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頸内動脈及其分支是神經介入醫生和腦血管病手術醫生最常接觸的血管,有關的文獻也浩如煙海。為了理解頸内動脈及其分支的解剖,我們需要對頸内動脈的走行和分段進行大緻的了解。頸内動脈的分段方法很多,每種方法都其依據、适用的範圍和曆史的局限性。到目前為止,也還沒有完全統一的方法。那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主要的頸内動脈分段方法吧。
一、頸内動脈走行
位于頸部的頸内動脈從頸總動脈分叉向顱底走行。再通過顱底岩骨的頸動脈管。在破裂孔内向上走行,離開岩骨。頸内動脈在一個标志性結構岩舌韌帶(petrolingual ligament)的下方穿過,進入海綿窦。在海綿窦内,頸内動脈呈“S”形彎曲。經過一個向前的彎曲後,頸内動脈離開海綿窦,通過海綿窦頂部的硬膜環,即近端硬膜環(proximal dural ring)。此時,出海綿窦的頸内動脈有一小段走行于硬腦膜内,蛛網膜下腔之外。頸内動脈再通過遠端硬膜環(distal dural ring),進入蛛網膜下腔。相繼發出眼動脈、垂體上動脈、後交通動脈和脈絡膜前動脈。在最後,頸内動脈分為大腦中動脈和大腦前動脈。
二、Fischer分段法
1938年,Fischer發表了一篇學術文章,描述了頸内動脈、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被腫瘤或其他顱内病變推擠移位(Fischer, 1938)。頸内動脈、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的血管造影走行均以頸内動脈分叉為起點分為五段。頸内動脈的顱内段和海綿窦段,按照從遠端到近端的順序分為五段,分别為C1-C5段。其中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的分段是按照血流方向命名的,頸内動脈是逆血流方向命名的。
Fischer分段的不足之處包括:① 主要考慮腫瘤對血管的推移,而不是動脈瘤與載瘤動脈的關系;② 隻将頸内動脈的顱内段和海綿窦段進行分段,而沒有考慮頸段和岩段,所以分段是不完整的;③ 沒有考慮分段與特定的解剖結構之間的關系,分段是不準确的;④ 頸内動脈分段按照逆血流的方向命名。
但Fischer分段法的提出,是在現代顯微解剖和顯微手術開展之前,也是很難得可貴的。
Fischer分段法,1938年(Bouthillier 1996)。
三、Gibo和Rhoton分段法
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神經外科Rhoton團隊的Gibo,Lenkey和Rhoton等于1981年研究了頸内動脈床突上段的顯微解剖,按照血流方向,将頸内動脈分為四段(Gibo 1981):
① C1段(頸段,cervical portion):從頸内動脈起始至頸動脈管外口;
② C2段(岩段,petrous portion):位于頸動脈管内,至進入海綿窦内;
③ C3段(海綿窦段,cavernous portion ):位于海綿窦内,終止于出海綿窦頂的硬腦膜處;
④ C4段(床突上段,supraclinoid portion):起始于進入蛛網膜下腔,終止于頸内動脈分叉處。
頸内動脈發出眼動脈、後交通動脈、脈絡膜前動脈、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按照這些血管分支的位置,床突上段可分為(Gibo 1981):
① 眼動脈段(Ophthalmic Segment),即眼動脈起點至後交通動脈起點;
② 交通段(Communicating Segment),即後交通動脈起點至脈絡膜前動脈起點;
③ 脈絡膜段(Choroidal Segment),即脈絡膜動脈起點至頸内動脈分叉。
Gibo和Rhoton分段法正位和側位示意圖(Rhoton, 2002)。
床突上段又分為眼段、交通段和脈絡膜段(Rhoton, 2002)。
四、Lasjaunias和Berenstein分段法
Lasjaunias和Berenstein于1987年,根據頸内動脈的胚胎學發育,将頸内動脈按照血流方向,分為七段。這種分段方法非常适合去理解節段性頸内動脈發育不良和永存原始動脈,但因為沒有考慮動脈周圍的解剖結構,對顯微手術和介入的指導作用有限,因此,也沒有廣泛應用。
頸内動脈按照胚胎發育分為如下七段:
① 頸段(cervical segment);
② 岩骨内上升段(ascending intrapetrous segment);
③ 岩骨内水平段(horizontal intrapetrous segment);
④ 破裂孔上升段(ascending foramen lacerum segment);
⑤ 海綿窦内水平段(horizontal intracavernous segment);
⑥ 床突段(clinoid segment);
⑦ 終末段(termination)。
Lasjaunias和Berenstein分段法(Lasjaunias 2001):
五、Bouthillier分段法
Bouthillier等(Bouthillier 1996)在前人的工作基礎上,将頸内動脈全長,按照從近端到遠端的順序分為七段,即頸段、破裂孔段、岩段、海綿窦段、床突段、眼段和交通段。
① C1段:頸段(cervical segment);
② C2段:岩段(petrous segment);
③ C3段:破裂孔段(lacerum segment);
④ C4段:海綿窦段(cavenous segment);
⑤ C5段:床突段(clinoidal segment);
⑥ C6段:眼段(ophthalmic segment);
⑦ C7段:交通段(communicating segment)。
Bouthillier分段法的特點是:① 按照血流方向命名,符合常見的神經介入習慣;② 分段充分考慮了動脈周圍的解剖關系,也适合于顯微手術的顯露和描述。③ 首次準确提出了床突段的走行和位置,此段頸内動脈位于兩個硬膜環之間,位于硬膜間和蛛網膜下腔之外。
目前Bouthillier分段法是較常用的頸内動脈分段法。
Bouthillier分類法,1996年(Bouthillier 1996)。
頸内動脈分段側位圖解(Osborn, 2000)。
六、Ziyal分段法
雖然Bouthillier分段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仍有一些批評的聲音。如Ziyal等(Ziyal 2005)對破裂孔段提出了質疑。同樣,Ziyal分段法去除了眼段和交通段,而簡單地成為“腦池段”。但Ziyal分類法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Ziyal分段法(Ziyal 2005),将頸内動脈分為以下幾段:
① C1段:頸段;
② C2段:岩段;
③ C3段:海綿窦段;
④ C4段:床突段;
⑤ C5段:腦池段(cisternal segment)。
七、小結
1、頸内動脈分段法主要有Fischer分段法(1938年),Gibo和Rhoton分段法(1981年),Lasjaunias和Berenstein分段法(1987年),Bouthillier分段法(1996年)和Ziyal分段法(2005年)。
2、目前在神經介入領域應用最廣泛的Bouthillier分段法将頸内動脈分為頸段、破裂孔段、岩段、海綿窦段、床突段、眼段和交通段。
作者簡介參考文獻
Bouthillier,A., van Loveren, H. R., & Keller, J. T. (1996). Segments of the internalcarotid artery: a new classification. Neurosurgery,38(3), 425-432; discussion 432-423.
Fischer, E.(1938). Die Lageabweichungen der vorderen hirnarterie im gefassbild. Zentralbl Neurochir, 3, 300-313.
Gibo, H.,Lenkey, C., & Rhoton, A. L., Jr. (1981). Mic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supraclinoid por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J Neurosurg, 55(4), 560-574.
Lasjaunias, P.,A., B., & ter Brugge, K. G. (2001). SurgicalNeuroangiography: Volume 1 Clinical Vascular Anatomy and Variations (2nded. Vol. 1): Springer.
Osborn, A.(2000). 頸内動脈-頸段、岩段及破裂孔段 [Book]腦血管造影診斷學 (pp.57-81).
Rhoton, A. L.,Jr. (2002). The supratentorial arteries. Neurosurgery,51(4 Suppl), S53-120.
Ziyal, I. M.,Ozgen, T., Sekhar, L. N., Ozcan, O. E., & Cekirge, S. (2005). Proposedclassification of segments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anatomical studywith angiographical interpretation. NeurolMed Chir (Tokyo), 45(4), 184-190; discussion 190-181.
下一篇
世界上最危險的20種生物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