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知識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閱讀與創作
【父母必讀】
孩子不愛學習?家長需要從這幾方面反思!
孩子主動性差,沒有學習興趣,更不用說好的學習計劃與學習習慣,在家最多的就是,看視頻打遊戲,渾渾噩噩地過日子,用媽媽的話來講,就是孩子不上進不用勁,不把學習當回事。
這種情況在“雙減”之後和疫情的沖擊下,變得更加頻繁。孩子居家學習,線上教學相比線下,少了份約束力,無疑加重了孩子不想學、不愛學的情況。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其實,這不僅僅是孩子自身的問題,家長也需要反思。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張梅玲教授對此進行了解讀,希望給家長們提供借鑒。
6~15歲處于基礎教育階段,倘若說6歲以前,玩是他的工作,那麼6歲到15歲,便是孩子學習的關鍵階段。
基礎教育的學習就好比紮根,根深才能葉茂,這和要砌牆,先打夯是一個道理。孩子如果沒有紮實的基礎,怎麼能夠有面向未來的資本呢?
但是,有的孩子卻學不進、不愛學,這也成為家長非常頭疼的問題,面對孩子,一遍遍的勸說、呵斥或警告仿佛隻是左耳進,右耳出,收效甚微。對此,我們要知道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 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
其實,孩子在出生前大腦就預裝了很多“元規則”,在出生以後,通過不斷與外界的接觸摸索出屬于自己的規則,不斷驗證自己的假設,淘汰不合适的規則,進而學習。
随着孩子的年齡增大,家長們或許會發現,孩子的問題愈來愈多,為什麼三個字總是圍繞在耳邊。因此,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張梅玲教授認為,孩子天生是愛學習的,隻是作為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忽略了以下幾點:
1.孩子學習缺乏新鮮感
有這樣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瘦小的模樣,眼睛空洞無神,完全沒有6歲孩子應有的狀态。
經過聊天發現孩子之所以不開心,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小學的語文課堂不厭其煩的教孩子拼音,但是,這些知識孩子早就學會了。
一句“我早就會了”說明難以給孩子帶來新知,從腦神經角度看,這樣的孩子難以“快樂學習”,除此以外,這也讓孩子缺乏專注力。
孩子在學習中需要有專注精神——上課時要集中精力聽講,看書時要聚精會神,做作業時要專心緻志,這是學習最根本的保證。
課堂上,面對老師講述的舊有知識點,孩子早就失去了興趣,大腦自然也遊離于課堂之外。
2.家長缺乏策略引導
家長肯定面對過孩子遇到問題不會解決的情況,是張口就來的“加油,你可以的”,還是俯下身來,耐心的提出建議和辦法。
兩種态度和做法會産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孩子遇到困難始終得不到解決,久而久之,變會産生“習慣性無能”。
相反,當孩子遇到困難,作為家長提供了建議,那麼,孩子便會生成這樣一個思維:我遇到的苦難是一定有解決辦法的,進而提升心理的免疫功能。這也讓孩子擁有不斷學習的動力。
3.家長對孩子的苛求
網上有這樣一個句話“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看似段子,卻真實反映了當下家庭教育的現狀,教育這根弦崩的太緊,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自我表達權。
家長對孩子的高要求、高期待會像無形的大山壓得孩子難以喘息,産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腦科學研究表明,杏仁核控制和調節着人的情緒,情緒和情感在學習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大腦本能地偏好于快樂的記憶,所以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
如果孩子長期處于焦慮和壓力之中,腎上腺就會分泌出一種壓力激素—皮質醇,皮質醇長期停留在體内,會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并且影響到記憶和思維的能力,對身體和學習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久而久之,力不從心,疲憊不堪的狀态使得孩子對學習産生倦怠感。
維果斯基曾提出最近發展區的理論,他認為兒童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現在已經達成的,能夠獨立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潛在可以達成的,也就是在成人的指導下(或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時)能夠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
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作為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要控制在最近發展區内,如果低于這個水平,缺乏挑戰性,孩子難以激起興趣;倘若高于這個水平,孩子的努力得不到回應,很容易産生自卑感。
這樣,對學習也難以繼續保持熱情。
如何讓孩子愛學習
對于孩子而言,想要愛上學習是有難度的,畢竟學習是一個不斷向上攀爬的過程,需要付出一定的辛勞。
因此,家長和教育者們的支持和努力變得至關重要,但是,不能使蠻力,要有方法和技巧。
其實,“學而實習時,不亦樂乎”的古語早就暗示了持續學習會帶來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那麼,如何讓孩子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愛上學習,主動學習,我們也結合張梅玲教授的觀點梳理了以下幾點建議:
1.培養孩子的學習内驅力
讓孩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内驅力扮演着重要角色。
張老師特别強調做事情要有内源性的興趣,即做的事情是自己喜歡的。無論是工作的激情還是學習的迫切性,其實都與各個人内源性的興趣、動機有關,即内在動機,也叫内驅力。
大家一定還記得今年冬奧會場上羨煞旁人的谷愛淩吧,她在競賽、學業上的成功,都離不開内驅力。
内驅力就像一粒種子,萌發于孩子的内心,但是非常依賴水土和氣候,這就需要家長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培養這份能力。
第一,建立和孩子的鍊接
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對于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來說格外重要。
隻有跟孩子建立彼此信任,充滿安全感的鍊接,孩子才更願意聽取我們的意見,思考我們提倡的價值觀。
孩子在學習中總會遇到困難,當他們并不能一下子從中得到樂趣的時候,那些能堅持下來的孩子往往和父母有良好的關系,他們知道這麼做是自己的父母所樂見的。
而一旦堅持下來,他們又會為自己堅持力感到自豪,一個良性循環就此開啟。
第二,賦予孩子做決定的權利
在過去的10到15年中,孩子對生活的控制感普遍在下降。
他們學校之外的時間被課後作業和家長預先安排的各項活動占得密不透風,而自由玩耍的時間越來越少。
而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選擇自己的喜歡的遊戲以及玩法是他們可以行使的一項很重要的自主權。
放權給孩子,哪怕他們會搞砸幾次——學會承擔後果也是很重要的成長經驗。
這種細微之處的掌控感和自主權會像漣漪一樣擴散開,影響到到孩子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斯蒂克斯魯德博士說,家長能夠告訴孩子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我太愛你了,所以我不會跟你為了寫作業這件事吵架。“
第三,少用傳統的激勵方法
不要把孩子的學習表現跟獎懲密切挂鈎,這會讓孩子覺得你在乎的僅僅是TA的成績,而不是TA這個人。
這當然不是說就家長不能給孩子任何獎勵,而是要讓獎勵發自于愛和贊賞。更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覺得,你對TA的愛是有條件的。
第四,和孩子展開對話
抓住機會和孩子讨論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要考第幾名,上哪個大學,找什麼工作。
這種讨論不需要正襟危坐,它可以是看了一本書,一個電影之後的有感而發。
隻有多了解孩子的内心,成年人才會有機會去引導和扶植孩子内在的動力。
2.以努力程度作為評價标準
面對孩子的學習,不再以學習上的最終結果(例如考了100分還是考了90分)為唯一評價标準,而是以努力程度作為評價标準。
例如,雖然孩子現在隻考了60分,但孩子上一次考試的成績是50分,從50到60分是進步,說明孩子付出了很大努力,因此他值得被表揚和肯定。如果孩子以前的成績是90分,現在的分數也是90分,那麼從一定程度上說,前一個孩子付出的努力更多。
這給各位家長一個啟示:對孩子的鼓勵和評價要以努力程度作為标準。
盡管各人的能力有高低、大小之分,我們可以将努力程度視為一條底線。面對孩子的學習時,請爸爸媽媽不要滿足于結果,而是重視過程。
比如,當我們贊揚孩子的時候:
與其說 “你太棒了!”不如說 “你真有好奇心!”
與其說 “你真聰明!”不如說 “你真會想辦法!”“你真善于觀察!”
與其說 “哇,你考了一百分!”不如說 “你為這個滿分真的很努力!”
3.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提供腳手架
想讓孩子的學習從他律到自律,需要讓其體驗到成功帶來的愉悅感。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作為家長可以扮演腳手架的角色,為孩子提供建議和方法。
有的孩子用“笨辦法”學習,為了學習天天熬夜,睡眠時間大大減少。這樣的學習效果難以使得孩子獲得學習的愉悅感。所以說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的培養十分重要。
比如,有一個五年級的孩子,他的記憶力稍微弱了些,對于英語的學習有些吃力,英語單詞的背誦成了大難題。
于是,孩子的媽媽百年幫他想了個方法。首先,将孩子需要背誦的單詞寫在準備好的卡片上,在睡覺前,讓孩子看一看這些單詞。
之所以選在睡前,是因為白天,大腦受到的外界幹預較多,睡前則較少,有利于大腦的記憶。
到了第二天早晨,讓孩子回憶昨晚的單詞,針對遺忘的單詞,媽媽用紅筆再卡片上勾出來,引起他的注意。到了晚上再看,這樣連續進行三天。孩子會獲得明顯的進步。
孩子遇到問題,缺乏有效地策略,缺少進一步向上的支架,這個時候,家長給孩子搭建起一個腳手架來,孩子克服了難題,能夠獲得成功的愉悅感,自然對持續學習的意願。
孩子與家長是一個相互成長的共同體。家庭教育,不僅是關乎如何培養孩子擁有健全的人格,還關乎如何讓父母成為合格的家長。
面對孩子為什麼不愛學習,除了孩子自身的問題,家長、老師也存在諸多需反思的地方,面對孩子提出的這道思考題,作為家長應當将其做為必答題來進行深入思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