊,家庭關系僵化會讓孩子眼中的家庭變得不再安全,才會讓孩子想要逃避到其他地方。 這些是屬于心理上的問題,需要靠父母耐心地疏導來解開與孩子之間的心結。 而良好的親子關系也往往最能體現在那些離異家庭裡。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家庭表面上看起來幸福美滿,實際上感情疏離,生活在一起卻各自孤獨。 美國和以色列研究人員有一個對70萬名以色列兒童的研究分析。 其中2.2萬名孩子在18歲前失去父母,7.7萬名孩子父母離異,剩餘60多萬名孩子則沒有經曆父母死亡或離異。 研究人員調查了參試孩子大學入學考試的通過情況,結果發現,家庭結構對孩子的性格并無影響。 如果父母雙方能保證對孩子的陪伴時光,讓孩子感受到充分的關愛,那麼即使離異家庭的孩子成績受到的影響也很小。 家庭可以不完整,但親子關系一定要完整。

學霸都是怎樣養成的?美國人用大數據颠覆我們的認知


全職媽媽不如晚婚晚育? 有關:母親在生育第一胎時的年齡為30歲以上(包含30歲) 無關:母親在孩子出生後至上幼兒園之前不工作 在這份研究中顯示,女性在23歲以前生了第一胎,孩子的平均智商為103;24~30歲生則達到109.29;30歲以上則會平穩在105左右。 但這并不是說,隻要初為人母時年紀較大,就一定是更加稱職的母親,而是說這樣的母親為母子雙方創造了更加優越的條件,比如: 1、晚育的女性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更大,無論從基因遺傳還是後天養育上,都更占優勢,有利于培養出一個學霸寶寶。 2、晚婚的女性,往往事業上已經有一定的成就,經濟能力會更好一點,更能提供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 3、年齡偏大的女性,社會閱曆更加豐富,在情緒管理上會稍微出色一些,所以平時很少因為一些小事而煩心。 她們懂得自我開解,處事方式更加成熟穩重,能更好地處理家庭關系,讓孩子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健康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未成年媽媽,即便等到30歲之後再要第二胎,也不具備這些條件。 童年早期縱向研究數據表明,她們的第二胎并未優于第一胎。 與此同時那些以犧牲事業為代價,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育孩子身上的媽媽,對孩子的成績似乎并無幫助。 因為她們更容易陷入從“自我犧牲”到“養育過度”的狀态,尤其對中國家庭而言。 很多媽媽為了家庭、孩子的犧牲甚至不會被家人理解與認同,除了一些怨氣,也會讓媽媽們在對待“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為了證明自己而顯得格外認真。 當育兒被過度私有化,便會使其失去公共屬性。 在中國曆史上,教育孩子首先是父親的責任,傳統中國社會給父親的角色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周圍的親友、村莊、社區,很多外部的力量也會參與到一個孩子的養育成長中 一個孩子是家庭的傳承,全職媽媽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墊腳石,而是一道照亮自己也照亮家人的光。 不該由全職媽媽獨自承擔育兒焦慮,這會更輕易激發出母愛的本能,讓她們對孩子過度呵護與保護。 而這樣的養育方式也無法讓孩子擁有具備社會公共屬性的健全人格。 以上這些結論隻不過是一種大數據研究,我們應該更多看到它的指向性: 一個不斷努力、不斷奮鬥的父母,将會對孩子産生持續性的影響力。 畢竟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你的人生,照出的就是你孩子的人生。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