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領域,尤其屬于一種采用中藥熬制而成的“餘氏黑藥膏”。
背景技術
所謂中醫“痹證”,是指由于風、寒、濕、熱等邪氣閉阻經絡,影響氣血運行,導緻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等症狀的一種疾病。現代醫學所謂的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關節炎、痛風等(或統稱為“頸肩腰腿痛”、或統稱為“風濕骨病”)即屬于中醫“痹證”範疇。随着現代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此類疾病發病率呈逐年增多之勢,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小。據統計,在我國,至少有一億以上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頸肩腰腿痛”,這些疾病十分嚴重地影響了人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多少年來,人們都在積極地探索能徹底治愈“頸肩腰腿痛”的有效途徑。但縱觀古今中外,現代醫學除手術治療此類疾病外(手術治療創傷大、後遺症多),其他治療手段根本無法解決;而傳統中醫常用的針灸、推拿、拔罐、刮痧、放血等以及中草藥的内服外用,大多也隻能緩解疼痛,能徹底治愈的,為數不多。而“餘氏黑藥膏”的創造性發明,不但能快速消除痹痛,而且将使“痹痛”的徹底治愈成為可能。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藥熬制而成的可快速消除“痹痛”症狀以及徹底治愈“痹痛”的餘氏黑藥膏和餘氏噴霧劑以及餘氏中藥包。
本發明的餘氏黑藥膏和餘氏噴霧劑以及餘氏中藥包中的中草藥配方原料由“五香”、“五蟲”、“五草”、“五藤”、“五子”36味中草藥組成。其配方以重量份配比如下:
“五香”:人工麝香4-6份、公丁香8-12份、木香8-12份、降香40-80份、乳香8-12份;
“五蟲”:天蟲8-12份、全蟲8-12份、地龍8-12份、地鼈蟲8-12份、烏鞘蛇20-40份;
“五草”:伸筋草8-12份、透骨草8-12份、骨碎補8-12份、豨簽草20-40份、甘草8-12份;
“五藤”:雞血藤20-40份、忍冬藤10-20份、海風藤15-25份、青風藤15-25份、首烏藤20-40份;
“五子”:生附子40-80份、白附子20-40份、覆盆子20-40份、枸杞子20-40份、菟絲子20-40份;
再加人參20-40份、當歸40-80份、三七80-160份、黃柏20-40份、黃連20-40份、膽南星40-80份、白芥子40-80份、川烏40-80份、草烏40-80份、羌活40-80份、獨活40-80份。
本發明的最佳優選配方以重量份配比如下:
“五香”:人工麝香5份、公丁香10份、木香10份、降香60份、乳香10份;
“五蟲”:天蟲10份、全蟲(又稱:全蠍)10份、地龍10份、地鼈蟲10份、烏鞘蛇30份;
“五草”:伸筋草10份、透骨草10份、骨碎補10份、豨簽草30份、甘草10份;
“五藤”:雞血藤30份、忍冬藤15份、海風藤20份、青風藤20份、首烏藤30份;
“五子”:生附子(又稱:附子)60份、白附子30份、覆盆子30份、枸杞子30份、菟絲子30份;
再加人參30份、當歸60份、三七120份、黃柏30份、黃連30份、膽南星60份、白芥子60份、川烏60份、草烏60份、羌活60份、獨活60份。
一、本發明的“餘氏黑藥膏”的制備方法:1、配方所需的植物油:
山茶油、花生油、菜籽油、香油等任選一種,其中以“山茶油”為最佳,本發明實施例采用“山茶油”。
注:中草藥配方原料與植物油的重量配比為:藥1份,植物油2份,即(藥1:油2),如中草藥配方原料總重量為100克,那麼需配植物油200克。
2、制備工藝:
①、備料:
備好上述重量配比的中草藥配方原料1份(中藥飲片);
備好植物油2份;
備好上述重量配比的中草藥配方原料3份(要粉碎打粉備用);
②、浸泡:
把植物油2份倒入1份中草藥配方飲片中浸泡3-7天;
③、熬制:把經浸泡的中草藥原料和植物油全部一次性倒入鐵鍋内,用武火熬沸後,改用文火熬煉45分鐘左右至“滴水成珠”,熄火、瀝渣後獲得藥油,在100℃的藥油中加入已粉碎打成粉的3份中草藥配方原料,攪勻,即成“餘氏黑藥膏”。(注:二千多年來,凡熬煉黑藥膏,瀝渣後,大多在300℃左右的藥油中加入鉛丹而成膏;而本熬煉方法至瀝渣後,在100℃左右的藥油中加入中藥粉末,這樣,即可避免鉛丹帶來的藥毒,也可避免300℃左右的高溫對藥性的破壞而增加療效。因而,本熬煉方法為本發明人所獨制);
二、本發明的餘氏噴霧劑的制備方法:取“餘氏黑藥膏”中草藥配方加入53°高粱酒浸泡(重量配比為藥1:酒10)一個月,去渣,得外用藥酒,裝入帶噴口的塑料瓶備用,取名“餘氏噴霧劑”;
三、本發明的“餘氏中藥包”制備方法:取“餘氏黑藥膏”中草藥配方(已打成粉)80份加入斑蝥10份、白芥子10份的2味已打成粉的發燙中藥拌勻(其重量配比為:餘氏黑藥膏中藥配方8份:發燙中藥2份)。每袋取20克裝入無紡布,即得外敷中藥包,取名“餘氏中藥包”。
本發明的發明人認為“痹證”發生的病因,不外乎為人體感受風寒濕熱邪以及勞逸不當、氣血不足、肝腎虧虛所緻,“痹證”發生的病機,乃是風、寒、濕、熱、痰、瘀等邪氣滞留肢體筋脈、關節、肌肉而緻經絡閉阻,不通則痛。根據“痹證”發生的病因病機,發明人在秉承先祖單傳百餘年之古方“餘氏消痛散”的配方基礎上,曆經30多年的精心研究與反複驗證,終于精選上述36味中草藥作為“餘氏黑藥膏”的配方原料。全方選用“五香”、“五蟲”、“五草”、“五藤”、“五子”等五組各自藥性相近而又相得益彰的中草藥,針對“痹證”發生的病因病機,針鋒相對,一一攻克。方中“五香”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五蟲”祛風散結、通絡止痛;“五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五藤”補血舒筋、疏散風熱、祛風除濕、溫通氣血;“五子”中的生附子散寒止痛、白附子散結消腫、覆盆子、枸杞子、菟絲子補益肝腎,再加人參大補氣血、當歸補血活血、三七活血化瘀、黃柏與黃連清熱燥濕、膽南星與白芥子化痰散結、羌獨活散四肢伏風、川草烏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消腫止痛。全方配伍嚴謹,針對性強,藥力專,藥效強,用作“餘氏黑藥膏”的配方原料可謂精妙之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藥力專、藥效強、用于外治中醫痹證所引發的有關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或酸麻、或脹痛、或腫大、或兼而有之等疑難頑症,效果極其顯著,與西醫相比,西醫診治此類疾病,除手術(尚有後遺症)外,其他治療手段無可比拟;與中醫傳統治療手法相比,推拿、針灸、刮痧、拔罐、放血等手段大多隻能緩解一時而無法治愈。因而,本發明人認為,本發明用治痹證,不但不打針、不服藥、不手術、不針灸、不推拿、不刮痧、不拔罐、不放血、不理療,而且療效短,療效高,安全可靠,患者無創傷、無痛苦,可謂“簡、便、奇、效”,值得推廣使用,以拯救千千萬萬遭受痹痛折磨的患者。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一、本發明的“餘氏黑藥膏”制備:
1、本發明的“餘氏黑藥膏”的中草藥配方原料由“五香”、“五蟲”、“五草”、“五藤”、“五子”36味中草藥組成。其配方與重量配比如下:
“五香”:人工麝香5g、公丁香10g、木香10g、降香60g、乳香10g;
“五蟲”:天蟲10g、全蟲(又稱全蠍)10g、地龍10g、地鼈蟲10g、烏鞘蛇30g;
“五草”:伸筋草10g、透骨草10g、骨碎補10g、豨簽草30g、甘草10g;
“五藤”:雞血藤30g、忍冬藤15g、海風藤20g、青風藤20g、首烏藤30g;
“五子”:生附子(又稱:附子)60g、白附子30g、覆盆子30g、枸杞子30g、菟絲子30g;
再加人參30g、當歸60g、三七120g、黃柏30g、黃連30g、膽南星60g、白芥子60g、川烏60g、草烏60g、羌活60g、獨活60g。全方計36味共1160克。
2、熬制“餘氏黑藥膏”所需的植物油:
山茶油、花生油、菜籽油、香油等任選一種,其中以“山茶油”為最佳,本發明實施例采用“山茶油”。
注:中草藥配方原料與植物油的重量配比為:藥1份,植物油2份,即(藥1份:油2份),如中草藥配方原料總重量為100克,那麼需配植物油200克。
3、制備工藝:
①、備料:
a、備好上述重量配比的中草藥配方原料1份(中藥飲片)計1160克;
b、備好植物油2份共計2320克;
c、備好上述重量配比的中草藥配方原料3份(打粉備用)計3480克;
②、浸泡:
把植物油2320克倒入1份中草藥配方飲片1160克中浸泡3-7天;
③、熬制:把經浸泡的中草藥原料和植物油全部一次性倒入鐵鍋内,用武火熬沸後,改用文火熬煉45分鐘至“滴水成珠”,熄火、瀝渣後獲得藥油,在100℃的藥油中加入已打成粉的3份中草藥配方原料,攪勻,即成“餘氏黑藥膏”。(注:二千多年來,凡熬煉黑藥膏,瀝渣後,大多在300℃左右的藥油中加入鉛丹而成膏;而本熬煉方法至瀝渣後,在100℃左右的藥油中加入中藥粉末,這樣,即可避免鉛丹帶來的藥毒,也可避免300℃左右的高溫對藥性的破壞而增加療效。因而,本熬煉方法為本發明人所獨制)。
二、本發明的“餘氏噴霧劑”制備:
本發明的“餘氏噴霧劑”制法:取步驟1中的“餘氏黑藥膏”中草藥配方原料加入53°高粱酒浸泡(重量配比為藥1份:酒10份)一個月,去渣,得外用藥酒,裝入帶噴口的塑料瓶備用,取名“餘氏噴霧劑”;
三、本發明的“餘氏中藥包”制備:
本發明的“餘氏黑藥膏”中藥配方“外敷劑”制法:取步驟1中的“餘氏黑藥膏”中草藥配方原料(已打成粉)16克,加入斑蝥、白芥子二味發燙中藥(已打成粉)4克,計20克裝入無紡布袋(餘氏黑藥膏中草藥配方原料8份:兩味發燙中藥2份),即得外敷中藥包,取名“餘氏中藥包”。
四、本發明“餘氏黑藥膏”的功效:補氣血、益肝腎、強筋骨、祛風除濕、溫經散寒、清利濕熱、豁痰宣痹、活血化瘀、消腫散結、通絡止痛。
五、本發明“餘氏黑藥膏”的适應症:用于治療“痹證”,即西醫所謂“頸肩腰腿痛”或“風濕骨病”,包括痛風、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風濕及類風濕性膝關節炎、老年退行性膝關節炎、頸腰椎及膝關節、踝關節、腕關節、肘關節、腳後跟骨質增生、坐骨神經痛、關節積液等;症見肌體筋骨、關節、肌肉等處發生酸、麻、脹、痛,或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行走無力、無法下蹲、無法上下樓等。
六、本發明“餘氏黑藥膏”用法:先取有關患處的最痛壓痛點,再取“餘氏黑藥膏”8克左右,攤在紗布上,敷貼在最痛壓痛點上,24小時換藥一次。
“餘氏噴霧劑”用法:原則上哪裡痛噴哪裡,每患處連噴二、三下,一日噴10次左右。
“餘氏中藥包”用法:先取患處壓痛點,再把中藥包放入已備好的水溫在50-70℃的溫水中濕透後,提起放在手掌上壓擠中藥包裡多餘的溫水,最後外敷在患處,外蓋保鮮膜用以固定并保溫。外敷10-15分鐘後,患處便有發燙之感,再過15-20分鐘卸去(注意:水溫應控制适中,不宜太燙;外敷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燙傷)。
“餘氏黑藥膏”與“餘氏噴霧劑”、“餘氏中藥包”三者功效相當,在治療“痹證”臨床上,可單一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七、本發明“餘氏黑藥膏”療效:由于“餘氏黑藥膏”中草藥配方精妙,熬制方法獨特,療效極其神奇,堪稱全國一流。經臨床驗證,以治療頸肩腰腿痛患者100例來說明。在100例頸肩腰腿痛患者中,最小年齡28歲,最大年齡92歲。其中頸椎病引發肩臂酸痛者16例,肩周炎引發肩周疼痛者18例,腰椎間盤突出引發腰、腿酸麻脹痛者13例,老年退行性膝關節炎引發膝關節漫腫、疼痛、伸屈不利者12例,膝關節骨質增生引發疼痛兼膝關節積液者17例,踝關節、腕關節、肘關節疼痛者16例,類風濕性關節炎引發關節疼痛者3例,痛風發作與痛風間歇期患者5例。其中疼痛症狀稍輕者,治療8-12天疼痛消失;病程三五年且疼痛厲害者,治療20天左右疼痛消失;病程10年以上且疼痛厲害者,治療30-40天疼痛消失;膝關節骨質增生引發膝關節積液者,治療10-20天積液消失;老年退行性膝關節炎引發膝關節腫痛、伸屈不利但關節無變形者,治療40天左右痛止腫消,伸屈自如;腰椎間盤初次突出引發腰腿酸麻脹痛患者,治療30天左右臨床症狀消失;特别是痛風發作患者,治療3天即可痛止腫消。以上述100例患者作統計,用“餘氏黑藥膏”及配合使用“餘氏噴霧劑”、“餘氏中藥包”外治中醫痹證,即頸肩腰腿痛,治愈率可達80%以上(以臨床症狀消失,随訪多年不複發為準),有效率可達95%以上(以臨床大部症狀消失為準)。
八、本發明的毒副作用:除極個别患者患處皮膚産生輕度過敏外,幾乎無毒副作用。
九、注意事項:用“餘氏黑藥膏”及“餘氏噴霧劑”、“餘氏中藥包”外治頸肩腰腿痛期間,不宜勞作,不宜熬夜,仰卧起坐及行走等動作不宜快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