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的經曆,估計許多讀者都碰到過,腳崴了咋辦?
遇到個朋友曾聊天說,小時候踢球崴了腳,當時也沒治,就那麼扛過來了,後來一到陰雨天,或者傷腳踝扭到某種角度,還是有隐隐的不适感,可見崴腳事不大,但是得治妥,别留後遺症。
一般沒經驗的人,不是太嚴重的崴腳,大概率會忍忍,可能就走路一瘸一拐、一蹦一跳的,忍一倆禮拜,身體好的也就差不多自愈了;
高級點的讀者,會貼上溫陽通絡、活血化瘀的黑膏藥,或者擦擦紅花油、塗上白藥、艾灸患處,會好的快點;
還有比較年長的讀者,在過去缺醫少藥的年代,會用上一些民間土法,比如火酒療法:
用高度白酒,盛上一小碗,然後用火點着這碗中的白酒;
火會浮在白酒表面,泛出悠悠藍光;
然後,施術者用自己的手,快速去撩蘸火酒,再給患者快速的、來回搓揉患處,反複進行;
這樣也可以起到活血化瘀、加速複原的效果;
這個民間土法,小時候,小編也經常見父母用,一般的腰酸背痛、肩腿不适、風寒濕一類的毛病,都可以弄這種“火”酒塗塗,快速解決,第一次見到這種方法時,看到着火的白酒,有點心生恐懼,不會燒壞手指嗎?
這就像沒用過中醫的人,第一眼看上去,好像中醫不咋不科學嘛,可如果你親身實際用用,就會發現别有洞天;
隻要速度快,燒燙感也就那麼一點點,普通人完全能接受,而且,就是要用這種溫熱效應治病。
如果以上辦法,您都不喜歡,那今天小編再給您放個大活兒:
這個大活兒,奇效、神速,可以說,不是太嚴重的外傷,今天弄、明天好,就是這麼厲害!
有個長期中醫調理的患者,是位母親,接觸中醫比較多,有一天兒子出去玩,不小心崴了腳,那右腳一瘸一拐的扶回家,眼看着就有點腫了,似乎不輕,去了醫院折騰一圈檢查,也沒大礙,沒傷到骨頭,但是想複原,就得靠時間了,小孩子還要上學,感覺麻煩事挺多;
這位患者咨詢了平時熟識的中醫,交流下來,打算試試簡便小方:栀子打粉外敷。
具體怎麼弄呢?
先去藥店,買點上好的中藥栀子,這藥很便宜,好幾十克才10塊錢,一個個小栀子長的跟橄榄球似的,然後磨成細粉帶回家;
回家以後,大顯身手的時候到了。
用這栀子粉,混合上一定量的黃酒、白面粉、蛋清,一般是按1:1:1:1的比例來的,栀子粉(越細越好、比例也可以大一點)和黃酒(或者高度白酒也行,都是溫性酒)是一定要的,需要調粘稠做藥泥,酒也溫一溫,這樣做出來的藥泥不涼、暖暖的,貼患處也舒服;
白面粉和蛋清,不想要的讀者也可以不用,加它們是為了讓藥泥貼敷的更細膩、均勻、柔軟,不然光栀子粉和酒,很快就幹了、粘性不佳;
混合好藥泥後,直接貼敷患處,高度大概5毫米左右即可,然後紗布固定好就行;
神奇的事情來了,這腳昨天下午崴的,去醫院查的時候還腫老高呢,晚上回家敷上栀子藥泥,早起撕開藥泥,發現淤青、腫包已完全消散,腳可正常着地,基本可正常走路,疼痛感幾乎消失!
真的是小孩子,身體好,恢複的也快啊。
中醫說,這個法子如果是中老年人,雖然恢複的也很快,但普遍也要個兩三天的。
中醫曾經這樣治過好幾個案例:
有個女子,走樓梯不慎崴腳,又不慎摔倒、同時傷到肋骨處,局部疼痛影響工作,傷處也沒明顯腫脹,不能按,稍微碰到就能疼的亂叫,腳部腫脹比較明顯,皮溫略高,活動受限,好在皮膚沒破損,關節也沒脫臼,已經三五天了沒見好。
用了這個栀子粉外敷的方法,此法最适合這種外傷、扭傷、挫傷,兩個患處,三天敷了四次,基本就好了八九成,對工作、生活毫無影響了,女子非常高興。
另一名男子,是單純性運動扭傷,傷到了第4胸椎附近,約小土豆那麼大面積,沒紅腫、也沒明顯瘀斑,就是一直不好,也是用了栀子粉外敷法,第二天就不疼了,隻是稍微有點發緊而已,持續用了幾次就徹底好了;
中醫說,還遇到一個患者,關節不适、貼膏藥後出現紅腫疼痛,去醫院也沒治好,中醫看患處顔色發紅、發熱、瘙癢,也是用的栀子粉外敷(同時泡服金銀花、生甘草,清熱解毒),一天就明顯減輕了。
栀子的作用,消腫止痛、解毒消瘡,内服還可以提高肝膽功能、治黃疸,加上豆豉,叫栀子豆豉湯,可以清胸膈的熱、除煩、治失眠;
各位讀者現在明白了吧,這個大活兒,便宜、簡便易行、止痛消腫快、療程短,消腫止痛、化瘀、活絡、抗炎的效果都很好。
特别适合社區基層、農村、各種施工人員、軍事訓練、運動、生活意外等導緻的,各類外部跌撲損傷、急性挫扭傷,起效非常快,療效非常顯著,誰說中醫不适合急症的?
好吃又養生的鐵棍山藥粉、口感細膩、可以喝的山藥粉、河南廠家原産地直發、歡迎掃碼下單不過還有幾點,提請各位讀者注意:
用栀子粉外敷,之後可能會看到局部皮膚紫色,一般會自行消失;
如果有脫臼的,先複位固定,之後再外敷鞏固;
如果患處有破皮的,可能會引起感染,就不要用了;
新傷,檢查無骨折等其他問題後再使用;
舊傷、陳舊性的扭傷,在藥泥中,可再加入一份等量的大黃,也是要磨粉同用,這樣可以加強療效、共同治療,陳傷可能會有深色發黑的東西出來哦。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