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網絡沉迷問題,或許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銀子老師認為,很多家庭仍停留在簡單的電子教養階段,而孩子的許多心身疾病,其實都是對環境的不适應、不滿足造成的,負面的電子使用也不例外。父母不必在電子教養問題上過度焦慮、追求完美,但倘若能學會“反套路”的方法應對,與孩子共同成長,便是在高科技時代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衆号主頁面“星标”我們,從此“不失聯”。
文丨柯察金 編丨Leon
電子教養問題,已經被談得很多,甚至給人一種“已解決”的錯覺——然而據調查,中國青少年網絡成瘾障礙發病率高達10%,顯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
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銀子老師表示:目前很多家庭,仍然停留在簡單的電子教養階段,僅僅對孩子上網的時間或内容做出限制,這顯然是不夠的。
銀子,心理學研究型和實戰派學者、作家,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專家,網瘾症臨床和心理治療專家,中國傳媒大學特聘心理學教授。早在2005年,便在一線從事網絡沉迷與成瘾的心理治療和研究工作,是國内最早從事相關研究的專家之一。著有《呵護雲端的孩子》、《斷瘾》等。
縱有不足,往往也是無可奈何——互聯網的普及,不過十幾年的事,社會各層面的認識,都不能說十分充足,有些家長甚至自己都容易“淪陷”于小小手機屏幕……
幫助孩子成為合格的網絡居民,究竟意味着什麼?家長除了做孩子的“鬧鐘”,真的無從着力了麼?
銀子老師出席TEDx演講
歸根結底,一切方法論的不到位,來源于認識論的不足。和銀子老師一番暢談後,外灘君最深切的體會便是,她特别善于讓思維的“直升機”飛得高一些,幫助大家看到問題的要害與核心。
她的實踐與研究也給了我們信心:在科技變革中培養孩子健康的電子生活,并非無計可施!
電子“疑難雜症”的根源:
對環境不适應
據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和其他權威機構報告顯示,我國青少年中,具有網絡成瘾綜合征和嚴重網絡成瘾傾向的人數,已突破千萬,原因究竟何在?
在銀子老師看來:許多心身疾病,其實都是對環境的不适應、不滿足造成的。而提及電子教養,首先應從“環境”的大視角出發。
1.“人腦更适合生活在古代”?
回望漫長曆史,我們能發現:相比于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電子産品的出現不過彈指一揮,對于人類的神經細胞而言隻能算“近期事件”。
以人眼為例,它們天生便更親近自然光線。人類祖先靠采集、狩獵在野外生存,“看得遠”的基因便代代相傳;而現代人每天近距離面對屏幕,對眼睛來說,是種非自然的選擇,也難怪越來越多低齡兒童早早地就挂上了眼鏡。
同理,依靠電子産品獲取信息,也與人類的本能大相徑庭:
比如當幼兒觀看電子産品時,即使再怎麼豐富的聲像,孩子大腦裡的相關區域也處于停滞狀态,銀子老師稱之為“神經細胞的昏迷”。
她在治療中遇到過一些特别小的孩子,就是因為從小接觸電子設備,變成了發育遲緩的“電子娃娃”。比如以下這個案例:
“近年來,5歲以下的低齡孩子迷戀電子産品的病例明顯增多。他們的小手在平闆電腦上不停滑動,眼睛盯着屏幕一眨不眨,家長一拿走平闆他們就開始哭鬧——随着電子産品的普及越來越常見,這類'電子娃娃’的智力、社交能力、情感發展都會因此受影響。”
孩子對于信息的獲得,及知覺的促發,有其特殊的演化規律。
人類的許多認知行為直接繼承自史前時代,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并沒有想象中那麼先進、文明——就像銀子老師開玩笑時說,其實人腦更适合生活在古代。
嬰兒出生時,腦容量隻有成人的四分之一,他們需要的是靠周圍環境刺激五感,借助與大自然的互動來喚醒知覺。而在使用電子工具時,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建立起應對這些機器刺激的反應。
“就本質而言,技術思維是一種簡化思維,電子環境是必然的、邏輯性的——而在兒童發育的寶貴階段,他們的大腦尚且不适應這種模式,過多的參與有害無益。”
2.電子環境的新形勢:侵入性與無意義感
說到環境,電子産品的發展真是日新月異、絲毫不等人。在銀子老師從事治療和研究伊始,智能手機還是個“挺科幻”的物件兒,誰能想到短短十幾年後,就已經人手一個。
與此同時,電子産品帶來的問題也遠比過去複雜,“情況還不如以前樂觀”。
首先,電子産品相較以前展現出了更強大的侵入性。
以前孩子上網,好歹要跑不少路去到網吧,要跟家長、老師“鬥智鬥勇”,玩的東西呢,也無非是些網絡遊戲;
可現在呢?小小屏幕随時随地網上沖浪,甚至都不需要遊戲了,刷短視頻都能着魔,沉迷的速度之快、門檻之低前所未有。
另外,現在的孩子滋生出一種“無意義感”。
銀子老師指出:以前接觸的成瘾者,其實有很多都是特别聰明的孩子,甚至是奧數得主這樣的。他們因為各種原因到遊戲中尋找寄托,但歸根結底,“人家還是有目标、有追求的”,比如要升級、要獲得勝利、要打進排行榜……
但現在可怕的是什麼?很多成瘾的孩子,其實根本沒有任何追求和目标。近幾年,銀子老師碰到越來越多孩子,都表現出一種毫無意義的強迫行為。
“他們沉迷手機,不是試圖體會價值或尋求意義,隻是出于無聊,在漫無目的中尋找刺激。手機隻是塞滿時間的工具,而不是真的可以帶給他們愉悅感的事情。”
例如,銀子老師曾有位病患小張(化名),才上初一,就喜歡把“無所謂”、“沒意思”挂在嘴邊,在家裡除了上網沒有其它活動,在生活和學習上都沒有任何激情,這種空洞感和無意義感,消磨光了孩子的好奇心與創造力。
現在很多家長會感歎,孩子們各種電子設備怎麼玩得比大人還溜。可銀子老師指出,這并不意味着他們很适合或者很适應這個環境。
“越是沉溺,越是代表孩子們對信息時代表現出強烈的不适應性,他們沒有針對新環境發展出與之相适應的平衡能力和平衡行為。”
真正的适應性,并不是指對電子科技産品的熟練掌握,而是指孩子内在的把握力,對電子環境的判斷力。這種能力,從兒童時期就要慢慢培養,并不是說“網絡原住民”就天然具有了的。
電子“疑難雜症”的根源究竟是什麼?說白了,就是人類的進化趕不上生存環境的變化,是與環境不兼容、不适應的外在表現——孩子既對電子環境不适,又對現實環境不适,結果就是“無處可逃”,産生各種身心問題。
防止沉迷:培養孩子的“主體意識”
在哲學史上,一直存在着技術是“解藥”還是“毒藥”這樣的争論。銀子老師表示,如果從心理學的維度來看,關鍵在于個體的自我價值有沒有體現
——很多疾病或問題,都源于個體自我價值感的失落。唯有當我們對于外物、對環境有足夠的控制的時候,自我價值感才會凸顯出來。
就像坐在汽車裡的時候,我們存在的狀态有點像身體“癱瘓”,肌肉處于不使用的狀态——這個時候,我們身體本身的價值,以及我們對軀體的控制,實際上沒有表現出來,“是汽車這個'鐵盒子’将我們運到指定位置,而隻有在我們力所能及地使用自己的身體的時候,主體性才會有所增強。”
一個健康的人,很多時候意識不到自己身體的價值,但如果我們觀察到癱瘓的病人,我們對身體價值的感受和控制就會很明顯。
孩子在使用電子屏幕時,情況也是一樣,“我見過一些孩子,從早到晚盯着屏幕,身體一動不動,飯也要家長遞過來。這個時候,他的肌肉、血液循環包括整個身體,實際上是閑置不用的,身體的價值沒有得到應用,甚至連視網膜和情緒調動,都是被動地跟着屏幕的内容走……”
當網絡的使用讓孩子失去了身體的存在價值、時間和空間的存在感,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顯然就是一種負面的電子使用,技術也就變成了“毒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成瘾的孩子會說:“一進入遊戲,世界就是我的;一離開遊戲,世界就是别人的。”
虛拟與現實的界限消失,是科技發展的偉大勝利,卻是人的主體性的節節敗退。要做電子産品的主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首先都要擁有主體性意識。
正面的電子使用,一定是一種建設性利用,一種對生活的有益拓展;是開辟另一個世界,而不是把原有的時空“消滅”掉。
銀子老師提議,不如做個小實驗:刷短視頻時,可以設置一個間隔15分鐘的鬧鈴,你會驚奇地發現,時間竟然可以流逝得如此之快——而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訝異,潛意識中至少會形成一種警惕感和自覺意識,這便是初步的主體意識。
用“反套路”進行有效的電子教養
既然電子“疑難雜症”的根源是孩子對環境的不适應,銀子老師建議,家長可以采用“反套路”,利用自然與現實的力量來進行電子教養。
1.用自然來喚醒孩子
銀子老師說,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時,并不是一張白紙。每個孩子自誕生,便攜帶了“自然系統的智慧和邏輯”,很多知覺信息,都是從内部喚醒并獲得,早期教育的核心,其實是“喚醒”。
“兒童在生長發育的最初5年中,大腦發育得最快,在這個過程中,身體是嬰幼兒學習和思考的媒介。在這個階段,孩子的可塑性最強,如果錯過發育的敏感階段,帶來的影響可能是不可逆的。”
因而銀子老師強烈建議:在學齡前階段,盡量讓孩子和電子産品保持距離。
電子教養的綱領其實特别簡單:盡可能地靠近大自然,并以自然的方式來與孩子盡可能多地互動,不能圖省事而把孩子扔給電子屏幕。
另外,很多家長擔憂互聯網的過度碎片化不利于培養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銀子老師建議,也可以用“反套路”的、回歸自然的方式來應對。
“信息的碎片化,是因為現代人已經習慣了快速的節奏,缺失了獲得反饋的耐心——思維方式其實是跟行為密切相關的,比如當我們看到别人走路很快時,心跳都會不由自主地加快,更何況電子屏幕的'轟炸’。”
銀子老師指出,誠如老子所言“反者道之動也”,不如讓孩子的整個動作慢下來,去進行一些慢生活,給快節奏的電子環境一個反向的力。
比如在家庭一天豐富的活動中,保留一些“與效率無關的”的安排也很重要,甚至什麼都不做,到戶外走一走,看看身邊的人與物、安靜獨處、思考一件事情、沉思冥想等。
“在高科技時代,孩子所能得到最好的禮物,是家長以身作則,定期使身體和大腦處于安靜狀态,使孩子有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自己的創造力、獨特性蓬勃發展。”
2.增強孩子的現實感
在銀子老師看來:在現實中有強大依托的孩子,不會輕易迷失于虛拟環境中。而要想讓孩子擁有現實感,不僅要引導他們關注當下生活的現實,同樣也要培養他們了解曆史的現實。
所謂當下生活的現實,是廚房的溫度,是家的溫度。而家的模樣,往往決定了孩子生活的模樣。
“要創造現實連接感,這些完全是我們要有意識地去做的:父母和孩子要一起去做一件事,一起做飯,一起幹家務,看電影,逛博物館,看藝術展,逛公園,做遊戲……當我們連接起現實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可以再帶着孩子去連接網絡空間的美好。”
至于“曆史的現實”,是銀子老師多年以來的深切感悟,她看到很多孩子沉溺于表淺的網絡文化和網絡環境,他們的現實變得異常狹窄和懸浮。
“網絡學習就像一個望遠鏡,讓我們看向遠方,卻忽略了腳下的路和曾經走過的路。”
她認為,曆史本是“現在”的一部分,但虛拟世界會使其與我們的内在疏遠。自然與人文,同為人的精神故鄉和靈魂的來處。
以我們國家的曆史底蘊,對于孩子現實感的掌握實則有着得天獨厚的優勢。孩子如果能夠欣賞“曆史的現實”,便不會成為無本之木、輕易地沉湎于虛拟的現實當中。
和孩子一起打造
“家庭電子生活共同體”
銀子老師坦言,社會對于“完美父母”的人設期待,導緻正在做父母的人感受到更大的壓力和無所适從。但孩子并不需要“十全十美”的父母,他們需要的是父母不斷努力完善自己。
因此,家長首先要面對和接納自身的弱點和局限性,不需要迎合完美的人設期待,與孩子共同成長,一起打造家庭電子生活共同體:
互聯網可以使“萬物皆備于家庭”,當家長把家庭設定成一個共同體,制定大大小小的目标,在一起去努力完成、溝通合作的進程中,一家人便會體會到相互合作、相親相愛的感覺。
比如,利用網絡的便利性,和孩子一起查信息、制訂旅行計劃,慢慢讓他們協助家長或獨立完成網上訂票、訂旅館、在網上購買日用品等活動。
“這種新式的家庭傳統、新的電子家風是在沒有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靠我們這一代父母去'打下江山’的,創造和發明越早開始越好。”
有很多家長問過銀子老師,應該做哪些防範。
她提出,防範是一種被動的應對方式,“我們的觀念需要變革,千萬不能強化孩子的這個觀念:上網是孩子的個人行為或者私密性為。否則,隻要孩子一上網,家長就隻剩下擔憂,什麼也做不了。”
1.不同成長階段,不同應對方式
網絡不應該成為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一堵牆,而應該是促進交流的工具。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根據他們身心發展的特點,電子教養也有不同的側重:
1.學齡前:前面已經提到,在孩子生命的早期,身體活動是兒童認識發生的基礎。
家長應該盡量讓他們保持和電子屏幕的距離,加強與孩子的互動,千萬不可錯過寶貴的知覺發展期;
2.學齡期:這是孩子正式接觸電子環境的階段,也是電子素養培育和形成的階段。
這個時期,小朋友的自我隐私意識還沒有形成,對家長的依賴很大,利于父母制定電子家教中的規矩。
家長在這一時期要做到“深根固柢”,該立的規矩一定要立好,該執行的規則一定要落實,幫助孩子把無意識的電子網絡使用,發展為有意識的管理和構建。
3.青春期:進入中學後,父母将越來越難以了解孩子在網上做什麼、控制他們的屏幕使用時間。
父母需要改變自己從嬰幼兒期到兒童期的慣性思維和以控制、保護為主的思路,這個階段,磨合是必不可少的,關鍵在于家長和孩子保持順暢的對話。
根據孩子主體意識與判斷力的發展程度,平衡“收”與“放”、限制與獨立之間的尺度。
2.掌握對話技巧,實現流暢溝通
銀子老師介紹了一些實用的對話技巧:
比如與孩子溝通時,采用“問題外化”的方式——即人是人,問題是問題。銀子老師認為,這雖是心理咨詢中常用的叙事對話技巧,但并非心理咨詢師的專利,家長同樣可以學習和運用。
比如在心理咨詢中,銀子老師一般會這樣問孩子:
“如果要給你無法控制的上網行為取一個名字,你會叫它什麼?” “心中的魔鬼。” “它是什麼顔色的?” “我想它可能是藍黑色的。” “它長什麼樣?” “方方的頭,黑黑的臉。” “它是如何找上你的?” “……”這種把人與問題分開的方法,拉開了一個舒适的空間,讓溝通和對話成為可能。
其次,銀子老師還提到“新型對話”的概念:
現在的孩子對新技術的掌握,往往勝于長輩,形成所謂的“技術反哺”現象——她認為,這其實是家庭生活共同體打造中一種很棒的連接方式,很容易形種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的氛圍。
孩子總能發現一些父母并不了解的數字産品,在教授父母知識與技術的同時,父母也可以更多地了解孩子的網絡行為。
當然,“新型對話”的前提是成年人願意放平心态,和孩子一起了解、探索互聯網,這個時候,家長應避免不耐煩的打斷,以緻于掐斷了和孩子對話的頻道。
結語
作為研究和實戰“二合一”的學者,銀子老師最讓人敬佩的一點,正是她那高屋建瓴的思維模式。看似老生常談的電子教養話題,經過她的解釋,頓時讓人有種識“廬山真面目”之感。
說到底,負面的電子使用,核心是孩子與環境的适應問題。其間邏輯,不會跳開人類的進化規律,也不會跳開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銀子老師常說,遇到什麼糾結的問題,不妨去爬爬泰山、看看日出。這句話像是個隐喻,告訴我們,很多令人焦頭爛額的難題,背後恰恰是整體認識不足——孩子們的身心愈發淪陷于電子環境,不正因為他們離自然、家庭以及現實越來越遠麼?
“我們要用行動和理念告訴孩子:任何人都不能成為一台被編碼的機器,迷失在網絡的天羅地網中。在未來,孩子對網絡來說不止是一個使用者,更是創造者。希望可愛的孩子們,不要再還不明白世界是什麼前,就已經枯萎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