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終
老人生命垂危之時,子女等直系親屬守護在其身旁,聽取遺言,直到親人去世,這在習俗中稱為“送終”。送終是一件大事,能為老人送終表明子女盡了最後的孝心,未能為老人送終常常成為人們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1、裝裹
當老人咽氣之後,首先要為其穿好壽衣。壽衣俗稱“裝裹”,“裝老衣裳”,一般是生前就做好了的,主要是棉襖、棉褲、棉長袍,女人用裙子,不論什麼季節一律穿棉的。鞋必須是布面布底,鞋底不納,有的還在鞋面 上做出蓮花圖案,表示腳登蓮台,成了正果。帽子,男性過去戴帽盔兒,現在戴呢帽,女性不戴,或戴臨時用黑布縫成的帽子。有一條禁忌就是絕對不能用皮貨,也不能穿毛衣,俗說亡人如果穿皮衣、毛衣、皮鞋或皮底鞋,下輩子就轉世成牲口了。上衣不釘鈕扣,因為“鈕子”與“扭子”諧音,怕犯不利子孫的忌諱。腰帶是一條黑布或一縷白線,搭在褲腰上即可。近年公職人員去世也有穿西服及呢子大衣的。穿好壽衣是裝殓的第一步,也有在咽氣之前穿好壽衣的。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為死後屍體僵硬,不好穿戴;另一方面則出于俗信,民間認為,沒有來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氣,是“光着身子走了”,親屬會感到十分内疚的。
2、叫魂
叫魂即招魂。人咽氣後,立刻由兒子到房上用鞋底拍窯洞(煙囪),并喊着叫魂人對死者的稱謂,大叫三聲“穿鞋來”。接着便是“初哭”,因為老人咽氣之前是不許家人親屬大聲哭泣的。在确認老人已經去世的時候,守候在身旁的親人們要爆發性地大哭一場,這也是對亡故者最初的悼念。
3、移屍
人死之後,家人馬上燒“倒頭紙”,并将死者的屍體由炕上移至正屋(俗稱外間屋,也叫堂屋)中臨時搭設的靈床上,靈床就用臨時卸下的門闆做成,然後開始喪葬的準備工作。人死以後,要盡快移屍,不可以長期躺在土炕上,因為那樣認為是讓死者背炕坯。
4、哭街
五、六十年代時興哭街,如果是在頭一天晚上死了人,第二天淩晨由死者的長子沿街大聲哭叫,其目的是将喪訊通告鄉鄰。哭街的如果遇上行路人,要就地磕頭,叫磕喪頭。因為是大清早,人們還未起床,街靜人稀,哭街聲聽起來很瘆人。現在無論是鄉村還是在城鎮,死了人都不再哭街,而是放炮(大多數是放兩響的紙炮——二踢腳),一是表示死者歸西,二是向鄉鄰報喪。
在農村,老人亡故,本家族的人要趕來幫助料理喪事,通俗的說法是“老了人,當家子世院的都要趁”。族外的一些鄰裡親友也會主動來幫忙。通常要推舉一個總管(管事的),結合本族中一些輩分較大的人一起商定具體事項,對“攢忙的”進行分工,如安排報喪,搭設靈棚,購買喪葬物品,準備煙酒飯菜等。同時要安排會計、接待人員等,以便對随後的吊唁者進行接待。
二、報喪
死者咽氣後,家人應盡快向親友登門通報死訊,以便他們及時趕來吊唁。過去報喪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别人家不能進門,來人迎接時,無論長幼都要叩首。要告知死亡時間,入殓埋葬時間。對那些至親以及關系特殊的尤其要求孝子親自前往報喪,否則認為是禮數不到。特别注意那些在亡故者重病期間時常看望或守候在身邊的人一定要通知到。出嫁的女子要去婆家磕喪頭,包括公公婆婆,族中長輩都要磕,否則當喪事料理完畢女子穿着白鞋回婆家“戴孝進門”,婆家人會不高興。後來報喪多不拒大禮,派族中(俗稱當家子)年輕人甚至“攢忙的”去報喪也可,還有的用電話或捎口信兒的形式通知親友。但是如前所述,死者若是女性,對其娘家報喪是萬不能輕率地打電話或捎口信兒,即使孝子不親自前往,也要差人去鄭重報喪,不可怠慢。縣内的高嶺片有出嫁的女兒“帶孝”的習俗,即女兒的公公婆婆去世,遣人來報喪,娘家立刻打發嫂子等人前去送孝衣,這身孝衣定由娘家“帶”去,此謂“帶孝”。
三、停屍
古禮裝殓分小殓、大殓。小殓指穿好壽衣,打整齊備,大殓則是裝棺入殓。停靈有小殓後停靈的,也有大殓後停靈的。
1、小殓
死者裝裹後移屍到靈床上,鋪黃色的褥子,蓋繡有八仙圖案的白色蒙單,謂“鋪金蓋銀”,現在多是藍色蒙單。蒙單蓋在屍體上要把頭和腳都遮起來。枕頭是用黑布縫成一個大公雞形,綴上紅嘴紅冠子、眼睛和尾巴。也有用黑布做成桶形枕的。枕頭裡面要裝草木灰,縫口處要放一把籽棉。現在常從壽衣店購買帶有彩色繪畫的鞍形枕。還要往死者嘴裡放一枚拴繩的銅錢,俗稱“噙口錢”(也叫唇口錢,有的地方叫壓口錢)。死者的臉上要蓋一層黃裱紙。為了防止“詐屍”,要用麻批兒把死者的雙腳捆起來,稱為“絆腳絲”,同時在蒙單上扣上畫符的瓦,至此,小殓完畢。
2、靈堂
普通百姓家靈堂設置比較簡單:小殓後停喪于堂屋裡,若在北屋,屍體頭朝西,腳朝東。靈床前放置一個臨時供桌,上邊擺着以碗盛油放芯點燃的“長明燈”,給死者陰間照明;擺一碗“倒頭飯”(撈在碗裡的小米幹飯),上插五根秫稭棍,棍的上部裹上面團燒烤一下,稱為“打狗棒”(郭村一帶時興捏七個打狗棒,死者一手握一個,其餘五個插在靈堂供桌的碗裡);還要放些幹鮮果品做供品,立上靈位,擺好遺像。此外還要在靈前放一個“香盆”,即燒紙化灰的盆。香盆底上鑽上眼兒,亡男的鑽五個眼,亡女的鑽七個眼兒。後來人們常找一個幹淨的瓦質花盆做香盆。
縣俗停喪的靈堂有兩種,一種是如上所述,就是堂屋做靈堂,停屍、守靈都在屋裡。門外鋪席,為吊唁者施禮跪拜之處。此俗為望都鎮城内及周邊各村還有郭村一帶所興。另一種習俗是靈堂設在院裡,用葦席、苫布等暫時搭就一個棚子,故而也叫靈棚。若是坐北朝南的宅院,靈棚就搭在院子東側,棚口朝西。屍體停放在靈棚裡,用闆凳把門闆扇支起來,南北方向,頭朝北,腳朝南,即腳朝着大門口,是“走出去”的意思。靈棚口中央挂一竹簾,簾子前設一供桌,擺上供品,點燃長明燈,放上“倒頭飯”,插上“打狗棒”,還要放上弓箭。桌前放香盆。簾子上貼着白紙寫的靈位,死者的遺像也挂在這竹簾上。供桌前鋪葦席或苫布。靈棚裡鋪上柴草,俗稱“卧靈草”。孝子孝女分男左女右帶孝守靈(女人懷孕者不守靈)。有的地方不分男左女右,孝子們分兩側跪卧在柴草之上,也就是老百姓說的“陪靈卧草”,現在多數是蹲坐在靈床前面,而孝女們坐在支靈床的闆凳上或靈床的裡側。
布置靈堂的同時,要把死者的被褥扔到房頂上去,把死者的枕頭拆開,把裡面的荞麥皮和枕頭套拿到大門外街道上點着,慢慢燃燒掉。縷縷青煙成了向路人報喪的信号。郭村片高嶺片是在出殡後清理現場時燒枕頭的。
3、停靈
小殓後停放在靈堂,民間俗語說是“停喪”。大殓後,即裝棺入殓後停放叫做“停棺”。停喪、停棺統稱為停靈。也就是說,從穿上裝裹衣裳一直到出殡前這段時間都算停靈。
解放初期的五十年代,受舊俗影響較深,停靈時間較長,最少要三天,有的要停“一七”甚至更長。現在除個别情況,比如非要等路途遙遠的親人趕來瞻仰遺容“親視含殓”的,就要多停幾天,若是夏天炎熱季節,得靠屍旁堆冰塊或租用冰床防腐。此外,一般不再為禮儀而長時間停靈。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快了,辦事已不拘舊禮,常是頭一天死了,第二天埋人,也有的是早晨死了,下午就埋人。
4、陰陽先生
鄉村辦喪事,無一例外地都 要請一位陰陽先生。陰陽先生第一件事就是“開書”,即寫“訃白”。“訃白”俗稱“殃榜”、“喪榜”,也就是叙述死者生卒年月的榜文。“殃榜”一般寫于四開或八開的白紙上,貼在大門以裡的影壁上。同時,要寫“忌四相”與“鎮物”兩張訃白,分别貼在大門口兩側,而後用白紙做一靈牌放在靈桌上。接下來要剪一個“座簽”,即上端紮起來的一束白紙條。紙條下端呈尖角表示喪男,呈燕尾形表示喪女。(同樣,引魂幡紙條下端也是如此,呈尖角表示喪男,呈燕尾形表示喪女。)座簽綁在木杆上,挂在喪家大門口外。座簽,亡男挂在門口左邊,亡女挂右邊。紙條多少看年紀大小,年老的座簽紙條多,年輕的紙條少(說法是一歲一條),一看便知亡者長幼。用竹篾紮一張弓,用葦杆糊三支箭,謂“竹弓葦箭”,也有的是用桑枝做弓,用葦根做箭稱“桑弓葦箭”。箭搭在弓上一起放在靈桌上。喪家找五塊小石頭,由陰陽先生分别寫上金木水火土,稱為“五行石”,準備下喪時用。陰陽先生要在喪家準備好的青布瓦上畫符,同時,要為喪家看安葬日期,犯不犯重喪等。最後,按照喪主的要求紮糊引魂幡,哭喪棒,紮糊棺罩、車、馬,剜剪買路錢等。紮糊棺罩的說法:死者有兒有女,棺罩頂上帶葫蘆尖;死者有兒無女,則棺罩頂上不帶尖兒。若有兒無女的喪家意欲完備,可出錢讓紙匠糊一個葫蘆尖兒,但尖兒的顔色要不同,以示與真有女兒的區别。關于紮糊車馬也有說法:如果死者是男性,則隻糊一匹馬,如果死者是女性,則不但糊馬還要糊車(馬拉的轎車),因為女性不會騎馬,隻能坐車。
社會在發展,紙糊的陪葬品也跟着時代的步伐在變,有的不再糊馬,而是糊小轎車,還糊彩電、冰箱、錄像機,真是人間有什麼,陰間就有什麼。
解放初,一些有條件的人家喪事辦得很隆重,很講究。在停靈期間,不光請陰陽先生,還要請紙匠專門紮糊各種随葬品,如萬壽山、宅院、金山、銀庫、金童玉女等,還有成串的麻燈(喪用燈類統稱為麻燈)。麻燈一般藍燈在前,紅燈在後,取逢兇化吉之意。
附 錄
殃榜的書寫格式:(豎寫)
中華處士×府君××享×壽××歲
注釋:×府君××,為喪家姓氏,死者名字。若女亡,則寫夫家姓氏,名字處寫夫人或太君。即:中華儒人×府×夫人(太君)享×壽××歲。夫人的前面是女性本人的姓氏。“處士”是對平民百姓的雅稱,也有寫“公民”的,男性也有寫“碩德”的,女性則寫“儒人”或“淑德”。還有的在×府君後××(名字)前向右跨出半個格寫一小号字“諱”,那是舊時對死去尊長的名字的寫法。×壽,依死者年齡而論。見下表:
十五歲以下: 中華幼兒××享夭壽
(少女)
十六歲至二十五歲: 中華公民×府少君享弱壽
(少女)
二十六歲至三十五歲: 中華公民×府少君享壯壽
(少女)
三十六歲至四十五歲: 中華公民×府少君享強壽 (夫人)
四十六歲至五十五歲: 中華處士×府君××享艾壽 (太君)
五十六歲至六十五歲: 中華處士×府君××享耆壽 (太君)
六十六歲至七十五歲: 中華處士×府君××享稀壽 (太君)
七十六歲至八十五歲: 中華處士×府君××享耋壽 (太君)
八十六歲至九十五歲: 中華處士×府君××享耄壽 (太君)
九十六歲以上: 中華處士×府君××享頤壽 (太君)
殃榜的左側豎寫生于×年×月×日×時,右側寫卒于×年×月×日×時。若寫靈牌,則隻豎寫中間一行,于××歲之後寫“之靈位”。女婿送的旌上也寫這一行字,最後寫“之銘旌”或“之靈柩”都可。長子執打的引魂幡上,同樣是這一行字,隻是最後為“之引魂幡”。
忌四相生人是以亡故的月份(農曆)推算的。口訣為:正、四、七、十,寅、申、巳、亥;二、五、八、十一,子、午、卯、酉;三、六、九、十二,辰、戌、醜、未。書寫格式為中間豎寫:忌四相生人××××。左側寫:有服不忌;右側寫:無服避之。是說忌四個屬相的人,但服孝的不忌,不戴孝的在入殓時應回避。
“鎮物”訃白,中間的上部豎寫:一推四鄰鎮物。下部從左向右四行依次豎寫:東山中木炭,西生鐵共刀,南土盆紙旗,北豬骨水瓶。意為四鄰有鎮物護守,逢兇化吉,可平安行喪。
在“忌四相”及“鎮物”兩張訃白的上部,要用朱砂勾上三個∨。
畫符:一般選青布瓦(沒有豎棱的半圓瓦)一塊,在瓦背中間用篆體寫:敕令奉煞 左側寫土公,右側寫土母;“土公”外寫物華天寶,“土母”外寫人傑地靈。另外在“物華天寶”一行上下兩端寫“元”“亨”二字,在“人傑地靈”一行上下兩端寫“利”“貞”二字,且在中間“敕”字上方用朱砂畫∨∨∨。
重喪日歌:正七連甲庚,二八乙辛當。丁癸五十一,四十丙壬防。三六九十二,戊己是重喪。按故者亡日推算,即死的日期在農曆幾月幾日,這天在皇曆上的幹支。如正月或七月,凡甲×或庚×的日期都是重喪日,餘下類推。重喪日,即此日埋人必還死一人,因此當避開,若不避,則當破之。
安葬周堂圖
父 隻論月份大小,不論節氣。大月從
客 男 父向男順數,小月從母向婿逆數,
婦 孫 擇亡人則吉,如遇其他人無者亦
母 亡 可。
婿
四、吊唁
吊唁是喪葬禮俗中比較重要的内容,因為與死者的關系遠近親疏的不同,吊唁的禮數、方式也就有許多區别。
不在身邊的親生子女或其他至親接到訃音以後,由于實際情感的深厚,首先都是哭悼一場,對身邊的事略做安排,而後不顧一切的上路奔喪。臨到家時,一般都“望鄉而哭”,出嫁的女兒更是一路哭來的。到家後,先到靈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勸慰才停止。
親友前來吊唁,或坐車來,或騎自行車,到門口時,有專人負責接過所帶供品、紙錢及花圈挽幛。若是男親友,則先到靈棚裡哭悼一番,守靈的孝子忙拉住勸慰,吊唁人遂走出靈棚于靈前的席上站立,靈堂執事從供桌上取幾張紙錢點燃放進香盆,此時孝子們俯首跪拜哭泣,吊唁人行四叩首禮,即拱手作揖,雙腿跪下,連磕四個頭,然後站立起來,再拱手作揖方為禮畢。随着靈堂執事的一聲“還禮”,孝子們哭聲停止,跪着探身磕一個頭,表示還禮。此時,若守靈的孝子中有吊唁人的長輩,吊唁人還要在站立之前向前跪跨一步,再磕一個頭,表示對長輩的還禮。行完禮,便到帳桌前交禮,将所帶禮金、供品及花圈、挽幛一一交待清楚,由會計記于帳上,禮儀人員把寫好的上下款及帳心挂在花圈、挽幛上,并把花圈、挽幛擺挂在院子的顯眼處。若一般女親友來吊孝則僅在靈棚裡哭悼,然後到帳桌前上禮。唯外甥媳婦吊孝特殊一些,要先在靈前象男人們一樣施跪拜叩頭禮,而後進靈棚哭悼。不管男女親友都會關切地詢問死亡經過,追述亡故親人的功德,并安慰子女家人節哀等。至尊晚輩戴孝後,要到靈棚守孝,例如外甥、外甥女等。義子義女參加喪葬儀禮的格式與兒子、女兒相同,隻不過義子不但守靈戴孝,還要和其他親屬一樣拿禮。
鄉鄰及一般關系的男親友吊喪,即使與亡故人平輩或是其長輩,按“先死為大”的說法也照例下跪叩頭,隻是不到靈棚哭悼。雖不送禮金、花圈、挽幛之類,但凡是吊孝的,都要拎上兩包點心做供品,上邊掖上幾張燒紙。吊孝者來,喪家有專人迎接,禮畢,均熱情相待,遞煙讓座,臨走要送到大門以外。
吊孝最具特色的當屬農村中一些中老年婦女。她們以亡故者鄉鄰的身份常常三五成群去吊孝,按她們自己的話說就是“吊紙”去。她們不帶供品,更不帶禮品,每人手裡捏着幾張燒紙,喪家接過她們的紙,點燃後放進香盆裡,她們便走進靈棚,俯首痛哭,拉起長音,聲淚俱下,眼淚鼻涕流成一條線。鄉鄰婦女吊紙,兒媳要陪靈,并跪着拉拽吊紙人的衣服,勸慰其停止哭号。
出嫁的女兒對生身父母的哭悼那才是真的動感情。她們守在靈前長時間放聲悲哭,直哭得肝膽欲裂,死去活來,哀号凄絕之聲常常使鄉鄰泣涕漣漣。她們是親友圈中對喪葬之事最看重的人,不僅帶供品,送花圈、挽幛,禮金也是出得最多的,當然這些在會計的禮單上要記在女婿的名下。通常女兒們還要出錢為亡故的親人買“宅院”,長女還要送上一銘旌。其實,禮俗中銘旌是由女婿贈吊。銘旌,以整幅的紅布做成,長一丈有餘,由陰陽先生或記帳的會計寫上旌心,由上而下一行大字分外醒目。銘旌寫好後,以長杆挑起,豎在靈棚一側。
在這衆多吊唁的人群中,女婿吊唁格外引人注意。尤其是死者年事已高,人們不再那麼悲痛,喪事成了“喜喪”,于是,看女婿吊孝成了耍逗姑爺的機會。女婿為嶽丈或嶽母吊孝,照例應先到靈棚裡哭幾聲。一些老成的女婿掌握的分寸是“女婿漢,兩聲半”,那就是禮節性地哭兩聲,不哭或哭個沒完都會被人笑話。而一些“故動”的内嫂故意不拉也不勸,使女婿陷入尴尬境地。給女婿扯孝布要一丈五尺,即一身大孝,但女婿也僅僅是跟着送殡的到村口拜圹時在肩上搭一搭,沒有穿在身上的。鄉俗中女婿是不進靈棚守孝的,更不戴孝帽,所以就有内嫂或小姨子拉着扯着給戴孝帽,按着頭去守靈的鬧劇。當然,女婿畢竟是“高客”,管事的會高看一眼,常把女婿安頓在僻靜的屋子裡,厚待一層。關系較遠的女婿們,比如侄女女婿、外甥女女婿,以及孫女女婿、外孫女女婿,則同樣照章辦事,喪家更是客氣相待。
在一些鄉鎮的吊喪風俗中,有“親家不見面”的說法。親家亡故,趕去吊孝時,可送花圈挽幛,可上禮(出錢),但不去靈堂吊唁,即不與親家“見面”。
公職人員吊唁,常常是一行幾人或代表機關、團體、單位等,或同事、同學、戰友等,一般不下跪叩頭,也不哭悼,而是在靈前三鞠躬。(農村中一些沒文化的老年人稱鞠躬為“施洋禮”)禮畢,要把所帶的禮金、花圈、挽幛等交與帳桌,并對死者家屬進行慰問。除個别關系特别緊密的人留下幫助料理喪事,其他别人則稍做停留遂即告辭。值得一提的是,鄉友中送的挽幛多屬禮尚往來,禮節性的,質地一般不太好,長也不過丈餘。而機關單位送的挽幛,常常是一些較好的布料或毛料,長約4米到8米,其目的顯而易見,讓死者家屬既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又得到經濟上的實惠。
鬧喪的儀俗基于特定的社會關系,即死者和其監護人的關系。這種監護人不是現行法律上的,而是封建禮教範疇的。民間稱這種監護人為“人主”。男子的人主應是本族族長,按本地鄉俗,家族中不設族長,也不存在那麼嚴格的族規,但遇紅白大事,尤其是喪事,一定要與那些族中輩分大名望高的老人請示、商讨。這些老人就相當于族長。已婚女子的人主當然是娘家父兄。這種“監護”關系平常并不明顯,隻在喪禮中表現得十分突出。按傳統禮儀,人死後必須報知人主,并請示商讨有關喪葬事宜。人主到來,問清死亡原因及喪葬規格,覺得沒有欺瞞,喪禮的操辦也比較合理,才準許入殓蓋棺,否則不準入棺。倘若未得人主點頭同意就入殓下葬,人主有權要求喪家開棺、啟墓。這種情形一般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
鄉俗衆多例子中,鬧喪常是娘家人。如果亡故者是喪家女主人,那麼人主娘家父兄因其關系特殊對喪葬之事會格外關注。在一般正常情況下,兒子兒媳平常孝敬老人,重病期間精心照料,無奈老人蒼天不佑壽終而亡,親人辭世娘家兄弟侄兒會悲痛不已,急忙趕赴喪家,真心實意地協助料理喪事。如若兒子不孝雙親,或是兒媳虐待婆婆,臭名傳揚鄉鄰,娘家亦有耳聞,待老人亡故,娘家兄弟、侄男少女會成群結隊聚集喪家咎責。俗語說“活着沒有人,死了一大群”是也。輕者,娘家吊唁的人故意不下車,有尋釁之意,這時兒媳要身穿孝衣雙手高舉盛有孝布的托盤跪拜于車前懇請息怒。娘家人下車後,自然少不了一通責怪。也有的對喪葬規格标準提出意見并立逼改正落實。鬧喪的娘家人在喪家怒氣沖沖,大吃大喝,摔砸家什,肆意拖延時間,曰糟其家,敗其名。更有甚者,娘家母舅對不孝外甥、甥媳更是氣憤有加,舉手執木打罵,毫不容赦。此時常有管事的或喪家族中長輩出面調停,平息事态,以使喪事按日程辦完。如若女主無病而亡,或投井上吊,或服毒自殺,死的猝急,死的蹊跷,娘家人不僅要“鬧”,而且要“告”,大鬧靈堂的有,停屍多日不讓入殓的有,進而訴諸法律上告到法院問究竟、讨說法的亦不少見。
當然,娘家鬧喪多是事出有因,也是伸張正義讨要公道的一種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對那些不肖子孫會有警示作用。但是,有的鬧喪确屬趁機小題大作,故意無理取鬧,遇到這種情況,喪主常常是以禮相待,懇請寬恕,管事的則是好言相勸,顧全大局。對極個别存心攪和事端的,喪主與管事的也會采取強硬态度,或置之不理,或強行排除幹擾,按步就班辦理喪事,使鬧事者灰溜溜,無地自容。
五、戴孝
為亡故的長輩戴孝是傳統的喪葬禮儀中最明顯最具有标志性的禮節之一。一般親戚中和近支家族中的晚輩不論男女都要戴孝。子女更要戴重孝。重孝,按照古老的儀俗,要從頭到腳一片白,孝衣用麻布做成,衣服不鎖邊,腰紮麻繩,即所謂“披麻戴孝”。解放後的五六十年代,孝衣用白粗布(土布),如今都用普通白布。現在戴孝,雖然沒有了原來意義上的“麻”,但“孝”則是實實在在的。按習俗,兒子要穿孝衣(袍),戴孝帽,鞔白鞋(将白布鞔在鞋的表面);女兒要穿孝褲子、孝褂子,戴孝包頭,鞔白鞋。近些年,習俗漸改,孝子已大多不再穿孝衣,也不鞔鞋,隻是戴孝帽,女兒除了不再鞔鞋外,仍是一身孝。
破孝,即喪家向應戴孝的人發放孝布。此事涉及到的人多,關系複雜,常常因為人頭遺漏或孝布多寡而發生禮儀上的糾紛,甚至親戚間還會為此鬧出意見來,所以喪主常結合“管事的”,對“破孝”一事周密安排,慎重對待。一般“破孝”都是以當時當地的習俗,同時要兼顧以往在喪事上與親戚家族中所保持的往來關系,講究禮尚往來,還要考慮經濟條件等因素,先劃出人員範圍,定出發放标準,然後委托本族中與喪家關系緊密且有辦事能力的一兩名中年婦女具體辦理。
關于戴孝人的範圍和戴孝的輕重,各地說法也不盡統一。約定俗成的規矩是:首先親生女兒要穿一身大孝,哪怕再儉樸的喪葬禮儀也不例外,且有出嫁的女兒一身大孝“白穿”之說,緣由是不管出嫁的女兒上不上禮,也不管其他别人孝重孝輕,出嫁女的大孝是無條件的,必須的。兒女當重孝,族中親戚晚輩不能與之看齊。死者的侄孫們和一般親戚晚輩皆戴孝帽為喪。女婿,包括侄婿、孫婿、内侄婿、外甥婿、姨甥婿、外甥孫婿等,如果吊孝來送了挽幛,則都要給一丈五尺的孝布。其他如死者的内侄、姨侄等輩,如以往喪事中有較重的來往,則以同等禮遇回敬,若一般來往,則以普通晚輩待之。死者兒媳的戴孝輕重至關要緊,它是除女兒以外同輩戴孝人的喪服标準。若兒媳穿大孝,即孝褲子孝褂子都有,則要給侄女、侄媳、内侄女、内侄媳、外甥女等以同樣的孝衣。若兒媳隻穿孝褲子,則以上同輩人也隻給孝褲子。在所有的女性戴孝人中孝包頭是每人都有的。孫、重孫除孝服外,還有些特别的标志,如孫子、孫女孝衣肩頭釘一塊紅布,重孫釘兩塊;如果亡者是外祖父母,則釘藍布。在五、六十年代,服孝者穿白鞋是必須的,不管男女長幼,要在吊唁後立即将自己穿的鞋用白布鞔起來,而且要穿到一百天。也有的為圖省事,奔喪時就帶着自己的白運動鞋、白球鞋等。鞔鞋也有講究:若雙親中有一人健在,鞔鞋時鞋後跟處留口不包嚴,若父母雙亡,鞔鞋時則要鞔嚴,不再留口。近些年來,服喪者已不再鞔鞋,隻在辦理喪事期間穿孝衣,戴孝帽、孝包頭而已。夫妻之間一般不戴孝。
佩戴黑紗是公職人員參加喪葬活動戴孝的一種形式,而且在辦完喪事回機關上班後仍然佩戴一段時間,以表示對死者的哀悼之情。如今,公職人員戴孝又有戴印有“孝”字的塑料胸章的,比起戴黑紗更簡便。
需要提及的是,在外工作多年而回農村老家為自己的父母辦理喪事的人,不管官兒多大,地位多高,在靈前也要做到鄉俗上的“披麻戴孝”,也就是說一定要穿孝衣,戴孝帽,不能西裝革履隻戴黑袖紗,否則将受鄉親指責,說洋了,闊了,忘了祖宗了。
六、守靈
死者停屍床上至入殓前,喪家晚輩守護在死者床邊,稱“守喪”,“陪靈”,又叫“守靈”,即守靈床。守靈床,一是為親人盡最後的孝道,在這生死訣别的最後時刻,陪親人多待一會兒,子女的心靈會得到一些安慰。二是守護好親人屍體,免遭狗鼠啃咬等意外傷害,而且民間尚有貓從屍體上走過會詐屍的說法,因此,夜間守靈更為必要。孝子們常常輪流值班,或安排家族中的中年男人晚上守靈,俗語也叫“熬喪”,即熬夜守靈。入殓後不立即出殡埋葬的,其靈柩要停放在靈棚裡。從停靈到發喪的幾天裡都要有人守護,這也叫守靈,即守靈柩。
在守靈期間,靈堂裡的燈要晝夜長明,給長明燈添油撥燈核的,必須是兒媳,其意為香火不斷,後繼有人。
1、照亡
五十年代,死了人有“照亡”的習俗。在人死後的當天晚上,由子女去“照亡廟”照亡,大概相當于為亡人報戶口。半夜子時,子女們到照亡廟裡擺供祭祀,然後每人拿一張燒紙到廟的牆上貼,誰的紙能“貼”住,亡靈就在誰那,就算找到了,于是燒紙化錢,祝亡人一路走好。其實,紙根本貼不到牆上,常是那些不虔誠的孝子做弊,抿些唾沫粘上。人們也知道在做假,但禮儀還是要遵循,心照不宣罷了。
2、唱戲
一些公職人員去世或公職人員的父母去世,有條件的在吊唁期間安排專人播放哀樂以增加喪禮的悲痛氣氛。一般百姓家,有請一個吹打班的,由四、五個人組成,手鑼、小钹、笛子、唢呐等,吹打班在喪家門口配合吊唁的吹奏,相當于喪禮的樂隊。
唱戲,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喪家門口搭一個小戲棚,地上鋪上苫布,十人八人的小戲班,演員裝扮上,唱些折子戲。另一種比較正規的,則是在街口寬敞處搭起戲台,配上擴音喇叭,像正式演出一樣。這樣的戲班人員有十幾到二十人左右,角色也比較齊全,常由一些專業演員臨時加盟搭班而成。停喪期間唱戲,一是老人高壽歸天,成為喜喪,故而唱戲以賀之。再是兒女認為父母辛勞一生辭世而去,唱台大戲是一種公開的隆重的悼念活動。某喪家唱戲戲台的對聯是“多少人痛悼斯人難再得,千百世哀傷此世不重來”,橫批“萬世流芳”。也有寫“天下皆春意,唯我獨素風”的。某村一家為辭世的父親唱戲,在戲台的橫幅上寫着“沉痛悼念×××先生逝世”,對聯寫道:“搭高台不忘養育恩,唱大戲難報父子情”。對聯寫得雖然直白,可是對亡故先輩的報答之情表達的再清楚不過了。
參靈,就是戲班上的女演員穿上孝衣在靈堂哭悼,先是在靈前唱一大段悲酸的戲詞,再到靈床圍着亡人唱些懷念的悲曲。動情之處亦是淚流滿面,失聲痛哭。事畢,喪家要單獨給參靈的人贈一身孝衣并給一定數目的賞錢。
在七、八十年代,有喪家花錢在街頭放映電影的,也是作為對死者的一種悼念。
不管是請吹打班,還是請唱戲、演電影,都是随鄉俗,也跟喪家的經濟條件有一定的關系,并不是一般喪葬禮儀中的必要程序。
3、刨墳
刨墳,即挖掘墓穴,也就是挖掘埋棺材的坑,這在實行土葬的時候是必須的,也是一項力氣活。刨墳須在埋葬的當天,首先要“破土”。“破土”由死者長子到墳上按“破土”禮儀進行:在準備開穴的地方,先擺上供品,燒紙化錢,奠酒而祭,然後叩頭并禱告來意,最後用鎬頭在四角各刨一下,扔下鎬頭離墓地而去。真正的挖掘将由安排好的壯工進行。若是新開挖的墳,則要考慮日後夫婦并葬時的位置,若是夫婦已有一人在葬,則要遵照“男左女右”的規矩。墓穴的大小要以下葬時棺材正好放下去為準。有條件的還要用磚把穴坑四周壘起來,叫做“砌模子”,也叫“打磚套”,這當中還有一定的技術活。通常要求棺材頂離地面要一、二尺,所以墓穴要挖得足夠深。刨墳這項活兒較大,如果是數九寒冬,天氣又短,還要打透凍層,真是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喪家“管事的”常對“刨墳的”安排足夠的人力,以免耽誤下葬。“催墳”,即“管事的”讓人帶着煙、酒、菜、點心等去犒賞“刨墳的”,一是讓他們抓緊時間按時完成,二是讓他們吃點喝點,“點補”一下。“刨墳的”完成後回到喪家,因為“勞苦功高”而被厚待一層,安排在客廳裡飽餐一頓。刨墳人員負責下葬用的木杠、大繩。同時,墳穴刨好後,喪家要安排人守護,即看墳的,以防人為破壞,如有人惡意使壞,暗下鎮物等,同時也防止動物從墳坑上跳過,迷信說有兔子、狗、狐狸從墳坑上跳過亡者會詐屍。
4、火化
一九八三年開始推行火葬,随後逝世的公職人員普遍實行,各村也修建了骨灰堂。農村的火化步調不一緻,有些村鎮從一開始就堅持下來,而且骨灰堂有專人看護,火化已習以為常。而有些村鎮一度又恢複土葬,幾經強制推行,才堅持下來。然而大部分村鎮的骨灰堂因無人管護而坍塌,屍體火化後仍把骨灰放在大棺材裡土葬,這大概也是一種過渡。
在農村,火化之日就是埋葬之日。火化不分上午下午,盡量不拖得太晚。裝殓的屍體裝上殡儀車,孝女們守在屍旁,孝子們乘坐其他車輛(大多是拖拉機)一同去火葬場。骨灰放進骨灰盒或用紅布兜起來,由長子捧回家。租用的殡儀車一路播放喪葬哀樂,喪家準備的兩響炮也随火化車隊随走随放。
5、大鍋飯
在停靈守喪期間,衆多本家族的人、親屬及“攢忙的”都要在喪家吃大鍋飯,其人數有的多達幾十人。在孝男孝女們忙于喪事的同時,“管事的”早已安排好廚竈上一系列的事,買菜、做飯,專門的一班人操持。通常都是準備一些下酒的涼菜,再燒一大鍋雜燴菜,然後就是饅頭、面條或米飯。在院子裡擺上一趟長木闆當地桌,兩邊放些小闆凳、木墩或磚頭當座位。郭村莊裡一帶則是喪家到專業戶租賃桌櫈,包括炊具碗筷一應俱全。開飯時,不分座次,一邊坐一大溜人。男人們先喝酒,之後是每個人到大鍋裡盛飯盛菜,吃飽為止。守靈的孝子孝女們要輪換着吃飯。因為是辦喪事,人們不太講究吃喝,所以大鍋飯在飯菜質量上無疑是檔次低,花樣少,而且就餐條件和衛生條件也不講究。雖然“埋人的飯食”沒法跟“娶媳婦赴席”相比,但農村中死了人吃大鍋飯的花費還是很可觀的,因為一是人多,二是時間長。這筆開支是整個喪事禮儀中比重很大的一部分,早年間常說“埋人埋不起”,大概與此有關。
七、入殓
棺材,也叫棺木,棺子,一般由上等木材制成,因為要防潮防腐,柏木棺材應是棺材之極品了,其次是松木的,普通的由楊柳木制成,獨幫獨底的當然好。棺材的好賴除了看木質,還要看用料的尺寸,民間講究“三五”材,即材底三寸厚,材幫四寸厚,材帽(材蓋)五寸厚,其實,多數的材幫材蓋比較接近要求的尺寸,唯材底常做“假底”以掩人耳目。棺材常油漆成紅色或棕色,大頭起正面寫有“壽”字。在六、七十年代,曾流行過水泥棺材,即用水泥沙子抹成的棺材,雖然省錢又防潮防腐,但迷信的人說使水泥棺材永遠也爛不了,人也就永遠“托生”不了,所以沒有流行起來。其實水泥棺材不被認可的真正原因是人們對孝道的看重,認為老人辛苦一生,歸天後不該草草打發。
如果是從外面購買棺材,當棺材拉到家進院時,要摔一個碗,以示破除邪惡。
入殓前先由女兒和兒媳将棺材裡面“打整”一番:最底層墊上篩過的草木灰,灰上面鋪一層燒紙,然後均勻地攤上一層絮棉或幹淨的棉套,再鋪上一層燒紙,最後撒上“五色糧食”(常用小麥、谷子、黑豆、高粱、玉米配成)。靈堂這邊,由長子為親人“搌臉”,即在臉盆裡舀上一點淨水,用筷子挾着棉球沾水擦拭面頰,擦的時候,先擦眼圈、耳朵、嘴,最後擦臉,同時把銜在嘴裡的噙口錢拽出來,把纏在腳上的“絆腳絲”剪斷,把蓋在身上的瓦拿掉,把插在靈堂碗裡的打狗棒放在死者的手裡,死者是男性,左手三支,右手兩支,死者是女性,右手三支,左手兩支。搌完臉的水要端着臉盆使勁潑灑到房頂上去。此時,孝男孝女們都要去撒“墊背錢”,即把準備好的硬币、紙币、冥币等撒在棺材裡,撒的時候不要撒完,每個人還要留下一兩個硬币。
“掃材”的儀俗是這樣的:入殓以前,由長媳拿笤帚把棺材從大頭到小頭掃一遍,掃到簸箕裡,因為“材”與“财”同音,“掃材”即“掃财”。也有長媳拿笤帚在靈棚裡掃屍體的習俗。
大殓即将進行,主要親友都要“親視含殓”,生死訣别的意義十分明顯,這時還要讓贊禮的在門口大喊幾聲“入殓了——噢号——”。殃榜上寫的忌四相生人就是這時候,所以,入殓被“忌”之人要回避。若真有被 “忌”之人不能回避者,可從“座簽”上撕一白紙條揉成團兒夾在耳朵上以破之。攢忙的衆人将靈床上的屍體擡往棺材時,随腳要把靈床踢翻在地,這時要有人拿簸箕朝下遮住死者的頭,直至将屍體放好為止。屍體放進棺材裡,兒女們要為親人做最後的“打整”,把衣帽整好,在頭兩側及脖子裡塞上棉絮,把頭穩好,有的要把死者生前的一些心愛之物放在棺材裡做陪葬品。就緒之後,孝男孝女趴着棺材向親人做最後告别,這時攢忙的大喊“親人閃開”,遂有衆人拉開哭号的孝男孝女,将棺材蓋蓋上。材蓋由三顆大鐵釘釘上,一側一顆,另一側兩顆,其中在一側一顆的釘上要紮上黑、白、紅、綠、藍五色線。在攢忙的人往材上釘釘時,孝子們口裡要說“父(母)躲釘”。
火化後的骨灰“入殓“是将骨灰均勻地撒在材裡,然後蓋上棺材。
入殓後蓋上材蓋叫蓋棺,蓋棺的材稱為柩。
犯重喪,即喪亡必是二人。如果埋葬的日期躲不開“重喪日”,那就要刻一小木人,或捏一小面人,也裝入小木匣子裡,做靈柩狀,等出殡時,一起帶到墳上埋掉可破重喪。
過去,由于停喪時間較長,尤其是夏天,屍體很快會腐爛,并有惡臭發出,入殓時常見擡屍的衆人用紙團兒塞上鼻孔,身上噴灑白酒以防臭味撲鼻。
擡屍入殓、出殡、下葬等都是衆鄉親幫忙,孝子再多也沒有親自下手的,所以農村絕大多數門戶平時都注意搞好鄰裡關系,“道兒走寬點兒”,遇事才會有人幫忙。而真有極個别的人,平時遭害鄉鄰,又極端自私,從不幫助别人,毫無人緣,當他家有喪葬事時,鄉鄰們會故意袖手旁觀看笑話。“你什麼事都可以不用外人,你家埋人時橫格不能自己把老子背出去埋了”正是說的這種情況。某村曾有過這種事,屍體躺着就是沒人擡,無奈孝子滿街哭喊,見人就磕頭,苦苦哀求鄉鄰寬恕,最後鄉鄰們才幫助把人埋了。
暫厝與浮厝,五十年代曾有過這種現象。把棺材停放待葬叫暫厝,淺埋以待改葬叫浮厝,這兩種形式俗稱都叫“堂起來”。由于種種原因,棺材不能及時入墳安葬,先“堂”在一個地方,有的要“堂”幾個月甚至幾年時間。
八、出殡
出殡、葬埋是緊相連有事。屍體火化無論是上午還是下午進行都可以,但出殡埋葬則一定要在中午過後進行。
1、出殡前的準備
出殡前,家人與死者做最後拜别,由贊禮主持,分輩分向死者跪拜,先由孝子上拜,然後是與死者同輩人上拜,至到最小輩分。上拜完後,由贊禮在大門口高喊幾聲“出殡了——噢号——”,意思是通告鄉鄰或送葬的或幫忙的快來。先裝餡食罐(就是把祭奠的飯食裝到瓷罐裡,現在多數使用罐頭瓶),出殡時帶上。把插打狗棒的米飯連同飯碗一塊扣在香盆裡。把紙寫的靈牌,門口上貼的殃榜,挂的座簽以及挽幛的幛心、上下款等都撕下帶到墳上燒掉。還要捉一隻白公雞,準備送葬路上過橋用。帶上紙糊的“宅院”。準備完畢衆人把棺材擡上靈車,并把棺罩“罩”在棺材上。棺材在靈車上放置,小頭(腳部)朝前,大頭(頭部)使後,這樣逝者“坐起”或“站立”都是面朝着前面。
說到靈車,實行火化以後接屍體的殡葬車才是專門的靈車。五十年代初,由解放前遺留下來的“龍杠”是當時喪儀中最顯眼的東西。龍杠也叫“龍轎”、“靈轎”,碩大的紅木杠前端裝龍頭,後面裝龍尾,中間是轎,棺材放在轎裡,由三十二人擡着。摔盆者扛引魂幡,駕靈而走。随後的年代裡,馬車代替了靈車,棺材裝在馬車上,車前轅綁一橫木,長子于中間執幡駕轅,兩邊由強壯的近親邦轅,車前拴兩條長繩,其他孝子分兩溜拉靈車。孝子拉靈車的喪俗至今仍有很多村莊實行,如楊家村、高嶺一帶。有了拖拉機以後,很多地方改用拖拉機鬥做靈車,即孝子執幡前行,拖拉機拉靈車随後。八、九十年代,固店、賈村一帶曾時興租用“靈轎”,即把棺材放在帶車輪的“轎”裡,由拖拉機牽引前進。
2、摔香盆
棺材被擡上靈車的同時,孝子們來到大門口外街道上,面向靈車跪下,前面擺上香盆,孝子執引魂幡,其他孝子打哭喪棒舉花圈,按長幼輩分依次往後排,并有人舉扛着銘旌。長子執幡還有“亂幡”之說,就是孝子們凡兒子輩的都執長幡,惟長子的引魂幡更大更特殊一點,寫有××引魂幡,其他孫子、重孫輩的才打哭喪棒。“亂幡”顯得喪事隆重,更有氣勢。
在農村辦理喪事時,有一個儀俗引人注意,那就是“摔香盆”。摔香盆有的地方也叫“摔賢”。摔盆的應該是死者的長子或長孫,即遺産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如果無兒無孫,由别人來摔盆,這一儀俗就要把摔盆者和死者的關系陡然拉近,确立起财産繼承關系來。按老百姓通俗的說法,那就是誰摔香盆誰繼承死者的家業。過去有些無子女的亡者常因誰打幡誰摔香盆鬧出意見來。摔盆講究一次摔破,越碎越好。俗說這是死者的鍋,摔得粉碎才好帶到陰間去。
郭村一帶靈堂前不設香盆,而是在地上立兩塊磚做燒紙化灰處。出殡時長子一手拿着幡,一手端着插打狗棒的碗,摔香盆時隻摔這隻碗,習慣上也稱作“摔賢”。同時,還有長子打幡次子抱罐(餡食罐)的習俗。其說法是“抱罐,抱罐,家業一半”。
3、送殡
香盆一摔,就如同一聲号令,送殡開始。“炮手”在最前面開路,挎鬥的(提籃的)裝上餡食罐、弓箭、五行石、扯下的殃榜、座簽及供品随其後。還要指派一人帶一令葦席随行,為擺路祭的和女婿拜圹跪拜時用。摔盆者扛引魂幡前行(常有人攙扶着),其他孝子打着哭喪棒拉靈車或随幡步行,女兒、兒媳坐在靈車上。準備幫助下葬的鄉鄰則跟護在靈車兩側。本家族和親屬中的女眷坐在後邊送殡的車上。“女婿們”則将孝布披搭在背上随送殡的一起到村口。臨行,喪家常在門口向衆人抛放餅幹、蛋糕等以謝鄉鄰送殡之誼。有的地方還有搶撕銘旌和引魂幡的習俗:如果“駕鶴西歸”的是八九十歲的壽星,其銘旌和引魂幡則成了吉祥物,當摔過香盆即将出殡時,鄉鄰中一些人便跑上前去撕扯旌或幡的下角,掠下一條,以帶有歲數的部分最為珍貴,日後為自家剛出生的嬰兒做脖套兒,或縫在紅布兜裡戴在孩子身上,以托壽星之福而長命百歲。
送殡的一走,喪家人要把靈棚拆掉,将“卧靈草”抱到門口燒掉,同時要把院子打掃幹淨。
撒買路錢是送殡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項禮儀。據說撒買路錢之俗始于晚清。買路錢即用白紙砸成的“銅錢”,是給陰間的攔路鬼的布施,出殡時挎鬥的負責在孝子前頭揚撒,從出殡到墳地,一路撒不斷。
當靈車過橋時,要把準備好的公雞先隔橋扔過去,靈車方可過橋。民間傳說人死後變成了鬼,鬼上路是順車道溝而行的(車道溝,即舊時木輪車在土路上軋出的車轍),當過橋時,橋石闆上沒有車轍,鬼就過不去,于是人們便隔橋扔隻雞,讓雞叫喚着把鬼引過去。還有一種說法:鬼魂是不能白天上路的,送殡時捉隻公雞讓其叫,示為天在黎明時刻,鬼魂趕緊上路。現在有的地方捉活雞嫌麻煩,就在白紙上畫隻大公雞貼在棺材側面,以幫助鬼魂過橋上路。
4、擺路祭
喪葬途中有“擺路祭”之俗。在農村,死者德高望重受人敬仰或一些親朋故舊以及受恩于故人的人,為答謝生前恩德,在靈車經過的道路中間迎面擺香桌供祭,孝子們哭而跪拜,擺路祭者行跪拜叩頭禮,孝子還禮,之後喪家“提籃的”散發餅幹以作答謝。
5、女婿拜圹
女婿随送殡的行至村口,在喪家“管事人”的安排下,送殡的停住,鋪上葦席,女婿面向靈車施禮,如同在靈堂前施禮一樣,孝子跪在靈車兩側,點燃冥紙後,女婿或行跪拜禮或三鞠躬,之後孝子還禮。這是女婿對嶽父(母)的最後拜别。如果女婿之外還有孫婿、外甥女婿,則行禮時要按輩份分開,分兩批進行。
關于女婿拜圹有如下說法:拜,就是拜訪,察看;圹,即墓穴,穴坑。女婿拜圹即女婿替悲痛的妻子去墳上察看下葬的坑穴是否挖徹妥當,及時報與妻知。此禮俗現演變成了一種拜别儀式。
九、葬埋
1、下葬
靈車至墓地後,首先放炮,并把靈車上帶去的棺罩、宅院以及仿實物而造的各種冥器焚燒掉,表示讓死者帶走。孝子們執幡跪在一旁,送葬的女眷下車後等候下葬。女兒、兒媳則到先祖墳上燒紙、化錢,并禱告又有親人來九泉相聚。跟随送葬的衆鄉鄰将靈柩由靈車上擡到墓坑,徐徐放下,此時要燃放一挂鞭炮,靈柩擺穩以後,喪家主事人高喊一聲“謝鄉親”,孝子們遂向衆鄉親叩頭緻謝。這時要把餡食罐放在棺材大頭起穴壁的龛台兒裡,在棺材蓋上放好畫符的瓦,擺上弓箭,将五行石按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土的方向分撒在墓穴中。如果是夫妻并葬,則要在兩個墓穴中間的隔牆打通一個小洞。之後開始“轉墳”,孝子們執幡圍墳坑正轉三圈,轉墳時,拿哭喪棒的人要把手中的哭喪棒先後扔到棺材上,并摘下孝帽,把紮綁孝帽的白布條及腰間紮的麻線也扔進墳坑(郭村片轉墳時則不摘孝帽,不扔白布條)。與此同時,孝女們要圍墳坑倒轉三圈,兒媳要随轉墳,随手抓些泥土放在衣襟裡帶回,放到倉房屋裡,曰抓“富”。而後孝子孝女們按原路返回。填墳即往墓坑裡填土由“攢忙的”進行,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埋人的”。埋葬當日,隻堆起一個小墳頭(丘),并把引魂幡插在墳頭上。
送殡的人回到家裡,家門口都放有一盆水和一把菜刀,每個人都要洗一洗手,并把菜刀提起來,翻身放下。其意大概是送葬埋人之事要“洗手不幹”,“一刀兩斷”了。
2、圓墳
人埋葬後的第二天晚上要“圓三”。“圓三”也是整個喪儀過程中家族、晚輩、親戚、鄉友大聚會的最後一次活動,鄰村幾裡的外甥、妻侄等也來參加,常常多達幾十人。這天白天,喪家男人們要準備酒菜(一般隻備涼菜,不動鍋竈)、煙酒、茶水、瓜子等,在院子裡搭起臨時長桌,擺上座位,孝女們則準備上墳的紙錢,将錫箔紙捏成元寶,并裝入紙糊的錢袋裡。晚上,家族晚輩、親友陸續趕來,大家圍坐在臨時長桌旁,不分座次,邊吃菜喝酒邊說話閑聊,等待時間。喪主常在這時說些感謝鄉鄰的話。民間傳說認為,人死了三天,亡靈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送死者上西天,必然要有車馬,圓三就是為亡人送車馬。“魂靈”在深夜行動,“燒馬”應在“半夜子時”。現在人們都不等到十一點以後,一般十點左右就出發。出發前要把事先準備好的馬的草料用紙袋裝好搭在馬背上,然後有人執馬在死者曾住的屋裡炕上轉一周,并呼喚對亡者的稱謂讓其上馬上車。圓三時要準備一碗面條帶到墳上。孝男孝女要穿戴孝衣與鄉友一起結隊來到墳上,先擺供品,奠酒祭祀,把帶來的面條擺在供桌上,然後燒紙化錢,并在香火中投入歲數餅(歲數餅即與年歲數目相等的小燒餅,十歲一個大點的,其餘為姆指肚大小),亡者子孫及直系旁系至親要用鐵鍬往墳丘上培上一些土,這時将馬啼下四足連接的秫桔杆剪掉(有車的還要把撐持車體的多餘支架剪去),然後執車馬繞墳正轉一圈倒轉一圈,最後點燃柴草将紮糊的車馬燒掉。燒馬時還要把牽馬人告訴亡故者。牽馬人,通常都是本家族中已去世的年輕晚輩,以沒有結過婚的童子最為适宜。臨結束時,長子要趴在墳頂用牙把插在墳丘上的引魂幡咬斷。燒馬時人們忌諱互相呼喚名字,燒馬回家的路上不許回頭張望。
燒馬的第二天上午,子女、至親及家族中晚輩一起去填墳,要戴孝而行。照例擺供祭祀,燒紙化錢,然後由族中強壯男子将小墳丘堆成大墳丘,并在墳前用磚砌好供桌,以備日後燒紙擺供品。因為有“新墳三年不填墳”的說法,所以圓三填墳都要把墳丘堆的大大的,鼓鼓的。
從“燒馬”到“填墳”,民間都稱為“圓墳”,也叫“圓三”。這是喪葬活動中較大項目的最後一個。
燒馬,不少地方是出殡前一天的半夜子時在喪家門口的街中央進行,燒馬時在馬旁邊放一木櫈讓死者上馬用。按郭村一帶的習俗,馬鞍上的錢袋隻裝歲數餅,歲數餅也是一歲一個,都是小的,隻有一個大的是給拉馬的吃的,俚語有“拉馬的,吃大的”就是由此而來。
“撲墓”也是一些地方的習俗:在死者入葬的當天晚上(半夜子時,現都在夜十點),兒子們端一碗餃子拎一罐漿水(小米加菜的稀飯)到新墳上去撲墓,路上遇橋要撒些漿水,到墳上後,先把漿水撒完,說是讓趕飯的窮鬼們吃的,然後把餃子供在墓前,讓死者當晚請客用。“撲墓”回來的路上也是不許回頭張望。
3、謝孝
孝子的親戚中如果有長輩,如舅、妗、姨、姑等,在自己的親人“入土為安”以後要去謝孝。謝孝去要帶上糕點、餅幹,見到長輩要磕一個頭,落座後,說些緬懷親人功德的話,同時勸告長輩節哀,保重身體。公職人員去世,常有一些單位領導或同事幫助辦理喪事,事後,其直系晚輩也去向這些人謝孝,一般不帶禮品,見面後磕一個頭,說些感謝的話,也有的不磕頭,禮節性地拜訪一下,算是不失禮。
郭村莊裡片謝孝時不分輩分都磕頭。另外,對那些磕頭請去的攢忙者(如管事的、會計、陰陽、廚師等)謝孝,不但要磕頭,還要給禮品,一般是兩個大饅頭(當地稱為“十六盤”,即單個一斤六兩的大饅頭),有的另加一袋或兩袋餅幹或是酒類,這要看喪家經濟條件和處事态度而定。
4、說墳
在徹底實行火葬以前,墳仍然是喪葬的終極地。在建立公墓之前,墳是按家族而分的,即張家墳、李家墳等,而且在一個家族中,常常按血緣遠近又派生若幹個墳。從漫長的封建社會到解放前的舊中國,乃至解放後土地合作化以前,人們都是把墳地建在自己的土地上。土地歸公了,公墓建立三十年了,雖然幾經平墳,仍有家族祖墳的廢墟。這也說明人們傳統喪俗的根深蒂固。
一般要建一處新墳,先要請陰陽先生選好地方,即陰宅之地。墳地先要有一個墳頭一樣大小的土堆做墳影,縣内風俗由西北向東南方向行穴,即在墳影的東南面埋人。人在墓穴裡,頭朝西北,腳沖東南。墳頭兒按輩份排列,一輩占一排,一排之中按左為上的原則,依兄弟長幼次序從左往右排。一墓穴中,又按男左女右的原則,男的在左側,女的在右側。若一生娶過幾個妻子,則妻子在右側依先後次序排列合葬。舊俗中,埋人要按規矩,不能“搶穴”。未結婚的人死後不能入祖墳,常埋在河邊地頭或偏遠的荒地。
一九七四年起,各村普遍建起公墓,埋人不再按家族、行輩等,有的按原先的生産隊分片,有的幹脆全村一片,按死亡順序埋葬。
五六十年代以前的老墳裡,尤其是規模較大而且年代久遠的一些墳地裡,差不多都是蒿草茂密,荊棘叢生,這些荊草枯萎後可當柴燒,人們叫做“墳柴”。因為墳柴是整個家族的,常有這個祖墳中按家庭或族中分支每年輪流打墳柴的習慣。
十、居喪
居喪的基礎是孝與親情,即孝子們在其親人去世後的一段時間内進行悼念并節制其生活的許多方面,以表示對亡者的哀悼、思念。
1、燒七紙
按照古禮,出葬後每十天要緻祭,稱為旬祭。又謂“死人快過日”,因此一旬縮短為七日。民間常把初旬(一七)改為六天。這樣,葬後的第六天燒一七紙。俗說“燒短七,不燒滿七”。燒七紙,由兒子、兒媳,出嫁的女兒和其他至親去墳上燒,每次都要帶供品,燒冥币、燒紙。因為距離親人亡故的時間太短,所以,感情深厚的兒女,尤其是女兒們免不了要失聲痛哭。燒七紙,要燒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七七要延長一天,将一七縮短的一天趕回來,所以七七四十九天,也為滿七。滿一百天時,還要燒一次百天紙。又因為新入墳的三年之内不再“送寒衣”,所以燒七紙要給陰間的親人多送去些錢币,讓其有所儲備。
郭村一帶燒七紙是每七都燒,單數是大七,雙數是小七,由兒子、兒媳和近路的女兒燒。
2、守孝
傳統的觀念是:小孩出生後三年不離母親的懷抱,時刻都要父母的呵護、照料,因此,父母亡故後兒子應該還報三年。居喪三年,是古時候對孝子的要求。居喪也叫“丁憂”、“丁艱”,又叫“守孝”,是對父母孝心的最好體現,也是對兒女是否孝順的考驗。按照古禮,居喪的三年間不能外出做官應酬,也不能住在家裡,而是要在父母墳前搭個小棚子,“寝苫枕塊”,即睡草席,枕磚頭,而且要粗茶淡飯,不吃肉,不喝酒,不與妻妾同房,不聽絲弦音樂,不洗澡,不剃頭,不更衣。居喪期間出來做官,不僅官做不成,還要受到别人的恥笑、輿論的譴責,違禮者會自覺不安、内疚、自責。
現在看來,古禮要求的未免過于苛刻,不過上歲數的人對服喪期間的一些禁忌還是遵守的。如,戴孝要戴夠一百天,一百天内不剃頭,不參加娛樂活動,也不能去給辦喜事的人幫忙。戴孝有“醜孝”之說,尤其是喪葬時,孝子不理發,不刮臉,穿戴不求整潔,孝帽孝衣歪着斜着無所謂,“醜”些無妨。此外,三年内春聯不用紅紙用藍紙、黃紙,或根本不貼春聯,年節閉門不外出拜年等。
對那些丈夫新亡的年輕寡婦居喪則要求“守”,三年之内不能改稼再婚,最起碼也要守夠一百天,時間再短就會被人恥笑。有民謠諷刺那些丈夫屍骨未寒就急于改嫁的人“不等三年等百天,百天等不了等墳頭兒幹,墳頭兒不幹就拿扇子扇”。
如今改革了,人們的生活節奏快了,大多數人已不拘居喪之禮,不再戴孝也沒有諸多禁忌,辦完喪事,很快就“化悲痛為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生活中去了。近些年走在大街上不但看不見穿白孝鞋的人,就連戴黑紗的人也見不到了便是一個明證。
喪事料理完畢,對亡故者遺物的處理與分配提到了議程上。農村有如下說法:父親亡故,其遺留衣裳由兒子們協商分掉;母親亡故,其衣裳由女兒們分掉。惟被褥鋪蓋不能分,或留給長子,或燒掉,斷不能讓其他兒女們帶走,俗信說被褥乃後輩(被),喪家雖亡人,但不能失去後輩。
3、立碑
立碑,是對死者的一種悼念。即使是允許立碑的土葬年代,也不是每個死者都有墓碑。立墓碑者,常常是一些亡故者有過一定的功績,或在鄉鄰中有較高的名望,且經濟條件又較好的家庭。流行的石碑多是豎立的長方形。墓碑銘文書寫的格式,一般行文從右向左,分為四段。第一段寫逝者的生殁年月日;第二段是碑題,寫逝者的姓名;第三段寫立碑人;第四段寫立碑時間。碑文直行刻寫。舊式碑題用詞,頭一個字一般用故,對故父的用“顯考”、“公”、“太公”、“大人”、“府君”等詞,而故母的則用“顯妣”、“母”、“氏”、“太夫人”、“老太”“老太孺人”等詞。後來人一般不拘格式,而通俗地寫“慈父”、“慈母”。有的還在背面刻寫逝者的簡曆、功德的。除了正規的石碑,還有用水泥抹成的碑,做成石碑樣式,劃刻上碑文,顯得粗糙而簡單。還有更簡陋的,抹塊小水泥闆,劃刻上死者的名字立在墓前,這樣的碑隻起到一個記号的作用,在公墓裡尤其多見。
立碑的時間,一般要在埋葬後的第二年清明節前。若僅是孝子為亡故的老人立碑,一般不舉行什麼儀式。若是學生為老師、徒弟為師父,或為一些社會名流立碑,則要舉行一定的揭碑儀式。
十一、上墳燒紙
上墳燒紙是對已逝先人的傳統的祭祀方式。按風俗,每年上墳燒紙有五次:忌日;陰曆年(新年紙);清明;七月十五;十節一。
忌日 忌日也叫忌辰,是先輩去世的日子。每年這天由子女及親屬為其上墳燒紙。有的地方忌日紙隻燒三年,三年後改為常規燒紙。
陰曆年 俗稱燒“新年紙“,親人亡故頭三年,每逢大年初三,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走親。兒子、女兒一起去上墳燒紙,不但要給父母燒,也要給故去的其他長輩燒。
清明 清明也叫寒食,寒食在清明前一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寒食燒紙,要從“清明”的前十天開始,一直到清明,哪天都可以。有的地方實行在墳頭頂上用坷垃壓上幾張燒紙。
清明燒紙的同時還要填墳,填墳是“掃墓”的一種形式。填墳一般在早晨或上午,由晚輩男子用鐵鍁往墳頭上填土,修複塌陷處,清除雜物,清掃供桌。對年代久遠的祖輩墳頭,則象征性地在墳頭頂上扣上幾鍁新土了事。過去通過填墳可以看出哪個墳有後代,那個墳沒有後代了,因為那時人們對香火繼承看得很重。
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是傳說中的鬼節,從農曆七月初一到十四是燒紙的日子,到十五這天就“燒不得”了。俗說不燒末天紙。
十節一 從農曆九月二十到十月初一,時值秋末冬初,是為先人“送寒衣”的時候。此次燒紙,不但送去吃的、花的,還要送去禦寒的衣物,将成沓的紅綠花紙連同冥币一起燒掉,讓先人富富裕裕暖暖和和過冬。
關于上墳燒紙的禮數和做法,各地的差異很大。現按常規羅列如下:上墳燒紙的時間一般為上午,而且早些為宜;晚輩可單個去燒,也可姐妹或兄弟相約一起去燒;未結婚的人不上墳燒紙;在墳前燒紙時,先擺好供品,男人們在供桌前的地上畫一個十字,女人們則畫一個圓圈,在十字上或圓圈内焚紙化錢,有的則興畫一個大圓圈,開口處朝向墳墓,在圓圈内燒紙;新買回來的紙要“打”一下,其實是把紙“印”成錢才能成為“燒紙”。“打紙”,隻能由結了婚的男人做,而且必須在院子裡,還不能在有“腿”的東西上面。将成沓的紙鋪平,用大面值人民币按在上面,使勁“打”一下,然後挪動位置,依次打滿。過去打紙有用銀元的,也有用舊銅币的。打好的紙,用五個手指尖順一個方向撚動,将紙撚開,依次排列,然後折成一小沓一小沓的再疊起來。
為了讓地下的先輩們“富”起來,人們用錫箔捏成各種各樣的元寶,那些冥币都是整沓整沓的,而且面值大的吓人,一張票子幾萬元、幾百萬、甚至幾億元。近年來,又有制造精美的紙項鍊、紙珠寶、紙手機及仿真的存折、信用卡面世,供人們選購後送往陰間給先輩們使用。
也真有一些不孝子女,老人生前不當人,當老人過世後,故意張揚聲勢,買紙化錢,痛哭流涕,做樣子給别人看。難怪一些鄉鄰譏諷他們:活着不孝死了孝,花錢燒紙瞎胡鬧;多買紙,變成了灰,多買供香的不吃虧。
上墳燒紙,雖然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對已故親人的這種緬懷形式長期被人們所接受,而且經久不衰。每逢到了燒紙的時節,人們會不約而同地去盡孝,即使是機關幹部也不例外。上墳燒紙這件事,誰都知道不能拿到桌面上來,但誰都不當迷信活動對待,誰也不遮遮掩掩,而是一種約定俗成的民俗活動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