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複旦教授的一句話,點醒天下父母:從今天起,他不再是你兒子了

在家庭中,親子關系勝過一切。

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起強韌的情感連接,才是解決教育問題的關鍵和核心。

作者 | 可樂媽

昨天淩晨,看到有位朋友發了這樣一則動态:

“當老師這些年,再調皮、再叛逆的孩子我也能治得住,可怎麼面對自家孩子就沒招了呢?

真的感覺好絕望……”

這個朋友是我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就去了一所學校當老師。

因為知識淵博、擅長溝通,班級裡的孩子都喜歡她。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當了媽以後,卻始終搞不定自己的兒子:

不管怎麼苦口婆心地跟兒子講道理,兒子始終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前兩天,母子二人又因為一些瑣事吵起來了。

一氣之下,朋友狠狠扇了兒子一記耳光。

雖然她很快就向兒子道了歉,但兩個人的關系也徹底僵了。

從那以後,隻要朋友一開口,兒子就不耐煩地躲進卧室,什麼都不肯對朋友說了。

其實,我在後台也經常能看見類似的留言:

“每次想跟兒子好好溝通,說不了兩句話,準要吵起來……”

“他小時候,我說什麼就是什麼,可現在,我說一句他頂一句。”

那麼作為父母,面對一個“油鹽不進”、自我意識逐漸強大的孩子,到底應該如何跟他溝通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分享一個前段時間看到的故事——

“從今天起,他不再是你兒子了”

無意間刷到了一則複旦教授王德峰的視頻。

視頻中,他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有一天,王德峰教授突然接到了一通電話。

電話的另一端是他以前的老鄰居,一位中年媽媽,兒子正在上高三。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媽媽和兒子隻要一說話就會吵架,到了現在,兩個人隻能沉默,彼此一言不發。

可最近,馬上要高考了,兒子的成績卻不斷下降。

兒子的班主任要求媽媽多跟孩子溝通,可一談到學習,母子倆的關系更緊張了。

沒辦法,這位媽媽隻能找王德峰教授支支招。

王教授想了想,說:

“我隻能給你一個建議,那就是從今天起,你把自己從中退出來。”

媽媽不明白,王教授便解釋道:

“也就是說從今天起,你别再把他看成是你的兒子,你也别把自己看成是他的母親。

你就把他看成是你的好朋友照料不了,所以托付給你的孩子。”

王教授還告訴這位媽媽,面對這樣一個孩子,家長隻用做到三件事就夠了:

一、别讓他餓着了;

二、天冷的時候,别讓他凍着了;

三、晚上讓他睡安穩了。

聽了王教授的話,媽媽将信将疑。

然而,兩個月後,等王教授再次見到這位媽媽時,她看起來滿面春風,第一句話就是:

“我沒想到,我兒子身上有那麼多優點,我以前怎麼沒看見呢?”

緊接着,媽媽又說:

“我還知道了,原來我的兒子深深地愛着我。”

有一回,這位媽媽發高燒。

要是以前,哪怕再難受,媽媽也一定會掙紮着起來給兒子做晚飯。

可那天,媽媽記起了王教授的話,心想,反正家裡還有吃的,怎麼也餓不着他,還是我自己休息好更重要。

等兒子回家後,看見這一幕,一下子就着急了。

他認真看了藥品的說明書,監督媽媽吃了藥,又跑去廚房做了一頓飯,端到了媽媽床前。

這頓飯,雖然難吃,但媽媽還是含着淚吃了下去。

也是從這一天起,橫在媽媽和兒子之間那層看不見的堅冰,一下子被打破了。

而面對兒子不斷下降的成績,媽媽也沒有再像往常發脾氣、責備兒子,而是平靜地詢問兒子成績下降的原因:

能解決的,媽媽和兒子一起面對;解決不了的,就交給兒子自己處理。

沒想到,一段時間後,不僅兒子的成績進步了,自己和兒子之間也再一次變得無話不談。

從劍拔弩張到其樂融融,從無言以對到無話不說,這對母子的故事背後,其實藏着親子關系的三個真相——

第一個真相:

最無用的溝通方式,

就是沖孩子發脾氣、講道理

從王德峰教授的故事中,我們能看到不少父母與孩子溝通時最常用的兩種方式:

要麼是家長喋喋不休地跟孩子講道理;

要麼一言不合,父母便對着孩子大發雷霆。

可無論是哪一種,最終溝通的效果都幾乎為零。

這又是為什麼呢?

心理學家艾伯特·梅瑞賓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55387”理論:

當人與人溝通的時候,交流的總效果=7%的語言+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

也就是說:

父母和孩子交流時,如果父母的面部表情看起來是憤怒的、失望的,語音語調聽起來是高昂的、尖銳的。

即使父母的道理再正确,初衷再怎麼為了孩子好,到了孩子的耳朵裡,也與噪音無異。

綜藝《超級育兒師》裡,就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宸宸,是一個叛逆又暴力的少年。

面對父母的關心,宸宸不是充耳不聞,就是嘶吼着“要你管”、“出去”;

他的房間裡,還常年豎着一根棍子,一言不合,就拿它來威脅媽媽。

然而,嘉賓蘭海觀察了一陣子後,卻發現:

宸宸的叛逆,其實是被父母錯誤的溝通方式激出來的。

平日裡,媽媽跟宸宸溝通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學習。

哪怕在飯桌上,說的也是“今天晚上多少作業?”、“一會兒把這張卷子做一點”、“這道題選什麼?”

而爸爸總是闆着臉,訓斥宸宸:

“你懂不懂禮貌?”

“父母跟你說話,知不知道回答?”

連蘭海都感歎說:

“媽媽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太單一,而爸爸跟孩子的溝通又太匮乏。

這就導緻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在家每天接受的隻有質疑和教訓,耳朵裡被灌滿了分數、成績。”

面對一個逐漸長大,慢慢有了自己想法的孩子時,父母的道理和暴力不僅毫無作用,反而會破壞親子關系。

這時候,不如換上和煦的笑容,學着用一種相對平和的語氣,也許就會發現:

和顔悅色、輕聲細語,往往比唠叨和脾氣更有力量。

第二個真相:

隻有親子關系好了,教育才有作用

關系中的“水管理論”告訴我們:

想要讓水順暢地流動,首先就需要水管是通的。

同樣的,對一個家庭而言,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就像是水管:

如果親子關系很和諧,無論父母說什麼,孩子都願意聽;

但如果親子關系很緊張,往往是父母一開口,孩子就嫌煩。

還記得之前那個因為吐槽“學渣”女兒而火遍全網的北大教授丁延慶嗎?

丁教授的女兒天資平平,小時候又是放養長大,沒上過什麼補習班。

等她上小學後,一下子就跟不上了。

尤其是數學,每次考試她都在班裡墊底。

面對這種情況,丁教授沒有責罵女兒,而是想了個辦法:

每天騎自行車送女兒上下學。

在這一個小時左右的路程中,女兒沒辦法做别的事,父女倆就隻能聊天。

然而,正因有了這段不受打擾的親子互動時光,丁教授和女兒的感情也越來越好了,給女兒講數學題的效率也越來越高了。

和孩子溝通,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從來沒有什麼靈丹妙藥,也沒有什麼立竿見影的捷徑。

唯一且正确的做法,就是慢慢捋順自己和孩子的關系。

心理學家賀嶺峰老師曾在演講中這樣說道:

“親子關系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值得依托的關系。

這個關系破壞了,孩子将來真遇到什麼事情,家長會撐不起來。

因為孩子不會找家長訴說,家長想幫忙卻幫不上忙,那才是我們做家長的失敗。”

負責且智慧的父母,看見孩子身上的問題後,會通過修複關系,來治愈孩子;

而焦慮且自大的父母,隻會一味指責孩子,卻絲毫看不到家生病了、關系已經斷了。

第三個真相:

學着做孩子的“腳手架”,而不是“滅火器”

後來,那位媽媽跟王德峰教授說:

“以前,總是将自己的想法、價值觀念強加到兒子頭上,一直拿自己的标準評判孩子,總覺得兒子渾身上下都是毛病;

但自從想着'這不是我的孩子,我隻要忠人之事就夠了’,反而看見了孩子的優點。”

其實,這也揭示了教育孩子時,父母要遵守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

做孩子的“腳手架”,而不是“滅火器”。

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滅火器式父母”的眼裡,往往隻能看到孩子的缺點,習慣于對孩子進行批判。

結果卻發現:越是挑毛病,孩子的毛病越是層出不窮,剛撲滅了這一個,另一個又燒起來了。

而“腳手架式父母”的特點,是放手給孩子更大的自主權。

并時刻提醒自己:

我能給予孩子的隻有愛,而非我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當我們面對一個想法和能力都還不成熟,卻又總覺得自己已然長大,不再需要父母的孩子時,如何與他們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考驗的就是父母的智慧了。

在這個過程中,“腳手架式父母”往往都做到了以下這幾件事:

  • 學會放手,而不撒手

當孩子需要時,義不容辭為他送上幫助;當孩子不需要時,就在一旁默默關注。

中國教育學會理事王占郡分享過這樣一件事:

他的女兒上初中時,有些偏科。

作為父親,自然想要幫助女兒,但女兒卻不願意。

于是,王占郡給女兒寫了一封“求職信”,說自己想應聘女兒的“學習顧問”。

如果女兒需要的話,隻需要支付一元錢月薪給他,并承諾,可以自由地錄用或者解聘自己。

這一刻,女兒才接受了他的幫助。

父母愛子女,是本能。

但如何在愛孩子的同時,放開手讓他們去體驗、去成長,卻是為人父母終其一生要學的本事。

  • 努力從孩子身上挖掘優點,然後拼命表揚他

每個人的内心深處,都渴望被看見、被認可。

孩子也是一樣。

但很多時候,我們隻看見了孩子的缺點,卻忽略了孩子身上的亮點。

而想要獲得一個孩子的心,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認可和尊嚴,給他信賴和時間。

隻有這樣,孩子才能走向那個叫“長大”的彼岸。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

“愛一個人,就是幫助他成為自己國土的國王,而不是以愛的名義,讓他活成傀儡。

我愛你,但你是你自己,這才是關于愛,最迷人的定義。”

父母和孩子間的溝通越來越困難,或許導火索正是因為我們弄錯了愛的定義:

總以為愛是如我所願,卻忘了愛其實是如你所是。

有時候,我們要做的,或許就是不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而是當成友人托付給我們的“任務”:

放開手,讓他自己成長;并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的進步。

到那時,那個小小的人兒,大概就會願意坐下來,和我們肩并肩聊天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