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周初地理考,11

四、公劉篇

(二十)公劉居豳,為避夏桀,證其先在晉疆。

接下來讨論公劉居住的地點。

《史記·周本紀》:“後稷在堯舜之際興起,在那兩個時代都有名聲和德行。後稷去世,其子不窋繼位。不窋在位的末年,夏王朝的政事衰敗,不理農事,不窋因而失去(世襲的農)官位,并且出奔到少數民族的戎狄之間。不窋去世,其子鞠繼位,鞠去世,子公劉繼位。公劉雖然生活在戎狄之間,重新修行後稷的事業,從事耕種,合乎土地之宜,百姓思念他,紛紛遷徙過來跟從他,周族的興盛實際上是從公劉開始。所以詩人作詩歌頌、感念他的恩德。公劉去世,其子慶節繼位,在豳建國。”

但是考證《詩經·大雅·公劉》卻說:“笃公劉,于豳斯館。”《匈奴傳》也說:“夏王朝衰敗,公劉失去農官,遷徙到西戎,在豳地建立城邑。”說明遷徙到豳地居住,應該是從公劉開始,而不是慶節。公劉之前,周族具體的事迹已經無法知道。夏王太康失國,後羿因夏人取代了夏朝的政事,不窋失去官位,流竄到戎狄之間,可能是在這個時期。而公劉所處的年代,大概是夏朝末代王夏桀在位的時期。

漢朝的婁敬曾經對漢高祖說:“周族的祖先是後稷,堯封其在邰,積德累善十幾代,到公劉時為了躲避夏桀的暴政而遷居到豳。”說的就是這件事。《吳越春秋》也提到同一件事,說:“公劉躲避夏桀到了戎狄之間,改變了原來的風俗,人民感化他的政德。”

朱右曾在《竹書紀年存真》一書中說,從商湯伐桀到商纣王一共十七代,《世本》中公劉到文王十六代(《史記》上隻記載有十二代,錯誤),世代數基本相同,那麼婁敬所說的基本可信。以上這些文字記載都提到躲避夏桀、居住到豳,說明這兩個地方比較靠近,現在夏朝的首都在安邑,而後稷的封地邰卻遠在武功,那麼周族與夏朝之間,本該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到不窋自己出奔戎狄之間,更應該離得更遠,和夏朝政事的仁與暴有什麼關系呢?何至于到了公劉的時代又一次躲避夏桀呢?這是最不合乎道理的地方。我認為,根據公劉避桀這一點,可以推知周人在公劉時代之前,仍然居住在晉地,靠近夏王朝,絕不可能遠在泾渭之間。

(二十一)不窋失官,自竄戎狄之間,仍在晉。

那麼怎麼解釋不窋失官之後,出奔到戎狄之間呢?

回答是:古代的時候,晉地位于汾河上遊的土地,像太原晉陽這一帶就是戎狄。祝佗①說“成王封弟弟唐叔到夏虛,靠近邊疆,防備戎索”,籍談②說“晉處于深山之中,和戎狄相鄰”,景王說“唐叔受封的領地處于參宿對應的地區,邊上就是戎狄”,在西周的初年,晉國所處的位置固然就在戎狄之間。《日知錄》(卷三十一晉國條)說晉一直到獻公時代才發展壯大,但也不過占有相當于今天平陽府一個府的地域,像霍太山以北,大都被狄人占有。

考證《左傳》宣公十五年(前576年),晉侯(晉悼公)在稷山用兵,攻略狄人的土地,杜預說“河東聞喜縣的西邊有稷山”,這就是後稷教導稼穑的故地,而當時也與狄部落相鄰。另外《春秋》昭公元年(前560年),晉國荀吳率部在大鹵擊敗狄人,三傳(左傳、公羊、谷梁)都寫成大原。《谷梁傳》說:“中國稱太原,夷狄稱大鹵。”杜預說:“太原靠近戎部落,天氣寒冷,與中原不同。”宣公昭公的時代尚且如此,那麼春秋初葉如何可想而知,春秋初葉如此,那麼西周初期剛封建的情況也可想而知。再往前推,到太康失國,不窋出奔到戎狄的情況也可想而知了。為什麼就懷疑這些事不是發生晉地,而非要遠遠地引到泾渭之外呢?

①祝佗:原名史魚,春秋時衛國大夫,也稱史鳅,字子魚,名佗,衛靈公時任祝史,故稱祝佗,負責衛國對社稷神的祭祀。吳延陵季子過衛時,贊史魚為衛國君子、柱石之臣。衛靈三十八年(前497年),衛公叔子曾設家宴招待靈公。他告誡說:子富而君貧,必将遭禍,免禍的辦法,隻有富而不驕,謹守臣道。他多次向衛靈公推薦蘧伯玉。臨死囑家人不要“治喪正室”,以勸戒衛靈公進賢(蘧伯玉)去佞(彌子瑕),史稱“屍谏”。孔丘稱他為“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

②籍談:“籍”的本義是典籍、文獻,春秋時,晉國有籍氏之官,掌管保存國家的典籍,晉大夫伯厣yǎn即任此官,其後代即以籍為氏,籍談即其後代。東周景王姬貴(前544-520)在位時,财政窘困,器皿用具都得向各國乞讨。有一次,他宴請晉國大臣荀跞,指着魯國送來的酒壺說:“各國都有器物送給王室,為何獨獨晉國沒有?”荀跞的随員籍談答複說,當初晉國受封時,王室就沒有賜以禮器,目下晉國又忙于對付戎狄,送不出禮物來。姬貴列數了王室賜給晉的土地器物,諷刺世代掌管典籍的籍談是“數典而忘其祖”,是成語“數典忘祖”的來源。這件事說明,春秋初年王室還能賜些土地器物給諸侯,這時卻隻能靠向諸侯乞讨度日了,天子的威望已經一落千丈。

(二十二)夏桀時犬戎入居邠岐,岐為狐岐山,在汾域。

《後漢書·西羌傳》:“夏桀之亂的時候,畎夷人侵入并居住在邠岐之間。”《西羌傳》提到三代的事迹,大多是依據《汲冢紀年》。今本《紀年》也有類似記載:“畎夷侵入岐,并據于反叛。”《路史》則說:“犬戎侵入岐并居住下來。”那麼這種說法并非沒有依據。

《詩經》說公劉居住在豳,固然是和戎夷民族雜處在一起,史書上所謂“公劉雖然處在戎狄之間,重新修行後稷的功業。”說畎夷入居在邠岐之間,那麼邠岐也應當靠近夏王國的城邑,就像公劉居住在豳,說是為了避開夏桀,不應該遠在泾渭之外(西北)。

我考證岐就是晉山。《禹貢》上就有記載:“壺口已經開鑿,治理梁和岐。”王應麟《困學紀聞》解釋說:“治理梁和岐,如果根據古人的注釋,是雍州的山脈,離冀州很遠,壺口、大原沒什麼關系。晁以道根據《水經注》,認為呂梁是狐岐山。南宋的蔡沈依從這個說法,說梁岐都是冀州的山脈。梁山就是呂梁山,在今天石州的離石縣東北,岐山在今天的介休縣,狐岐山,是勝水的源頭,東北向流入汾水。”這兒岐山是晉地的山。

①畎quǎn:田間水溝。畎夷應該是犬戎的另一種稱法。

②《竹書紀年》:根據《晉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二十一·束皙》記載,在晉武帝太康二年,名叫不準的汲郡人盜墓,得到墓冢的竹簡數十車,皆以古文(比當時通用的文字要古的戰國文字)記載,史稱汲冢書。

  • 中書監荀勗﹑中書令和峤奉命将散亂的竹簡排定次序,并用當時通用的文字考訂釋文,遂有初釋本竹書紀年。又稱“荀和本”。晉人初名之《紀年》,又稱《汲冢紀年》。凡十三篇,按年編次,叙夏、商、周三代,平王東遷後以晉國紀年,三家分晉後以魏國紀年,至今王二十年止。初釋本認為竹簡所記的今王應該是魏襄王,汲郡所盜的墓冢應該是魏襄王的。

  • 由于竹簡散亂,而戰國文字當時已不能盡識,因此争議很大。到了晉惠帝時,秘書丞衛恒奉命考正竹簡,以定衆議。但是八王奪位,永嘉之亂爆發。衛恒被殺害。其友佐著作郎束皙續成其事,遂有考正本竹書紀年,又稱“衛束本”。考正本認為竹簡所記的今王應該是魏安釐王,汲郡所盜墓冢應該是魏安釐王的。

  • 曆經安史之亂、五代十國,初釋本、考正本漸漸散佚無存。宋代目錄書已不加著錄。元末明初乃至于明代中期,出現了竹書紀年刻本,其春秋戰國部分以周王室紀年記事,與初釋本、考正本不同,是為今本竹書紀年。清代學者錢大昕等人指斥其為僞書,姚振宗《隋書經籍志考證》更推斷為明代嘉靖年間天一閣主人範欽僞作。南宋初年,羅泌《路史·國名紀》戊注曾引《紀年》桓王十二年事,已不用晉國紀年,除多一字外,與今本全同,據此推斷今本最遲在南宋初年出現。

  • 清代學者熱衷于訓诂考究,其中研究竹書紀年的甚多。嘉慶年間,朱右曾輯錄竹書紀年的佚文,加以考證,編成《汲冢紀年存真》,是為古本竹書紀年。王國維在這個基礎上,再輯成《古本竹書紀年輯校》。範祥雍進一步編成《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

  • 1981年,方詩銘綜合清代朱、王、範三家著述,重加編次,廣為收集,細緻考證,與王修齡等人輯錄成《古竹書紀年輯證》,随書收錄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是現今較為完備的本子。

  • 竹書紀年的内容有與傳統正史記載不同處,如“(殷)祖乙勝即位﹐是為中宗”,與《史記·殷本紀》等以中宗為太戊不同,但與甲骨文“中宗祖乙”的稱謂卻完全相合,可見竹書紀年的史料價值甚高。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