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安徽省國醫名師、安徽中醫藥大學教授、南京中醫藥大學師承博士生導師張傑,擅用仲景方治療各種内科雜症,現将其運用澤漆湯治療肺結節經驗整理如下。
肺結節是直徑小于3厘米的局竈性、類圓形、密度增高的實性或亞實性肺部陰影,随着現代影像學技術的發展,肺結節的檢出率越來越高。本病具有病因複雜、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的特點。西醫治療以定期随訪為主,難以從根本上消除結節、改善患者臨床症狀及焦慮情緒。
肺結節屬中醫“痰核”“肺積”“積聚”等範疇。《雜病源流犀燭》記載:“痞者,閉也,痞必有塊,塊則有形,總在皮裡膜外,其原皆由傷于飲食,脾胃虧損,抑且邪積胸中,阻塞氣道,氣不宣通,為痰為食為血,皆得與正相搏,邪既勝,正不得而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其認為本病多由氣虛痰瘀痹阻脈絡所緻。
澤漆湯首見于《金匮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書中記載:“咳而脈浮者,厚樸麻黃湯主之。脈沉者,澤漆湯主之。”澤漆湯由澤漆、人參、桂枝、半夏、黃芩、甘草、生姜、白前、紫參組成。張仲景叙述本方證極簡,證述雖簡,但值得探究,臨床上運用得當可大放異彩。結合《金匮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脈沉而弦者,懸飲内痛”說明脈沉當責之于水飲内停,正氣虧虛。張傑根據《内經》“陽化氣,陰成形”理論,認為肺結節多由脾肺陽氣不足,痰濁瘀血積聚導緻,常用澤漆湯加減治療,屢有應驗。
某患者,女,58歲,2020年8月12日初診。主訴咽癢咳嗽,查胸部CT提示:左肺下葉兩枚小結節,大小約6.9×5.5毫米、4.9×4.0毫米。舌苔薄黃,舌紅,脈沉。西醫診斷:肺結節。中醫診斷:咳嗽,證屬水飲内停,痰瘀積肺。處方:澤漆30克,石見穿20克,紫菀30克,姜半夏20克,黃芩15克,丹參30克,生黃芪30克,桂枝20克,茯苓30克,前胡20克,黑玄參30克,浙貝15克,夏枯草30克,幹姜10克,金荞麥15克,貓爪草15克,薏苡仁30克。14劑,每日1劑,水煎服,早中晚溫服。二診時咳嗽依然,前方加炙麻黃10克、杏仁10克、蟬衣10克、僵蠶10克、白前20克。14劑,服法同前。三診時諸症皆輕,複查胸部CT提示原左肺結節已消失。訴仍有胸悶,處方:炙麻黃10克,杏仁10克,幹姜10克,細辛5克,五味子10克,澤漆30克,黃芩15克,姜半夏15克,石見穿20克,紫菀30克,白前20克,紅參6克,生黃芪30克,炒白術15克,桂枝15克。14劑,服法同前。藥後諸症消失。
本案患者正氣不足,水飲内停,氣機逆亂,上迫于肺,故見咽癢咳嗽;痰飲内停,血脈運行受阻成瘀,痰瘀互結,故見有形結節積聚于肺;舌紅,舌苔薄黃,脈沉為水飲内停、飲郁化熱之征。方中澤漆為君,味辛、苦,微寒,瀉肺降氣行水,消痰止咳而略具補性;桂枝、幹姜通陽溫化水氣;紫菀、前胡、姜半夏降逆止咳、祛痰化飲;石見穿、丹參活血化瘀、散結消積;生黃芪、茯苓、薏苡仁益氣健脾滲濕;黃芩清肺,除水飲郁生之熱;黑玄參、浙貝、夏枯草、金荞麥、貓爪草清熱祛瘀、化痰散結。諸藥合用,正中病所。(張芸旗 王恒坤 廣州中醫藥大學 梁雪 安徽中醫藥大學)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