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九大功效
1.補充膳食營養
黑茶中含有較豐富的營養成分,最主要的是維生素和礦物質,另外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物質等。對主食牛、羊肉和奶酪,飲食中缺少蔬菜和水果的西北地區的居民而言,長期飲用黑茶,是他們人體必需礦物質和各種維生素的重要來源。所以,安化黑茶在當地有“生命之茶”之說。
2.助消化、解油膩、順腸胃
黑茶中的咖啡堿、維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體消化和調節脂肪代謝,咖啡堿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從而增進食欲和幫助消化。日本學者通過科學檢驗已證明,黑茶具有很強的解油膩、消食等功能,這也是西北地區的居民特别喜歡這種茶的原因。另外,黑茶還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環境,具有順腸胃的功能。我國有利用老黑茶治療腹脹、痢疾的傳統。
3.降脂、減肥、軟化人體血管、預防心血管疾病
黑茶具有良好的降解脂肪、抗血凝、促纖維蛋白原溶解的作用,還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有效直徑,從而抑制主動脈及冠狀動脈内壁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從而達到降壓,軟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于1990年對55名老幹部高血脂患者,經連續服用黑茶180天(每日 3克 )的情況進行觀察,其中50例血脂含量和血中過氧化物活性明顯下降。在新疆、内蒙、青海等茯茶重點消費區進行的流行性病學調查表明,長期飲用黑茶對人體的血脂、血糖、血壓、血管硬化具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并對體重、體形具有良好的調控作用。
安化黑茶被日本人稱之為“瘦身茶”,韓國人稱之為“美容茶”,東南亞人稱之為“苗條健康茶”。安化黑茶已成為降“三高”的首選飲品。
4.抗氧化、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有關衰老的自由基理論認為,在正常的生理條件下,人體内的自由基不斷産生,也不斷被清除,處于平衡狀态。黑茶中不僅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如兒茶素類、茶色素、黃酮類、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D、胡蘿蔔素等,而且含有大量的具抗氧化作用的微量元素,如鋅、錳、銅和硒等。
黑茶中的兒茶素、茶黃素、茶氨酸和茶多糖,尤其是含量較多的複雜類黃酮等都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因而黑茶具有抗氧化、延緩細胞衰老的作用。
5.抗癌、抗突變
20世紀70年代後期,世紀各國的科學家先後發現茶葉或茶葉提取物對多種癌症的發生具有抑制作用。湖南農業大學采用現代藥物篩選的尖端技術——高通量篩選技術,對黑茶進行腫瘤細胞模型SGC7901的高通量篩選研究,證明黑茶對腫瘤細胞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6.降血壓
黑茶具有降血壓的作用在醫學界早有報道。此外,還發現茶葉中的咖啡堿和兒茶素類能軟化血管,通過血管舒張而使血壓下降。
樓福慶教授等權威專家發現茶色素具有顯著的抗凝、促進纖溶、防止血小闆黏附聚集和抑制動脈平滑肌細胞增生的作用,還能顯著降低動物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并對ACE酶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具有降壓效果。
7.改善糖類代謝,降血糖,防治糖尿病
對幾種茶類的茶多糖含量測定的結果表明,黑茶的茶多糖含量最高,且其組分活性比其它茶類要強。這是因為在發酵茶中,由于糖苷酶、蛋白酶、水解酶的作用,而形成了相長度較短的糖鍊和肽鍊。短肽鍊較長肽鍊更容易被吸收,且生物活性更強。所以,這久死發酵茶尤其是安化黑茶茶多糖的降血糖效果優于其它茶類的原因之一。
8.殺菌、消炎
研究表明,茶黃素不僅是一種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劑和抗氧化劑,還對肉毒芽杆菌、腸類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加膜杆菌、蠟樣芽孢杆菌有明顯的抗菌作用。此外,茶黃素對流感病毒的侵襲和輪狀病毒和腸病毒的感染有一點抑制作用。
9.利尿解毒、降低煙酒毒害
茶水利尿,并可分解煙草中的某些毒素,尤其能抑制尼古丁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安化黑茶的曆史
安化黑茶起源于唐朝,而盛行于宋明清時期,民國後因為戰亂而逐漸衰退,慢慢淡出内陸居民的視線。
安化是我國唯一一個先有茶後立縣的地方,自古“黑茶”是安化的代名詞。有記載的安化黑茶曆史最早可追朔到公元816年,唐代楊烨《膳夫經手錄》中所述的“渠江薄片,益陽團茶”就是安化黑茶。宋代以後,安化每年向朝廷進獻貢茶。明萬曆年間,安化黑茶稱“蘭芽鍋”,用火培之,統呼黑茶,并定為官茶,用之與西域換馬,充當茶馬易市的主題。可見,安化黑茶的曆史距今有一千一百多年了。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紀)參照四川烏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進,制成黑茶。烏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殺青(鍋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葉氣,滋味醇和,更受西北各少數民族的歡迎。當時,西藏喇嘛常至京師禮佛朝貢,邀請賞賜。回藏時,明朝廷賞給許多禮物,其中茶葉是大宗,指定有四川官倉撥給,但喇嘛們去繞道到湖廣收賣私茶。湖廣黑茶最适合他們的口味,而當時的黑茶主産于安化一帶。
安化黑茶于十五世紀後期,通常經由湖北邊銷北方和西北。由于安化茶滋味濃厚醇和,且量多價廉,西北那些領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采購私販。從明至清,茶葉都屬于朝廷的“計劃供應商品”,當時雖然四川茶、漢中茶在明代是朝廷的“定點生産商品”,但利厚暢銷的安化黑茶很快讓漢中茶和川茶市場冷落,産銷蕭條。從此安化黑茶因此成為官茶。
道光元年(1820年)左右,安化邊疆劉江劉姓茶人在晉商“三和公”指導下,采用花格蔑簍,全人工踩制工藝,在百兩茶的基礎上,增加總量,制成了現時的千兩茶,如今這個擁有70餘道工序的安化千兩茶制作技藝于2008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安化黑茶是20世紀50年代絕産的傳統工藝商品,主要由于海外市場的征購,這一原産地在安化山區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紀之初璧現,并風靡廣東及東南亞市場,從而被權威的台灣茶書譽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曆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