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葡撻生活 ? 我們每天都理性地作出非理性選擇

這裡想對最近讀的一本書寫個書評,這本書名字叫《決策與判斷》:

請你把這本書封面上的撲克牌數字讀出來。什麼?5 A 7 5 3 ? 再仔細看看?

我是在作者的提示下才看出其中蹊跷的,3那張牌根本不是黑桃。其實我們的知覺已經被大腦形成的印象所掩蓋,大腦已經認為那是個黑桃三,那麼具體黑桃的形狀便被“視而不見”了。在布魯納和波斯特曼的實驗中,28個被試中有27個人(即96%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這種支配反應。這種現象在科學上稱之為選擇性知覺,用沃爾特李普曼的話說就是“我們不是先看見再定義,而是先定義再看見。” 我們老是會看見自己預期會出現的事物,并且認為那個理所當然,但是往往事實并非如此。再舉個例子,世界杯上兩個國家隊比賽,可能互有小動作和犯規。但是當你賽後讓兩方的球迷寫下對方的犯規次數時候,結果肯定大相徑庭。知覺本質就具有選擇性,即便是一張撲克牌。

看了上面的例子,我想你對這本書大緻有了點感覺。作者用六個部分,二十一章來講述人們在日常決策和判斷時候的一些出人意料的現象,并且介紹了其中理論。作者引用大量翔實的科學實驗。全書非常嚴謹,有點學院派的感覺,但是讀來又不會覺得很枯燥。(書後面的參考資料長達30頁)

說下其中我比較有感觸的理論吧,相信你也會有同感。

1. 人們總是選擇性的記憶。比較美好的東西更容易被記住,而痛苦的東西則更容易被遺忘。

2. 暈輪效應。如果一個mm聰明漂亮、善良大方、說話柔聲細語。那麼大多數人會相信傾向于在其他方面也都會不錯,比如做飯應該很好吃(當然你也可以發揮想象其他方面)。雖然這可能毫無關系。

3. 問題不變,提問的方式變化也許會影響答案。比如給你兩個選項:A 100%的概率輸掉¥50; B 25%的概率輸掉¥200 ¥75的概率什麼都不會輸掉。大多數人會選擇B,雖然這兩種選擇的數學期望其實是一樣的。在面臨損失時候,人們往往願意冒風險去承受更大的損失。雖然有的時候這種選擇是非理性的。(想想那些股票損失了,卻不肯及時抽身出來的股民吧。或者想想那些在賭桌上虧了大本,卻還要壓大賭注想翻盤的賭鬼們。)另一個實驗是給你三個選項 ABC 當選項的順序不同,比如下次是BCA ACB時候 你會發現同樣的問題 人們對于選三個選項的比例也是不同的(最後一個總是比較多些)。這一點在我們設計調查問卷時候最好考慮到。用作者的話說:“如果結果在經過了多種程序的測試之後依然是一緻的,那麼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些判斷;如果不是,就需要更進一步的分析”。同志們,這才叫科學的态度!

4. 期望效用理論,這個很有意思。說白了其實就是“金錢的效用随着财富的增加而遞減”。畫個圖出來會更清晰:

在我沒錢的時候,10塊錢能吃頓大餐會高興好幾天。而對于一個百萬富翁,同樣的錢可能對他絲毫沒有觸動。由于财富的差異,同樣數量的金錢所能帶來的快樂可能打了好幾個折扣。于是乎你知道,小馬哥其實并不會像我等窮人想象得那樣,因為有很多錢而天天樂開了花兒,因為财富對于他來說,效用已經極其有限了。

5. 描述性決策理論。我們再來看兩個簡單的選擇題。問題一:假如我吃飽了撐的要給你錢,你需要在下面兩個選項中選一個:A 50%的概率獲得¥1000 另外50%啥都沒有;B-100%能獲得¥500 。 沒錯,你八成會選擇B。實際上,科學實驗表示84%的人會選擇B。 但是你再來看下面這題。問題二:假如我給了你1000塊後突然後悔了,想拿回來點,還是兩個選項讓你來選擇 A-50%的概率損失1000塊 50%不損失 B-肯定會損失¥500 這個時候你會怎麼選擇呢?八成是A吧。這個理論告訴我們,人們在面臨收益的時候往往是規避風險的。而面臨損失時常常偏好風險。同時人們還會強調小概率事件發生的概率,比如大多數人在A-千分之一的概率赢得¥5000 和B-肯定會獲得5塊之間會傾向于前者(這種事天天發生,即使A的概率是十萬分之一,看看熱火朝天的彩票投注站就知道了)。

6. 易得性直覺。這裡面描述了一種“手熱現象”,也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的。比如看NBA比賽,比如科比連續投中了3個三分球,那麼解說員會說今天科比手很熱,大家需要多傳球給他。我們自己打球也是,如果連續進球的話,會覺得再次投球的命中率要高些。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Thomas Gilovich等人真正統計了一下費城七六人隊和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投籃和罰籃數據,發現連續投中幾個球後,再次投中的概率和總體概率并沒有差異!他們的研究當時在美國的體育界引起了轟動。關于易得性直覺還有一些陷阱,比如人們更容易被生動的描述所影響,所以在胃癌和被恐怖襲擊兩者之間,美國民衆更傾向于高估後者的危害,而對前者疏于防範。

7. 錨定與調整。人們對一個原來不太了解的東西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覺得了我們對這個東西的知覺。說得這麼繞口,其實舉個例子就很簡單了。假如你看見一把沒見過的樂器,标價10000塊。那麼你心裡不自覺的就會對他有很高端的印象。如果在其他店裡看到标價8000塊的,你可能就很happy的買下來了(即使這個樂器其實隻是成本不到200塊的口琴)。這種心理在市場營銷上最常見。你知道很多國際名牌在大陸的店面都很大,賣天價,能買的人寥寥無幾。但是他們給了國人一個很高端的印象。所以你去看香港的名牌店,整天都被大陸的遊客擠爆了,即使那裡賣得隻是比大陸便宜那麼幾個折扣而已。學習認知科學,在很多情況下可以幫我們識破商家的伎倆。

8. 群體迷思。我們都生活在社會裡,而社會是大量的個體組成的,所以人的知覺判斷免不了要受到周圍人的影響。然而,這種影響卻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你知道嗎,如果同時參與拔河的人越多,個體努力的程度就會越低。這也解釋了為何越多人的團隊效率往往越低,越難以管理,這叫社會性懈怠。在熱鬧的街道上發生搶劫,劫匪逃脫的可能性可能更大,因為很少有人會去施救。心理學家分析這種行為的原因可能是,人們不會像獨自行動那樣直接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最終結果之間的關系。而在相對較大的群體中,給予幫助的責任會被分散。從衆也是群體迷思的一種典型表現,實驗表明,大多數的意見總是會左右少數人的意見,即使少數人的意見明顯是正确的。少數的個體心理上會有一種很大的壓力,迫使他改變主意,而這個壓力更多的是心裡産生,而非别人刻意施加。群體迷思真的很常見,拿我們開會舉例子,經常會出現大多數人的聲音淹沒了少數人的聲音,少數人到後來不願意發表觀點,甚至不說話的現象。而這樣很可能讓整個團隊在錯誤的道路上前進。避免群體迷思我覺得可以有以下幾個方法:盡量減少讨論和決策的人數,會議組織者把控節奏和平等話語權,應用六頂思考帽方法幫助大家更全面和科學的想問題。

其實并不是人多智慧就多,群體讨論的優越性主要在于彙集的功能,而不是實質上的群體互動。從實際的角度看,解決難題的最好辦法是讓幾個人獨立思考問題,然後彙集他們的想法。這樣好過大家在一個會議室七嘴八舌的讨論。

9. 行為陷阱。現實生活中的行為陷阱太多了。延期陷阱,最典型的就是減肥和吸煙,短暫的滿足快感總是會打敗肥胖将來會造成的諸多生活和健康方面的損失。所以大多數人選擇把減肥和戒煙一直拖延下去。無知陷阱,在塑料剛出來的時候,因為成本低廉,方便實用,它被大量的使用,而造成現在我們恐怖的白色污染。而到現在我們幡然醒悟過來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一切都是因為當時我們的無知。其他的例子還包括殺蟲劑和農藥的大量應用使現在的超級害蟲(抗藥性極強)大量泛濫,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食物農藥殘留指标最高的國家之一。這一切還是源于當初陷入了無知陷阱,而現在想脫身又是何其的困難。投入陷阱,更好解釋了。你已經在一個賭桌上輸了很多的錢,而驅動你繼續玩下去的原因很可能是“既然已經投入了這麼多”,那麼繼續投下去直到回本,即使這是非常不理性的行為。同樣的道理适用于投資,适用于失敗的産品,你非理性的繼續堅持在泥潭,是因為你已經深陷了投入陷阱。惡化陷阱,最典型的就是吸毒。為了解毒瘾,人們不得不去吸食更多,反而讓毒瘾越來越重。這個道理也适用在吸煙。這回你知道為啥戒煙這麼困難了吧,至少有兩個行為陷阱在那裡等着你。

作者在最後回顧裡總結了一下。其實我們認知和決策方面的偏差并不一定都是壞的,而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也不在于判定偏差是好是壞,這本書隻是在講現象而已。不管看了書之後我們能不能有意規避那些看似理性的非理性行為,規避那些行為陷阱。我想,認識自己多一些,總沒有壞處吧。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