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總有讓人羨慕的東西,這個測試平台不知道怎麼搞的,真是個好東西)
1、MACD的測試工具編了一個,圖中黃線是指标收益,白線是上證指數的收益,單位是格(1格=10%複合收益)。MACD的指标使用标準參數(12,26,9),可以看到,MACD有用,但使用标準參數用途有限。買賣價使用信号發出的次日開盤與收盤的均價,模拟盤後交易。
2、MACD如果選取5、35、5,這是剛剛一位網友給我的作業,結果就全糟了,MACD将跑輸大盤。主要的原因是滞後。MACD的最佳參數今天肯定做不出來,它有3個參數,變哪個都有影響。但5、35不靈是因為滞後,信号要在破35日均線才有,太慢。
3、最好的經典指标不是MACD,而是MACD的一半,即DIF,換言之就是EXPMA,MACD是在DIF的基礎上再加上一個9日平滑,于是就滞後太多,對于A股,則是濾波過度。有些軟件把9日改成3日或2日,也不行。圖為DIF 的測試結果,同樣是12、26,DIF非常成功。
4、EXPMA的最佳參數與測試期有一定關系,如果隻看2005年之後的數據,則(2、9)至(2、40)都可以接受,但是長周期的參數相當于6000點以後基本不做。如果市場沒有超級大牛了,也很難講為最佳。用1995年來的數據測試,尋找較高參與度的指标參數,則最佳參數是(2、9)
讨論(1):EXPMA指标的性能,最保守估計能赢下95%的投資者。17年總收益25.63格,即1.1的17次方減1,即1050%。但平均到每年(幾何平均,即算複合收益率)為15.5%。這個結論合理,如果EXPMA能夠獲得暴利,一定已經不存在了。每年15%不是投資者滿意的,于是大家尋找更有效率的辦法,但很少有成功的。
讨論(2):直接使用EXPMA,比MACD要好的多。或許我還沒找到MACD的最佳參數,僅以初步的觀察,MACD的第二步計算沒有意義。MACD的算法是用兩條EXPMA求差值,再做9日EMA,實際上EXPMA是MACD的父親,但兒子沒有比過爸爸。我認為這是市場差異的結果。由于美國股市做長線,多一重濾波有意義。但中國不是。
讨論(3):EXPMA算法有這樣幾種物理和數學含義:首先,它是收盤價對權值k (k<1)的N次方的指數加權平均算法的遞歸公式,其次,它就是一階低通濾波器的數字遞歸算法。常用的經典指标中隻有兩個有點數學含量,一個就是EXPMA,另一個是布林線。前者使用了無窮級數和濾波器,後者使用了統計學的方差。
讨論(4):短周期EXPMA和長周期構成的交叉各有意義,長周期主要是提取趨勢,短周期用于消除噪音。即(2,9),9是觀察趨勢的時間尺度,2則是消滅收盤價單日的假突破。投資者使用均線一般不明白這些,人民常用的(5,20)等組合,其中的5太高,實際上要盡可能短。但小于2日不被算法支持,2是最小參數。
讨論完畢。各位可以調整您的軟件的EXPMA參數了,用2,9,或者,您自己測測。我完成這項工作用了4個小時,這是我的存在意義。我不做股票,所有炒股技術均可以分享。
補充:1、EXPMA,如果不用2根線的交叉,而是簡單用股價與單根線的上穿和下穿交易,最佳參數是15。收益達到最大化。2、上述參數沒有計算交易傭金即印花稅。3、以上最佳參數指上證指數。該指标在個股上的性能不佳,且不同股票的最佳參數不同。這是由于個股的高頻分量大于指數,EXPMA的濾波能力不足。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