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閃通背——氣通三關

  • 太極拳身法上的“立身中正安舒”,與靜坐功、氣功的身法是一緻的。練太極拳時,脊柱節節松沉,随着動作的開合,會陰間的裆勁有上翻之意,百會穴虛領頂勁,而氣往下沉,内氣沿任督二脈自然流轉,用功日久後,可使任脈和督脈自然接通。因此,氣功中的“通三關”,在太極拳中是不求通而自通的。
  • 氣功内所謂“通三關”,即要求氣通過尾闾關、夾脊關和玉枕關,包括整個脊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氣功的坐、卧、站三功是采用靜功法任其自發地通過三關的,而太極拳的這種“行功”,則是動中求靜,在一動無有不動的過程中,通過專一而動,使意志集中,以求得動中之“靜”。拳論雲:“心不靜,則不專,動作全無定向矣。”太極拳行功由于具有一定指向的動作和意識的相互輔助,同時在行功過程中内勁與外形又要做到尾間正中神貫頂、氣沉丹田海底間和含胸拔背、開胯圓裆,促使氣從裆中過來,這樣就鍛煉了這一條全身前下後上的循環大道,日久之後使氣功中的“通三關”可不去求通而自通。
  • “通三關”應從自然中不求而得,不可着意追求。通了“三關”,全身有舒服融和的感覺,但不必妄求,否則極易發生流弊。在陳式太極中,“通三關”的練法舉例也有特定的姿勢。在這種拳式中,任督二脈可以用意交互運接。
  • 如十九勢中的“閃通背”(圖右),當頭與肩往下栽時,臀部往上一挑,則督脈由會陰起,從長強穴(脊背)逆行而上,過百會以至人中,任脈接住;下行以至丹田,入會陰,是引陽入陰,繞行一周。右手從裆下向上引時,任脈即從會陰起,由丹田逆而上,以至承漿穴(下嘴唇),右手随身逆轉,手到下,督脈接住,從人中逆行過前頂後頂,由啞門、大椎順行而下,複至長強,入會陰,是由陰附陽,繞行又一圈。待右足退到左足之後,右手從下上引,則督脈又自會陰經長強逆行而上,以至頭頂百會穴,其時督脈上運已半圈;待下一勢掩手肱拳合住,則督脈由百會下至人中,任脈接,由承漿下行以至丹田,複入會陰,是已經繞行三周。閃通背(三通背)一勢,督脈上下來回三過其背。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