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曾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董卿也曾說:“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的确!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談舉止,都藏着孩子的未來。
有資深老師曾說:從一個孩子的日常行為和對人談吐,我們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家庭“背景”,父母的教養、學識、品行…
由此可見,為人父母,我們要教育好孩子,必先管好自己。尤其是這4點,如果父母管不住自己,很多教育都會失效。↓↓↓
01.管不住自己的言行
曾有一個兒童公益廣告《Children see,children do!》,講的是孩子看到父母的不良言行,就會去模仿。
影片中,一個媽媽因為生氣而破口大罵,甚至摔打公共電話;她的女兒看到後,也學着媽媽的樣子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一個父親對家人使用暴力,孩子看到後,也學着父親的樣子,向家人動武,用暴力解決問題。
父親用石子向動物投擲石子,虐待動物,孩子看到後,馬上學樣。
父母抽煙,孩子也跟着抽煙。
父母和孩子吵架,孩子也跟着吵。
父母不文明,孩子也跟着不文明……
這個廣告說,“孩子們都是模仿與創作的天才。”
廣告中出現了,多種父母在生活上的一系列陋習場景。或許,當父母都驚訝于孩子們“出格”的言行舉止時,可曾想過:所有這些,都是出自于“人生的第一位老師”身上?
兒童教育家孫敬修說過:“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父母個人的言行,對于未成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陽光。”
父母不妥當的言行,會在孩子的心靈刻上難以磨滅的印迹。這種印迹,大概率會在孩子的身體中循環、被大腦記住,并被模仿。
如果父母自己言行不妥,很難培養出一個文明、懂禮貌的孩子。為人父母,我們想要孩子有教養、脾性溫良、彬彬有禮,那麼,我們就要從自身做起。父母得體的言行、良好的修養,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02.管不住自己的“情緒”
曾經,在鄭州的一輛公交車上發生過,一起“育兒”鬧劇。一家三口坐在公交車上,因為教育孩子,發生了嚴重的口角。
通過監控可以看到:一開始,看起來有10歲左右的小男孩在公交車裡鬧脾氣,還把自己的衣服脫掉了。媽媽在一旁勸說孩子讓他好好穿衣服,不要再鬧了。但是兒子卻完全不放在心上,依舊我行我素。
這個時候,這位媽媽開始變得惱火,于是動手打了孩子,掐脖子、摔嘴巴子,把孩子打得哇哇大哭。
這個時候,在一旁默不作聲的爸爸站起來,對着這位媽媽就是一巴掌。随即,這位媽媽一邊嚎啕大哭,一邊向乘客抱怨她的丈夫,平時也是這樣對待她的。
一對情緒失控的父母,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家長情緒的爆發,會讓孩子内心無法承受;長此以往,孩子容易産生撒謊、自卑懦弱、叛逆、言行粗暴、孤僻、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
有人曾說:“一個失落的靈魂能很快殺死你,遠比細菌快得多。”家長管不住自己的情緒,是育兒路上最大的敵人。
打罵孩子,沒有教育,隻有傷害。
因此,為人父母,無論脾氣多暴躁,我們都要先調節好情緒,再和孩子溝通;我們要學會自己排解和發洩情緒,不能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孩子不是受氣包。
我們的狀态好了,才能以最好的狀态去教育孩子。
03.管不住自己的“放縱”
曾有一則新聞:一對父子大打出手,父親報警。
警察得知,父子大打出手的緣由:原來,這名14歲的少年,長期沉迷于手機遊戲,又調皮不聽話。當天在父親打罵過程中,兒子竟然還起手來,于是父子倆大打出手。
這位男孩在與民警交流中說:父母喜歡打麻将,常打麻将到深夜,平時對他的陪伴很少。放學後,經常隻有他獨自在家,感覺很無聊,自己确實喜歡拿手機玩遊戲。
白岩松曾說:“我覺得天天在家打麻将的父母,是很難教會孩子讀書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起碼要承擔51%的控股責任。生活中有多少父母是在自己進步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抱怨孩子不進步,然後把責任全部歸咎于社會和教育的問題。”
白岩松這番言辭雖然犀利,卻讓人深思。
如果你每天沉迷于手機,那麼孩子自然也沉迷于遊戲;如果你每天熬夜刷短視頻,那麼孩子自然也不會早起…
父母生活“放縱”,孩子自然也會不自律。孩子愛玩是一種天性,想要他們形成自律的意識,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
每一個自律的孩子背後,都站着一對自律的父母。
04.管不住自己的“懶惰”
曾有一位網友在知乎上提問:“家裡雜物實在太多,但是父母什麼舍不得扔,怎麼辦?”
這位網友說明:“家裡亂糟糟的。有過期五年的面霜、過期三年的牙膏、壞了的電器、五十年以上的破棉花被、牙刷架上有超過十隻牙刷、鞋櫃塞滿了棉拖鞋…”
下面有一個評論,一針見血:”除了窮,還有就是父母懶惰。”
“如果父母很勤勞,不扔雜物但家裡仍然會保持很幹淨整潔、井井有條。顯然,他們也被自己的壞習慣困住了。”
有人說,“屋子淩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屋子淩亂,證明父母懶惰,他們對孩子的教育自然也懶得上心;父母這種懶惰的行為習慣,讓孩子也很難擁有好習慣;同時,淩亂的屋子,也說明父母得過且過的生活态度,沒多少上進心,孩子也自然沒有多少拼勁。
為人父母,我們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則引導孩子保持勤奮、積極向上的生活。如此,孩子才不會因為懶惰,将生活過得混亂不堪。
主持人孟非曾說過一段話,頗為深刻:“我從來不覺得望子成龍是個好詞,望子,你要望别人成不成龍,你都不是龍;你要說望子成龍,你自己仔細琢磨一下這個詞;你是不是龍,你都不是龍,你憑什麼要求你兒子是龍?”
為人父母,如果管不住自己的言行、情緒、放縱和懶惰,憑什麼要求孩子有教養、溫和、自律和勤奮?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越優秀、越自律,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父母的模樣,藏着孩子的未來;言傳身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各位家長,以上這4點“管不住自己”,你中了幾點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