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骨 折
一、秘方
1. 消腫敷藥
組成:黃連10g,黃芩10g,黃柏10g,芙蓉葉15g,煅石膏30g,天花粉15g,紫荊皮15g,透骨草15g,側柏葉15g,骨碎補15g,江南香150g。
方解:凡骨折、脫位、筋傷之初期,傷處必定腫脹,嚴重者或夾縛固定不當,則可造成整個肢體急劇腫脹。此時,可用消腫散治之。方中黃連、黃芩、黃柏合稱三黃,為君,主清熱解毒。芙蓉葉、煅石膏消熱燥濕,瀉火解毒為臣。佐以天花粉清熱散結;紫荊皮、透骨草祛風勝濕,消腫止痛;側柏葉涼血止血;骨碎補補肝腎,續筋骨。江南香為使藥,可消腫舒筋,且能調和諸藥,增加黏性,便于外敷。上方共奏清熱涼血、消腫止痛、舒筋續骨之功。
主治:骨折、脫位、筋傷初期。
用法:共研成細末,用蜜水各半,調拌成糊狀,每日敷貼1次,每次8小時。
(王和鳴 提供)
2. 清熱消腫湯
組成:黃連6g,黃芩6g,黃柏6g,栀子6g,生地黃15g,地骨皮15g,土鼈蟲9g,燈心草3g,茯苓9g,車前子9g,甘草3g。
方解:跌仆損傷後,氣滞血瘀,瘀血内留,郁而化熱;或創傷感染,邪毒侵襲,局部表現為紅、腫、熱、痛之火毒證候,也就是所謂的 “感染”。本方以《外台秘要》黃連解毒湯為基礎增補而得。方中黃連瀉中焦火熱,黃芩瀉上焦火熱,黃柏瀉下焦火熱,栀子通瀉三焦,導熱下行;生地黃、地骨皮清熱涼血;土鼈蟲性寒入血,破血逐瘀;燈心草、茯苓、車前子清熱利水消腫;甘草調和諸藥,共奏清熱消腫之功。
主治:骨折、筋傷或挫傷後,局部紅腫疼痛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王和鳴 提供)
3. 複方五黃骨傷膏
組成:大黃10g,黃連10g,黃芩10g,黃柏10g,蒲黃10g,三七10g,伸筋草10g,透骨草10g,骨碎補10g,爐甘石10g,江南香100g。
方解:《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曰:“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損傷之證也,專從血論。”清·陳士铎在 《百病辨證錄》中說:“血不活者瘀不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也。”所以,骨傷疾患在治療上必須以活血化瘀為先,兼顧清熱解毒、理氣止痛、舒筋續骨。複方五黃骨傷膏以大黃為君,具活血逐瘀、清熱瀉火、止血解毒之功效,有 “将軍之藥”的美稱。黃連、黃芩、黃柏、蒲黃為臣藥,與君藥合稱五黃,增強清熱瀉火、止血解毒的作用。佐以三七活血化瘀,止血定痛;骨碎補補肝腎,續筋骨;伸筋草、透骨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通利骨節。爐甘石、江南香為使藥,可收濕、斂瘡、生肌,且能調和諸藥,增加黏性,便于外敷。以上諸藥共奏活血化瘀、清熱消腫、舒筋續骨之功。
主治:骨折、脫位、扭挫傷及骨壞死初中期。
用法:共研成粉末,用熱茶水調拌成糊狀貼患處,每日1次,每次6小時。
(王和鳴 提供)
4. 舒筋壯骨湯
組成:桃仁6g,紅花3g,熟地黃12g,當歸9g,白芍9g,川芎6g,續斷9g,補骨脂9g,骨碎補9g,煅自然銅9g,伸筋草15g,延胡索9g,甘草3g。
方解:骨折筋傷中期,瘀腫雖消而未盡,斷骨雖連而未堅,且常因氣血虧損或卧床少動,而緻筋骨痿弱無力。此時,可予以舒筋壯骨治之。本方以 《醫宗金鑒》桃紅四物湯為基礎加補肝腎、強筋骨藥物而成。桃紅四物湯 (桃仁、紅花、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具補血、和血、活血之功;續斷、補骨脂、骨碎補、煅自然銅補肝腎、強筋骨;伸筋草舒筋活絡;延胡索活血止痛;甘草通經強筋,調和諸藥,共奏補血活血、舒筋壯骨之功用。
主治:骨折、筋傷的中期。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王和鳴 提供)
5. 伸筋透骨洗劑
組成:伸筋草15g,透骨草15g,歸尾9g,紅花9g,乳香6g,沒藥6g,生地黃12g,骨碎補15g,秦艽9g,海桐皮15g,五加皮9g。
上肢加桑枝9g,桂枝9g;下肢加木瓜9g,牛膝15g;背部加狗脊9g,烏藥9g。
方解:骨折、脫位後期,瘀血凝集,筋結不伸,應予以活血通絡,祛風舒筋。方中歸尾、生地黃、紅花、乳香、沒藥活血祛瘀;透骨草、伸筋草、五加皮、海桐皮、秦艽祛風除濕,舒筋活絡;骨碎補強筋續損。上肢、下肢、背部等不同部位分别加引經藥桑枝和桂枝、木瓜和牛膝,以及狗脊和烏藥,加強骨折、脫位後期伸筋透骨的熏洗療效。
主治:下肢骨折、脫位後期,瘀血凝聚,筋結不解。
用法:水煎熏洗,每劑加黃酒60g,每日1劑,熏洗2次。
(王和鳴 提供)
6. 土鼈蟲湯
組成:土鼈蟲10g,骨碎補10g,自然銅10g,山芹根10g,五加皮10g,川續斷6g,楊梅根6g,了哥王根10g,杜仲6g,川牛膝6g,桂枝6g。
方解:土鼈蟲破瘀活血為君;自然銅、骨碎補接骨續筋為臣;佐以閩西草藥山芹根、楊梅根、了哥王根活血散瘀、理氣通絡、消腫止痛,五加皮、續斷、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川牛膝、桂枝通絡止痛,引藥通達四肢為使。
主治:四肢骨折,患處腫脹、疼痛。本方攻補兼施,用于嚴重損傷、骨折脫位早期。該方在龍岩市各家醫院應用近五十年,為中西醫骨科醫生的 “肘後方”。
用法:水煎服,1日1劑,連續服10~15劑。
(餘占鴻 餘慶陽 陳鏡鋒 提供)
7. 肢傷消腫湯
組成:當歸12g,赤芍12g,雞血藤12g,生地黃12g,紅花9g,地龍9g,乳香6g,沒藥6g,柴胡9g,澤蘭9g,桑枝9g,甘草6g。
方解:骨斷筋傷之初期,氣血瘀阻,脈絡不通,傷肢必發腫脹、疼痛,蓋3~7日内為甚,故先消之。方中當歸、赤芍、雞血藤、紅花、地龍活血化瘀;乳香、沒藥祛瘀止痛;生地和血涼血;柴胡、澤蘭、桑枝行氣止痛;桑枝更有引經之功,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共奏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
主治:上肢骨折早期,肢體腫痛甚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辜志昌 提供)
8. 肢傷退腫湯
組成:桃仁12g,丹參12g,川芎12g,當歸9g,牛膝12g,紅花9g,土鼈蟲9g,乳香6g,黃柏9g,木通9g,蘇木12g,牡丹皮12g,甘草6g。
方解:大凡下肢骨折初期筋脈破損明顯,離經之血留在筋肉之間,瘀阻不通,易生腫痛。治當活血行氣,消腫止痛。方中桃仁、丹參、川芎、當歸、紅花、土鼈蟲、乳香活血祛瘀;牛膝既活血,又引血下行,可為引經之藥;黃柏清利下肢瘀阻;木通、蘇木、牡丹皮行氣止痛;甘草調和諸藥,合而為方,共奏活血消腫之功。
主治:下肢骨折早期瘀血腫痛明顯。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辜志昌 提供)
9. 祛瘀接骨湯
組成:骨碎補12g,川續斷12g,補骨脂12g,雞血藤12g,當歸9g,川芎9g,白芍12g,牛膝12g,蘇木9g,生地黃12g,威靈仙9g,伸筋草12g,土鼈蟲9g。
方解:骨斷筋傷2周後,局部痛腫初消而未盡,骨斷初連而未堅,疼痛緩解,然瘀血未盡祛,傷骨仍酸軟無力,肢體時有作痛。治當活血定痛,接骨續損。方中骨碎補、川續斷、補骨脂、生地黃補肝腎,強筋骨;雞血藤、當歸、川芎、土鼈蟲、牛膝祛瘀通絡;威靈仙、伸筋草祛風濕,通經絡;白芍補血斂陰,益陰而不戀邪;蘇木味辛能散,可活血散
瘀,消腫止痛。諸藥合方,共奏活血定痛、接骨續損之功效。
主治:骨折中期瘀血初消,時有作痛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辜志昌 提供)
10. 化瘀補骨湯
組成:雞血藤12g,丹參12g,生地12g,當歸9g,白芍9g,白術12g,補骨脂12g,茯苓12g,骨碎補12g,川續斷12g,血竭6g,木香6g,蘇木12g。
方解:骨折中期肢體氣滞血瘀漸消,脾胃虛弱者,生化不足,血少氣弱,故腫痛難袪,更兼納少神疲。治當化瘀行血,補骨續損。方中生地黃、當歸、白芍補血行血斂陰;白術、茯苓健脾益氣生血;雞血藤、丹參、血竭祛瘀行血通絡;補骨脂、骨碎補、川續斷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蘇木活血散瘀,理氣止痛。諸藥合用,共奏祛瘀生血補骨之功效。
主治:骨折中期腫痛未消,肢體作痛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辜志昌 提供)
11. 接骨續損湯
組成:杜仲15g,五加皮15g,桑寄生12g,熟地黃12g,骨碎補12g,川續斷12g,煅自然銅6g,血竭6g,當歸9g,蘇木9g。
方解:骨折中後期,瘀袪骨續,唯筋骨未堅,治當補肝腎,強筋骨,生血補髓。方中以杜仲、五加皮、桑寄生、骨碎補、川續斷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血竭、當歸、熟地黃活血養血;煅自然銅接骨續損;蘇木行氣止痛。諸藥合方,活血行氣、壯骨續損之功顯現。
主治:骨折中後期肝腎不足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辜志昌 提供)
12. 生血壯骨湯
組成:當歸12g,川芎12g,熟地黃12g,白芍12g,黨參15g,白術12g,黃芪15g,骨碎
補12g,補骨脂12g,川續斷12g,香附9g,澤蘭9g。
方解:骨折中後期,部分傷者經早中期治療後,斷骨接續,然筋骨痿軟、行動無力,乃氣血兩虛,氣不行血,血不歸脾。治當以補益氣血為主,強筋壯骨為輔。方中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黨參、白術乃氣血雙補,更以黃芪健脾益氣;骨碎補、補骨脂、川續斷強筋壯骨;香附、澤蘭行血理氣,以行血中之滞。諸藥合用則諸症可除,氣血雙補,筋骨可健。
主治:骨折中後期,氣血兩虛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辜志昌 提供)
13. 生骨壯筋湯
組成:煅龍骨6g,煅自然銅6g,土鼈蟲9g,田七12g,補骨脂12g,杜仲12g,菟絲子9g,雞血藤12g。
方解:骨折後期,若素體肝腎不足,加之卧床少動,筋骨日見痿軟無力。本方用煅龍骨、煅自然銅補骨之虛損;杜仲、補骨脂、菟絲子補肝腎,壯筋骨;土鼈蟲、田七、雞血藤兼活血通絡。合方共奏強筋壯骨、活血通絡之功效。
主治:骨折後期骨痂生長緩慢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辜志昌 提供)
14. 續骨強筋湯
組成:熟地黃12g,肉苁蓉12g,川續斷12g,補骨脂12g,骨碎補12g,牛膝12g,牡丹皮9g,血竭6g,白術15g,黨參15g,木瓜12g,澤蘭9g,劉寄奴9g,蘇木12g。
方解:骨斷筋傷後期,筋骨軟弱,肌肉萎縮,關節不利,治當強筋壯骨,疏通脈絡。方中以熟地黃、肉苁蓉、川續斷、補骨脂、骨碎補、劉寄奴補肝腎,強筋骨;白術、黨參健脾益氣以壯肌肉;血竭、牡丹皮、木瓜、澤蘭、蘇木活血行氣,疏風通絡,以利關節。
主治:骨折後期肌肉萎縮,關節不利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辜志昌 提供)
15. 補腎榮骨湯
組成:黃芪60g,黃精12g,白芍12g,熟地黃12g,骨碎補12g,狗脊12g,獨活12g,杜仲12g,田七9g,鹿角膠9g,土鼈蟲9g,牛膝9g,煅自然銅9g。
方解:下肢損傷日久瘀雖漸袪,因素體氣血虛弱,骨痂難續,肌肉萎縮,緻筋骨失榮。治當益氣補血,補益肝腎,強筋榮骨。方中重用黃芪以補脾益氣;黃精、熟地黃、骨碎補、鹿角膠、杜仲補益肝腎;白芍、田七、土鼈蟲活血養血;牛膝、獨活舒筋通絡,兼引藥下行;狗脊、煅自然銅強筋榮骨。諸藥合力,氣血肝腎得以補,肢體筋肉得以榮,斷骨得以續。
主治:下肢骨折後期骨折未愈,肌肉萎縮者。
用法:水煎服,1日1劑。
(辜志昌 提供)
16. 活血散瘀散
組成:桃仁50g,紅花30g,田七50g,乳香50g,沒藥50g,莪術50g,三棱50g,歸尾50g,栀子10g,木香50g。
方解:骨斷筋傷初期,瘀血阻絡,血循不暢,症見肢體瘀腫疼痛明顯,痛有定處,肢端血運欠佳,可用活血散瘀散外敷之。方中桃仁、紅花、田七、三棱、莪術、歸尾活血化瘀;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栀子涼血止血;木香行氣止痛。諸藥合用,有活血消腫、散瘀止痛之功效。
主治:用于骨折、脫位早期及筋傷痛甚者。
用法:共研成細末,用黃酒或75%的酒精調成糊狀,每日敷1次,每次1~2小時。對本品過敏者或皮膚破潰者禁用。
17. 消腫止痛散
組成:紫荊皮50g,芙蓉葉50g,天花粉50g,穿山龍50g,透骨草50g,側柏葉100g,桔梗50g,黃連50g,煅石膏100g。
方解:骨折脫位及筋傷早期,因骨斷筋傷,脈絡破裂,瘀阻明顯,症見肢體疼痛,高度腫脹,皮膚光亮,甚則肢端血運欠佳,治當以消腫止痛為首要。方中透骨草、穿山龍、紫荊皮活血破瘀通經;桔梗溫經通絡;芙蓉葉、側柏葉、黃連、煅石膏涼血止血,消腫止痛,更助涼血消腫。諸藥合成,消腫止痛功效明顯。
主治:骨折、脫位及筋傷早期,肢體腫甚者。
用法:共研成細末,以75%的酒精或蜜水各半調成糊狀,每日敷貼1次,每次3~5小時。
(辜志昌 提供)
18. 活血散瘀膏
組成:黃柏50g,天花粉50g,芙蓉葉50g,川黃連50g,骨碎補50g,紫荊皮50g,乳香50g,沒藥50g,木瓜100g,姜黃150g。
方解:四肢骨折脫位初期,瘀聚不散,氣血凝滞,局部腫脹明顯。治當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方中紫荊皮、骨碎補、乳香、沒藥能破宿血,行滞氣,散瘀止痛;黃柏、芙蓉葉、川黃連、姜黃能解瘀滞,消惡血,定腫痛;木瓜能舒筋活血通利血脈;天花粉味苦寒,性平和,尤善消腫止痛。諸藥熬煉成膏,獨具活血散瘀之功。
主治:骨折、脫位早期及筋傷腫甚者。
用法:共研為細末,與桐油250g、茶油500g、凡士林1000g入鍋内熬煉成膏備用。使用時将藥膏适量平攤于無菌紗布上,敷貼患處。
(辜志昌 提供)
19. 活血定痛膏
組成:栀子50g,大黃30g,蒲公英100g,土鼈蟲50g,乳香50g,沒藥50g,三棱50g,莪術50g,紅花50g,血竭30g,陳皮50g。
方解:肢體骨斷筋傷之初期,血離經脈,瘀阻不通,不通則痛,痛有定處,故當活血止痛。方中土鼈蟲、乳香、沒藥、三棱、莪術、紅花、血竭活血祛瘀止痛;大黃活血逐瘀,栀子清熱涼血,瘀久常發熱,栀子可消熱壅、結瘀,間接活血化瘀;陳皮行氣解瘀,善解血脈凝滞。諸藥合煉成膏,瘀可去,痛能消。
主治:骨折、脫位、筋傷早期,局部痛甚者。
用法:共研為細末,與桐油250g、茶油500g、凡士林1000g入鍋内熬煉成膏備用。使用時将膏适量平攤于無菌紗布上,敷貼患處。
(辜志昌 提供)
20. 消炎退腫膏
組成:大黃50g,黃芩50g,黃柏50g,天花粉50g,滑石粉50g,芙蓉葉50g,兒茶50g,朱砂25g,蒲黃100g。
方解:骨折脫位初期,肢體因受外力作用,部分可見皮破流血,或夾縛固定不當時,肢體水疱形成并皮潰者,當以局部敷用消炎退腫膏,以防邪毒入侵,而緻紅腫熱痛之火毒證候。方中大黃、黃芩、黃柏活血消腫,清熱解毒;蒲黃甘平,長于收澀;天花粉善消腫止痛;兒茶既活血散瘀,又收斂止血;芙蓉葉涼血止血,消熱散瘀;滑石粉能收斂止血;朱砂解毒驅邪。諸藥共奏活血消腫、消炎止痛之功效。
主治:骨折、脫位、筋傷,皮膚破潰或腫甚水疱形成者。
用法:共研為細末,與菜油500g、凡士林1000g放入鍋内用文火煎熬至焦枯為度以備用。使用時将藥膏适量平攤于無菌紗布上,敷貼患處。
(辜志昌 提供)
21. 舒筋外洗劑
組成:雞血藤20g,伸筋草20g,透骨草20g,海桐皮20g,牛膝12g,地龍10g,威靈仙12g,乳香10g,沒藥10g,紅花10g,川椒12g,艾葉15g,黃柏12g,桂枝12g。
方解:骨折脫位後期,氣滞血瘀,筋骨及關節粘連,肢體活動受限,此時若能配合活血祛瘀、舒筋活絡之藥物外洗,利于關節功能早期恢複。方中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艾葉、川椒、桂枝能溫通經絡,利節舒筋,解除痙攣,軟化筋膜;雞血藤、牛膝、地龍、
乳香、沒藥、紅花可活血祛瘀,松解粘連;黃柏清下焦濕熱,傷科中常用于筋骨痿痹,疼痛諸症;威靈仙性善走,宣通經絡,多用于關節疼痛、屈伸不利之症。諸藥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溫經通絡、舒利關節之功。
主治:骨折、脫位中後期,關節僵硬者。
用法:上藥用水浸泡後煎沸,将傷肢置于藥的熱氣中熏蒸,待水溫皮膚可承受後,再将肢體浸泡藥汁,反複泡洗至藥液變冷為止。每日2~3次,熏蒸及浸泡時,可同時按摩肢體并主動功能鍛煉。
(辜志昌 提供)
22. 竭七膠囊
組成:龍血竭、三七。
方解:本方以活血化瘀為主,消腫止痛為輔。方中龍血竭活血療傷,為君藥;三七祛瘀止痛,為臣藥;全方共奏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
主治: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用于挫傷或骨折所緻的瘀腫疼痛。
用法:粉末膠囊包裝口服,1粒1.5g,1次3粒,1日3次。
注意事項:1.孕婦、哺乳期、經期婦女慎用;2.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