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現代文明的根基,是人類發展的主線劇情。這兩年的國際局勢,讓各國重新認識到工業的重要性,我斷言未來30年人類主要大國将圍繞工業展開一場曠世“工業格局重構”之戰!近來,美國、韓國、法國、德國、日本紛紛出台針對新能源、集成電路、電動汽車、航空航天、關鍵工業原料的發展計劃,毫無疑問“未來工業之戰”已經打響!
近年來中國一些省份對工業有所懈怠,畏難情緒嚴重,熱衷于來錢快的房地産、服務業,這是非常危險的思維,工業不是敲門磚,用完就扔,工業是“水”和“空氣”,是經濟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哪怕以美國之強,缺少了強大工業,也兩腿戰戰,英雄氣短!
2021年中國大陸各省市工業表現如何?請看下表:
一、從工業營收看
超級工業強省:廣東16.98萬億、江蘇14.99萬億;
工業強省:山東10.23萬億、浙江9.8萬億;
工業大省:福建6.47萬億、河南5.4萬億、四川5.26萬億、河北5.21萬億、湖北4.92萬億、安徽4.48萬億、上海4.42萬億、江西4.4萬億、湖南4.28萬億。
二、從工業利潤看
第一陣營:廣東10928億、江蘇9358億;
第二陣營:浙江6789億、山東5269億;
第三陣營:四川4359億、福建4353億、北京3665億、陝西3605億、内蒙3381億、江西3122億、上海3032億;
第四陣營:山西2950億、安徽2670億、河南2581億、河北2294億、湖南2060億。
三、人均工業産值十強
上海17.8萬、江蘇17.7萬、天津16.3萬、福建15.6萬、浙江15.2萬、廣東13.5萬、北京12.8萬、山東10.1萬、内蒙古10萬、江西9.7萬。
四、人均工業利潤十強
北京1.67萬、内蒙古1.41萬、上海1.22萬、江蘇1.1萬、浙江1.05萬、天津1.05萬、福建1.05萬、陝西0.91萬、廣東0.87萬、陝西0.84萬。
表二:
五、工業營收增速前十
山西56.7%、内蒙古43.91%、甯夏37.73%、新疆33.87%、甘肅31.71%、青海31.64%、陝西26.25%、浙江26.09%、海南25.67%、西藏24.84%,資源型省區大出風頭。
六、工業利潤增速前十
青海224%、山西206%、新疆204%、西藏159%、内蒙古157%、甯夏127%、北京105%、吉林89%、陝西85%、黑龍江83%,資源型省區的天下。
七、利潤率最低的五個省份
河北4.4%、黑龍江4.55%、河南4.78%、湖南4.82%、遼甯4.83%。
八、部分省份工業點評
1、粵蘇工業孰強孰弱?答案漸趨明顯!
粵蘇争雄是中國20年來經濟發展的主旋律,網絡上關于粵蘇孰強孰弱的争論經久不息,單就工業實力來說,廣東在總量數據上有10%左右的優勢,但在人均數據上江蘇領先20%左右,工業綜合競争力江蘇略勝廣東。
從發展的角度看,未來江蘇大概率會成為中國工業第一強省。2021年江蘇工業産值增長22.68%,利潤增長27%,遠快于廣東的15.61%和17.67%,廣東工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後勁不足,具體到城市來說,近年深圳、東莞等受低端制造業外流影響,工業降速明顯,前景堪憂。在工業新産業的布局上,江蘇也明顯優于廣東,尤其是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造船、航空航天、工業裝備等重點領域,江蘇相對廣東已經建立起較大優勢。
廣東近年在發展方向上其實犯了不小的錯誤,重服務業和軟件信息業,而輕先進制造業,導緻沒有完全抓住這幾年硬件紅利,尤其是集成電路和新能源崛起的重大機遇。目前,長三角先進制造業已經全面領先珠三角,廣東的形勢非常不樂觀,如果制造業繼續疲軟,被制造業吸引而來的龐大的外來人口自然也留不住,随之服務業也可能迎來挑戰。
粵蘇争霸的天平,已經傾向江蘇!
一面是先進制造布局不利,一面是東南亞強力競争、外企出走,廣東正遭遇改革開放40年來最嚴峻的時期!廣東何去何從?
我認為廣東的出路是加速珠三角擴容,珠三角必須跳出珠江口,向粵東的潮汕地區和粵西的湛茂擴展,甚至将贛南、湘南、桂東納入,在更大範圍内展開合作、強化供應鍊。大灣區太小,大珠三角才是廣東的未來!
2、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
山東工業産值比浙江多4000多億,但利潤卻低了足足1500億,利潤率僅有5.15%,是四大工業強省中最低的,與粵蘇浙相比,山東工業在産業結構、産業鍊深度、科技含量等方面都存在明顯差距,這也是國家讓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原因所在。
橫向看,山東工業确實有不足,但縱向看,進步也非常明顯。與2020年相比,山東工業産值增長21.36%,利潤增長23%,增速排名看似中等,但排在前面的主要是資源省份,實際增速僅次于江蘇,與浙江不相上下,快于廣東、四川、福建、湖北、河北、安徽等經濟大省,說明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甚至是超預期的。
山東工業的優勢是基礎紮實,産業全面,劣勢是産業鍊深度不夠,尤其是産業鍊終端企業匮乏。如,山東有很多汽車産業鍊企業,但缺少汽車整車企業,山東也有很多芯片材料企業,但芯片設計、制造和封裝企業都不強。而這正是山東與粵蘇浙的差距所在,山東必須學會系統性發展工業産業鍊的理念,快人一步切入産業鍊的一個環節,然後向上下遊延伸,打造全産業鍊,最終形成産業集聚,打造出具有全球競争力的産業集群。
3、浙江:工業強省範本
改革開放前,浙江在中國工業體系中存在感不強,但現在已經是中國第三工業強省。浙江工業崛起是一本教科書,值得每一個省市研讀。浙江工業崛起的因素有很多,但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浙江企業家最大特點是令人驚歎的前瞻性視野,善于審時度勢,根據市場變化,做出精準的方向性選擇。如吉利李書福,80年代生産冰箱配件,90年代轉向摩托車,沒過幾年又轉向汽車,2010年收購沃爾沃,現在已經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汽車企業。不斷變換企業主業,是浙江企業的普遍現象,這在其他省份偶爾有,但并不常見。
4、福建
營收6.47萬億,利潤4353億,營收增長16.71%,利潤增長25.44%。
福建在有限人口和資源條件下達到如此高度,堪稱奇迹!福建工業的崛起和浙江很類似,人的進取心很重要,但福建在人才吸引力上與浙江有差距,需要正視。
5、河南
營收5.4萬億,利潤2581億,營收增長14.2%,利潤增長1.43%。
情況非常不好,尤其是利潤率全國倒數第三。河南應緊跟山東進行新舊動能轉換,但采取的措施要有所區别:對于舊動能,由于河南工業底子比較薄,不建議像山東那樣大規模關停落後産能,建議實行3-5年過渡期分批淘汰;新動能方面,河南自造能力比較弱,建議國家央企、長三角、珠三角進行對口産業轉移,幫河南把基礎打好,同時培育河南的自我進化能力。争取用5-10年時間讓河南進化成工業強省!
6、四川
營收5.26萬億,利潤4359億,營收增長16.21%,利潤增長36.32%。
資源大省,财政轉移大省,人口大省,四川工業其實可以做得更好。四川工業的問題是資源型産業多,制造業占比相對較低,四川應強化先進制造業,讓農民工不出省就能就業。
7、河北
營收5.2萬億,利潤2294億,營收增長23.78%,利潤增長12.56%。
規模尚可,盈利能力低,作為一個資源比較豐富的沿海大省,河北的表現無法令人滿意,可能也有冬奧因素。不管怎麼說,河北的新舊動能轉換必須提速!
8、湖北
營收4.92萬億,利潤3190億,營收增長20.79%,利潤增長26.64%。
比較優秀,繼續保持。
9、安徽
營收4.48萬億,利潤2670億,營收增長18.06%,利潤增長16.38%。
長江流域的合肥、蕪湖、馬鞍山、安慶表現不錯,但其他地市很一般,整體表現令人有點失望。安徽如果想成為工業強省,必須讓皖北城市強起來。要注意的是,江西已經追上來了!
10、江西
營收4.4萬億,利潤3122億,營收增長16%,利潤增長28%。
江西工業近年崛起的很迅猛,今年更是超越了湖南,與安徽隻差一步之遙,明年大概率進入全國工業十強。江西工業最大特點是遍地開花,南昌、九江、贛州、上饒、宜春、吉安、上饒、萍鄉、撫州都是工業城市,而且産業很新,新能源、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産業實力非常強大。如果江西人口能達到安徽、湖南水平,未必不能成為中國經濟強省。
11、湖南
營收4.28萬億,利潤2060億,營收增長11.54%,利潤增長1.34%。
營收被安徽、江西超越不說,這利潤是啥情況?這才幾年,利潤就被江西甩開1000多億!1000多億意味着什麼?意味着3座三線城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湖南工業與江西的差距=嶽陽+衡陽+常德+株洲,不可謂不大了!湖南6644萬人口,江西4519萬人口,比平均更是完敗!
多年前我就反複強調,人口和工業才是一座城市的立身之本,沒有一定規模的工業打底,城市的一切都是浮雲,随時可能煙消雲散!湖南工業走到這一步,和湖南幾乎完全踏空幾大新興産業有極大關系,新能源、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甚至生物醫藥,湖南都缺乏存在感。
湖南是該反思了!
從目前狀态看,未來我比較看好江蘇、浙江、山東、湖北、江西五省工業發展。
下一篇
人的大腦終生都在發育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