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掌握一門(我喜歡将武術稱之為武藝——武學藝術)的基本意義,我覺得有一點不可忽略,就是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而不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自殺式襲擊”,如果這樣也就失去練習武藝的意義了。在街頭時,真正處于格鬥狀态的時間,不會超過十秒鐘,在如此短暫的時間内,怎麼樣在保全自身的情況下,對敵方實施最有效的打擊?其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速度,速度有進攻速度和退守速度,在詠春的理論體系當中,有可以使我們在實戰當中占有先機。
一、:
要達到實戰中對速度的要求,大多數人選擇了大量的體能訓練,以增加肌肉的收縮力量和收縮速度。由于詠春派創立之初的人為因素(詠春派始祖嚴詠春為女性),詠春拳在練習之前都是假設自己為弱者,就算你是強壯男子,在你學習小念頭時,師傅也會時時叮囑你放松、柔和、順從,但這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松、柔、順隻是讓練習者協調“動力肌”與“阻力肌”的協作關系,以此減少肌肉相互對抗所消耗的時間和能量。然而速度是隻有更快,沒有最快,而且有的人是先天就有優越的身體條件,可以事半功倍,就算有人付出多于他幾倍的時間和汗水,也未必能超越。如果我們在運動速度占不到先機的話,其實還可以用以下三種速度來彌補。
二、:
也就是詠春的“中心理論”,敵、我雙方對峙,首選的攻擊目标是敵人離我最近、最容易打擊、最薄弱的身體部位。用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攻擊方式,放棄任何花哨與不切實際,如一把鋼刀直插敵人心髒。這樣就可以在最短時間内結束打鬥,全身而退。很多拳手習慣做一些反複、不必要的動作,如果把這些去掉,可以大大縮短運動時間和距離。
三、(準備速度):
速度是将用于攻擊的“武器”短時間内推至預期要攻擊的目标。然而最重要的一擊卻是需要足夠的爆發力。“力先發力在臂,力後發力在拳”,放松的狀态可以保證足夠快的速度,在最關鍵的一刹那,将力量爆發于一點。詠春拳口訣:陰陽發力就是說如何直接、快速、有效地發力。
四、:
根據詠春“”,可以對敵人攻擊意圖,進行一種預先感知判斷,作出正确的反應并加以防守動作,且防守的肢體均在合理的範圍之内,口訣說:不消過籠之手,詠春稱之為——冚位,冚位可以縮短防守與進攻的轉換時間。人是通過眼睛觀察到敵人的動态,再傳到大腦中樞神經,再由大腦中樞神經做出指示,得到指令後,肢體才可以做出相應的反應動作。詠春著名的黐手是短橋功夫,其主要目的是鍛煉肢體越過大腦的指揮而作出的本能反應,也就是潛意識反應,這樣實際上就大大縮短了反應時間。
通過長期學習詠春的理論知識并加以實踐,得出以上心得,不過難免會有局限、偏差,希望有識之士加以斧正。以上理論感謝梁紹鴻師父的無私教誨、啟發。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