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比勤奮更決定人生的,是這些底層思維

作者:于觀潭

億萬富翁理查·芒格說過:“對手裡拿着鐵錘的人來說,世界就像一顆釘子。”

人與人最大的區别就是思維方式,面對同一個問題,思考的角度不同,采取的反應不同,最終的結果,也大相徑庭。為什麼有人學習和工作非常努力,但成績一直平平,多半是被自己的思維模式所困。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不斷刷新自己認知過程,而成長需要正确思維的認領,想要改變自己,比勤奮更重要的是你的底層思維,一個人想要快速成,你需要改變底層思維,重塑思維體系。

什麼是底層思維呢?

當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找到一個入口,這就是所謂的思考路徑,但每一個入口都會有不同的思維路徑,我們需要找到問題本質的思考入口。

什麼是思考問題的本質呢,就是問題本身最原始的需求與我們思考問題最終解決方案是否一緻。而這個原始的需求或者原因就是底層邏輯。

底層邏輯思維是我們思考問題時候的核心切入點,從這個點開始思考所做出的決定,才和初心一緻。

比如老闆吩咐你去買一個鋼鑽,為什麼老闆要你去買鋼鑽,他真的需要鋼鑽嗎,分析問題的原因後,老闆隻是想在牆上鑽一個孔,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後,有沒有比買鋼鑽更好的辦法,買個射釘槍不更好嗎?買射釘槍就是這個問題的底層思維。

底層思維決定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有的底層思維相互作用,相互組合,最後就變成了我們獨特的思維體系。下面幾種底層思維方式,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目标思維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關于目标對人生影響的調查。調查選了一群智力、學曆、環境都差不多的年輕人。

調查結果發現:27%的人沒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比較清晰的短期目标;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長遠目标。

25年跟蹤調查發現,那3%的人,他們始終朝着一個方向不懈地努力,最後他們幾乎都成為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人士、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那10%的人,他們的短期目标不斷實現,生活質量穩步上升,他們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成為各行業不可缺少的專業人士,比如醫生、律師、工程師等。

那60%的人,他們能夠安穩地生活和工作,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

剩下的27%的人,他們大多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常常失業,靠社會救濟度日。

調查最後得出的結論:目标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

你選擇什麼樣的目标,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沒有目标思維,你每天在忙,都隻是瞎忙活。

多元思維模型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種,有些人在面對和解決問題的時候,忙作一團,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而有的人卻可以通過清晰的分析框架,一步步解決地解決問題。

萬維鋼在《萬萬沒想到》一書中層說到:“人們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并非零散的信息,他們之間大多具有某種結構,這些結構就是模型。而哪些厲害的人就是善于掌握和利用這些模型解決問題的人。”

模型是什麼,任何能夠幫助你更好理解現實世界的人造框架,都是模型。理查·芒格就是模型思維的極力推崇者。

在理查·芒格看來,宇宙是一個複雜的整體,人類的全部知識都是在嘗試對這個複雜的整體進行研究,各學科之間沒有分明的界限,但是相互影響的,如果用單一的思維模式去看待事情,就可能會扭曲事實。

通過整合不同學科的思維模型建立起多元思維模型,他們加在一起就會産生特别大的力量,如果從不同學科的角度能得出同樣的結論,那樣做出的投資決策會更正确。

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是對司空見慣的視乎已成定論的事物和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說到逆向思維,就不得不提到慣性思維,人們在處理問題是,喜歡用固定的模式或者思路去進行思考和分析,這樣人的思維容易禁锢在舊的思維和觀念上。

一天晚上,一個小夥子陪爺爺在公園散步,遇到一個氣質美女,就忍不住多看了幾眼。爺爺問,喜歡嗎?小夥子不好意思地笑笑點點頭,爺爺又問,想要她的電話号碼嗎?小夥子往後退了幾步,瞬間臉紅了。爺爺說我給你去要,然後轉身向美女走去。

沒幾分鐘後,我們的電話響了,電話裡面傳來一個甜美的聲音:你好,你是***嗎?你爺爺迷路了,我們在公園的噴泉附近。我對爺爺佩服的五體投地,然後默默的把這個電話存了下來。

有時候,有些靠慣性思維,找不到問題的解決辦法,也許逆向思考一下,問題就迎刃而解。

複利思維

先提一個問題,假設一張普通的紙張足夠大, 将其對折,再對折,反複對折64次,大概會有多高。很多人會想,一張紙才多厚,對折64次,撐死了也就是幾層路那麼高.

所謂的複利思維,其本質上就是:做事情A,會導緻結果B;而結果B,又反過來加強A,然後不斷循環。

每天抽出一部分時間用來學習,也許剛開始的時候,你和同齡人差距不大,日積月累,你的思維和眼界就會超出同齡人一大截。

你每天堅持跑步半個小時,也許一天兩天,你的身體沒有變得多麼強壯,但三五十年以後,和你同齡的人,有人疲弱不堪,有人也許已經不在了,但你還可以一口氣能爬山五樓。

當你學會了理财,哪怕是很低的盈餘,隻要不斷重複,利滾利,若幹年以後,也會是一筆很大的資金。

複利思維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如此而已。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提升你的底層思維,越努力,越自由!

延伸閱讀

比勤奮更能決定人生的,是這6條底層思維

來源:華章管理(ID:hzbook_gl)作者:王賽

你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你就應該用什麼樣的價值觀和行動去管理自己。

在少年讀書時,有位老教授對我說過一句話,他說:“如果人不是從十八歲向八十歲活,而是八十歲向十八歲倒着來活,那絕大部分人都會活得比現在更好”。

這句話恰時好似一記當頭棒喝,卻讓我受益終生。那麼如何實現“倒着活”?

讀人就是其中一個方式,從一個人的人生輾轉起伏中去看他的習慣、他的選擇。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博士被譽為“現代營銷學之父”。

他是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的S.C. Johnson&Son終生教授。他被美國營銷協會評為市場營銷思想的第一位領導者。

科特勒教授擁有重要獎項,包括美國營銷協會(AMA)傑出營銷教育者獎和營銷科學學院傑出教育家獎。美國市場營銷協會稱他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營銷人”,并被國際銷售和營銷高管(SMEI)命名為“年度營銷者”。

我也想寫一篇文章,談談我作為一個旁觀者,觀察到的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六條卓越原則。

01 Think bigger,目标遠大

第一條叫做“目标遠大”,用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原話說就是,“Think bigger”。

在進入經濟學研究領域前,菲利普在芝加哥的在德保大學讀本科。彼時他的想法和大多數當時猶太人的想法是一樣的,就是要去學會計和法律,因為這些專業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可是,“Think bigger”決定了他在十字路口的最終選擇。

在大三的時候,菲利普覺得短期應用型學科并不能為人生鋪墊長遠的道路,自己應該鑽研更基礎的功底學科,也就是經濟學和數學。這種思維模式最終讓他做出轉學到經濟學重鎮芝加哥大學的決定,他師從MIT的諾獎獲主薩缪爾森,一直讀到了博士。

他受邀到凱洛格商學院的時候,同樣運用了這種這種跳出現有約束的局限,追求時間力量的思維。

在研究管理經濟學和從荒野中新開辟出一條市場營銷學的新路之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這個選擇隻有在五十年的今天後才能看出其劃時代的意義——

他沒有成為經濟學界的薩缪爾森第二,卻成為現代營銷的奠基者,成為營銷學第一。

02 長期主義

我記得馮侖曾說過這樣的段子,他說

“如果一個人在喝水,他喝一分鐘,就隻是喝水;連續喝十分鐘,可能我們覺得這個人腦子有問題得送他去醫院;但是如果他連續喝三個小時,那就是偉大的行為藝術,時間決定了一件事情的性質”。

我一直覺得,馮總這個段子,是對“長期主義”最精妙的比喻。

我在好幾個論壇上都碰到過和菲利普·科特勒同時代撰寫《營銷管理》的競争者,他們都是當時美國各大商學院營銷學的大教授,而你一定好奇,為什麼是菲利普科特勒脫穎而出?這就是長期主義!

拜訪完菲利普·科特勒在Sarasota的家後,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其中有一句話引起了很多讀者的觸動:

“你和大師之間最淺的壁壘,就是大師在這個領域當中用激情和積累超過了半個世紀。”

1967年開始菲利普·科特勒的每一版《營銷管理》我都有收藏,有時候看着這本著作的衆多版本,我不禁想——商業史上有多少學者寫一本著作超過半個世紀,而且平均四到五年更新一次?

這種長期主義,甚為罕見。

更絕無僅有的是,他每年保持三到四本著作的出版,現在近九十歲高齡重回開始寫經濟學著作,回饋當年導師薩缪爾森的經濟學教育。

03 善于合作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要成為大師,需要敢于“破”和“立”,在這個視角下,他眼裡看到的大部分都是競争者,對手;

而一個人要成為“一代宗師”,需要的是“融”和“合”,這個格局下他的競争對手都是他的合作者,甚至變成門徒。

從營銷思想史可以看到,斯密斯開創了“細分理論”,李維特提出來“營銷近視症”,麥卡錫構建出“營銷4P”,但是菲利普·科特勒把這些吸納到自己的體系中,形成“STP+4P”,他如同“如來佛祖”,所有天下武功被其吸納,再用系統的方式吐出,他的營銷世界沒有競争對手。

他更善于把營銷領域的新秀變成自己的夥伴。

有一次我和他坐飛機去緬甸,路上他告訴我,他和赫馬溫(菲利普《營銷革命3.0》《營銷革命4.0》合著者)相識于莫斯科,後來深入交流中被赫馬溫在營銷學上的激情與洞見感動,于是和他合作并一路支持赫馬溫的Markplus成長為東南亞最大的營銷咨詢公司。

當代最優秀的一批營銷專家都參與了合作,包括凱文凱勒(由于品牌研究的成就被科特勒欽點合著《營銷管理》),歐洲最大戰略咨詢公司開創者羅蘭貝格先生(合著《戰略管理精要》),以及沃德夫教授(因對B2B營銷的卓越與科特勒合著《B2B品牌管理》《要素品牌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的眼睛裡面是沒有競争對手的,因為他能夠把所有的這些競争者都變成他的合作夥伴,我覺得這是非常高明的格局。

這也是他每次見到我,首先第一個問題即是“Sam,我有什麼可以幫得到你麼”,善于合作,提攜後生,是成為一代宗師的必要品質。

04 不懈學習

第四條叫做不懈學習。

多年前,我跟着菲利普科勒出差的時候,就發現他有一個習慣——每天帶三張信紙,進行折疊放入口袋中,每次碰到有意義和有意思的事,他會記錄下來,到了晚上回到酒店把這些積累起來的内容輸入電腦中。

我記得有一天早上,我陪他在北京吃早飯,他一邊吃飯一邊看英文報紙。離開前,他讓我去找來一把剪刀,把其中提到的一些信息内容剪下來,折疊後放入筆記本中。

另外有一次他和我談到中國興起的商學院,我提到中歐工商管理學院,這對于他來講也是新的信息,他讓我把這中歐的全英文名發給他。後來,他就與當時在中歐任教的沃德福教授合著了營銷作品。

可能很多人認為,大師會給你一個真理,一套絕對不會犯錯的理論,但我可以告訴你,這種觀念屬于妄念。

菲利普·科特勒說過,市場變化得比市場營銷更快,任何理論都有邊界,生命之樹常青。

在數字化時代下,他為了更了解年輕一代的想法,經常自己下載APP來研究消費者行為。

記得他在有一次論壇上講到矽谷安德森提到的“Free免費模式”,中午吃飯時我對他說,Free模式在中國已經過時,很多移動互聯網公司為了在時間窗口掠奪用戶,甚至采取“付費補貼”的方式,他聽了很興奮,于是看我現場給他演示滴滴打車的APP,回美國後,他給安德森寫了封郵件,其中就談到了對矽谷免費模式的升級。

05 高度自律

一個如此高産的人,首先必須做到高度自律。這種自律首先建立在對自己生活與工作的缜密規劃上。

我記得有一次科特勒先生在騰訊演講,騰訊交付我300本書讓他簽名,我提前一天晚上23:00将書送到他的房間,告訴他第二天晚上簽完即可,結果我第二早上7:30去接他早餐時,我發現300本書全部簽完。

另一方面在待人接物上也體現出這種自律。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和我有郵件溝通的企業家、專家甚至包括同事之中,沒有一個人回郵件有菲利普·科特勒那樣精準及時,他回複從來不會超過12小時,猶如康德在哥尼斯堡散步時段般的精準。

有一次在北京,他在演講完後第二天清晨6:30要飛緬甸見昂山素季,因此需要4:30從酒店出發,我怕誤時所以沒睡,第二天早上3:30到酒店行政廳等待,結果我看到菲利普·科特勒淩晨4:00就下樓。

他看到我,非常驚訝又慈愛地說“Sam,從來是我等人,你是早上第一個等待我的人”。他的這種自律、體貼、愛人,貫穿在他的一言一行之中。

06 豐富人生

第六條叫做豐富人生。

菲利普·科特勒家中有很多藝術收藏品牌,包括玻璃雕刻品、日本繪畫和工藝品,他告訴我他對日本藝術的喜愛是源于德魯克對他的影響,他早年受惠于德魯克對他的指點,現在還在擔任德魯克基金會的顧問。

他對藝術是真誠的。

有一次在寶鋼演講完,我随他從寶鋼研修院(無錫尚湖)到達上海,第二天中午他要飛去美國芝加哥,所以有半天空閑時間。他在前一天晚上突然寫了一封郵件給我,讓我帶他去看上海現代藝術館。

第二天早上我去酒店接他,我說今天行程要有改動,現代藝術芝加哥、紐約都可以看,但我今天要帶你去看青銅器收藏著稱的上海博物館,他非常興奮的接受了。

我帶他去看商周青銅器,給他講八大山人和唐伯虎的中國水墨,他用相機拍了很多照片,回美國後買了很多研究中國青銅器和畫的著作,開始他多角度的藝術探索。

看完上博,我送他去機場。我說,你在飛機上可以可以好好休息了,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說“Sam,飛機上我還有三本新的營銷作品要修改完成呢”,我不禁愕然。

六條法則終究歸為一條,積累。

人生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這是你在長周期戰略上必勝的唯一法則。

記下這六條法則,是我希望在他的個人傳記之外,為大家開啟一個新的切入點,從旁觀者的視角去看大師究竟是怎麼煉成的。

大師不是網紅,他不是短期的流星,他用的是積累、人品、閱曆去打敗時間。

我到現在都記得,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曾告訴過我,他第一次為超過300人演講竟然是他45歲的時候,而現在全世界每年有五千萬人在閱讀他的書。

他不是少年得意,是終于大器晚成。

所以,你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你就應該用什麼樣的價值觀和行動去管理自己,這是我從菲利普科特勒先生身上學到的六條法則,一并分享給你,共勉。

延伸閱讀

比勤奮更能決定人生的,是系統思維(構建知識體系)

作者:大華;來源:大華嘻遊(ID:dahua0768)

大部分人可能從來沒有總結梳理過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但往往在實際做事情的過程中都遵循一套科學的方法和邏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見這樣的人,他們對某個專業和領域有着很深的洞見,看問題準,見解獨特,但當你問他是怎麼做到的時,他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01

街頭智慧和科學方法

才能有兩類:街頭智慧和科學方法。因為我發現現實生活中牛逼的人分兩類:

一類是沒看過多少書,也沒上過多少學,但卻能把一件事或一個企業經營的很好,你問他具體怎麼做到的,他們一般沒辦法說出來個一二三,隻能大概的告訴你一些做事或做人的心法。

比如很多小學沒畢業經商卻很厲害的企業家,或者街頭和民間藝人都屬于這類,這類人一般不見得多聰明,但悟性一定很高,雖然他沒辦法總結出做成一件事的科學方法,但其做事的邏輯卻一定遵循着科學規律。很多老闆事業成功後去上中歐、長江商學院的MBA課,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就是這個原因。

一類是接受過高等教育,做事情擁有一套完整科學方法的人,你問他是怎麼做出來的,他能給你逐一剖析,一二三步驟是什麼,系統而缜密。

比如果殼網的創始人姬十三就是這麼個奇葩,他是生物學博士,2010年做果殼網之前他一直都待在學校的生物實驗室裡做實驗,沒有過任何的社會工作經驗,但他卻從科學實驗中總結出一套創業的方法,而且做的還不錯,從最初的果殼網,又孵化出了慕課、在行,包括最近特别火估值過億美金的分答。

02

歸納法和演繹法

認知事物和思考有兩個基本的邏輯法則:歸納法和演繹法。

歸納法是從個别到一般,演繹法是從一般到個别。

歸納法:

條件:

我養的一條狗甲喜歡吃魚;

鄰居家的一條狗乙喜歡吃魚

狗丙喜歡吃魚;

狗丁喜歡吃魚;

······

結論:狗喜歡吃魚

演繹法:

條件:

狗喜歡吃魚;

我家養的阿黃是一條狗;

結論:阿黃喜歡吃魚

我們會從過往實踐經曆中歸納經驗和知識,我們會基于一些知識理論指導演繹其他事物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知識是在不斷變化的,但認知知識的方法是相對穩定的,也就是元認知——人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認知。

03

元認知

知識廣義上來講可以分為五類:數據、信息、知識、才能和智慧。數據經過整理變成信息,信息能解決某個問題就是知識,知識通過反複實踐形成才能,才能融會貫通就是智慧。才能和智慧就屬于元認知的範疇。

從知識到知識體系的構建就是元認知的構建。

舉個例子:

不少傳統做品牌文案的從業者大多是憑感覺,很多廣告人寫個文案,想個創意還要對環境和心情提出要求,不然就沒靈感,這很扯淡。後來李叫獸出現了,告訴大家寫文案也有科學方法,隻要掌握了科學的營銷方法,寫文案就像做數學題一樣套用公式就可以推導出來,于是傳統廣告人懵逼了。

04

為什麼要構建知識體系?

努力奮鬥的意義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1%的靈感最重要。這句話的後半句愛迪生到底有沒有說過暫且不去追究,但依然擋不住不少人這麼認為,這句話強調了天分、靈感,也就是不可控因素的重要性。現實社會中你也會發現,很多成功的人也都會說自己成就的取得99%是靠運氣,運氣這東西也是不可控的,那這樣說努力奮鬥的意義又何在?

人天生擁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自我意識,這是人區别于其他物種的根本,所以即使能改變的隻有1%,我們也不應該停止非運氣、天分因素的學習和努力。

任何的學習都是在增強人的可控能力

籃球場上突然上場一個看架勢就是球場老手的人,

他變向、突破、上籃,

行雲流水一般

——可惜球沒進。

再一次,

他拿到球後輾轉騰挪,

迅速晃開防守隊員,

然後急停跳投,

投籃動作幹淨利落。

底下的觀衆都快要鼓掌沸騰了。

——可是球還是沒進。

奇怪的是,盡管兩次都沒有進球,但這兩次進攻我們已經能夠斷定:他打籃球極其厲害,進球隻是早晚的事。

有的人連續兩次失手,仍然赢得一個「高手」的評價。有的人連進四五球,大家卻覺得「這家夥是運氣太好」。

那麼,問題出在哪呢?

關鍵在于他穩定,即可控。他運球、突破、投籃的姿勢非常穩定,無論你怎麼防守,他的出手節奏,角度,動作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形,他能夠控制自己和球的節奏。

而那些投籃很準但不厲害的人,每次投籃的動作都不一樣。這會讓人覺得他的每一次投籃投中都是因為運氣好。

同樣的場景讓我想到《奇葩說》第三季姜思達和黃執中的總決賽,你會發現姜思達之前在這季中有太多出彩的地方,這也是他最終能獲得隊友認可代表大緊隊出戰決賽的原因,可是到了總決賽他緊張了,講的很爛。

而對手黃執中隻是穩定的發揮了平時的正常水平,卻輕易的取得了勝利。對比兩個人的經曆你會發現,姜思達是業餘辯手,黃執中是專業辯手,相比姜思達,黃執中更能在總決賽的條件下穩定的輸出辯論。

所以,評判一個人是否厲害,大家當時的判斷标準就是——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穩定的輸出。

為什麼要構建知識體系?我們都想成為厲害的人。怎麼成為厲害的人?厲害的人就是在任何條件下都能保持穩定質量的輸出。

所以,構建知識體系是為了穩定高效的解決問題。

05

如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知乎和分答上不少人都提問過這個問題,可見也是一個相對比較普遍的話題。總結下來大概有六個步驟:目标、獲取、提煉、輸出、聚合、擴充。

1、目标:知識架構是達成目标的一種路徑

獲取知識一定是為了解決某一個問題,或者是滿足某方面的好奇心。解決問題就是在樹立目标。抛開目标談構建知識體系是一個僞命題。我們太希望找到一套速成的标準答案了,這是在中國體制教育下長期馴化出來的思維慣性,你不可能通過構建一套知識體系去打敗生活、工作中的所有問題,所以知識體系的構建一定是目标導向的。

先有人生規劃,再有清晰的目标,為了實現目标,就需要搭建相應的知識架構,所以知識架構是達成目标的一種途徑。為了實現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進軍哪些專業領域,在這些專業領域裡,怎麼分門别類的學習,納入到自己的知識體系中來。怎麼獲取知識,怎麼吸收知識,怎麼吸收,怎麼輸出,一切圍繞着目标就會非常清晰,避免做無用功。

2、獲取:上網搜、找人問、翻書看、自己做

目标确立後,下一步就是如何快速的獲取知識。

上網搜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百度絕對是現在年輕人學習的第一老師,尤其是95後、00後,這是他們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上網搜可以無限的浏覽海量信息,可以讓你快速的對一個問題有一個宏觀的認知,方便你對接下來的深度了解做決策和參考。

需要強調一點的是,你要熟悉每個搜索引擎以及各個門戶網站的屬性,這樣搜索起來更高效,比如有些深度的話題問答你可以在“知乎”上搜,微信上的文章你要用“搜狗”,豆瓣上的書評影評比電商網站上更有參考價值等。

找人問

有了宏觀的認知後,接下來就是找專業的牛人求教,這是構建認知最快的方法。如果你身邊朋友圈沒有這樣的人,你可以在牛人的微博等社交工具上勾搭,一般你做過功課提出的問題都是能得到牛人的回應的。

如果還不行,你可以在“在行”上花錢約,或者在知乎、分答上提問,以後這類付費知識問答經驗分享的平台會越來越多,上面的牛人領域也涉及較廣,門檻越來越低。

翻書看

書是死去的人,或者是以你現有資源接觸不到的人,讀書就是在和牛人交流。書的知識一般比較系統,思考性強,可以系統的了解某個東西。可以快速浏覽,也可以精度,甚至反複讀,這個要根據不同的問題和書籍來定,有時也沒必要非得把一本書讀完,把書中提到和你想要問題相關的讀完就夠了。

我有時針對某個問題,就會一下買五六本甚至十幾本市面上和這個話題相關的書,基本上能涵蓋這個領域所有的問題,然後根據問題去找對應的案例和方法論。

自己做

沒有适用所有場景的知識,也沒有能解決所有問題的方法論,認清兩者間的差異尤為重要,而隻有自己做你才能發現這點。很多知識看似通用,實則不然,很多方法和答案是在做的過程中自己悟出來的。實踐是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也是對知識的最大尊重。

3、提煉:剔除無用、理清邏輯、知識模塊化

剔除無用

我們每次搬進新家前屋子裡都是幹淨簡潔的,不到一個月你就會發現房間裡已經有了大量的閑置物品或衣服,并且開始在房間裡找不到自己的東西放哪了,等到你再搬家時,你發現自己的東西怎麼這麼多。

整理知識和整理物品一樣,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每天通過手機、電腦、交談、分享接收各種信息和知識的房間,如果房間内的知識不及時删除整理,排除扔掉一些東西,長時間大腦就會一團糟,即使是你學過的知識,遇到問題時你也會記不起來。

很多時候我們每天看微信刷朋友圈,接收了那麼多的信息很多是無用的,高效人士會有意的屏蔽一些信息,而且一般牛人大腦過濾、篩選信息的能力要比其他人強。一場演講,嘉賓演講了兩個小時,真正有用的就幾點,所以需要對知識進行删減和提煉。

删減提煉的目的有兩個:一個是找到重點,二是便于記憶。你隻有記住了重點,下次遇見同樣的問題時才能幫助到你。愛因斯坦說,教育就是把學到的東西忘記後剩下來的東西。

理清邏輯

同樣一位嘉賓的演講為什麼筆記俠會整理的比較好,而且有時甚至嘉賓自己都覺得整理的比他講的好,除了删除一些語氣詞和偏離演講主題的一些話題外,就是筆記俠對内容的邏輯關系做了梳理,主次做了劃分和标記,這樣看起來就會很通暢,主次一目了然,重點不言而喻。


知識模塊化

樂搏資本創始合夥人楊甯在一次内部分享中,分享了自己的一套處事哲學——“玩套路”,也就是他用同樣的一種套路輕松處理了很多問題,有時甚至不假思索,屢試不爽,包括自己投資的兩個獲得巨大成功的項目案例,用的都是同一種套路。這個套路其實就是模塊化的知識。

我們生活中會遭遇問題1、問題2、問題3、問題N,大部分人會針對每一個問題給出一個解決方案,其實有時可能問題1、問題2、問題3都在一個知識體系中,隻要找到底層理論,就可以把所有現象層面的問題解決掉。

所以要對知識進行模塊化,最好的方式是用思維導圖把這些底層理論或方法論整理出來,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知識模塊,這樣面對類似現象層面的問題時就完全可以把對應知識模塊搬出來解決,面對複雜問題時就用多個知識模塊。

4、輸出:強化認知、關聯重構

強化認知

輸出的過程是實踐的過程,是把别人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的過程,是知識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你不可能從思維養成一種實踐習慣,而隻能從不斷實踐中養成一種思維模式。知識也一樣,必須要輸出才行,也就是分享、交流和實踐,不然就是死知識,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比如記筆記、寫文章、做産品、做分享、交流、實踐等等這都是輸出,有助于強化原來的知識模塊,而且在輸出的過程中,會有很多人來提問或者交流,這同時也是對原有知識模塊的一種重新思考和檢驗。

中國的大學教育之所以和職場脫節,就在于它是一種“從理論出發又到理論為止”的遊樂場模式。遊樂場模式的本質是由一些既定的遊玩項目,每個項目包括确定的起點、路徑、終點、時程等構成,在遊樂場中,遊戲都是可預測的,你處于一系列虛假的挑戰之中。

關聯重構

另外知識還有一種輸出方式就是關聯重構。知識不是簡單的堆積,而在于制造關聯,不然無法構成體系。李善友教授把物理中的量子力學和企業管理做了關聯輸出了互聯網思維,羅胖去年的跨年演講,仔細分析你會發現裡面的核心觀點其實是引用他人的,都可以追溯到某個人某本書的某個思想。

比如貫穿整個演講的主旨思想“用生物學的思維理解現代商業”,其實主要來源于三個人的三本書,分别是Visa創始人迪伊·霍克的《混序:Visa與組織的未來形态》,凱文·凱利的《失控》和王東嶽的《物演通論》。

不過羅胖聰明的把這些思想和觀點進行了連線,并且和去年當下很多商業事件做了關聯,完整四個小時聽下來,大家不會覺得枯燥,反而腦洞大開。正所謂:天下知識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

5、聚合:分類、分解、再聚合、建立秩序和體系

想要完整的構建一套知識體系,一定要經曆知識的分解和再聚合,知識的分解和再聚合是從理論-》實踐-》理論的循環叠代過程。

同一領域的知識模塊歸類組合到一起會形成一套知識體系,而要将多個知識體系最終融會貫通起來則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這是因為知識體系的建立由實踐和問題驅動,問題和實踐能夠分解離散原來知識模塊中的點,這些點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不斷的進行重構,然後再通過總結和歸納來思考如何從底向上抽象形成某一個領域的完整知識體系。

對于沒有構建太多知識模塊的年輕人來說,不建議一上來就參考他人的完整知識體系圖進行系統性的學習,最好先從實踐和解決問題入手構建知識模塊。

由《奇葩說》團隊打造的付費音頻《好好說話》最近在喜馬拉雅上賣的很火,你會發現每天的6分鐘語音都是針對某一個場景的問題,所有的知識點最後歸納總結為演說、溝通、說服、談判、辯論五維話術能力,最終形成一套說話的知識體系,而所有的場景和知識點解決的問題都在這套說話的知識體系内。

而這套說話體系的底層理論彙總了傳播學、語言學、心理學、廣告學、商學、哲學等多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從此可以看出科學和哲學是獲得元認知理論的兩個主要來源,所以想獲得元認知最好還是看一些學術著作。

6、擴充:構建知識邊界之外的系統思維

構建知識體系的本質其實是構建系統思維,一般到這個步驟知識體系基本就已經構建完成了,但人的思維都會有邊界和漏洞,以上五個步驟可以建立邏輯自洽的知識體系,卻也會造成思維上的局限。

對于最為平常的事物,我們非常熟悉它們,通過與它們的交互,我們構成了經驗和技能,但對它們又是無知的我們是以一種無知的方式與它們朝夕相處。它是我們「熟悉而未知的世界」。

實際上,我們都是以一種「熟悉而已知的世界」的錯覺存活在這個世上的。

我們幾乎不去想見,那個可能存在的「陌生而未知的世界」,同時又誤以為我們所遇見的都已經在掌控之中。這種錯覺,把我們鎖定在一個狹小的智識區域,而對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視而不見。

我們教育體系的三個基本特征決定了它大多數時候隻能培養出平庸之輩:

一、以「流水線」的方式培育人才

這種流水線式的人才生産方式,是一種很經濟和高效的教育方式,但往往是以磨平學生個體的興趣、才智的棱角為代價。

二、以「标準化」的方式篩選人才

有一個概念叫「标準化考試」,就是盡量把考核的各個過程加以精密的定義,使其誤差最小、統一性最高的方法。容易被标準化考核的、确定性的知識成為了考核以及教學的重點,而很難被标準化的需要深層次思考、争議性讨論和精微把玩的東西統統被回避了。

三、它僅滿足于傳承抽象的知識和理念

很多大學的本科教育,是以培養科研人才的預科班為思路來組織教學的,隻完成了理論到理論,而少了實踐的環節。

一個人系統思維和價值觀影響最大的是環境。絕大多數的人很難跳出自己所在家庭環境、成長曆程和生活圈子灌輸的一些理念,而後天讀的一些書、經曆的事情和所有的思考和都隻是在強化他們深信不疑的價值觀的合理性。

除非經曆重大變故,人的想法其實是極其難以改變的,而我們有時很難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多和自己成長環境不同的人接觸,多聽一些和自己截然不同的想法,并用一個平和的心态去理解這些事情,是建立一個優秀的系統思維和價值觀比較好的途徑。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