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永樂環礁晉卿島。
“在那雲飛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閃耀着光芒……”40多年前,一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令人對南海明珠心馳神往。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三沙設市6年多以來,這個中國最南端的地級市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态環境保護、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快速發展。
三沙,猶如散落在南海上的明珠,神秘而富饒。漫步在一座座熱帶小島上,如畫般的美景盡收眼底:潔白的沙灘上散落着色彩斑斓的貝殼,一隻隻寄居蟹、小海龜悠閑地曬着太陽,潟湖裡的海水映照出翡翠般的色彩,成群遨遊的飛魚不時躍出海面,一艘艘挂着五星紅旗的船隻在湛藍的海水中穿梭……
2012年6月21日,民政部發布國務院批準三沙設市的公告,撤銷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設立地級三沙市,管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自從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正式挂牌成立以來,三沙在島礁生态保護、城市建設發展、居民生活改善等方面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耕海樂章。
“造大船、闖深海、捕大魚”
漫步在西沙群島永樂環礁甘泉島的沙灘上,一些被潮水沖上岸邊的青花瓷片散落在貝殼間,經過海水的沖刷和洗禮,這些破碎的海撈瓷片早已沒有了鋒利的棱角,精美的圖案仿佛在向人們訴說南海的故事。
甘泉島,因島上有甘泉井水而著稱,是西沙群島中唯一有淡水井的島嶼。據海南省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钊介紹,甘泉島的唐宋遺址在上世紀70年代由廣東文物專家在考古中發掘,當時就發現了唐宋時期的陶器、鐵器,而且這些陶器和鐵器經過檢測确定有使用過的痕迹。2006年,甘泉島遺址成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甘泉島是個天然的曆史展廳,很有曆史紀念意義,唐宋遺址展現了我國古代航海人不懼風浪、勇于探險的精神。島上的古井也是珍貴的文物,證明了我國古代航海人在甘泉島開荒、生活。”李钊說。
西南中沙群島通航曆史悠久,甘泉島唐宋遺址、“華光礁Ⅰ号”沉船等南海文化遺存便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印證。如今,三沙島礁上還保存着很多古代漁民拜神的古廟以及墓碑。這些古廟、珊瑚屋、老漁船等都已成為島礁上的“博物館”。
“這裡寫着北海,是我們老祖宗寫的,現在叫南沙,是我們的祖宗海。這個《更路簿》就是我家老祖宗一代代傳下來的,現在傳到我這一代已經有六代了。”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漁民盧全炳拿出家傳寶貝《更路簿》,對《環球》雜志記者說,“這是航船的命根子,出海作業就靠它。”
《更路簿》是海南民間以文字或口頭相傳的南海航行路線知識,它詳細記錄着西南中沙群島的島礁名稱、準确位置和航行針位、更數以及島礁特征,是千百年來海南漁民在南海航行的經驗總結和集體智慧的結晶。
到了盧全炳這一輩,《更路簿》已成為曆史。改革開放以來,闖南海的漁民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小的木帆船早已更新為大噸位的鋼制船,衛星電話和北鬥導航系統普遍應用在航海中,“造大船、闖深海、捕大魚”正成為新潮流,一些島上漁民紛紛轉産轉業,發展休閑漁業,吃上旅遊飯。6歲多的三沙,在守好祖國南大門的同時,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告别“落後”和“髒亂差”
曾經,三沙島礁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落後”和“髒亂差”,漁民洗衣洗澡要用又黃又鹹的島水,各家各戶搭建的黑色闆房參差不齊,生産生活垃圾随處可見……如今,三沙永興島、趙述島等島礁建起了美觀環保的環島路,漁民搬進新的定居點,淡化的海水走進每家每戶,島礁環境和漁民生活條件有了質的飛躍。
剛過50歲的張文輝曾經是三沙海事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1988年,不到20歲的他是個雷達兵,自己給部隊寫請願書,請求駐守西沙,保衛家園。這一守就是30年。
張文輝說,那時永興島上條件相當艱苦,缺電少水,在近40℃的高溫下工作,每天配給的飲用水卻隻有一個軍用水壺的量,水和蔬菜太珍貴了。“回家探親返島時,老班長什麼也不讓帶,下命令要背土上島,每人每次最少背50斤,還要帶些菜種,為的是在島上種菜,告别天天吃罐頭、鹹菜的日子。”提起當年的往事,不久前剛剛退休的張文輝記憶猶新。
“原來,交通很不便利,補給船幾個月不來很正常。現在,不僅有‘瓊沙三号’和排水量7800噸的‘三沙一号’交通補給船,還開通了海口至西沙永興島的航班,隻要一個小時就能抵達。”張文輝感慨,“現在在永興島的北京路上,學校、醫院、銀行、超市、水果園、燒烤吧、小吃店、圖書館、電影院等一應俱全。”
設市以來,三沙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三沙市政府駐地永興島上應急物資儲備中心、大型冷庫等陸續建成,永興島、趙述島的居委會綜合樓投入使用,公用住房也已分批有人入住。
“現在我們有水有電有錢賺!”住在西沙群島銀嶼島上的漁民李霞開心地對記者說。
在西沙群島的羚羊礁,漁民鄭大強正躺在家中看電視,房前擺放着太陽能發電機。“一般的生活用電用這個就可以了,再也不用開柴油機發電了。”
在永興島,磚紅色的三沙永興環保中心的大門格外醒目。該中心由西沙群島垃圾收集轉運站、西沙永興島污水處理廠和三沙市永興島供水(海水淡化)及配套管網工程等三部分組成,每日可淡化海水1000噸、處理污水1800立方米、處理垃圾20噸,有效保障了島上生産生活污水和垃圾的“自産自消”。
南海上的一個個綠洲
在茫茫大海上,藍色永遠是主色調,海洋中的島嶼陸生植物同沙漠裡的植被一樣稀少。這些植物不僅可防風固島,防止海岸線受到侵蝕,更可以改善生态環境,提高駐島人的生活質量。然而,在三沙島礁植樹,難度遠非内陸可比,需要付出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
2016年10月18日,強台風“莎莉嘉”剛剛過去,風雨還未停歇,腰間系着一捆綁繩的鄧鵬飛正在趙述島對一棵被台風吹倒的枇杷樹實施“救援”。這一刻被照片定格,鄧鵬飛也因此成為網紅,被稱為“扶樹哥”。
鄧鵬飛是三沙市七連嶼工委的工作人員,常駐趙述島,負責七連嶼各島礁的植樹綠化工作。
“在這裡種樹太難了,每棵樹都飽含心血和汗水。”鄧鵬飛感歎。為了種樹,三沙人創造出一系列适合島礁植樹的方法,如酒瓶種植法、椰糠種植法等。在樹木的後期維護中,海水淡化設備的普及讓樹木的成活率有了保障,每天新種植的樹木都有專人負責澆水、養護。
正是有了三沙人不服輸的精神,過去被漁民們稱為“荒漠島”的西沙洲如今綠影婆娑,木麻黃、諾尼等一批綠色植物成活;數百隻大鳳頭燕鷗、黑枕燕鷗、烏燕鷗等在西沙洲安家産卵,一隻隻毛茸茸的小海鳥成為西沙洲上的新風景。
“從前,漁民們都說‘海鳥不落西沙洲’,你看現在!”七連嶼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春對《環球》雜志記者說,“以前之所以沒有海鳥,是因為這裡沒有樹。”
随着“綠洲”逐漸形成并擴大,島礁生态系統也發生明顯變化,成群結隊的海鳥在這些“海上花園”盤旋築巢、繁育後代。今天的三沙,樹木掩映,綠意盎然,一個個島礁實現了由荒蕪到翠綠的轉變。
除了樹木,三沙還有大面積被譽為“海底熱帶雨林”的珊瑚礁。珊瑚礁生态環境不僅對熱帶海洋生物具有重要意義,還富有觀賞價值,是寶貴的生态旅遊資源。
近年來,三沙引導和配合相關科研機構加強珊瑚礁人工修複。比如,在趙述島南側的退化珊瑚礁區和晉卿島西北側的珊瑚礁上進行珊瑚礁生态示範修複,在永樂海域的全富島北側海溝繁殖栽培珊瑚1萬株、累計珊瑚種類32種。
此外,三沙在開發建設島礁的同時,不斷推進島礁保護修複工作,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理念規劃建設各島礁,把各島礁當成景區和花園來規劃和建設:積極研究實施永興島岸線保護與修複工程;落實趙述島整治修複及保護項目,穩定海島形态;修複保護北島岸線;羚羊礁整治修複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斷推進……
在一望無垠的大海上,海浪不斷撞擊環狀礁石,翻卷起層層浪花,形成了一條浪花帶。環礁内部的潟湖則波瀾不驚,瑰麗的珊瑚在陽光的照耀下将海水映射出藍綠相間的色彩。
漁民換了新活法
面積僅0.01平方公裡的銀嶼島世代有漁民居住。過去,漁民居住的房子多為自己搭建的木質闆房,抗風能力弱,缺水斷電的情況時有發生。2015年,銀嶼社區漁民定居點項目開工,總建築面積645平方米,共建設5棟漁民定居樓,可滿足全島漁民居住。此外,三沙永興社區、趙述社區還被評為海南省三星級“美麗鄉村”。
走進漁民定居點,電視機、電冰箱、空調等家電及生活用品應有盡有,這些都是三沙市免費為漁民配備的,漁民“拎包”即可入住。三沙設市後将建設漁民定居點作為重要任務,一座座“海景小洋樓”在諸多島礁拔地而起,漁民生活條件得以改善。
在改善物質生活條件的同時,三沙還加強對公共文化設施如電影院、圖書館等的投入,不斷豐富島民業餘文化生活。“以前,教師活動範圍一般在學校、飯堂和海邊之間。現在,我們可以在這裡觀看新上映的國内外電影。”三沙市永興學校年輕教師吳泉穗說。
三沙設市以來,為保護島礁生态環境,積極實施漁民轉産轉業計劃,目前已設置了船舶駕駛、物業管理、綠化養護等工作崗位,不少漁民“洗腳上岸”,變身三沙公共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
67歲的黃宏波在40多年前随一家漁業公司的生産隊來到西沙。如今,他從抓海龜的漁民變身為七連嶼北島海龜保護站站長,帶領其他保護人員日夜巡護,成為海龜們的“貼身保姆”。
“早晨有海龜上岸産卵,我們就插牌進去。晚上再過去看小海龜孵化出來沒有。如果孵化出來,我們就保護起來,不讓它被螃蟹、小鳥傷害。”黃宏波說。
在三沙,這樣的漁民有很多,他們有的做保潔,有的駕駛沖鋒舟,有的看護供水供電設備,還有的在建設項目上做工。
近年來,三沙市還推出一系列鼓勵漁民轉産轉業的措施,逐步引導漁民從傳統捕撈方式向服務業、養殖業轉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得益于通訊和物流的發展,三沙漁民也紛紛做起電子商務。在永興島漁民村,海産品店随處可見,青衣、馬鲛魚、石斑魚等應有盡有。“航班開通後,我們這邊的新鮮漁獲也可賣到海南本島,甚至全國各地。現在憑一部手機,我們的海鮮就可以賣到島外,有些漁民家庭每年僅靠賣魚就可收入十幾萬元。”30歲出頭的符帥是永興島的第三代漁民,大學畢業後選擇子承父業。
旅遊前景可期
2013年4月,西沙郵輪旅遊航線開通以來,“椰香公主号”“長樂公主号”“南海之夢号”等郵輪到訪西沙,吸引了不少遊客。
除了海上航行,遊客有兩天時間可以通過接駁船登上西沙永樂群島中的全富島、鴨公島和銀嶼島3個島嶼。全富島沙質細膩純白,有着豐富的珊瑚和貝殼,是西沙最美的海域之一,被遊客們稱為“白富美”;鴨公島是西沙漁民的常住地,島上“西沙驿站海鮮幹貨店”“南海第一烤”等漁家樂菜色鮮美;銀嶼島則更像一片海上花園,漁民在島上種植了綠樹和青菜,遊客可以和當地漁民一起體驗海釣、浮潛,欣賞到海水藍綠分隔的美妙景象。
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傳統捕撈業的轉型。漁民的漁獲從以“量計”轉變為以“類計”。銀嶼島上的漁家樂裡,蘇眉魚可以賣到400元一斤,而普通魚類隻能賣到十幾元一斤。不少漁民選擇近海海釣,從“以量制勝”的生産方式轉變為“小而精”的海洋新耕法,端起郵輪旅遊帶來的“金飯碗”。
三沙市國土資源與環境保護局負責人史國甯說,三沙附近海域海水透明度高于20米,超過巴厘島、馬爾代夫等世界著名海島旅遊勝地。在一些旅遊業界人士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開發後,三沙或将像馬爾代夫般吸引衆多内陸遊客前往度假,市場前景廣闊。
浪卷天涯岸,三沙日日新。年輕的三沙,如一名意氣風發的少年,正在南海茁壯成長。(記者王軍鋒)
下一篇
詳解東北喪葬習俗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