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一位來自德國的打撈船船長在印尼海域打撈出一艘年久沉沒的中國商船,商船上有将近七萬件中國文物。
後面經相關學者鑒定,該批文物是來自中國唐朝的不同時期,質量與數量都是上乘,因此引起了許多國家與富商的關注。
我國中央文物局也關注到此批文物,想讓它們“認祖歸宗”,不料對方開出三億天價。
那麼,我國最後真的拿出三億去購買這批文物了麼?這批文物最後“認祖歸宗”了嗎?
下面,我就帶大家走進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去了解一下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圖源網絡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婆羅洲與蘇門答臘島的海域之間,有一批又一批的漁民以打漁為生。
一天清晨,一位普通的漁民照例出海打漁,他已經好久沒有打到大魚了,愁容滿面的他隻得再次出海碰碰運氣。
當漁船行駛到海域旁,他便撒下漁網開始等待魚兒自投羅網,等了大概兩個小時,收網看到的景象與之前一樣,沒有什麼值錢的大魚。
他歎着氣将魚兒從漁網裡解下,目光突然瞟到幾個類似碗狀的東西,他疑惑地将其拿下,這些碗已經被海邊的淤泥弄得漆黑不已,在這些碗附近,還有好幾串被海草纏住的珍珠。
圖源網絡
這位漁民頓時喜出望外,他也曾聽聞周圍漁民朋友發家緻富的故事,他們都是意外打撈到寶藏而緻富的。
這位漁民激動得将漁網上所有打撈到的碗和珍珠項鍊全都收拾好并清洗幹淨,交給當地最有聲望的人鑒定。果不其然,是寶藏!
但還沒等到自己緻富,他家有寶藏的消息就被窮兇極惡之徒知道了,在他發現寶藏後幾天,全家就死于惡徒的刀下,寶藏也被洗劫一空,令人唏噓不已。
這位漁民被殺的消息和寶藏被洗劫一空的消息傳了出去,當地許多人都知道在他們生活的這片海域有寶藏,紛紛都往海域裡竄,可惜寶藏就如昙花一現般,好長一段時間都沒再出現。
圖源網絡
當地人無奈之下,隻好打消了打撈寶藏發家緻富的念頭,老老實實地打漁。
從發現寶藏到寶藏消失的十多年間,雖然也有不少慕名而來的打撈客,但多數都是稱心而來敗興而歸,這裡的寶藏從此便成為了當地的傳說,被人們當做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遠在德國的水泥廠廠長沃特法在偶然的一次巡視工廠時,聽到工人的談話,談話内容就是關于婆羅洲與蘇門答臘島海域寶藏的傳說。
或許是沃特法本身就對出海探險感興趣,又或許是因為工廠經營不善,沃特法回去後,還真的把工人閑聊的内容放到了心上。
圖源網絡
但他雖然心動,但也沒有魯莽行事,而是有目的地去查閱了相關資料,問了許多知道此事的人,在了解事情經過和掌握信息的一年後,他才決定賣掉工廠,買一艘專門用于打撈的船,前往婆羅洲與蘇門答臘島的海域尋找寶藏。
他賣掉工廠後,帶領幾個懂水性和會駕駛船的員工就出發了。
駕駛船到婆羅洲與蘇門答臘島的海域,沃特法沒有急着開始打撈作業,而是先找到了一處隐蔽而又寬大的房子做為暫時的休息地,然後找到當地老人,問清寶藏的事情後,才指揮員工出海作業。
他先是到當時漁民獲得寶藏的位置打撈,意料之中的一無所獲,但他毫不灰心,又換了好幾個地方,但仍然沒有打撈到寶藏。
圖源網絡
寶藏沒打撈到,魚倒是撈到不少,他有時都會跟員工開玩笑道:“原本想要寶藏的,上天卻給我這麼多魚,上天是不是将我與當地漁民弄混啦?”輕松诙諧的氛圍和沃特法苦中作樂的心态,使得這麼多天的一無所獲都變得不值一提了。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沃特法團隊一無所獲的半年後,轉機終于出現了。
沃特法聽聞當地漁民在勿裡洞島打撈到一些瓷器,他也想去碰碰運氣,不料這次真的讓他撞上了大運。
勿裡洞島有許多礁石,一不小心大船就會擱淺,所以,沃特法找到了當地會駕駛漁船的漁民,請他一同前去打撈。
圖源網絡
當漁船開進勿裡洞島後,沃特法站在船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深不見底的勿裡洞島,終于,他在一塊黑礁石旁發現了自己一直找尋的東西:寶藏。
這塊黑礁石旁有一艘破破爛爛的沉船殘骸,裸露的破爛船體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珊瑚和海草,還有不知名的小魚,湊近看還能看到發白的浮遊生物在珊瑚和海草上蠕動,沒有裸露的船體應該也布滿了海草和日積月累的淤泥。
但即便是這樣破爛而又惡心的船體,沃特法還是看到了船上滿載的寶物。
沃特法有想到這次的寶物很值錢,但沒想到居然那麼值錢!當船員将這艘古船打撈上來時,寶物堆滿了半個甲闆。
圖源網絡
沃特法将打撈到的所有寶物運回到當初租的房子裡,經過衆人清點,這次打撈的寶物約有七萬件!其中還不乏珍貴的瓷器和珍珠項鍊等。
沃特法通過手上的人際關系找到當時在國際上有名望的專家和學者,幫忙判定寶藏的出産時間和地點。
經過細緻有條理的分析,專家判定這批寶藏的出産時間和地點是中國唐朝時期,這艘沉沒的古船是當時的中國商船,外國商人專門去中國“進貨”,将其運到海外再高價賣出,此艘古船應該是駕駛不力觸到礁石意外沉沒的。
圖源網絡
在這裡向大家科普一些唐朝的知識。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并在全世界都享有極高的威望。
在那個時候,許多國家都争相來學習唐朝的文化與制度,于是便出現了萬國來朝的局面。
各國的商人也争相前來與唐朝做生意,唐朝手工匠人打造的青瓷和白瓷被各國商人稱贊為“似冰似玉”和“似銀似雪”,唐三彩更是被誇成天上有地上無的“人間奇迹”。
由于當時經商政策開放,民間瓷器也物美價廉,因此吸引了各國商人前來做生意,來往最多的便是阿拉伯人,他們最愛的商品就是瓷器,因為瓷器可以低價買入高價賣出,許多阿拉伯商人因此而發家緻富。
圖源網絡
加上當時的造船業也發達,各國商人有些甚至都不需要自己準備船隻,都可以直接到港口買,即買即開。
這次被沃特法打撈上來的古船就是唐朝時期阿拉伯商人用來“跑業務”的,這艘古船的建築材料還是當時最常見的商船材料:緬枷木。專家就是通過古船的建造材料來判定年份的。
在沃特法打撈的将近七萬件寶物中,有一些瓷器上用漢字清晰地标着“寶曆二年七月十六日”,寶曆是唐朝第十三位皇帝唐敬宗的年号,經過仔細比對,确定了該日期的真實性,因此這艘古船及船上的所有寶物都是唐朝不同時期的産物,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了。
圖源網絡
裡面大多數瓷器都來自中國唐朝的長沙窯,當時的長沙窯産出的瓷器多是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匠人們将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如書法、繪畫、詩詞歌賦等印在瓷身上,當做花紋,有的還将西方的廣告如葡萄酒印在上面,更顯其獨特性。
在阿拉伯商人喜歡的瓷器中,居榜首的當屬出自長沙窯的瓷器。因為它們不僅物美價廉,還可以免費打廣告,最受西方買家的喜愛。
在将近七萬件寶物中,還有一批稀有的寶物,可謂是寶物中的“皇族”,那便是刻着“揚州江心鏡”字樣的銅鏡。
據曆史記載,這種銅鏡隻有皇室才能享有,普通百姓連聽都沒聽說過。
圖源網絡
這次的銅鏡發現,不僅給世界考古史添上了濃厚的一筆,也給中國考古史填補了唐朝銅鏡的空白。
沃特法将這艘沉沒古船起名為“黑石号”,一時間,“黑石号”揚名海内外,多個國家與富商都對其抱有極大的興趣。
當時的中國文物局也被“黑石号”吸引了注意力,想到刻有揚州江心鏡”字樣的銅鏡在中國考古史上還是空白,就想通過交涉将這批銅鏡拿回來。
不料沃特法态度強硬,直言道:“這是我在公海發現的,不是在中國管理的海域裡發現的,請問你們是以怎樣的立場來叫我歸還這批寶物呢?”
圖源網絡
沃特法的态度與話語确實蠻橫了些,但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根據相關海域管理條約,在公海取得的所有物品都歸發現者所有。
中國文物局碰了一鼻子灰,隻好用買的方式将文物拿回來,不料沃特法卻開出四千萬美元的高價,折合當時的人民币約是三億多元,還說他不賣單品,中國要是想拿回去的話,必須将船上所有物品都要買回去。
但是當時的中國哪有那麼多錢?中國文物局還不肯放棄,對沃特法及他的團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沃特法能支持中國的考古業。
不料卻得到他們的嬉笑,有的西方國家還謾罵中國想要“空手套白狼”,中國一時間成為西方茶後的笑談。
圖源網絡
後面又經過種種原因,中國文物局實在争取不到這批文物,隻得放棄。
不知是我國時運不濟還是沃特法有意為之,在我國放棄這批文物的一年後,它們就被一位新加坡的富商用了三千萬美金買走了,一個都不剩,這些原本可以填補中國考古曆史的銅鏡從此便流落到了異國他鄉。
在上個世紀,讓文物回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上個世紀的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時期,全國大部分的錢财和精力都用在發展經濟上,能支出的财力實在有限,文物固然重要,但也不能顧此失彼。
圖源網絡
這些文物對中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那時的中國“國微言輕”,沒有幾個西方大國願意聽中國的聲音,他們不僅不聽,還要瘋狂的打壓中國。
就拿這次的事件來說,西方人并沒有将中國放在眼中,即使中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它們也仍然不肯讓步,在中國不得不放棄的時候又将原本屬于中國的東西賣給了新加坡人,使得文物流失在外,有家不能回。
這次将一船寶物買走的新加坡富商,把寶物無償捐獻給新加坡亞洲博物館,這些中國文物瞬間就變成新加坡亞洲博物館的東西,實乃可笑。
如今,中國人要想觀賞到刻有“揚州江心鏡”的銅鏡,隻得搭上幾個小時的飛機前往新加坡。
圖源網絡
這批文物流失海外是中國的遺憾,同時也是中國的恥辱。
從19世紀開始,西方人就看不起中國,并且一直給中國使絆子,在中國所追求的一切事物上設立重重關卡,看着我們“狼狽”的樣子,他們再加以嘲笑。
但是他們忘了,中國是會成長的,拿破侖曾經将中國比喻成“沉睡的獅子”,當“獅子”醒來的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将為之一顫。
這次的事件可以看做是西方給中國的下馬威,警示着中國落後就要挨打,并且在國際上沒有任何的話語權,甚至不能保護自己國家的文物。
圖源網絡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中國進步的動力呢?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西方的蔑視隻會讓中國更加強大。
近年來,随着中國國力的加強,經濟水平也在直線上升,關注與參與的國際事務越來越多,回收流失文物的願望也變得越來越強烈。
中國永遠不會忘記遭受掠奪的恥辱,永遠不會忘記世界各國的“白眼”,中國會利用它國給予的壓力變得更好,那些流落在外的文物我們也遲早會将它們一一收回!
大家不妨拭目以待,中國一定會通過法律途徑、外交手段、公平交易,讓它們以正當的方式,踏上回家之路。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