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一個知冷知熱、心疼自己的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心之所向。
重視以下四點,一個家才不會隻有父母單方面地付出,而是父母和孩子的雙向奔赴。
作者 | 可樂媽 & 插畫|可樂媽
現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分會會長魏書生曾在演講中提到:
“某個人說自己愛祖國,愛人民,看不見摸不着。
他如果不愛自己父母的話,你說他愛祖國愛人民,100%是騙人的,用不着論證。
隻有一個孩子從小知道心疼你了,長大了他自然會心疼老百姓,心疼集體和國家。”
一番話說得鞭辟入裡,引得無數家長點贊。
的确,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莫過于能培養出一個懂得關心自己、體貼自己,時刻把自己放在心上的孩子。
可怎麼做才能養出一個愛父母、心疼父母的孩子呢?
看完我今天分享給大家的四張對比圖,相信你的心中一定會有答案——
遇到困難時
你是擋在孩子身前
還是站在孩子身後
前兩天,刷到了這樣一則視頻:
炎炎夏日,一位媽媽正騎着電動車載着自己的兒子。
誰知電動車突然沒電了,沒辦法繼續騎行。
媽媽隻得從車上下來,艱難地将歪向一旁的電動車扶正,随後,用力推着車子向前走。
在這個過程中,媽媽幾度因扶不住車差點摔倒。可後座的兒子卻始終事不關己地穩穩坐着,眼睛死死盯着手機。
直到車子徹底倒地,也沒有起身幫媽媽搭把手的意思。
看完這個視頻後,我不禁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另一對母子:
河南農村,一個10歲的男孩正頂着酷暑在地裡澆水。
原來,男孩的爸爸不在家,懂事的他便成了家裡的頂梁柱,每天幫着媽媽一起幹農活,哪怕已經累得汗流浃背也不肯停下。
同樣是養孩子,為什麼一個養成了白眼狼,對父母的難無動于衷;
一個卻養成了小棉襖,主動為父母遮風擋雨?
其實答案很簡單。
很少有天生就懂得體恤父母的孩子。
有的父母一直擋在孩子身前,什麼都替孩子做了,可結果,不僅累倒了自己,還慣出了一顆逆子的心;
而有的父母,從小讓孩子感覺自己被需要,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等孩子長大了,自然知道體諒父母的不易,懂得付出和感恩。
所以,想養出一個知冷知熱的孩子,最好的辦法不是一味地給予,而是坦然地接受。
接受孩子的付出,肯定孩子的孝心,孩子才會在反哺中一步步靠近愛的真谛。
在特殊的日子裡
你是用心營造儀式感
還是當作普通的一天
記得有一回,和幾個家長聊天,不知怎麼說起了儀式感。
其中一個爸爸抱怨道:
“現在的小孩子事真多,動不動就扯儀式感,咱們小時候有幾個過生日的啊,也沒見誰怎麼樣。”
另一個媽媽也附和說:
“可不是,之前學校辦什麼畢業典禮,我和他爸想着請假還要扣錢。
就讓孩子奶奶去的,誰知這孩子竟然說我們不愛她。”
實際上,儀式感的本質從來都不是一次生日、一件禮物。
而是因為生活中多了這些看似可有可無的形式,孩子才深刻地感受到,這世上有個人願意為了自己花心思,為自己準備驚喜。
之前,B站博主@李酥酥的酥曾發過一則視頻,記錄給兒子小周過生日的經過:
她想要讓兒子過一次特别的生日,但又不知道該送什麼禮物好,就想起兒子平時會在自己的購物車裡加一些喜歡的東西。
于是,她決定給兒子過一次難忘的生日,清空兒子的購物車。
收到快遞後,她“騙”小周,這些快遞都是自己的,但要請小周幫忙拆一下。
小周答應了,誰知竟然從中拆出了自己想要已久的玩具。
再拆一個,居然又是自己心心念念的玩偶。
遊戲周邊、雪王、能變成圓珠筆的小挂件……
在連拆了四、五樣以後,小周終于意識到,今天所有的快遞其實都是媽媽為自己準備的驚喜。
他一邊假裝抱怨“你果然是在忽悠我”,一邊緊緊抱住了媽媽。
17件快遞,一共400多塊錢,對博主而言雖然有點小貴。
但在兒子燦爛的笑容的映照下,這一切又顯得格外值得。
德國作家洛蕾斯利在《我們為什麼需要儀式感》一書中寫道:
“有儀式感的人生,讓我們真切地感知到生命,熱忱地面對生活,它的本質是發自内心的愛。”
那些看似無用的儀式,卻是足以溫暖孩子整個童年的小确幸。
也正是這些小确幸,為孩子的心靈注入豐盈的營養,讓孩子感知愛、相信愛,最終,學會給予愛。
閑暇時光
你是跟孩子有說不完的話
還是無話可說
前陣子,兒子的幾個好朋友來家裡做客。
到了晚飯時間,我留他們一起用餐。
吃飯時,兒子像往常一樣跟我說着他今天遇到的各種趣事、他的奇思妙想,還有他圍棋班的同學。
說到最後,我們都笑成一團。
飯後,我正在廚房洗碗,兒子的一個好朋友突然偷偷走到我身旁,對我說:
“阿姨,我真恨不得能天天來你家吃飯。”
我樂了,問她:
“可樂總說我做的菜沒味,你要是喜歡,阿姨歡迎你常來!”
那孩子搖了搖頭,說:
“阿姨,你知道嗎?以前我都不敢想象,有父母能跟孩子邊吃飯邊聊天。
在我家,我爸媽每天隻會跟我說三句話:'作業寫完了嗎?’、'上課舉手發言了嗎?’、'最近學習怎麼樣?’
他們從來不會跟我聊好玩的事情,更不知道我在學校有哪些好朋友,長大後想做什麼。
我真的好羨慕可樂啊,他什麼事都能跟你說。”
看着她委屈的樣子,我猜,她家裡一定有一對不會聊天的父母。
記得之前在李玫瑾教授的視頻中,我曾看到過一個觀點:
一家人之間越是有愛,孩子越是話多。
如果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特别愛說話,那麼大概率上,他1到3歲期間,身邊的家人至少有兩個以上,而且家庭氛圍融洽。
反之,如果一個孩子特别不愛說話,且與人交流時目光閃躲,那麼說明:
3歲之前,這個孩子身邊可能隻有一個看護者,或者家庭中充滿了争吵和矛盾。
正如《奇葩說》辯手楊奇函說的:
“很多的'我愛你’,都藏在了廢話裡。”
除了學習,父母能跟孩子聊的其實還有很多。
也隻有我們真正擁有了跟孩子說“廢話”的能力,孩子才會真正對我們卸下防備,跟我們越來越親近。
孩子犯錯時
你是一上來就指責批評他
還是堅定地和他站在一邊
重讀鄭淵潔的小說《智齒》時,被裡面的一個情節深深打動了:
女孩梁新在學校被同學冤枉偷東西,老師叫她去辦公室談話。
沒想到,梁新的第一反應卻是:
我要給我父母打電話。
老師一愣,因為以她的經驗來看,大多數學生遇到類似的狀況,最怕的事情,莫過于老師聯系家長,可梁新居然主動要求找家長。
事實上,梁新這樣的孩子,無疑是幸運的。
因為平日裡,她的父母始終在給她傳達一種信念,無論如何,爸爸媽媽都會和你站在一邊。
而這,也恰恰是很多父母做不到的。
設想一下:
當親戚朋友來家裡做客,對方的孩子看上了自家孩子的玩具。兩個孩子為了争一件玩具,大打出手。
這時候,你會出言責怪孩子小氣、不懂事,還是堅決支持孩子有不分享的權利?
當孩子哭着回家,說學校裡有人欺負自己,自己再也不去上學了。
這時候,你會批評孩子“一個巴掌拍不響”,還是告訴他自己會聯系老師和學校,“不管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都會陪你一起解決。”
當警察突然打電話給你,說小區的一輛車被人劃了,而監控顯示當時隻有你的孩子在附近玩耍過。
這時候,你是氣急敗壞地訓斥孩子調皮,還是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無論他犯錯與否?
前一種反應,是我們的本能;
而後一種反應,卻往往需要非凡的勇氣。
冒着丢臉、冒着被别人認為沒把孩子教育好的的風險,也要向孩子傳達着這樣的觀念:
孩子,無論你面臨多大的困難,多少流言蜚語,爸爸媽媽都會一如既往愛你、支持你。
當一個孩子有了父母的愛和信任,他自然擁有了打敗問題的決心。
也隻有這樣,父母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心。
《無條件養育》一書中這樣寫道:
“如果我們能夠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那麼會更容易從孩子身上找到線索。”
當你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表達愛意時,隻要多做換位思考就夠了。
用孩子渴望的方式傾聽他、關心他,讓他感覺被需要、給他營造儀式感、多跟他說說“廢話”,以及堅定和他站在一邊。
當孩子感受到這份無條件的愛後,自然會回饋給你同等的愛意。
讓你在養育的過程中,體驗到被滋養、被治愈的感覺。
點個“贊吧”,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在見過愛的模闆後,學會珍惜愛、付出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