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湖南:永州府城(零陵古城)

永州,位于湖南南部,潇、湘二水彙合處,雅稱“潇湘”。永州境内通過湘江北上可抵長江,南下經靈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廣西、海南、粵西及西南各地的門戶。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實行郡縣制,設長沙郡,始置零陵縣(治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廢零陵郡和永陽郡,置永州總管府,府治泉陵縣,同年更名零陵縣(治今永州市零陵區)。從此,永州、零陵一地兩名。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為府。永州府治零陵縣(治所在今永州市零陵區)。

永州是懷素、黃蓋、蔣琬、周敦頤、李達、陶鑄等曆史名人的故鄉。柳宗元(773~819),曾經被貶永州(今零陵區),創作了《永州八記》。
據史書記載,零陵古城始建于公元前124年,時為泉陵侯城。唐代建子城,城廂格局形成。
宋嘉定間,刺史趙善谧增修裡城,紹興、開慶、景定年間三次修葺,築磚質城牆,增兩廓。
明洪武六年(1373年),拓建磚石城,城廂周九裡二十七步,高三丈餘,闊一丈四尺五寸,雉堞2942個,城門七:東、南、西、北及太平、永安、潇湘,增建鎮永、望江、德勝、五間四座城樓。

清永州府城牆多次進行修葺;
1912年後,城牆逐漸毀壞,但城牆規模尚存;

民國25年,修建湘桂公路将北門段城牆拆除;
1950年拆除太平門段城牆;
1953年拆除大西門段城牆;
1955年拆除小西門段城牆;此後永州城牆先後被拆除多處;

今城池存大西門段城牆一百多米及部分南城牆、東城牆;存東門及甕城,另存西門、南門遺址。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