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朝末期時,人們就已經開始探索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關系的奧秘。無論是梁啟超、譚嗣同還是之後的蔡元培、陳獨秀、李大钊,他們通過對于西方思想的理解與自己的思考,開始了中國“啟蒙運動”的風潮。
在這段時間當中,著名思想家、翻譯家嚴複曾翻譯有《天演論》(亦即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的《進化與倫理學》)、《群學肄言》(亦即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的《社會學研究》)。
這樣的影響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于當時受儒家文化影響依舊且封閉很長時間的中國。
時至今日,人們會發現,在社會當中,那些層次越高的人,對于人性的認識往往就會越清醒,這不是因為他們有什麼異于常人的能力,隻是因為他們在某些與人性相關的方面思考得比較明白。
比如說,有四條與人性相關的“鐵打不動”的規則,掌握這4條人性鐵律的人,都相當聰明,這4條鐵律可以幫你洞悉一切。
1.相互尊重是交往的最基本原則
所有人都是生活在群體之中的,社會當中不可能有完全孤立的人。那麼根據不同群體之間的原則與組織關系來處理彼此生活的節奏就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但是抛開不同的原則不談,在我們相處的過程當中是否存在一種“通則”呢?如果有的話,那麼這一原則一定是相互尊重。
早在古代中國,人們其實就熟知這一原則。如先儒孟子所言:“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其實就反映了一種人與人交往過程當中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思想内核。
在現代心理學當中,尊重這一概念往往是關于對他人習慣、性格以及行為等的包容與認同。
對于那些層次比較高的人而言,他們不會因為别人與自己的想法不同、與自己習慣不一樣就對别人産生什麼負面的看法,而是會保持一種包容和尊重的心态與和他人相處。
所以“君子和而不同”便是如此。
當你處于社會之中時,請你牢記:自己的能力是不能通過瞧不起他人來得到肯定的,相反,隻有認可他人,才能更好地了解對方的想法。
當然,這種包容與認同是在他人合理的範疇之内,而不是無條件地包容。
2.想要“混得好”隻能靠自己
人們在社會之中與人相處時,往往會憑借各種資本。
如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言,人們在組織和群體當中所處的位置以及自己的狀态是會取決于其所擁有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這些資本也許不光是财富,更有可能以文化資本、象征資本等形式存在,從而為自己的社會地位“添磚加瓦”。
許多人會疑惑:自己怎樣才能結識一些更有能力、更有社會地位的人,有的人苦思冥想,認為也許鑽研人際關系可以解決這樣的症結,其實不然,想要讓自己在社會當中更加具有“存在感”,唯一的方法就是靠自己。
想方設法提升自己的社會價值、增加自己的社會資本,才是不二法門。你可以提升自己的學曆、可以增長自己的财富、也可以去追尋自己想要的快樂,所有的這些其實都是能夠讓你更具價值的方式。
3.減少怨天尤人,專心經營自己
生活固然是充滿艱辛的,有人說“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事實也确實如此,幾乎每個個體,尤其是成年人,都是竭盡全力在社會當中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的。
誠然,不同個體的性格之間存在差異,有的人性格樂觀,能夠在艱苦的生活之中保持積極;還有的人天生愛吃苦,無論生活多麼累,也仍然咬牙前行。
還有的人比較喜歡抱怨,常常在一些場合當中散播“負能量”……所有的這些性格特征其實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芸芸衆生各有不同。
但是對于那些高層次的人而言,他們往往是比較少去抱怨的,這并不是因為他們在生活當中就一帆風順,沒有煩惱,而是因為他們甚至自己即便是常常将這些挂在嘴邊也沒有意義,并不能解決自己當下的困難,隻有閉上嘴,專心面對生活才能解決困難。
生活當中有苦有甜,一聲不吭去扛下所有固然沒有必要,可以在适當的時候尋找合适的傾訴對象消解心中的苦悶;但是在大多數時候這些負能量是起不到作用的,往往隻能徒增痛苦。在你克服了消極情緒之後,收拾行囊再度前行。
4.正視利益
俗話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話就說出了人與人在社會交往當中所不可避免的一個關鍵因素——利益。
很多人認為,隻有不涉及利益的“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關系才是真正應當追求的,實則不然。
對于成年人而言,如果連這些人與人交往過程中的利益都不能夠很好地處理,那麼就說明其對于社會的理解還不夠透徹。
對于交往中的利益,我們自然不宜一味地盲目追求,失去本心;也不宜“投鼠忌器”,提到利益就變得不知所措。
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假如兩個人之間的交往僅僅隻有情感或者是一些難以具象化的關系來維系,那麼這樣的關系其實很難長久。
兩人相處難免會出現“欠”的行為,比如中國的“欠人情”、“賣面子”等等,如果連這些行為也不能有,所有的交往都必須清清楚楚,那麼兩個人之間的關系遲早會因此而“變味”。
除了有血緣關系的親人這類的社會關系之外,想要與之交往的人,其實大可不必避諱利益的存在,無論是經濟上的利益還是人情關系的利益,這些利益一方面是一種幹擾,一方面其實也是關系密切的動力。
綜上所述,在人們的社會生活當中存在着一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當你對一些問題有疑惑時,不妨思考一下。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