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中國最古老澡堂 現代浴室普及緻其關門

  中國最古老澡堂,“聚恩泉浴室”,距今有600多年曆史,承載了南京老一輩人的洗澡回憶。如今,随着人們的日子越過越好,現代浴室幾乎已經普及家家戶戶了,古老澡堂洗澡環境以及經營模式已經脫離了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國最古老澡堂在一片惋惜感概中關門了。

  中國最古老澡堂關門了,南京的市井生活又少了一種懷舊寄托。該澡堂位于南京中華門外悅來巷2号,名為“聚恩泉浴室,也叫甕堂”。據了解,甕堂的身世充滿傳奇色彩,至今為止依然流傳了兩種關于澡堂的說法。無論哪個說法是正确的,這個承載着一輩又一輩的回憶的澡堂就要變成曆史,變為南京人民心中永遠的懷念。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甕堂在南京中華門外的一條小巷子裡,距今已經600多年了。它是中國最古老的澡堂,600多年來,承載了一輩又一輩人的洗澡回憶。今年春節,一些老南京想去甕堂泡個澡,卻吃了個閉門羹:甕堂關閉了!昨天,記者了解到:甕堂确實已經停業,接下來準備維修。至于将來的用途,目前還不清楚。

  伴随着甕堂的停業,保持着類似老澡堂格局與營運模式的浴室,全南京幾乎已經快找不到了。“逛老城南、登中華門、喝柴火馄饨、到甕堂洗澡”,這是很多人歸納出來的、迅速了解南京市井生活的“體驗之旅”。“聚恩泉浴室”可能在國内,也難以找到比它更“老”的澡堂了。但是,在營業了六百多年後,甕堂在年前悄悄關閉。


  甕堂的身世充滿傳奇色彩。坊間流傳了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甕堂是朱元璋造城牆時,為了解決20多萬民工洗澡問題,才建的。而另一種說法認為,甕堂是附屬于金陵大報恩寺的,是供外國使臣、達官貴人們洗澡用的,是明朝最高級的澡堂子。

  走進浴室後發現,這處浴室采用的是甕堂的形式,堂頂如同一個倒扣的大甕。這樣的設計,使得頂部的凝水全都順着牆壁流下,而不會滴落在浴者的身上。老浴客都有體會,過去的平頂浴室上會頻繁掉落水珠,滴在熱水浸泡後全身發燙的皮膚上,讓人一驚一乍的,頗感不适。


  這甕堂的入口很低,須低頭貓腰才能進入。低矮的堂口可以減少散熱,有利于保持甕堂裡的溫度。甕堂的頂上開有天窗,用來采光照明,在沒有電燈的時代巧借自然光亮。這都可見當時設計之精妙,蘊含了以人為本、綠色環保的建築理念。

  據經營負責人樓先生介紹,浴室隻有50個鋪位,條件比較簡陋,很少有年輕人來此沐浴。由于商業用水和柴油燃料的價格高昂,維持經營已經越來越難。眼下的澡客,都是住在附近一帶的老年人,他們多年在這裡泡澡,形成了習慣。他們不願看到,這個已經曆了幾個朝代的澡堂在自己的眼皮下停業關門。

  目前,這座已有600多年曆史的明代建築及其現狀,已引起了有關專家的注意。有人指出,這個明代的澡堂還在使用着,全國也找不到第二例,此甕堂的曆史價值被嚴重低估。

  說起來,中國很多城市當年都有這種洗澡的習慣,揚州就号稱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上午那是說的着名的湯包,下午就是澡堂泡澡。縱觀古今曆史,有這種情況的也不少見,我們的東鄰日本也同樣有這樣的設施。而且澡堂子還不是隻供洗澡的地方,更多的時候是酒肆茶寮的補充,這裡除了供清潔身體,更多的時候人們在這裡是進行某種程度的社交。

  但是,随着熱水器的日益普及,去外面洗澡成了一種休閑娛樂,洗浴場所也都被劃歸娛樂場所的管理範疇。一個人花上幾十塊錢,可以在各類洗浴中心、溫泉浴池吃喝玩樂一整天。如此一來,單純去澡堂子泡澡的人就越來越少了,那種傳統的、擁有大池子的澡堂的客源自然越來越有限,除了一些冬天無處洗澡的低端消費群體,就剩下那些比較懷舊的中老年浴客了。

  不僅僅是南京的老澡堂,今年晚些時候,位于上海市金沙江路的3座“煤氣包”也将開始拆除,而到明年底,随着人工煤氣被天然氣完全替代,上海城區内大部分的“煤氣包”也将會成為“曆史記憶”。

  現代文明的發展,帶來豐富多樣的物質享受,改善諸多不便的物質條件的同時,卻也影響了中國承載老一輩的往日回憶的文化物質文化遺産也逐漸消失……

  正如最近《時間都去哪兒了》這首歌所唱的:時間流逝不息,我們身邊的許多記憶,也在漸行漸遠,最終,都會到哪兒去了呢……??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