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李氏砭法 | 入門基礎

第一課:刮痧為何要首開四穴

1、四穴的作用

大椎——宣肺

大杼——養血

膏肓——滋陰

神堂——安神

2、八會穴

髒、腑、氣、血、筋、脈、骨、髓的精氣,分别所會聚之處的八個腧穴。

髒——章門腑——中脘

氣——膻中血——膈俞

筋——陽陵泉脈——太淵

骨——大杼髓——懸鐘

八會穴歌訣:髒會章門腑中脘,氣會膻中血膈俞,筋會陽陵脈太淵,骨會大杼髓懸鐘。

3、刮法

在實際操作中,可先從顱底往下刮,刮到四穴時重點刮即可。

第二課:胸腺的重要性及刮法

1、什麼是胸腺

胸腺是機體的重要淋巴器官,其功能與免疫力密切相關。胸腺是人體的中樞免疫器官,而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禦機制。

“免疫”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醫術《免疫類方》中,指的是免除疫疠,即防治傳染病。免疫力與衰老有着密切關系。

胸腺位于胸腔,在上縱膈的前部,胸骨後部,甲狀腺下方,心髒上方。

胸腺既是淋巴器官也是内分泌器官,可以産生T淋巴細胞,還分泌胸腺素,促進胸腺生成素等具有激素作用的活性物質。

2、胸腺的功能

産生T淋巴細胞;産生和分泌胸腺等激素類物質。

如何提高免疫力:體外補充胸腺肽;砭治。

刮痧方案一般從經絡和投影部位兩方面入手。如肺部問題,肺癌、痰證、頑固性咳嗽,刮肺的投影區至雲門、中府,肋骨及縫隙全部刮到(乳頭禁刮)。又如心髒問題,心肌缺血、胸悶、心包積液、心率不齊、心慌、氣短、心前區疼痛等,就刮心髒投影區。

3、刮法

刮者站在側面,成丁字形。整體先大面積往下刮,然後刮縫隙。任脈由上往下刮,再由中間往兩側刮,腋前線向外向下刮。

谿谷論:肉之大會為骨,肉之小會為谿,肉分之間,谿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

刮骨頭:要刮到骨頭上顆粒出來。刮骨頭縫,要刮到骨頭縫沙包、疙瘩都冒出來。

鎖骨上面,從外往裡刮,重點是缺盆和氣舍,用小頭刮,脈線要短。鎖骨,從外往裡刮。鎖骨下面,從裡往外刮。

胸腺,先大面積往下刮,然後順着肋骨方向從内往外,一根一根刮。

第三課背部投影區定位及脊椎對應疾病

整體論:中醫的整體論是李氏砭法的靈魂,它是實踐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理論依據之一。中醫的五行理論把人作為一個整體,任何地方出問題,觸一發而動全身。

脊椎中心錯位理論:病在前,根在後。脊柱裡面除了中樞神經,還有督脈,它從脊柱中間走到頭頂,邊上還有膀胱經。膀胱經的腧穴有134個,和前面的髒器一一對應。神經和經絡是兩個系統,共同維系着人體的生命和健康。所以脊柱錯位也是許多疾病産生的重要原因。錯位是永恒的,正位是暫時的。

脊椎骨總數26塊:頸椎7、胸椎12、腰椎5、骶骨1(由5塊骨頭組成)、尾骨1(由4塊骨頭組成)

血液的問題有三方面:肝、脾、骨髓

治大病的骨頭由三部分:脊柱、鎖骨、胫骨

脊柱複位:《正骨心法要旨》當先揉筋,令其和軟,再按其骨,徐徐合縫,背膂始直,骨合縫,筋入槽。

李氏砭法撥筋操作手法:先刮痧消除脊柱四周的軟組織瘀結;膀胱經第二條側線,上下來回撥,脈線要短;徐而和的手法。

頸椎一:眼睛、耳聾、耳鳴、睡眠、高血壓、頸動脈斑塊

頸椎二:(同上)

頸椎三:面部濕疹、鼻炎

頸椎四:同上)

頸椎五:

頸椎六:咽喉

頸椎七:甲亢、甲減、甲狀腺結節、癌

胸椎一:食道

胸椎二:心髒

胸椎三:肺和乳腺

胸椎四:膽

胸椎五:肝

胸椎六:胃

胸椎七:十二指腸

胸椎八:胰腺

胸椎九:腎

胸椎十:腸息肉、便秘

胸椎十一:同上)淋巴系統

胸椎十二:同上)

腰椎一:腸道

腰椎二:同上)

腰椎三:生殖系統、婦科、男科

腰椎四:膝蓋疼、無力

腰椎五:下肢

尾骶骨:尾骶骨受傷,會帶來脊柱變形,可能引發多種疾病。

背部投影區定位

*五行理論

*肝脾腎同治原理

《金匮要略》: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

肝與脾的關系:肝藏血,主疏洩;脾統血,主運化。脾虛(無氣血生化或不統血)緻肝血不足。

肝與腎的關系:肝腎同源

脾與腎的關系: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

*具體位置

肝:右上腹,從右季肋區一直延伸過上腹正中

脾:左上腹

腎:脊柱兩側,緊貼腹後壁,在腹膜後方。左腎上端平第十一胸椎下緣,下端平腰椎二下緣。右腎比左腎低半個椎體。

(可參閱《脊柱相關疾病學》)

第四課 重病刮三骨和常用單穴

*重病刮三骨:脊柱骨、鎖骨、胫骨。

非此不能起死回生也,要刮透,刮出痧。

*血病要刮三骨

血主于心,藏于肝,統于脾,布于肺,根于腎,血氣充盛,血液中的毒素能夠不斷清理,血的營養和滋潤作用正常,那麼再重的病情都能得到治療。

刮三骨有助于增強骨髓造血的能力。

*刮三骨的重點區域

脊柱骨、夾脊、膀胱經,不留白。

鎖骨:氣舍(足陽明胃經上,主治咽腫、咳逆、甲狀腺),缺盆(向胸腔部、心肺提供脾胃生化的精微。缺盆穴中滿痛者死,外潰不死)。鎖骨通透,可以解決頭項部、胸腔部、心肺等問題。

胫骨:可以全息反映身體各部。

*刮法

脊柱:脊柱本身、夾脊穴、膀胱經。用砭的天樞部,脈線要短、斜45°。

鎖骨:鎖骨及上部,從外往裡刮,重點是缺盆、氣舍。鎖骨下部從裡往外刮。

胫骨:刮時要脈線短,頻率快,力求出痧。(疼痛感一定要在被刮者承受範圍内)

*常用單穴

手太陰肺經:雲門、中府(肺經的募穴)、尺澤(肺經的合穴)、孔最(排肺寒,肚子響)、太淵(肺經的原穴,危重病人或年老體弱者)、列缺(任脈交會穴)

手陽明大腸經:曲池+勞宮(降心火),臂臑+肘髎+曲池+手五裡(甲狀腺四穴)

足陽明胃經:足三裡(胃脹胃痛)、足三裡下2.5厘米(經驗穴,沒胃口)、足三裡+三陰交+太沖(痛經)

足太陰脾經:公孫太白(補脾氣)、陰陵泉+地機+三陰交(三黃穴,健脾祛濕)

手少陰心經:極泉(急救)、神門通裡(補心氣)、聽宮天谷(耳朵問題)

手太陽小腸經:後溪(腰痛)、小海至養老穴(面部濕疹、痤瘡)、養老穴(糖尿病)、天宗(乳腺問題)

足太陽膀胱經:天柱(眼睛的根結)

足少陰腎經:太溪複溜(補腎氣,打磨旋轉)、然谷地機腎系(胃脘下俞)、陰谷穴(陰谷撥風,治療尿毒症)

手厥陰心包經:内關(急救、心髒疾病)

手少陽三焦經:支溝(便秘)

足少陽膽經:鳳池(疏風解表)、京門(腎的募穴)、陽陵泉(筋會于陽陵)、足臨泣(偏頭痛、眼疾、癌症骨轉移引起的腰痛)、地五會(低血壓、眼壓高)

足厥陰肝經:太沖(肝經的原穴 ,疏解肝氣,生津)、章門(髒會于章門,統治五髒的疾病。腑會于中脘)

督脈:百會(提中氣,防止子宮脫垂)、申脈照海(補一身之氣)

第五課 四井排毒與面部美容的刮法

*四井排毒

井:四肢肘膝關節以下部位。重病患者排除黑痧,病情就能緩解。

井穴是十二經脈起源之處

手太陰——少商;手陽明——商陽;足陽明——厲兌;足太陰——隐白;手少陰——少沖;手太陽——少澤;足太陽——至陰;足少陰——湧泉;手少陰——中沖;手少陽——關沖;足少陽——竅陰;足厥陰——大敦

*十二井穴特點

溝通表裡

手三陰經井穴,運行的氣血物質主要為陰液,運行方向為向下向内

足三陰經井穴,———————————氣,———————上—外

手三陽經井穴,氣

足三陽經井穴,陰液

*經井穴的功用

主治心下滿

主治五髒疾病初起

可宣洩髒腑内熱

可導引體表水液回流體内

除腎經井穴外,其餘井穴皆可瀉經脈有餘之陰

刺激陽經井穴可補氣

刺激陰經井穴可促進其氣血的運化

井穴皆可用于急救

*四井排毒

“痧毒”是在體内流動的痧,可謂“流痧”。手腳是一個出口,痧毒彙聚在四肢,肢端是陰陽經交彙之處,陽脈、膀胱經和督脈打通以後,将毒素趕到手和腳。

黑痧:是毒素,是一種變質的中性蛋白質,強酸強堿對它不起任何作用。

*如何出?

必須使用虎符銅砭。黃銅本身具有殺菌消毒的功能,還可抗癌;在皮膚上摩擦;唯有黃銅才可一步到位把痧毒引出體外。

疏通督脈、膀胱經

經絡通暢與否,以及痧毒的濃度

要少油,且擠壓

徐而和的手法

*面部美容刮法

面部反應整個人五髒六腑的狀态:面主陽明,額主心,左頰主肝,右頰主肺,鼻主脾,颌主腎

面色黃:脾的問題,黃且鮮明是濕熱,晦暗是寒濕。面色黑:腎的問題。白:肺的問題,蒼白是氣血不足。紅:心髒,心火旺,上實下虛。面色發青:肝的問題。

肝受血而能視

嘴唇:脾在竅為口,其華在唇。

*臉部的刮法

從中間往兩邊刮

手法:徐而和,脈線要短,力度均勻滲透

額頭:從下往上刮,從中間往兩邊刮

眼睛:沿着眼眶往兩邊刮

臉頰:斜向上刮,有提拉作用

最後沿着耳朵前面往下,順着脖子頸部淋巴刮下來

除了刮,還可摩,手法與刮一緻。

第六課 徐而和

*看病需考慮的三個因素

1、療效好

2、副作用小

3、費用少

三者具備為上選,其次具備兩個。

*生病的嚴重程度

外邪——腠理——絡脈——經脈——髒腑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髒。治五髒者,半山半死也。

内生五邪:風、濕、燥、寒、熱

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

*李氏砭法治療原理

1、調氣為首

2、造氣、調氣、催氣、候氣、得氣、守氣、辨氣

3、引邪出表,疾病由裡走表,通過自身的溶痧,調動自愈力。

*療效哪裡來

1、理論:1)通論(以通為補、以通為洩、以通為治、以通為健);2)整體論;3)肝膽論;4)徐而和;5)脊柱中心錯位理論;6)谿谷論;7)全息理論;8)四井排毒論。

2、工具:虎符銅砭

3、技法:徐而和。《莊子 天道》: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應于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于其間。

如何做到徐而和:

1)要相信李氏砭法,使刮痧者和被刮者形成合力;

2)學習李氏砭法的思維,在八大理論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知識。對可能發生的情況有預見性,将可能的排病反應與患者溝通。

3)實際操作中,要入靜、入定,靜則松,松則通;不可忍者可停止;速度在同一頻率上(心跳一次刮三闆),力度剛柔相濟,均勻,角度45,始終一緻,這樣每一砭刮下去一緻。另外心态也要徐而和。

第七課 砭法學習基礎辯證方法(病因 病機 和病機十九條)

*病因

《素問 至真要大論》: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髒,風雨則傷上,清濕則上下。

*病因分類

1、外六淫:風、寒、暑、濕、燥、火

2、内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喜傷心,而使氣耗

怒傷肝,而使氣逆

憂悲傷肺,而使氣郁

思傷脾,而使氣滞

恐傷腎,而使氣卻

3、飲食勞傷,飲食不節。《素問 宣明五氣篇》:五勞所傷,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發病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正氣虛

2、有虛邪

*病機(十九條)

1、諸風掉眩,皆屬于肝

肝風膽火上逆于頭目所緻,要肝脾同治。

2、諸寒收引,皆屬于腎

肝腎同治。

3、諸氣膹(fen四)郁,皆屬于肺

1)肺為氣之主,脾為肺之母,脾肺有傷,氣化不足;2)腎為氣之根,肝為腎之子,肝腎有虧,氣不攝納。肝脾肺腎同治。

4、諸濕腫滿,皆屬于脾

治理脾胃為主,兼養肺金以制木,使脾土無賊邪之慮,滋腎水以抑制肺火,使肺金得清化之,戒暴怒以安肝木。肺肝脾腎同治。

5、諸熱瞀(mao四)瘛(chi四),皆屬于心

瞀,眩也;瘛,手腳痙攣,口眼歪斜。肝風膽火上逆,肝脾同治。

6、諸痛癢瘡,皆屬于心

瘡:瘡瘍,為癰、疽、疥的通稱。癰,紅腫熱痛,淺而高大,未膿易消或已膿易潰易斂。

風多偏癢,熱多偏痛。痛多實,癢多虛。

兩個因素:a)心火旺;b)血液毒素多,肝解毒差,腎排毒差。

治責:a)曲池、勞宮祛心火;b)肝脾腎同治(一髒有問題,三髒同治)

7、諸厥固洩,皆屬于下

下,下焦;厥,昏倒,暈厥;固,前後不通;洩,二陰不固。

陽氣衰于下,則為寒厥;陰氣衰于下,則為熱厥。腎氣虛則厥。

*李氏砭法的辯證思路

1、髒腑關系

2、經絡

3、脊柱

*舉例

心髒病

1、髒腑:心髒、肺(心肺同源)、脾

2、經絡:心包經、肺經、督脈、膀胱經、腎經

3、脊柱:胸椎第二節

刮痧方案:

肝病

1、髒腑:肝、脾、腎

2、經絡:肝經、膽經(表裡)、心包經(同名經)、三焦經、督脈、膀胱經

3、脊柱:胸椎第五節

刮痧方案:

第八課 李氏砭法注意事項及刮痧禁忌

*刮痧禁忌

1、飽腹或太饑餓,都不适合刮痧。一般飯後半小時

2、醉酒

3、懷孕,不能被刮也不能刮别人

4、哺乳期,不能被刮,否則五天後哺乳

5、糖尿病壞疽

6、石門穴(絕育)、乳頭、陰部禁刮

7、身體虛弱、正氣不足的人,不适合給别人刮痧。

*注意事項

1、刮痧前後24小時内不能喝酒。如醉酒,可點按曲池穴、足三裡和足三裡下2.5厘米

2、刮全背要辟谷24小時,隻能喝溫開水或紅糖水。糖尿病人、癌症患者不需要辟谷,也不能喝紅糖水。

3、刮痧後一定要避風,不能吹風。刮痧部位四小時内不能洗澡(毛孔張開)

4、心肺能力差以及年老體弱的要先刮心經、心包經、肺經,穩定上焦,保證心肺功能的穩定

5、長期下焦不通,如便秘,腹部穴位一定要謹慎,防止氣逆上行,上攻心肺,導緻心肺功能衰衰竭

6、暈刮的急救:及時平躺,頭墊高,點内關穴或極泉穴,喝紅糖水。

7、刮痧可與針、拔罐同時進行

8、刮痧後不宜艾灸,陰虛火旺也不要艾灸

*暝眩反應

指接受中醫治療後,身體出現的應激反應。隻要患者能吃能喝,二便通暢,睡眠好,精神好,意識清楚就說明治療方向沒問題。

《尚書 說命》:藥不暝眩,厥疾弗療。

皮膚病:疹子會更多

咳:咳甚,痰多

腸胃:吐、瀉

外感:發汗

*暝眩反應的表現

1、風邪:打噴嚏、發熱、出汗,以及渾身四肢酸痛、癢、麻等

2、寒邪:髒腑寒邪較重的病人,可能出現排寒(從内到外很冷),切忌服用姜糖水、艾灸、泡澡等

3、濕邪:出汗、汗較粘、四肢手腳癢、脹、麻、痛、水腫

4、火邪:發熱,如忽然煩躁不安或面部發熱發紅

5、痰邪:大量咳痰、尿頻、腹瀉、大量排汗

*排病的渠道

1、四肢末端

2、皮膚

3、尿液

4、消化道

5、呼吸道

6、感情反應(哭—肝,笑—脾)

7、孔竅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