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每種胃病,對症調效果好

山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脾胃病科主治醫師 李娜 □副主任醫師 郝海蓉

脾胃病,可以說是中醫調理治療的“優勢病種”,這裡跟大家詳細講講各種胃病的中醫療法。

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特别是萎縮性胃炎,西醫往往缺乏很好的治療方法,隻能對症處理,除選擇胃黏膜保護劑,就是疼痛、泛酸用質子泵抑制劑,胃脹、食欲不振用促動力藥。而中醫藥通過健脾益氣、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不但可有效解決患者症狀,甚至能使部分萎縮性胃炎逆轉。湯藥治療需在正規中醫師的處方下使用,這裡介紹一些常用中成藥,也需在醫生指導下辨證服用。

1.香砂六君丸: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可用于慢性胃炎脾胃氣虛證的治療,表現為胃脹滿、進食後脹滿感加重、食欲不佳、舌邊見齒痕等。2.附子理中丸: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1粒/次,每日2~3次,口服。可用于慢性胃炎脾胃虛寒證的治療,表現為胃寒怕冷、喜熱飲、不敢吃涼東西,或伴有大便溏稀等。3.氣滞胃痛顆粒:每次5克,每日3次,口服。可用于慢性胃炎肝氣犯胃證的治療,表現為胃脘脹痛或連及兩肋,在情志抑郁或暴怒後加劇等。4.摩羅丹:每次6~9克,每日2~3次,口服。可用于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表現為胃黏膜有糜爛、出血者。除了服藥,艾灸按摩足三裡、中脘、内關、三陰交等穴位也可改善胃脘痛、上腹脹、嗳氣、泛酸、納呆、食減少等慢性胃炎的症狀。

胃食管反流病。從中醫角度講,反流的根本問題不是胃酸過多,而是胃酸到了不該去的地方,可以叫做“酸錯位”。中醫強調治病求本,對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不應僅僅抑制胃酸分泌,而要解決導緻胃酸沿着食道逆行的原因。比如反流的直接病機是胃氣上逆,但很多情況下胃氣上逆隻是标,臨床所見,更多情況是因虛而緻胃氣上逆,如脾胃氣虛,清氣不升,濁氣不降。這種情況當以補脾胃為本,若胃受納脾運化正常,反流自然就消失了。可在專業醫生指導下辨證服用以下中成藥。

1.柴胡疏肝丸:一次1丸,每日2次,口服。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證的治療,表現為胸脅痞悶、嘔吐酸水等症。2.左金丸:一次3~6克,每日2次,口服。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熱證的治療,表現為脘脅疼痛、口苦、嘔吐酸水。3.理中丸:一次1丸,每日2次,口服。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脾胃虛寒證的治療,尤其适合同時伴有大便稀的患者。4.沉香化滞丸:一次6丸,每日2次,口服。可用于胃食管反流病飲食停滞證的治療,表現為飲食停滞、胸腹脹滿。除了規範服藥,中醫外治法對于胃食管反流病也有不錯效果。1.穴位埋線:用埋線針将羊腸線植入身體一定部位或穴位,羊腸線緩慢吸收使穴位刺激時間延長,強化針刺作用,通常選用穴位是足三裡、胃腧、中脘等穴。2.耳穴貼壓:泛酸時,取脾、胃、交感、神門、肝膽等穴;腹脹時取脾、胃、肝、小腸、心、交感等穴。

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是指胃腸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潰瘍,根據發生部位主要分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中醫認為,本病活動期多以邪實為主,穩定期本虛兼有邪實,因此,治療上,活動期宜偏于祛邪,穩定期扶正兼祛邪。中醫藥除有一定的抗Hp(幽門螺杆菌)作用外,更為重要的是能有效調節消化性潰瘍的攻擊因子與保護因子之間的失衡,還能調整紊亂的消化功能,在預防潰瘍複發、提高潰瘍愈合質量等方面有較好的遠期療效,推薦一些常用中成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辨證服用。

1.小健中片:一次2~3片,每日3次,口服。可用于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的治療,表現為脘腹隐痛、喜溫喜按。2.荜鈴胃痛顆粒:一次5克,每日3次,口服。可用于消化性潰瘍氣滞血瘀證的治療,表現為胃脘痛,夜間明顯。3.丹栀逍遙丸:一次6~9克,每日2次,口服。可用于消化性潰瘍肝胃郁熱證的治療。4.陰虛胃痛顆粒:一次4粒,一日3次,口服。可用于消化性潰瘍胃陰不足證的治療,表現為胃脘隐隐灼痛、口幹舌燥、納呆幹嘔。除了服藥,還可輔助使用穴位貼敷和穴位按摩的方法:胃脘隐痛時取中脘、建裡、神阙、關元等穴;脹痛取氣海、天樞等穴;嗳氣(俗稱打嗝)、泛酸時取足三裡、天突、内關等穴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