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金礦是由分布于松散碎屑沉積物中的自然金碎屑所形成的礦床。自然金通常都含有銀、銅、鐵、钯及其他金屬的混合物。1000份自然金中純金的重量份數稱為自然金的成色。砂金成色自990~800不等,間或更低。大多數砂金礦的成色為800~900。
自然金雖屬于等軸晶系,但砂金通常呈不規則粒狀、片狀、棒狀和絲狀,其粒度不一,可從小于0.01毫米的微粒到巨大的自然金塊。我國多數砂金礦床中砂金粒度為0.2~0.5毫米,也有少數礦床大于0.5毫米的金粒所占比重較大。近年,陝西、湖南、新疆和黑龍江等省區都在開采砂金時發現了大金塊。砂金硬度為2.5~3.0,具延展性,砂金比重為15.6~18.3,純金比重可達19.3。砂金呈深淺不一的金黃色。少量砂金因表面有鐵質被膜而顯褐色,且具弱磁性。
金屬屬于貴金屬,主要用做貨币儲備和貿易支付手段。金的工業用途除用于裝飾品、陶瓷、鑲牙、金筆等傳統行業外,在電子、電氣、化纖和宇航等工業上都得到了應用。由于砂金礦具有勘探周期短,礦山建設速度快而投資少等優點,所以尋找和勘探更多的砂金資源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章砂金礦類型
根據形成條件和産出條件,砂金礦可分成以下主要成因類型和形态類型。
第一節砂金礦成因類型
可分為殘積砂金礦、坡積砂金礦、沖積砂金礦、洪積砂金礦、濱岸(海和湖)沉積砂金礦、冰川砂金礦、冰水砂金礦和風成砂金礦等。
一、殘積砂金礦:是岩金礦床或礦化帶的物理風化和化學風化的産物——殘積物。砂金未經磨蝕,有的表面覆以鐵質薄膜,常見金與脈石礦物的連生體。
殘積砂金礦若略有位移則向坡積砂金礦過渡。内蒙古自治區多産此類過渡型砂金礦。
二、坡積砂金礦:産在山坡上靠近原礦源地的坡積物内,組成砂金礦的碎屑沉積對其源地已有位移。砂金略有磨蝕,常見金與脈石礦物的連生體。此類砂金礦一般規模很小,适于地方小型開采。
坡積砂金礦的前緣常向洪積砂金礦過渡。内蒙古自治區西菜園産有此類過渡型的砂金礦。
三、洪積砂金礦:産于間歇性水流作用形成的洪積物内。由于水流作用的周期性,砂金和其他碎屑物質分選性和磨圓度均差,常形成較富金的透鏡體和夾層。
四、沖積砂金礦:形成于河谷中,産在沖積物内。沖積物磨圓程度高,分選好,成分複雜。砂金表面光滑,偶爾可在凹面上見殘存的鐵質被膜,多分布于沖積物下部靠近基岩頂面處。此類砂金礦是我國目前探、采的主要對象。
五、濱岸(海和湖)沉積砂金礦:産在海和湖的濱岸地帶。它是由河流帶入的含金碎屑或者岸邊的原礦源地受拍岸浪和濱岸水流的作用而形成的。碎屑物質圓度好,分選好,砂金細小,常産于碎屑沉積物上部。碎屑沉積物常構成平行岸邊的狹長帶狀濱岸砂丘。廣東省有以金為伴生有用礦物的砂礦。
冰川砂金礦,冰水砂金礦和風成砂金礦,在我國尚無典型實例。
第二節砂金礦形态類型
砂金礦的形态對勘探方法,儲量計算乃至開采方式都有重要意義,而砂金礦形态決定于其所産出的地貌部位。根據産出條件可分為:河床砂金礦、河漫灘砂金礦、階地砂金礦、支谷砂金礦和岩溶充填砂金礦以及濱岸砂金礦。
一、河床砂金礦:産于現代河流的河床、沙洲、淺灘上的砂金礦屬之。以粗碎屑為主,砂和粘土較少,常見巨礫。礦砂層之上常無泥砂層覆蓋。産于河床部位的砂金常富集于基岩附近,沙洲和淺灘部位的砂金常富集于上部,且金粒非常細小。陝西、四川、湖南等省有産于河床部位的砂金礦;湖南汨羅江有産于淺灘和河床部位的砂金礦。黑龍江也曾有群采沙洲砂金礦的曆史。
二、河漫灘砂金礦:産于河漫灘上的砂金礦屬之。河漫灘沖積物中的砂金礦有較厚的礦砂層和泥砂層。上部泥砂層主要為不含金的粘土和少量粗碎屑。下部礦砂層則由含金的砂、礫石、角礫、碎石和少量粘上組成,礫石磨圓和分選均較好,成分複雜,角礫與碎石成分則較單一,與基岩相同,且分布于基岩之上。砂金粒度一般較大,随距砂金原礦源地的遠近而有規律的變化。砂金常富集于基岩頂面的碎石層和砂礫層中。被現代河漫灘砂金礦掩埋的一級超河漫灘階地上的含金層,常較河漫灘砂金礦為富。此類砂金礦分布最廣,且常為大中型礦床。黑龍江、吉林等省主要開采此類砂金礦,陝西恒口、四川白水亦有此類礦床。
三、階地砂金礦:産于河谷斜坡階地上的砂金礦屬之。其成因類型常較複雜,但多數是早期河漫灘砂金礦擡升後被侵蝕破壞殘存部分。目前已探明的此類型礦床一般規模較小。内蒙吉拉林有此類砂金礦。
四、支谷砂金礦:産于細谷、細流和間歇性水流的溝谷及片流的溝坡、溝頂上的砂金礦屬之。就成因而論,可以有殘積、坡積、洪積、沖積及其間的過渡類型。一般泥砂層和礦砂層無明顯界線,含金層中粘土較多,砂金分布不均勻,常見大粒金。由于一般埋藏淺,品位高和含水少,曾是開采砂金的主要對象。黑龍江省的幾個主要河漫灘砂金礦區都有此類砂金礦,并且是曆史上著名的砂金産地,如瑷珲五道溝二支溝,呼瑪興隆後溝,漠河小北溝,桦南寒蟲溝等。在評價河漫灘砂金礦的同時,亦應評價有關的支谷砂金礦。
五、岩溶充填砂金礦:産于岩溶漏鬥和溶洞中,以及所有基底為岩溶的砂金礦屬之。這種砂金礦可以是沖積成因的,也可以是洪積成因的。湖南隆回白竹坪砂金礦,産于岩溶漏鬥中。隆回岩口砂金礦産于溶洞内的洪積物中,洪積物厚度不等,分選不好,磨圓度較差,砂金多富集于下部。廣東封開金莊砂金礦是基底為岩溶的沖積砂金礦。四川漳臘砂金礦是基底為岩溶的洪積砂金礦,但是,也有人認為是冰水成因砂金礦。
以往手工開采的采區和尾砂堆,稱為舊采區,用現代采金工藝開采,大多仍有工業意義。黑龍江省和吉林省近年所勘探的砂金礦體,有些就包含一定面積的舊采區,因此,在評價砂金礦床時,對舊采區應予評價。
此外,内蒙古自治區金盆砂金礦區的牛慶溝古砂金礦,産在海拔1900餘米的中生代砂礫層中,吉林珲春砂金礦區,有分布在高階地上的第三系中的古砂金礦。它們可能和隆起區内的古水文網有關。陝西安康恒口河漫灘砂金礦下伏第三紀半膠結含金砂礫岩和黑龍江省桦南四方台玄武岩之下第三系含金砂礫,可能和沉降區内被埋藏的古水文網有關。這類古砂金礦未納入上述分類。
第二章工業要求
為了适應礦山建設的需要,合理安排砂金礦地質勘探工作,必須了解工業部門對砂金礦技術經濟的要求。
第一節砂金礦床開采方式
分為露天和地下開采兩種方式。
一、露天開采:
(一)、全面開采:
包含礦砂層在内的,以地表為上限,以可視為開采對象的含金部位為下限的全部松散堆積物,稱為混合砂。全面開采當前主要是采金船開采和水槍開采等方法。
1、采金船開采:采金船是漂浮在水上的采、選聯合機械設備,是目前開采砂金方法中最先進的方法之一,它适于開采品位較低而儲量較大的河漫灘和濱岸砂金礦。采金船的開采技術條件見附錄一。
2、水槍開采:利用水槍噴射的高壓水流沖采礦砂,然後用砂泵輸送到選礦系統。采掘面最小寬度為
20
米
。最低礦砂量為50~150萬立方米,一般為每立方米礦砂耗水15~22立方米。水槍開采适用于礦體底闆坡度大,碎屑物質易沖洗,采場斷面高不大于
20
米
的支谷砂金礦或階地砂金礦。
(二)、分别開采:
剝離泥砂層之後開采礦砂層。它适于開采泥砂層和礦砂層界線分明并适合剝離開采的礦床。
二、地下開采:
适于開采礦砂層品位較高,埋藏較深不适于露天開采的礦床。采幅高度自基岩面向上為1.3~
1.5
米
,如礦砂層厚度小于采幅高度時,可用米克值衡量。
第二節确定砂金礦床工業指标的一般原則
工業指标是圈定礦體和計算儲量的依據,應按我國對砂金礦資源的需要和礦山建設在采、選方面的經濟技術條件,在充分與合理利用礦産資源和綜合經濟核算的基礎上制定。
凡提供礦山建設依據的地質勘探報告所采用的工業指标,應由地質勘探部門以普查勘探成果為依據,提出初步意見,并附必要的地質資料,由工業部門委托礦山設計部門進行經濟核算和比較研究後,再由省以上工業主管部門正式确定。
工業指标的主要内容有:
一、露開開采
(一)、全面開采(采金船或水槍開采)
1、混合砂邊界品位
2、混合砂塊段最低工業品位
3、最小可采寬度
4、無礦地段(夾石)剔除寬度
5、礦體最低可采礦砂量
(二)、分别開采
1、混合砂邊界品位
2、混合砂塊段最低工業品位
二、地下開采
1、礦砂層邊界品位
2、礦砂層塊段最低工業品位
3、礦砂層采幅高度(當厚度小于采幅高度時,可用米克值衡量)
表1是根據我國以往勘探的砂金礦床總結出來的一般工業指标,供普查評價時參考。
砂金礦一般工業指标
項目 露天開采 地下開采 全面開采 分别開采 采金船開采 水槍開采 南方 北方 50
-100
升
150
-300
升
50
-100
升
150
-300
升
混合砂邊界品位(克/米3) 0.05-0.07 0.04-0.06 0.06-0.08 0.05-0.07 0.1 0.3-0.5 混合砂塊段最低工業品位(克/米3) 0.16-0.18 0.14-0.16 0.18-0.20 0.16-0.18 0.3 0.6-1.0 最小可采寬度(米) 30-35 40-60 30-35 40-60 20 無礦地段(夾石)剔除寬度(米) 30-35 40-60 30-35 40-60 礦體最低可采礦砂量(萬米3) 150-450 900-2000 100-300 600-1400 礦砂層邊界品位(克/米3)
1 礦砂層塊段最低工業品位(克/米3)
3 礦砂層采幅高度(米)
1.3-1.5
第三章砂金礦床勘探研究程度的要求
第一節礦床地質研究要求
一、礦床地質和地貌條件與成礦特征的研究
砂金礦地質勘探工作,從設計直到圈定礦體計算儲量的全過程,都必須根據礦床地質,特别是第四紀地質和地貌情況來部署和指導。因此,必須認真分析研究成礦地質和地貌因素,闡明礦體賦存的地質和地貌條件與成礦特征。
1、确定各種成因類型和形态類型松散堆積物的層位、厚度、物質成分及其分布,查明含礦層位。
2、确定地形的形态成因單元,查明地形形成的曆史及其時代,确定賦礦的地形單元,收集新構造運動資料。
3、查明砂金和其他重礦物富集作用和成礦特征。
4、查明礦體數量、規模、形态、空間位置和找礦标志。
要特别注意對大比例尺地質地貌測量範圍内的各種岩石、礦化岩石或礦石的研究,确定砂金礦與原生礦之間的關系。
二、礦石研究要求
查明砂金顆粒的形狀、表面特征、磨蝕程度和粒度組成,确定金成色;确定各類型礦石的物質組成(包括含泥率、含冰率)和粒度組成(包括巨礫率);确定各類礦石體重和松散系數;采取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實驗室的可選性試驗。如有可類比的礦山,經與設計部門商定,也可不做可選性試驗。
三、注意伴生有用重礦物的綜合利用
在砂金礦床中通常伴有石榴石、獨居石、锆石、錫石、白鎢礦和钛鐵礦等。當某種重礦物可被回收利用時,要按比例采取多項分析或組合分析樣品,并進行采、選的研究。
第二節礦區水文地質研究要求
按礦區水文地質特征和開采方式,确定砂金礦區水文地質研究要求。
一、充水礦床應查明含水層的岩性、厚度、産狀、分布、埋藏條件,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質、水溫和補給迳流排洩條件;對不含水和含水很少的礦床應查明透水層、隔水層特征、厚度變化和分布規律。
二、應查明礦區河水和其他地表水體的分布範圍,水中懸浮物含量,平水期、洪水期與枯水期水位、流速、流量、水質,曆年最高洪水位及其淹沒範圍;地表水與地下水的水力聯系。
三、查明礦床的充水因素,預測礦坑湧水量。
四、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五、凍土區須查明凍土類型、分布範圍、埋藏條件、溫度、含冰率;測定季節凍土最大融化深度,收集泥砂層剝離後多年凍土的融解速度。
六、搜集氣象、地震資料。
有關各項水文地質工作的技術要求,按《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普查勘探規範》執行。
第三節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研究要求
一、全面開采時,須查明:
1、礦體底闆基岩的岩性、硬度、風化程度、節理裂隙與基岩塊度,岩層産狀、岩溶發育程度及其分布規律;2、礦體頂闆(地面)與底闆縱向、橫向坡度及其變化規律;3、礦砂層水上、水下穩定邊坡角和尾砂各粒級(<10、10—50、>50毫米)水上、水下安息角(收集或在可選性試驗時求得);4、舊采區分布範圍和開采方法;5、樹木、果園、農田、民用與工業建築物、鐵路、橋梁、輸電線路以及其他設施和礦體内陸下障礙物的分布狀況。
二、分别開采和地下開采時,尚須查明:
1、礦體頂、底闆圍岩的堅固性和露天開采邊坡穩定性;2、泥砂層、流砂層、底闆岩溶的發育程度及分布規律;3、老窿的分布範圍及充填情況。
三、岩溶充填礦床,還應預測可能出現的溶洞中充填的泥砂潰塌,以及疏幹排水可能産生的地面塌陷的程度和範圍及其對開采的影響。
第四節礦床勘探程度的要求
大型礦床一般要求探明B+C級儲量占B+C+D級儲量的75%以上,其中B級儲量占5~10%;
中型礦床一般要求探明B+C級儲量占B+C+D級儲量的50~60%,其中B級儲量占0~5%;
小型礦床一般隻探求C+D級儲量,其中C級儲量占50%。地質條件複雜的小型礦床,可少求C級或隻探求D級儲量。
注:根據砂金礦床與岩金礦床地質條件及開采方式的不同,将我國砂金礦床儲量規模劃分為:
大型:砂金儲量>8000公斤
中型:砂金儲量2000-8000公斤
小型:砂金儲量<2000公斤 第四章砂金礦床勘探類型和勘探工程密度 第一節勘探類型
按主要礦體的延展規模、形态、厚度穩定程度和主要組份分布的均勻程度等地質因素劃分勘探類型,是為了合理地确定勘探工程密度,從而達到有效地探明各級儲量的目的。各種砂金礦床和同一礦床的各個礦體乃至一個礦體的不同部位,地質因素及其組合是多種多樣的,劃分勘探類型和确定勘探工程密度,一般是按礦床中占有大部分儲量的主要礦體的地質因素來考慮的。
根據以上分類原則,将砂金礦床勘探類型劃分為以下三類:
Ⅰ類:主要礦體形态簡單,延展規模大,厚度穩定,砂金分布不均勻,底闆平坦且坡度小。
規模較大的河漫灘砂金礦及濱岸砂金礦多屬這一類型。如陝西省恒口河漫灘砂金礦和黑龍江省達拉罕河漫灘砂金礦。
Ⅱ類:主要礦體形态較簡單,延展規模中等,厚度變化不大,砂金分布很不均勻,底闆較平坦至不平坦,有較大的金粒和金與脈石礦物的連生體。
底闆平坦或以岩溶為基底的河漫灘砂金礦以及規模較大的支谷砂金礦和階地砂金礦多屬于這一類型。如黑龍江省興隆溝砂金礦。
Ⅲ類:礦體延展規模小,形态較複雜,厚度變化大,底闆不平坦,傾斜大,砂金分布極不均勻,有較多的大粒金和金與脈石礦物的連生體。
規模較小的岩溶充填砂金礦、殘積、坡積、洪積砂金礦以及支谷砂金礦多屬這一類型。如内蒙古自治區西菜園殘坡積砂金礦。
注:劃分礦床勘探類型的地質因素如下,供參考。
1、礦體延展規模(包括用通道連接的連續礦體)
大:長>
15000
米
,平均寬度>
200
米
;
中:長5000一
15000
米
,平均寬度>
100
米
;
小:長<
5000
米
,平均寬度>
40
米
;
2、礦體形态
簡單:形态規則,少分枝複合的層狀礦體;
較簡單:形态較規則,有分枝複合的層狀礦體;
複雜:形态不規則或以岩溶為基底的礦體。
3、組份均勻程度(品位變化系數%)
不均勻<120;
很不均勻120一200;
極不均勻>200。
第二節勘探工程密度
勘探工程密度,是指按一定幾何網布置勘探工程控制礦體,用以計算相應級别儲量所需的工程網距。表2是總結我國砂金礦床勘探經驗所提出的勘探工程密度,僅作為用類比法确定勘探工程密度時參考。
該表僅适于河谷平直或轉折角度較小,不至于影響在勘探線間直接連結礦體的地段。河谷轉折角度較大地段應布設勘探線(也可以将按密度布設的最近勘探線移至該地段)。面狀礦體可采用方格式網度或縮小表2中線距和工程間距的比率進行勘探。
勘探類型 勘探工程密度(米) B C D 勘探線
間距 勘探工程
間距 勘探線
間距 勘探工程
間距 勘探線
間距 勘探工程
間距 Ⅰ 400 20-40 800 20-40 1600 20-40 Ⅱ 200 20-40 400 20-40 800 20-40 Ⅲ 100-200 10-20 200-400 10-20
第五章砂金礦床地質勘探工作質量要求
砂金礦地質勘探工作應合理選擇各種勘探研究方法,嚴格執行有關規範和規程的質量要求,多快好省地完成任務。
第一節地質調查
勘探砂金礦,必須以地質觀察研究為基礎,結合使用勘探工程,調查研究礦區和區域地質情況,以期提高對成礦地質條件和地貌條件及礦化富集規律的認識,從而更有效地指導礦床勘探和外圍普查工作。主要地質圖件及比例尺的要求如下:
一、礦區外圍地質調查,可在已有最大比例尺區域地質圖的基礎上進行,對和砂金礦床有關的岩金礦、礦化岩石、地層、構造、岩漿作用、沉積作用和變質作用等進行必要的調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已有的區域地質圖進行修訂。
二、調查研究礦區(床)地質、地貌,要求對礦區(床)地質構造、地貌單元、第四系成因和形态類型與礦體分布等進行綜合研究。礦區(床)第四紀地質地貌圖和礦區(床)地形基岩地質圖比例尺為1:5000至1:10000。
三、以第四紀地質地貌圖為底圖,編制礦區(床)水文地質圖。
第二節探礦工程及采樣
勘探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探礦工程有:
一、鑽探
鑽探是勘探砂金礦的主要手段,通常使用沖擊回轉式砂鑽。目前我國使用的口徑(以鑽頭外徑計)主要為130,其次有168和325毫米等。 1、鑽進非凍結層時,應先鑽進套管,然後在套管中破碎岩柱和采樣;鑽進凍結層時,可超鑽頭破碎,然後跟進套管和在套管内采樣; 2、鑽探工程自開孔就要進行連續分段采樣,采樣長度:泥砂層采樣長度不得大于
1
米
,為了控制礦砂層的上限,在接近礦砂層時,采樣長度為0.2
-0.5
米
,在已證實泥砂層不含金時,可不對其采樣。礦砂層采樣長度為0.2
-0.5
米
,難于鑽進時可縮小采樣長度; 3、岩心采取率應不大于松散岩石在注水情況下的松散系數,一般為0.8-1.3; 4、開孔和終孔都要測量鑽頭内徑; 5、測量終孔水位(一般在終孔半小時之後); 6、埋設孔口标志以便定測; 7、為了研究基岩岩性和硬度,在鑽探工程中須采基岩标本; 8、對礦化蝕變基岩,應采取分析金含量的樣品。
二、井探
以鑽探工程為主要勘探手段的砂金礦床,井探工程用于采取各種技術樣品和選礦試驗樣品以及測定基岩塊度,在分布上應具代表性。其規格和掘進方法應以保證各種樣品的采樣質量為原則。在井探工程中采取的各種技術樣品包括:1、松散系數測定樣品(包括注水與不注水);2、粒度分析樣品(見附錄三);3、體重測定樣品;4、含泥率測定樣品;5、多年凍土的含冰率測定樣品;6、金成色與金粒度分析樣品;7、選礦試驗樣品。 埋藏淺、含水少和不适于鑽探勘探的砂金礦床,也可以井探為主要勘探手段。以井探為主要勘探工程的砂金礦床,應分段連續采集砂金含量分析樣品,要求同鑽探工程。在部分淺井中采取各種技術樣品和選礦試驗樣品。 各種樣品均不得在水中撈取。
第三節砂金樣品淘洗與重砂分析
一、砂金樣品通常應在取樣現場淘洗。淘洗工作應由經過培訓、考核合格的淘洗工擔任。淘洗須在能夠回收尾砂的容器中進行。對尾砂要反複淘洗,直至肉眼觀察無金時為止,各次淘洗得的重砂合并為一個基本樣品。井探工程中采取的砂金樣品和金粒度與金成色分析樣品可用溜槽或跳汰機反複淘洗。 為了檢查淘洗質量,須對礦床含金基本樣品的10%進行淘洗檢查。淘洗檢查以淘洗尾砂為對象。根據檢查結果計算淘洗系數,用以說明淘洗質量,一般不大于1.02。
淘洗系數=(基本樣品含金量+檢查淘洗金量)/基本樣品含金量。
二、重砂分析
重砂分析包括:1、砂金單項分析;2、多項分析,了解伴生有用重礦物含量,隻在礦體中選取部分樣品;3、組合分析,從單樣中按比例組合,了解伴生有用重礦物的含量;4、全分析,按層位組合,每層1~2件,用于了解重礦物組合。單項分析質量要求應為:
1、重砂分離選别流程合理,準确及時,不得漏掉相當于0.1毫米的金粒兩粒以上*。
2、鑒定(挑金)不得漏掉相當于0.1毫米的金粒兩粒以上。
3、金稱重須用精度在1/10萬以上的天平。
4、質量檢查
内檢:分離和鑒定(挑金)内檢為每批樣品總數的15%。稱重為含金樣品總數的20%。合格率為90%,合格率在60-90%之間的除更正不合格樣品外,補檢超差樣品百分數的未檢樣品,合格率低于60%時則全批返工。
分離和鑒定(挑金)内檢時發現的金粒合并在原樣中。
外檢:分離和鑒定(挑金)外檢為樣品總數的3-5%。稱重外檢為含金樣品總數的5-10%,其中部分為内檢合格樣品,用于檢查天平的系統誤差。另一部分選自未經内檢樣品,用于檢查稱重的偶然誤差。合格率為80%。如合格率為60-80%時,其處理方法同于内檢。合格率低于60%或天平有較大系統誤差,全部樣品送外檢單位複驗,查明原因,以正确的結果參與儲量計算。
金稱重允許偶然誤差為天平感應量的兩倍。
第四節資料編錄、綜合整理和報告編寫
鑽探和井探工程編錄要随工程的進展跟班進行。鑽探編錄人員要認真仔細地記錄每個樣品的岩心采取率、物質組成、見金粒數。井探編錄人員要認真仔細地記錄每一岩層的物質組成及其變化以及岩層之間的關系;采取各種技術樣品;測定體重、松散系數和含冰率等數據。鑽探、井探、槽探等工程編錄和地質、地貌觀測點記錄等原始編錄,應有統一要求,其文字要簡明扼要,書寫整潔,圖表清晰,文圖一緻。
對各項原始編錄必須及時進行質量檢查驗收及綜合整理,為編寫地質勘探報告作好準備。綜合整理和研究工作,要特别加強勘探程度的研究,如發現工業指标與礦區實際有出入時,應及時報告主管部門以求盡快解決。
地質勘探報告是礦床勘探成果的總結,是礦山建設設計的主要依據。因此,要求報告内容齊全,重點突出,數據準确。
一、文字一般包括:緒論(必須包括經濟效益論證),區域地質地貌和礦區地質地貌,礦床特征,礦石加工技術性能,水文地質,礦床開采技術條件,地質勘探工作及其質量評述,儲量計算和結論各章。
二、主要圖件包括:交通位置圖,區域地質圖,礦區(床)第四紀地質地貌圖,礦區(床)地形基岩地質圖,礦床頂底闆等高線圖(也可以和礦區(床)地形基岩地質圖合并),農田、果園和公用設施分布圖,勘探線剖面圖,主要礦體中心縱剖面圖,儲量計算平面圖(一般為1:2000,個别為1:5000),礦區水文地質圖和地貌剖面圖等。
三、主要表格包括:各種樣品分析結果和檢查表,鑽孔品位、厚度計算表,體重、松散系數、含冰率等測定表,儲量計算表,水質分析、抽水試驗和湧水量計算表,氣象地震資料表和座标表等。
四、附件包括:工業部門正式下達的儲量計算工業指标文件和礦石加工技術試驗報告等。
提交地質勘探報告時,可根據情況提交有關的專題研究報告。
第六章儲量分類、分級和儲量計算
第一節儲量分類、分級和級别條件
一、根據我國當前技術經濟條件和遠景發展的需要,将砂金礦儲量分為能利用(表内)儲量和暫不能利用(表外)儲量兩類。
二、在全礦區勘探研究的基礎上,按照對礦體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砂金礦儲量分為A、B、C、D四級,A級是礦山編制采掘計劃依據的儲量,由生産部門探求。B、C、D各級儲量的工業用途和條件如下:
B級——是礦山建設設計依據儲量,又是地質勘探階段探求的高級儲量,并可起到驗證C級儲量的作用。一般在首采地段探求。其條件是在C級儲量的基礎上,詳細控制礦體的形狀、産狀、空間位置,坡度變化和凍土分布等。
C級——是礦山建設設計依據的儲量。其條件是:
1、基本控制礦體的形狀、産狀和空間位置。
2、在C級範圍内礦砂粒度組成(包括巨礫率)、基岩風化程度和底闆縱向、橫向坡度及其變化規律已基本确定。
3、在C級範圍内凍結礦砂與非凍結礦砂的比例及其變化規律基本确定。
D級——其用途是:1、為進一步布置地質勘探工作和礦山建設遠景規劃的儲量;2、對于複雜的較難求到C級儲量的礦床,一定數量的D級儲量可做為礦山建設設計的依據;3、對一般礦床,部分的D級儲量也可為礦山建設設計所利用。其條件是:
1、大緻控制礦體的形狀、産狀和分布範圍。
2、大緻了解礦體底闆縱向、橫向坡度變化與巨礫分布情況。
3、大緻了解凍結與非凍結礦砂比例。
第二節儲量計算的一般原則
礦産儲量是地質勘探的重要成果,應确保儲量計算成果的質量,并遵循以下原則。
一、儲量計算必須以工業部門正式下達的工業指标為依據。
二、按砂金礦形态類型分别圈定礦體(相互連接可用同一方法開采的不同形态類型礦體除外)。
三、按礦體、儲量類别、級别以及塊段(相鄰勘探線之間的連續礦體為一塊段),分别計算出礦砂量、平均品位和砂金儲量。
四、對伴生的礦産應計算儲量。
五、儲量應按實際探得的地下資源來計算,不扣除采、選時的損失量。
六、勘探線間礦體界線一般以直線連接。
第三節确定儲量計算各項參數的要求
一、砂金樣品品位:樣品的砂金重量除以樣品的理論體積(鑽孔為鑽頭内斷面乘以樣品長)。可用于地下開采礦砂層的确定,不利用于混合砂礦體圈定。
二、鑽孔品位:是圈定礦體的基本單位,其計算方法,對混合砂為:鑽孔内砂金重量除以鑽孔内混合砂理論體積(鑽頭内斷面乘以混合砂厚度);對礦砂層為:各樣品品位與長度的加權平均值或礦砂層内含金量除以其理論體積。
三、平均品位計算:混合砂厚度或礦砂層厚度不等時,一般用厚度加權平均法計算。特高品位的處理方法見附錄四。
四、平均厚度計算:一般用算術平均法。
儲量計算的單位及其精度要求:
品位:克/立方米,保留四位小數;
厚度:米,保留兩位小數;
面積:平方米,保留整數;
礦砂量:立方米,保留整數;
砂金量:公斤,塊段保留一位小數;其餘保留整數。
附錄一
H系列采金船開采技術條件
适用采金船開采的砂金礦,可參考冶金工業部黑河采金船設計院的H系列采金船開采技術條件。
H系列采金船開采技術條件
鬥容(升) 挖掘厚度(米) 采掘面最小寬
度(米) 允許巨礫 底闆
坡度
(‰) 小時挖方量
(米3/小時) 混合砂儲量
(萬米3) 服務
年限
(年) 采池最少新水補充量(升/秒) 總
厚 水下 水
上 最大
(mm) 含量
(%) 南方 北方 最大 最小 50 8.0 6.5 2.0 1.5 30 250 5 30 45-54 150-250 100-170 5-7 50 100 8.5 7.0 2.2 1.5 35 300 5 25 90-108 450-750 300-500 8-10 100 150 10.8 9.3 2.7 1.5 45 350 5 20 135-180 900-1500 600-1000 10-12 150 200 16.0 14.0 3.0 2.0 50 400 5 15 180-220 1500-2000 1000-1400 12-15 200 300 23.0 20.0 4.0 3.0 60 500 5 12 270-350 2000-3000 1400-2000 12-15 300 400 33.0 30.0 5.5 3.0 70 600 5 10 370-400 3000-4500 2000-3000 15-20 400
說明:
1、水下挖深按豐水期,水上挖高按枯水期;
2、服務年限是按經濟效益考慮的最低年限,實際船體至少可使用20年;
3、我國目前使用的船型有:
50
升
、
100
升
、
150
升
、
250
升
、
300
升
;
4、個别礦體礦砂儲量不能滿足要求時,可用通道與鄰近礦體相連(通道體積在計算礦體品位時計入所連接的礦體);
5、混合砂儲量,南方按開采250—300天計算,北方按開采150—200天計算。
附錄二
最低工業品位制定方法
最低工業品位是劃分表内、外儲量的界線。制定方法很多,這裡僅介紹價格法。計算的原則是:從挖掘一立方米礦砂(采金船開采時為混合砂,下同)中回收的價值應能補償處理一立方米礦砂所耗的費用或略有盈餘。計算公式是:
式中:
α——最低工業品位(克/立方米)
c——采選冶成本(元/立方米)
E——赤金價格(元/克)
r——采礦貧化率(%)
Q——選礦回收率(%)
T——砂金成色(%)
ε——冶煉回收率(%)
附錄三
松散碎屑物粒度分析的分級要求
為了适應砂金礦采、選的需要,對組成砂金礦的松散碎屑物的粒度分析,應按下表進行:
松散碎屑物粒度分級表
碎屑物名稱 分級 粒徑(毫米) 礫石 巨礫 >100 粗礫 100-50 中礫 50-20 中細礫 20-10 細礫 10-2.00 砂 粗砂 2.00-0.50 中砂 0.50-0.25 細砂 0.25-0.10 粉砂 0.10-0.01 泥質 粘土 0.01-0.005 <0.005
注:1、采金船開采允許的巨礫粒度及含量參照附錄一(可以預先計量)。2、本表按一般粒度分級将中礫分為中礫及中細礫兩級,泥質增加了<0.005的級别。3、本表也适用于對松散碎屑物的命名。
附錄四
特高品位的确定與處理方法
一、特高品位的确定
對幾個砂金礦區,按常用的幾種特高品位确定方法分别試算後,認為B·И·斯米爾諾夫的類比法較恰當。該方法為按礦體品位變化系數确定特高品位下限,具體見下表:
品位變化系數(V)
(%) 特高品位的下限為
平均品位的倍數 組份均勻情況 <20 2 很均勻 20-40 4 均勻 40-100 8 不均勻 100-150 12 很不均勻 >150 15 極不均勻
表中:其中:δ為品位均方差
為品位算術平均值
(n<50);
(n>50);
其中:n為礦體内工程數
xi為單工程品位
二、特高品位處理
1、确定為特高品位的鑽孔品位或淺井品位,分布上無規律時,在儲量計算中,可考慮其品位用包括特高品位在内的勘探線平均品位代替,也可以用其他方法處理。
2、确定為特高品位的鑽孔品位或淺井品位,分布上有規律,可能為獨立富礦體時,應加密工程單獨圈定并計算儲量。
鑽、井中品位高的單個樣品,不算特高品位,也不必處理,因為它不是圈定礦體的基本單位。
附錄五
礦體圈定中的外推與外推儲量級别的劃分
一、勘探線上,即礦體寬度上,有限外推與無限外推均為勘探工程基本間距的二分之一;勘探線間,即礦體長度上,有限外推勘探線基本間距之半,無限外推勘探線基本間距的四分之一。以上均呈矩形外推。
二、外推儲量級别,勘探線上為同級别;勘探線間B級外推C級,C級外推D級。
三、礦體内無礦地段(夾石)内插勘探線間距之半、呈三角形。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