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中國最浪漫的航天人,卻沒能上天

    微博 | @視覺志

    作者 | 逗逗龍

    11月7号,太空中,中國神舟十三航天員們順利出艙。

    同樣是今天,地球上,中國北方迎來了第一場初雪。

    中國的太空夢想似乎都跟浪漫有關

    網上開始流行給航天員寫詩。

    有人用古詩借花獻佛:

    天接雲濤連曉霧,

    星河欲轉千帆舞。

    有人用當代詩抒情:

    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

    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

    一項嚴謹、科學、理性、艱巨的太空飛行任務,在大家的描述和想象中,變得充滿詩情畫意、浪漫神秘。

    中國是這世上最浪漫的國家,我們最真摯的表達、最迫切的渴望,總是附帶着最瑰麗的錦繡幻想。

    中國人最美的夢是航天夢,一做幾千年,“中國航天人”自古就很努力。縱觀古今,我泱泱大國最浪漫的航天人,你猜是誰?

    很久很久以前

    雖然有點離譜,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航天第一人”是她。

    她本是尋常一女子,卻嫁與不平凡一丈夫。家鄉鬧天災那年,她的丈夫提着一張硬弓跑到村頭,一口氣從天上射下九個太陽,得了一劑西王母的“不死靈藥”。

    沒錯,“初代航天人”,非嫦娥莫屬。

    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從小聽到大,隻當它是個荒誕的神話,從未想到它背後的深意。

    嫦娥的故事,最初見于古書《歸藏》,後來《山海經》、《淮南子》都發了同人文。

    “昔常娥以不死之藥奔月。”

    ——《歸藏》

    在各種不同版本的故事中,她是月宮的仙子,是月亮的影子,是受罰的蟾蜍,是拒絕烏鴉肉炸醬面的絕望主婦。

    其實她是遠古的飛天icon,背負着幾千年前人們對“飛天”的想象。人們聊嫦娥的時候,都是在聊航天。

    她擁有最多的美麗詩詞: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更聽唱到嫦娥字,猶有樊家舊典制……

    每一句詩背後,都是同一個浪漫的憧憬。

    在那個人類用木棍打仗、用石頭生火的年代,在那之後的許多年裡,嫦娥替人們探索月球,并占領了一小塊根據地。

    兩千四百七十年前

    春秋時期,山東省滕州市一個小院子裡,住着中國腦洞最大的木匠。

    他是個天才。他上山砍樹,被小草割了一下手指,就發明了鋸子;出門遛彎兒,看見鄉親們用瓦罐提水太累,就發明了滑輪。

    他是公輸班,也叫魯班,他人生最浪漫的時刻,史書沒記清楚。

    2470年前的某個夏日,天上下了大雨,魯班的妻子身懷六甲,看着窗外發呆。

    “我想我娘了。可是懷着孩子,走不遠。窗下那隻麻雀真幸福,它可以飛回家看母親。”

    魯班看着妻子憂傷的面龐,沉默了一會,突然戴上帽子,冒雨走出了家門。

    電影《十全九美》劇照

    他扛回家一捆竹子。抱住竹子,他發了好多天的呆。

    一個大風的早上,魯班把妻子拉到院子裡:“送給你和孩子一樣東西。”

    他從懷裡掏出一隻小竹鳥,扔到天上,風乍起,竹鳥振翅高飛,越飛越高,飛過門前的大樹,飛過房後的小山。

    “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

    ——《墨子》

    電影《十全九美》劇照

    妻子笑了。把丈夫拉回屋裡,遞給他一捆奇怪的木片:“以後出門,你就用這個擋雨。我給它取名叫傘。”

    魯班沒有意識到,那是曆史性的一天。他發明了曆史上第一個航天器,讓人類向太空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航天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他并不在意什麼“征服太空第一人”的稱号。他覺得,自己隻是一時興起,給妻子使了個浪漫的小花招。

    魯班紀念館展品

    兩千兩百年前

    漢高祖劉邦有好多孫子,其中一個是個科學怪人。

    劉安,淮南厲王劉長之子,劉邦之孫,五歲時,他爸爸胡作非為,被皇帝賜死。

    過了十年,他爸爸死得足夠久了,皇帝才念起舊情,給他封王,加以照顧。

    此時,他已經對皇權、名利看淡了。

    劉安的夢想是得道、飛天。得道是手段,飛天是目的。宇宙,是他靈魂唯一的歸宿。

    為了堪破宇宙的奧秘,他招攬天下藝術家和奇人異士,組織了一個幾千人的項目團隊,一起研究世界規律、天地之理,著書立傳,開爐煉丹。

    他守着丹爐,夙興夜寐。某天,他不小心把豆漿灑在煉丹的石膏上,從此世上就有了豆腐。

    為了了解地球,他和團隊編了好多書,其中有本《淮南子》,被後世稱為“奇書”,内容涵蓋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學養生、曆史經濟。

    其中有很多“飛天同人小說”:女娲補天、誇父追日、後羿射日……他想飛天想到魔怔。

    劉安的靈魂活在星辰大海裡,日子過得很快樂。他性格很宅,與人為善,日常政務都交給臣下打理。

    可封建的帝國容不下一個全知的學者。有一天,皇帝聽說,劉安有謀反之心,他手下的能人會幫他篡位,他寫的書能幫他治國。

    劉安的團隊

    皇帝小小地糾結了一下。

    沒等劉安動一兵一卒,皇帝就下了降罪的旨意。

    然後,很突然的,劉安人沒了。

    有人說,淮南王劉安自知罪大惡極,自盡而死。

    也有人說,劉安被抓前,恰巧煉出了十顆仙丹。他和家裡的畜牲分而食之,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很多人為此争論。其實,不重要了。

    令人惋惜的是,2200年前那個浪漫又天真的學者,一直沒研究過人心的秘密。

    一千九百多年前

    東漢時期,南陽郡,有個患了才華牛逼症的貴族青年,疑似穿越者。

    一開始,大家隻當他是個浪漫的作家,随便寫幾行字,就豔驚四座。

    曾經有一天,他不開心,信手寫了一首《四愁詩》,一下子開創了中國古代“七言詩”的新風。

    又有一天,他很開心,随意寫了篇小黃文《同聲歌》,一下子成了東漢人民“性題材詩詞”的經典。

    (詩裡講的是新婚夫妻鑽研春宮圖,快樂無邊什麼的。)

    此人大名張衡,名聲傳到宮裡,皇帝要封他做郎中。

    大家勸張衡答應,他就挺随和地說,那行吧。實際上,他隻是想去宮裡看皇家藏書。

    他疑似穿越者的身份,此後就藏不住了。

    張衡常做些奇怪的小玩意兒。他曾給同事展示火一輛“計程車”:普通的車上放了一架鼓,每走十裡,鼓就會響一下,打仗、旅遊時能計算裡程數。

    張衡發明的“計程車”

    他還做過一個會飛的木鳥,不需要牽線,就能飛得和風筝一樣高。

    有一陣,他得了頸椎病,不方便擡頭觀星,就做了一個神奇的星象儀——渾象,可觀日月星宿,還能計時。

    一開始,大家覺得有趣,後來就有點怕他。

    他常常鬼話連篇。有一天,他告訴同事:“大地是個圓球,當它走到月亮的前面,阻擋住太陽光的時候,我們就能看到天狗吃月。月亮根本不會發光!”

    同事大驚失色:“你放……什麼厥詞!天圓地方,理所應當,日月盈仄,天神傑作!莫要妖言惑衆!”

    那天,整個部門沒人敢搭理張衡。他看着同事們的背影,想解釋什麼,但終究什麼也沒說。

    往後的日子,他很少再說話,每天埋頭寫字,深夜仰望星空。他發明了地動儀,研究了圓周率,做出了自動日曆,還寫了一本書《靈憲》,論述天體運行規律。他活到62歲,一生充實又寂寞。

    後世評說,張衡是東漢最浪漫的天才,為中國、乃至世界的航天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7年,聯合國将“小行星1802”命名為“張衡星”。

    你說,那顆小行星,會不會是張衡原來的家?

    張衡和地動儀

    五百三十八年前

    明洪武二十三年,一個秋日的下午,浙江婺城的一座小山上,一個兩鬓斑白的男人站在長亭中,望着流雲微笑。

    一個老仆走來:“老爺,都準備好了。”

    男人點點頭,走向半山腰的一片草地。那裡擺着一把巨大的木椅,椅子上綁着四十七支火箭。地上放着兩個半人高的風筝。

    男人一手持一個風筝,端坐在木椅上。秋風起山谷,吹皺他的衣擺,他平靜地對老仆點點頭。

    老仆突然下跪:“老爺,三思啊!”

    男人滿臉不悅:“此乃大喜之事。我陶某人與火有緣,制了半輩子火器,無甚成就。今日飛天,人生圓滿。”

    老仆老淚縱橫:“老爺半生為朝廷制火器,功在社稷,受封萬戶,可名垂青史。”

    陶老爺望向天空,滿眼狂熱:“火者,神也,可通天地。今日陶某借火之力,上天一探。成,可見天神仙子;敗,也可血灑天疆,得其所哉!點火!”

    小厮們舉起火把,點燃了火箭。一聲巨響後,椅子帶着滾滾濃煙離開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然而片刻之間,椅子便燒成一團火球,陶老爺自半空跌落,墜落山崖。

    這是人類早期火箭史上一個重大事件,1945年,美國火箭學家赫伯特·S·基姆在《火箭和噴氣發動機》一書中寫下了這個故事。

    20世紀70年代,國際天文聯合會将月球背面一座環形山命名為“Wan Hoo(萬戶)”。

    再後來,錢學森先生把這個故事講給許多年輕人聽。

    錢學森

    西方人常說,中國古代隻有技術,沒有科學。

    很多年輕人常說,中國古代航天史,是無知人做荒唐事,不過笑話一場。

    可那些荒唐的故事,延續了中國人對宇宙幾千年的執着,鼓舞後世為實現航天夢上下求索。

    14年前,中國第一顆繞月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我們為它命名“嫦娥”。

    從此,每當人們仰天望月,都能信誓旦旦地說,天上有嫦娥。

    前些日子,人們研究嫦娥五号帶回的月球土壤,刷新了人類對月球的認知。

    如今,我們的嫦娥,是最了解月亮的“人”。

    背負着古人一代又一代地盼望,千年之前的笑話,我們努力讓它成了真話。

    史冊上,先人們異想天開,傻傻地付出,九死不悔。

    新聞中,子孫不忘初心,發展科技、提升國力,我們越飛越高。

    每多走一步,我們就回一下頭。

    越發覺得,那些飄渺的神話,并不可笑。

    它們是荒誕的曆史,也是高樓下的基石。

    我們崇尚科學,我們銘記曆史。

    我們昂首向前,我們緻敬祖先。

    這些遙遠的、眼前的、靠譜的,或挺不靠譜的故事,都是中國人才能理解的浪漫,是中國人才能擁有的。

    九天朗朗,好風借力,神舟英雄聞天語。

    九天蒼蒼,拂日攬月,華夏兒女摘星去。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