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晚上20:00
原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主持人、現央視創造傳媒藝術副總監王雪純
分享《說話直、脾氣爆,如何成為溝通高手?》
點擊下方預約按鈕,預約直播
最近看到這樣一張圖,簡潔卻直擊問題核心,感觸頗深。
正如圖所示:
當一個人有高度、有格局,自然目之所及皆是風景,心情舒爽;
反之,看到的是生活的一地雞毛,各種破事爛事,心情不爽。
所以,生活中你看什麼都不順眼,做什麼都很煩氣,感到諸多不爽,往往是因為自己格局不夠。
一個人的格局有多大,胸襟就有多大,心境就有多美。
正如歌德所說:
“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寬。
著名作家周國平說:
越是心小的人,越容易掉入較真的泥淖,常常太執着于眼前的事,那些明明已經過去、無法改變的事。
可是,人生很短,發生的已經發生,過去的無法改變,為何不放開。
要知道,跟生活較勁,白費力氣;跟别人較勁,浪費精力;跟親人較勁,受傷的是自己。
心寬方能事達,心靜才能人和。
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收到老家的求救信,原來老家和鄰居,為了三尺宅基地,吵得不可開交,誰也不願意後退一步吃虧,懇請他幫忙。
張英看完後,莞爾一笑,回信道:
“千裡修書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老家人看到信後,馬上不争了,還讓出了三尺地。
而,鄰居知道後,竟然也退後,讓出了三尺地。
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六尺巷美談”。
是啊,這世間的所有事物,都敵不過時間,與其把時間浪費于睚眦必報、锱铢必較,不如一念放下,天地皆寬,暢享人生美好。
正如,《菜根譚》裡有一句:
在電光石火般短暫的人生中競争壽命長短,又能争得多少光陰?
在蝸牛觸角般狹窄的空間裡較量誰強誰弱,又能争到多大領地?
真正的遠見是心胸豁達,不負光陰、不負韶華,真正的胸襟是見自己、見衆生、見天地。
人生短暫,少點執着,值得珍惜的太多;世界很大,少點狹隘,值得體味的很多。
尤其新冠疫情來臨之後,更加懂得珍惜美好,更懂得當下的珍貴,所以,把心放大一點,看開一點,煩心事自然就少了。
正如豐子恺說的:
“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
不苛求别人,别為難自己。
人人都喜歡被認同,更喜歡别人遵從自己的意願行事。
所以,遇到事情的時候,一旦被質疑,一旦被否定,我們就開始煩惱别人的不理解自己,煩惱别人總是不按照自己的意思來,也因此陷入煩氣、據理力争之中。
熟不知,大千世界,芸芸衆生,每個人的生長環境、接受的教育、生活背景不同,每個人的認知程度自然不同,所以,有不同的聲音,這本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孔子教育門徒中有一個著名典故,你跟一個隻生活了三季的蚱蜢人辯論一年有四季,他永遠不會明白。
認知不同,浪費口舌。
所以,何必較真,何必苦惱,何必浪費精力,理解包容不同的聲音存在,活好自己、尊重他人就好。
沒有誰的生活是一片和諧的聲音,幸福的心境源于一顆包容通透的心。
我們不是神仙,不能支配人心,哪怕是皇帝,也不能控制别人的思想,即使是母親,也不能操縱自己孩子的想法。
著名哲學家,王爾德說:
所以,越是智慧的人,越懂得尊重他人,而不是強迫他人。
所以,越是有高度的人,越懂得認知不同,不争不辯;三觀不同,浪費口舌。
正如,孔子所說:
“君子和而不同,才是最大的智慧。”
堅持自己的同時,也能傾聽、尊重别人,才是真正大格局之人。
不苛求别人,自然就不會為難自己,煩心事自然就少了許多。
知乎上有人問:“你認為的格局是什麼樣?”
有個高贊的回答是:“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生活的常态本是高低起伏,所以沒有永遠的下坡路,也沒有永遠的頂峰。
所以,當我們身處低谷的時候,告訴自己,挺住,往後的每一步都是上坡路了。
于是,便坦然當下的艱難,坎坷也就變成了曆練和增值,阻礙變成了考驗和沉得住氣,那些煩心事也有了意義。
所以,當身處頂峰的時候,也不會倨傲自滿,因為深谙平順之後或有坎坷,于是更加懂得珍惜當下的美好。
做一個有格局的人,不囿于當下,把目光放長一點,如此便坦然生活中的一切好和一切的壞。
當以更長遠的目光衡量看待一件事情,那些煩心事就會變得微不足道。
正如,劉震雲在《一日三秋》中說的:
我們努力要得到的不是呼風喚雨的能力,而是看得開、看得透、看得遠的能力,從寬度、深度、長度,三個維度修煉自己的格局。
破事太多,是因為你的格局太小。
當你心思狹隘,看到的都是糾結與雞毛蒜皮。
當你看得開,所有的煩心事就變成了風輕雲淡,活得豁達。
當你看得透,就懂得包容那些不和諧的聲音,活得從容。
當你看得遠,就懂得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生活就是越過障礙注視未來,活得坦然。
最後,願我們把自己活成一片海,沉靜、開闊、從容、風輕雲淡。
作者|蘇墨,
作者|蘇墨,來源:蘇墨讀書(ID: suxiaomo0330)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