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海龍
單位:易縣中醫醫院
經方六經辨證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因此世間一切疾病都可以用六經來辨治。清代醫家柯韻伯也曾言:“仲景之六經,為百病立法,不專為傷寒一科,傷寒雜病,治無二理,鹹歸六經之節制。”俞根初說:“以六經钤百病,為确定之總訣”。
痰飲水濕是津液代謝敷布失常後的病理産物,四岐而一源。其産生多源于正氣不足,機體功能沉衰。“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是醫聖仲景提出的治療痰飲水濕的治則和大法。通過溫藥和之的治法,反推其證屬于陰證寒證,因此單純的痰飲水濕證六經歸屬于太陰病範疇。
痰飲水濕停聚日久易郁而化熱,而形成痰熱或濕熱證,此時單純的“溫藥和之”必會加重其郁熱之象。故其在化(痰)濕同時加以清熱。而據清熱治法反推其六經為陽明,因此當痰飲水濕郁而化熱即(痰)濕熱證時六經辨證應為太陰陽明合病。
下面結合一具體病例看從六經論治濕熱證:
張某女性47歲 初診:2022-01-15
患者10天前外出受涼後出現鼻塞、流涕自感身冷,自服“感冒清熱顆粒”未見明顯好轉,1天後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39.5℃,伴咳嗽氣促,偶伴少量咯痰。到縣醫院就診,做完流調及核酸檢測後,以“肺部感染”收住院,住院期間患者仍有多次反複發熱。住院8天病情好轉,咳嗽減輕而出院。出院第二天下午又出現發燒而來診。
刻下:惡寒發熱,體溫38.6℃,自感身沉重疼痛,咳嗽,痰白粘量不多,不易咯出,伴胸悶氣短,咽部不适。受涼後、夜間咳嗽明顯。無鼻塞流涕,頭部有少量汗出,口渴口粘不苦不思飲。納差,大便粘而不爽,小便量偏少微黃,舌淡胖苔白膩微黃,脈沉滑略數。
處方:
炒苦杏仁10g白蔻仁10g生薏仁30滑石24g
姜半夏15g川厚樸10g淡竹葉10g白通草10g
葶苈子10g炙甘草6炙杷葉10g
顆粒劑5劑(共計10袋),囑其每次一袋,開水沖服。每日服3次。
複診:2022-01-18
患者自訴初診當晚服藥後小便通暢,微微汗出後體溫降至正常。近2日未再有發熱惡寒,咳嗽明顯減少,大便不粘,日1-2行。食欲好轉,無身痛,自感身體輕松。舌淡苔薄白潤,脈沉略滑。原方再開5劑鞏固治療。
按:本案病初起于外感受涼,未迅速截斷病程而住院後“抗生素”治療8天。病情仍未得以控制。刻下:惡寒發熱,體溫38.6℃,身沉重疼痛,看似符合表證的特點,但整體而看并結合舌脈卻非表證。舌淡苔白膩微黃,脈沉滑略數,口渴口粘不苦不思飲,小便量偏少微黃,大便粘而不爽均提示裡有濕熱,濕熱阻遏氣機,氣機不暢而見胸悶氣短,咽部不适;濕邪阻遏氣機,氣機不通,不通則痛,而見頭痛身重等。
正如薛生白在《濕熱病篇》第【1】條中說:濕熱證,始惡寒,後但熱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飲。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上焦篇第【43】條同樣提到:頭痛惡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脈弦細而濡,面色淡黃,胸悶不饑,午後身熱......。故本案辨六經應為太陰陽明合病(濕熱證)。
病不在表故不能用汗法,汗之則神昏耳聾,甚則目瞑不欲言。其法應為化濕清熱,宣暢氣機,選方三仁湯加味化濕清熱(宣上、暢中、滲下),并參《濕熱病篇》【18】濕熱證,咳嗽晝夜不安,甚至喘不得眠者......宜葶苈、枇杷葉、六一散等味。藥後小便暢,微汗出,熱退咳減,繼諸苦遂除。
清代醫家雖将溫病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單純的溫熱類疾病,葉氏提出了衛氣營血辨證;一類是濕熱(溫)類疾病,濕熱(溫)病吳鞠通提出從三焦論治的原則。而無論是溫熱病還是濕(熱)溫病其病位亦離不開表、裡、半;其病性不是陰證就是陽證,故完全可以用六經辨證來治療。正如《醫宗金鑒》所言:漫言變化千般狀,不外陰陽表裡間。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