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兵中醫”
導語:我曾治過一例鼻咽癌患者,服藥後各種症狀很快消失,足見中醫如辨證精準,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俗話說:藥如對證一碗湯,藥不對證用船裝。患者症狀消失以後,自行停藥,後發生病情反複,後再經調治才好,在此奉勸各位病友,治療過程中萬不可自行停藥,要及時與醫生溝通配合。
鼻咽癌案
患者男,53歲,2021年06月19日初診。
主訴:鼻塞,流膿涕4年,加重2個月。
病史:患者于2017年因鼻塞,流膿涕,涕中帶血,色紫黑,而于當地醫院就診,經查診斷為鼻咽癌,一直放化療治療。2019年5月複查發現轉移到肺部,左肺有2.1×1.9cm占位,使用靶向藥治療。近2月來,鼻塞,流膿涕加重,出現頭疼,以左側後頭部為主,喉嚨疼,左耳根部也偶有刺痛感,舌根部偶爾痙攣,肩部也偶有痙攣,以前在他處吃中藥進行治療,後經人介紹到我診所。診見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間有膿血涕,唇色暗,以前便秘,用了保健品以後則出現便溏,自覺怕冷,舌苔白膩,舌中有裂紋,舌下脈絡嚴重瘀阻,左脈沉滑澀,右脈沉而關弱。
西醫診斷:鼻咽癌肺轉移
中醫診斷:鼻淵
證型:痰瘀交阻,氣陰兩虛
治法:化瘀祛痰,氣陰兩補。
處方:
射幹10g、桔梗10g、白芷10g、天麻15g、川芎20g、西洋參10g、鐵皮石斛10g、黃芪30g、柴胡6g、升麻6g、浙貝母30g、鼈甲30g、牡蛎30g、蛇莓30g、雞内金15g、甘草10g、炒麥芽10g、炒雞内金10g、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谷芽10g、紅花10g、丹參30g、白術15g、郁金10g、玄參15g、北沙參15g、法半夏15g、陳皮10g、遠志12g、生白芍20g、蔓荊子6g、黨參10g、延胡索10g,7付。
二診:喉嚨疼痛好了很多,左後腦部有些木痛,躺下後則疼痛消失,晚上口幹舌燥,流黃涕。上方加葛根、天花粉、白花蛇舌草、敗醬草、全蠍、蜈蚣。
處方如下:
射幹10g、桔梗10g、白芷10g、天麻15g、川芎20g、西洋參10g、鐵皮石斛10g、黃芪30g、柴胡6g、升麻6g、浙貝母30g、鼈甲30g、牡蛎30g、蛇莓30g、雞内金15g、甘草10g、炒麥芽10g、炒雞内金10g、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谷芽10g、紅花10g、丹參30g、白術15g、郁金10g、玄參15g、北沙參15g、法半夏15g、陳皮10g、遠志12g、生白芍20g、蔓荊子6g、黨參10g、延胡索10g、葛根30g、天花粉30g、白花蛇舌草30g、敗醬草30g、全蠍10g、蜈蚣2條(共2g),7付。
三診:喉嚨疼痛消失,後腦部疼痛明顯減輕,口幹舌燥好轉。舌根部、肩部痙攣好轉,但還有一些,嘴不能大幅張開。原方再進7劑。
這之後,有一個多月患者沒有和我聯系,後經助理跟蹤,原來患者吃了藥以後所有症狀基本都消失了,自以為好了,遂自行停藥。
四診:最近又出現了胃脘痞悶脹氣,尿頻尿急,夜尿增加,偶有耳根感覺,舌肩痙攣近一周又出現反複,重新開方如下:
人參10g、黃芩10g、黃連3g、幹姜10g、法半夏15g、甘草10g、烏藥10g、山藥10g、益智仁10g、黃芪30g、生白芍20g、蛇莓30g、土貝母30g、浙貝母30g、生雞内金15g、全蠍10g、蜈蚣2條(共2g)、炒白芥子15g,7付。
患者後遵醫囑服藥,期間稍作加減,經3個月治療,各種症狀消失,一如常人。
按:
鼻咽癌是原發于鼻咽黏膜被覆上皮的惡性腫瘤,鼻咽位于顱底和軟腭之間連接鼻腔和口咽,癌瘤常侵犯臨近的腔窦、顱底或顱内。鼻咽癌病人雖然見于五大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但世界上80%左右的鼻咽癌發生在中國。
中醫古籍中沒有“鼻咽癌”這一病名,在其所載的一些疾病中,與鼻咽癌的體征與症狀有許多是一緻的。如“血衄:即鼻中出血,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衄者,陽熱怫郁則血妄行為鼻衄也。’”從中醫學的觀點來看,鼻咽癌是熱毒之邪上犯,損傷血絡或灼津成痰,熱毒與痰搏結,日久而變生之惡肉。
鼻咽癌的中醫治療原則為攻補兼施。因為腫瘤病因虛緻'實',又因'實'緻虛,二者互為因果,故治療必須做到祛'實'補虛,即扶正與祛邪。二者如果配合适宜,則效果良好。
此例患者病程較長,又經多年放化療,氣陰兩虛。故治療上既要攻邪又要扶正。
故以射幹、桔梗、白芷這一組藥來對治鼻流膿涕,喉嚨痛,射幹療咽閉,桔梗、白芷化膿;法半夏、陳皮、遠志以化痰凝;浙貝母、鼈甲、牡蛎、蛇莓、郁金、雞内金軟堅散結,又可對肺内轉移病竈進行治療;紅花、丹參、川芎活血化瘀;
炒麥芽、炒雞内金、炒山楂、炒神曲、炒谷芽為本人自創五仙散,對于癌症晚期及重症患者脾胃虛弱有良好的作用,脾胃乃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運則氣血可足,正氣可複,此為治療虛證之本也。
生白芍配甘草是著名的芍藥甘草湯,二藥酸甘化陰,能柔肝止痙,因患者舌肩痙攣故加此方。
西洋參、鐵皮石斛、玄參、北沙參以滋陰;黃芪、黨參、白術、柴胡、升麻是補中益氣湯加減,以健脾補氣。蔓荊子引經藥,諸子皆将而蔓荊子獨升,此藥可引諸藥上行頭部;天麻、延胡索以止頭痛。諸藥合用,标本兼顧。
二診患者正氣有所恢複,故加全蠍、蜈蚣蟲類藥以加強化瘀通絡的作用,因久病者必入絡,非蟲類藥不足以通絡。因其涕黃稠,故加白花蛇舌草與敗醬草以清熱解毒,後頭木痛,故加葛根、天花粉以止痙。
患者服藥後各種症狀很快消失,足見中醫如辨證精準,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療效。俗話說:藥如對證一碗湯,藥不對證用船裝。
然而在這裡要強調,患者吃藥療效明顯時,症狀常會很快消失,當症狀消失以後,萬不可自行停藥。如自行停藥,而病未愈,不僅會發生病情反複,也容易發生病情變化,使再次治療更加困難,實是得不償失。
張勝兵作品《攻癌救命錄》淘寶京東各大新華書店有售!挂号可獲得簽名書以及與張醫生合影留念!
03常用中草藥
(1)射幹
出自《神農本草經》,為鸢尾科植物射幹的幹燥根莖。主産于湖北、河南、江蘇、安徽等地。
苦,寒。歸肺經。善于清熱解毒,消痰,利咽。本品苦寒洩降,清熱解毒,主入肺經,有清肺瀉火,利咽消腫之功,為治咽喉腫痛常用之品。且可降氣消痰,以平喘止咳。
《神農本草經》:“主咳逆上氣,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結氣,腹中邪逆,食飲大熱。”
《滇南本草》:“治咽喉腫痛,咽閉喉風,乳蛾,痄腮紅腫,牙根腫爛,攻散瘡癰一切熱毒等症。”
此處因本藥即可消痰,又可利咽,故與桔梗、白芷同用以治其鼻咽處痰凝之證。
(2)桔梗
藥出《神農本草經》,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以東北、華北地區産量較大,華東地區質量較優。
性味苦、辛,平,歸肺經。宣肺,祛痰,利咽,排膿。本品辛散苦洩,宣開肺氣,祛痰,無論寒熱皆可應用。且桔梗因能宣肺洩邪以利咽開音,凡外邪犯肺,咽痛失音者,常配甘草、牛蒡子等用。
桔梗性散上行,能利肺氣以排壅肺之膿痰,可治肺癰咳嗽胸痛,如桔梗湯(《金匮要略》);也可配魚腥草、冬瓜仁等以加強清肺排膿之效,以治肺癰。
桔梗又可宣開肺氣而通二便,用治癃閉、便秘,此提壺揭蓋之法也。因本品性升散,凡氣機上逆,嘔吐、嗆咳、眩暈、陰虛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十二指腸潰瘍者慎服。用量過大易緻惡心嘔吐。
《神農本草經》:“主胸脅痛如刀刺,腹滿腸鳴幽幽,驚恐悸氣。”
《珍珠囊藥性賦》:“其用有四:止咽痛,兼除鼻塞;利膈氣,仍治肺癰;一為諸藥之舟楫;一為肺部之引經”。
《本草蒙筌》:“開胸膈,除上氣壅,清頭目,散表寒邪,驅脅下刺痛,通鼻中窒塞,咽喉腫痛急覓,逐肺熱,住咳,下痰,治肺癰排膿,養血,仍消恚怒,尤卻怔忡。”
在治療本病時,以桔梗配伍射幹,相須為用,加強其祛痰利咽的作用,且可引藥上行,使諸藥力達鼻咽部。
(3)白芷
首見《神農本草經》,為傘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幹燥根。白芷産于河南長葛、禹縣者習稱“禹白芷”,産于河北安國者習稱“祁白芷”。産于浙江、福建、四川等省,習稱“杭白芷”和“川白芷”。
性味辛,溫。歸肺、胃、大腸經。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鼻竅,燥濕止帶,消腫排膿。
本品辛散溫通,祛風解表散寒之力較溫和,而以止痛、通鼻竅見長,故為治鼻部疾病之要藥。本品善入足陽明胃經,故陽明經頭額痛以及牙龈腫痛尤為多用。
因其辛溫香燥,善除陽明經濕邪而燥濕止帶。對于瘡瘍初起,紅腫熱痛者,可收散結消腫止痛之功。
《神農本草經》:“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閉陰腫,寒熱,風頭侵目淚出,長肌膚,潤澤。”
《本草綱目》:“治鼻淵、鼻衄、齒痛、眉棱骨痛,大腸風秘,小便出血,婦人血風眩運,翻胃吐食;解砒毒,蛇傷,刀箭金瘡。”
白芷祛風、散寒、燥濕,可宣利肺氣,升陽明清氣,通鼻竅而止疼痛,故可用治鼻淵,鼻塞不通,濁涕不止,前額疼痛,且能消腫排膿,故于本病中與射幹、桔梗聯用,以治鼻咽部膿腫濁涕。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