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神經性頭痛 □
名醫孟澍江采用頭痛舒煎劑進行治療,介紹如下:
方劑名稱: 頭痛舒煎劑
組成: 生石膏20克,細辛4克,炙全蠍5克,白僵蠶10克,生白附子6克,石決明15克,制南星4克,紅花10克,明天麻9克,甘草3克,川芎5克。
功能: 清熱化痰,平肝熄風,活絡止痛。
主治: 血管神經性頭痛
用法: 水三碗,入生石膏、石決明先煎半小時,後納諸藥再煎,細辛稍遲一些放入。濾取藥液一碗約350-500毫升,兌入鮮生姜汁3-5滴服之。
方解: 血管神經性頭痛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其表現特點是:遇勞累或情緒**而誘發或加重,發作時一側或雙側頭部搏動性跳痛、脹痛或刺痛,伴有惡心、嘔吐、失眠、煩躁等症狀,其頭痛具有間歇性反複發作史。據其證候當屬中醫“頭痛”、“偏頭痛”、“偏頭風”等病證範疇。病因多系痰熱壅阻,風陽上逆,血絡不和所緻。故《内經》謂曰:“高巅之上,惟風可到”;先賢常曰:“久病多瘀,不通則痛。”頭痛舒煎劑拟用生石膏配白附子、制南星清化痰熱;石決明、明天麻平肝潛陽熄風;炙全蠍、白僵蠶屬蟲類靈動之品,搜風鎮痙;紅花、川芎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在上述諸藥祛除風、痰、瘀等病本的基礎上,配伍甘草、細辛、吳茱萸之類上走清竅以緩急止痛。姜汁佐服,和胃氣助藥力直達病所。諸藥合用,清化痰熱,平肝熄風,活絡止痛。經上百例驗證,效果頗為理想。
加減運用: 濕熱偏甚舌苔黃厚者,加川連3克、夏枯草9克;痰濕重苔白厚者,加白蒺藜10克、珍珠母30克(先煎);嘔吐者,加煅赭石10-20克(先煎)、生姜3片;氣虛加黃芪15克、太子參10克;血虛加白芍10克;病久瘀甚者,加丹參15克、赤芍9克;前額痛加白芷6克;後頭痛甚加羌活9克;左側痛甚加柴胡5克、連翹9克;右側痛甚加白芍12克;眉楞骨痛加藁本6-9克。
典型病例: 楊某,男,21歲,南京某化工廠汽車司機。1988年11月8日初診。自訴:頭痛五年餘,或前額或後頭或巅項而不定,痛時呈搏動性跳痛,甚則伴有惡心嘔吐、兼見眩暈、失眠、煩躁、納差等症。經CT、腦電圖、腦血流圖等檢查,均未有明顯改變。刻診:頭痛以左側為甚,失眠,眩暈,煩躁,舌質稍紅,舌苔厚膩,脈象弦滑。神經系統檢查無特殊可記。确診後,按基本方加減運用,每日一劑,分早晚煎服。服用三十餘劑,病告痊愈。
經驗體會: 此方實為牽正散加味,寓祛風化痰,通絡化瘀諸法在内。以其有多方面作用,故能适應多種頭痛。
下一篇
背部的心理學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