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裡尋他千百度,“白駒食場”一千戶。
我們的認知和現實之間存在大量的偏差,有的人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有的人成為了富翁。
01基本歸因錯誤
我們常根據個性和性格來定義别人,但會用情境因素來幫自己開拓。同樣是遲到,我們更多的是認為别人是因為懶惰;而自己是因為堵車才遲到,同樣是成功,别人成功是運氣好,自己成功則完全是努力奮鬥的結果。
02自私的偏見
失敗總是有原因的,而成功全靠自己。認為成功完全是自己的工作努力,而不是靠别人的幫助或者運氣;考試不及格,認為是睡眠不足而已(這個是歸因謬誤的一種)。
03組内偏愛
我們偏愛同一個圈子的圈内人,而不是圈外人。中國古代官場講究“桑梓之誼”既有同鄉之誼、又有同窗之誼。這便是組内偏愛的概念。
還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反向說法:“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04從衆效應
從衆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會懷疑并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着與群體大多數人一緻的方向變化。
有一故事(這種故事很多):某高校舉辦一次特殊的活動,請德國化學家展示他發明的某種揮發性液體。當主持人将滿臉大胡子的“德國化學家”介紹給階梯教室裡的學生後,化學家用沙啞的嗓音向同學們說:“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種強烈揮發性的液體,現在我要進行實驗,看要用多長時間能從講台揮發到全教室,凡聞到一點味道的,馬上舉手,我要計算時間。”說着,他打開了密封的瓶塞,讓透明的液體揮發……不一會兒,後排的同學,前排的同學,中間的同學都先後舉起了手。不到2分鐘,全體同學舉起了手。
此時,“化學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鏡,原來他是本校的德語老師。他笑着說:“我這裡裝的是蒸餾水!”
05群體思維
希望團隊保持一緻與和諧,我們有時會為了減少沖突做出一些不合理的決定(群體思維是從衆效應的一種體現)。
06光環效應
如果一個人具有某種積極的特質,那麼這種積極的印象會溢出到他其他的特質中,反之亦然。中國有一詞語叫:“愛屋及烏”。(那些顔值很高、才華橫溢的明星,我們也想當然地認為他們道德水平也很高,翻車的時候,三觀摔得到處都是)。
07道德運氣
由于一個好的結果,會提高人們對他道德地位的評價,反之亦然。這個有一點光環效應的意思,一個人成功的特質,這種積極的印象會溢出到其他特質上,包括道德水平,其實一點關系都沒有。
08錯誤的共識
現實中支持我們觀點的人要比我們想象中的少。這個點很妙,有點類似後面講的“樂觀主義偏差”。不僅支持我們觀點的人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少,支持我們的人也比想象中的要少,我們的朋友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少(不信你去挨個借點錢試試)。
09知識的詛咒
一旦我們知道某件事,我也會假設别人也知道這件事。而且一旦自己掌握一個技能或者掌握一門知識,就會完全忘記自己掌握這門技能或者知識之前的狀态,經常會出現一些有知識、有理論的人往往不能理解那些比他們認知稍微欠缺的群體的想法和行為。
10聚光燈效應
我們會高估人們對我們外表和行為的關注程度。假如你的白色襯衫有一個米粒大的污漬,你會覺得今天是“社死”現場,整個辦公室的人都會發現你襯衫上的污漬,真實的情況是沒有幾個人甚至沒有人會注意到你的襯衫。
11可用性啟發
做決定時,我們會依賴于腦海中直接浮現的例子。當你問别人坐火車和乘飛機哪個更安全,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告訴你坐火車更安全,飛機出事故概率大。其實,飛機事故的發生率遠遠小于火車事故的發生率,然而一旦飛機出事,電視、廣播、報紙等傳播機構紛紛發布重頭消息,人們看見、聽見了許多有關信息。而當人們比較兩種交通工具的安全性時,他們很容易立即想起關于飛機出事故的例子,因而回答說坐火車更安全。
12防禦性歸因
作為一名暗自擔心自己發生嚴重意外事故的見證人,當我們與受害者共情時,我們會減少對受害方的指責,增加對攻擊方的指控。
13公正世界假說
我們傾向于認為這個世界是公正的,我們認為遭受不公是活該。我們通常會認定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懶惰,要麼是因為愚蠢,要麼兩者都有(這個問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随便找幾個群去試探一下,基本如此)。
14樸素現實主義
我們相信自己觀察到的就是客觀現實,而其他人則是不理性,不知情或者有偏見的。網絡上那麼多的争論大多都是因為如此,都覺得自己是對的、客觀的,其他人要麼蠢,要麼壞。(不排除有人真的别有用心,煽風點火)。
15樸素犬儒主義
我們認為自己觀察到的就是客觀現實,而其他人的所作所為都會更加以自我為中心且有所圖謀,網上最能體現樸素犬儒主義的一句話:“這個人,怎樣怎樣,不是蠢,就是壞”(蠢是偏見,壞是别有圖謀)。
16富勒效應(巴納姆效應)
我們容易将我們的個性歸納為模糊的陳述,即使它适用于更為廣泛的人群。我們經常把自己的性格、個性、優點、缺點,甚至命運和星座屬相聯系到一起,一個星座、一個屬相涵蓋那麼多人,無論怎樣描述準度和精度隻能取其一。
17鄧甯-克魯格效應
知道的越少越有自信,知道得越多越不确定(無知者無畏)。1999年,大衛·鄧甯(David Dunning,1999)和賈斯廷·克魯格( Justin Kruger)做了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他們先讓受試者完成一項測試以區分出受試者在邏輯推理能力上的差異。結果顯示那些處在能力排名最底端的人表現出的偏差最明顯,認為自己的能力排名超過了平均水平,而處在能力排名最頂端的人卻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低估偏差。實驗結果說明:邏輯推理能力最差的受試者對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計過高,;而那些邏輯推理能力最好的受試者則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
微信公衆号:白駒食場
18錨定效應
做決定時我們會依賴先前得到的資訊。人們在作決策時,思維往往會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關于錨定效應的故事和實驗有很多,我說一個離我們生活最近的例子,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下小米創始人曆年的新機發布會,雷軍公布的價格的時候,會把其它同行相同配置的價格公布一番,比如:蘋果(1099)、三星(8999)、華為(7899),然後公布小米同等配置的新機價格3999,是不是一下子感覺小米好便宜、厚道?(這裡不是質疑小米作假,隻是說明這個套路的效果)。小米直接直接公布新機價格3999,你不會覺得那麼便宜,這就是錨定效應的威力。但是這麼做的危害就是“刻闆印象效應”,小米向高端品牌的道路上全是自己“錨定效應”挖的坑,因為大家認為小米就應該便宜,這不是你自己說的嗎?偶像!(有興趣的除了翻看小米雷軍的發布會,我可以看一下我之前寫的文章,兩種商業模式)
19自動化系統偏差
我們依賴自動化系統,有時候我們會過于信賴它,以至于其自動糾正過程會影響其原本正确的決定。這個現象在中國不算普遍,有點類似“權威偏見”,我們會認為機器或者系統比我們更專業、更權威,我們甯願相信機器和軟件系統,而不願意堅持自己是對的。
20谷歌效應(數字失憶症)
我們傾向于遺忘那些容易通過搜索引擎得到的信息。這個也不算過于普遍,可能在歐美比較普遍,唯一可解釋的是:大腦很聰明,選擇性地記住那些有用、易失去的信息,至于随處可得的信息,隻要記住獲得方法就行了。
21阻尼效應
當被要求做某事的時候,我們會故意反着來,尤其是當我們感到個人的自由受到威脅時候。這個如果你有小孩,什麼都不用解釋了。
說個有趣的故事,有一個退休老頭,吃完午飯的時候喜歡在陽台打盹,最近來了一群小孩在樓下踢球,吵吵鬧鬧的,老頭把為首的孩子叫過來說:“我很喜歡看你們踢球,你們明天還來踢球,每人給你們10塊錢。'小孩子們一聽還有這好事,第二天又來了,但是第二天老頭隻給了每人5塊錢,雖然有點少,但是還是很開心。直到一個星期後,老頭不再給錢了。小朋友們氣鼓鼓的說:“看我們踢球不給錢,我們不去了。”(看起來老頭退休前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22确認偏差
我們傾向于找到并記住那些能夠證實我們認知的信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一張圖片的兩個角度,一件事情也有幾個角度,你選擇看什麼你便看到什麼。(真相是我馬上就有三個孩子啦)。
微信公衆号:白駒食場
微信公衆号:白駒食場
23逆火效應
那些反面證據有時候會産生逆向效果,緻使我們更加堅信自己之前的觀點。在很多國家,政府提供大量的信息來證明一件事情,然而群衆并沒有被說服,反而更加堅定自己之前的觀點。
24第三人效應
我們相信别人比我們自己更加容易受到大衆媒體所宣傳的消費習慣的影響(樸素的現實主義、樸素的犬儒主義)。
25信仰偏見
我們判斷一個論據的強弱,不是看他對結論的支持度有多強,而是看他在我們心中有多大的可信度。
從統計學上講,一件事情對結論的支撐力度取決于信度和效度。對結論的支持有多強是效度的概念,在我們(樣本)心中有多大的可信度是信度的概念,隻關注信度或者效度都是有問題的。
26效用疊層
由于融入社會的需要,集體信念會通過公衆傳播變得更加可信。中國有一個成語叫:“衆口铄金”。隻要人足夠多,威力就足夠大。
27衰落主義
我們傾向于對舊時光充滿浪漫想象,而對未來充滿消極态度,認為社會和結構大緻上一直在衰退。這種現象在美國、日本比較普遍,因為他們的确經曆了衰退,在新興國家還是比較少見。
28維持現狀偏見
我們傾向于讓事物保持原狀,而偏離原來的變動會被認為是一種損失。
為什麼我們要繼續從事我們不喜歡的工作?為什麼我們要繼續保持對自己來說不好的戀愛關系(很多人甯願意忍受家暴,也不選擇離婚)?因為我們更傾向于認為我們已經擁有的比我們可能擁有的更好。我們把損失看得太重,把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看得太重,所以要維持現狀。
29沉沒成本謬誤(投入升級)
我們付出的成本的多少,會影響我們當前的決策。就算面臨損失,我們仍然會堅持已經投入成本的事情投入更多,而不是改變投資方向。
有一個關于世界末日的故事,很多美國人相信世界末日一定會來(宗教信仰的原因),有一群人堅信世界末日在千禧年之時,便開始準備囤積糧食、準備諾亞方舟和告訴親戚朋友這件事情,他們大多都放棄了工作,有的和家人鬧得很僵。親戚朋友都說他們瘋了,甚至威脅要把他們送進瘋人院。這些人仍然堅信不疑,直到千禧年那一刻降臨,世界末日仍然沒有來,這些人有的沉默、有的大哭,過了一會之後,他們很快便達成大緻,世界末日的推遲是因為他們堅定的信仰,這世界再一次被拯救。
對于他們來說他們投入了那麼多(金錢、事業、親情、友情),他們隻能選擇相信。
30賭徒謬誤
我們會認為某件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會受到過去事件的影響。
打個比方:投一隻骰子得到6點的概率是1/6,你連續投了5次,都沒有得到6點,請問第六次投骰子得到6點的概率是多大?答案仍然是1/6,一點都不會受到之前結果的影響。人們常會有種認識都輸了一個晚上了,該我赢了。事實是無論你輸了多少次,赢的概率一直都不會變。曆史不會影響現在(獨立事件)。
31零風險偏好
我們傾向于将更小的風險降低為零,而不是選擇減少更多的整體風險的另一種方案。保險行業之所以能成立,靠的就是這個心理效應。現在甚至出現了碎屏險、退運險和延保險,雖然人們知道這些事情發生的概率很低,仍然希望講這些事情發生的風險降到零。
32框架效應
針對同一個問題,我們常常會根據不同的表達方式而得出不同的結論。
第一個例子:一個醫院對一個重症的治愈率為99%,你會覺得這個醫院的醫療水平很高。但是如果該醫院對此重症的治療曆史是:在一萬個治療案例中有100個人死亡,你又會覺得這個醫院醫療水平很低,其實是一件事情不同的表述而已。
第二個例子:支付寶花呗的借款利率是4/10000每天,借10000塊,每天隻要還4塊錢(利息),是不是覺得利息很低?其實借呗的真實的年利息是:14.6%(365*4/10000),舊社會時我們農村的高利貸是一分的利(借一塊一月後利息是一分錢),換算成年利率是12%,因此支付寶的借呗借款利息是舊社會我們農村的高利貸利率高了2.6個點,仍然給人的感覺是利率不高,這就是框架效應的威力。
33刻闆印象
盡管沒有關于個人的信息,我們仍然普遍認為某個普遍群體具有特定的某些個性特征。中國人都會功夫、印度人都喝恒河水、伊斯蘭教教徒都很暴力、美國人都很開放、德國人都很嚴謹、法國人都很懶散、韓國人都很好看。
34外團體同質效應
我們認為團體之外的某個群體具有同質性,而自己團體内部的成員較多元化(這個不知道說的是啥)。
35權威偏見
我們更加相信并且經常被權威人士的意見所左右。專家、領導、教授的觀點、著名企業家,很多人都不管這些說的内容,隻關注是誰說的(有點信仰偏見)。之前人們推崇馬雲,哪怕馬雲胡扯八道都有很多人信;現在人們推崇馬斯克,馬斯克也有胡扯的時候。
36安慰劑效應
如果我們相信一種治療方法會起作用,它往往就會産生一定的療效。國外很多醫生會給沒有病的病人開沒有任何藥效的安慰劑(placebo),安慰劑起效的前提是不能告訴病人這是安慰劑,要告訴他們這是某某特效藥。
37幸存者偏差
我們往往會傾向于關注在一個過程中存在下來的事物,而忽視那些失敗的事物。
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沃德教授應軍方要求,利用其在統計方面的專業知識來提供關于《飛機應該如何加強防護,才能降低被炮火擊落的幾率》的相關建議。沃德教授針對聯軍的轟炸機遭受攻擊後返回營地的轟炸機數據,進行研究後發現:機翼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機尾則是最少被擊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強化機尾的防護”,而軍方指揮官認為“應該加強機翼的防護,因為這是最容易被擊中的位置”。
沃德教授堅持認為:
(1)統計的樣本,隻涵蓋平安返回的轟炸機;
(2)被多次擊中機翼的轟炸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
(3)并非是機尾不易被擊中,而是因為機尾被擊中的飛機早已無法返航,寥寥幾架返航的飛機都依賴相同的救命稻草— 引擎尚好。
軍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議,并且後來證實該決策是正确的,看不見的彈痕卻最緻命(教授厲害)。
這就是“幸存者偏差”。
微信公衆号:白駒食場
38精神活動過速
我們對時間的感知會因為創傷和藥物使用和體力消耗而發生改變。(這個不太理解,可能和濫用藥物有關)
39瑣碎定律(自行車棚效應)
我們經常會對瑣碎的問題過于重視,而往往回避更加複雜的問題(這個行為能不能成為一個定律的普遍性尚存疑)。
40蔡加尼克效應
相較于已經完成的工作,人們更加容易記得未完成的工作。很多企業利用這個賺錢,(小浣熊幹脆面集卡,盲盒集限量款、航空積分、星巴克集星星)越是到快要完成的時候,越是念念不忘。
41宜家效應
我們會對自己親身參與制作的事物給與更高的價值。這個和沉沒成本有一定的聯系,因為參與制作的過程投入自己時間、精力、勞動,因此正向改變你對這個事物的價值的判斷。
42本·富蘭克林效應
我們喜歡幫助他人,相比于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更有可能幫助那些我們曾幫助過的人。這個也是和沉沒成本效應有一定的聯系,我們幫助過的人,我們已經投入了很多時間、資源去幫助他們,我隻會承諾升級,很難放棄(有些人甯願忍受家暴也不離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沉沒成本的影響)。
43旁觀者效應
在一旁圍觀的人越多,挺身而出去幫助受害者的可能性越低。社會心理學家拉塔尼和達利(1970)發現當有其他的旁觀者在場時,會顯著的降低人們介入緊急情況的可能性。自1980年以來,有60多個實驗研究比較了獨自一人或與他人在一起時的親社會行為表現,結果發現,大約有90%的實驗都證明獨自一人時更可能提供幫助。研究還發現,在場人數越多,受害者得到幫助的可能性越小。
44可受暗示性
我們尤其是兒童,有時候會把提問者所提出的暗示想法誤認為是自己的記憶。(不太理解)
45虛假記憶
我們會錯把想想當成記憶。(不太理解)
46隐記證
我們會真實的記憶當成想象。(不太理解)
47集群錯覺
我們會在随機的數據中找到模式和“集群”。本來就是一朵雲,我們的大腦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處理成我們想象的形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