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丹道傳新·厚金卷》摘錄(《丹道傳新》全書三卷,請關注本書出版信息)

《丹道傳新·厚金卷》摘錄(《丹道傳新》全書三卷,請關注本書出版信息)

1、武火的運用,郝祖太古真人曰:當武火烹煉之際,鼓動巽風,扇開爐焰,心力提起,目光射定,一意不散,萬慮皆空。存想丹田氣穴之中,火焰騰騰,光耀烈烈,如分金爐中一般,抽動風匣,炭燃焰生,以為采取烹煉之具,将向外發生之慧命金精,攝皈本位,直至機回氣轉,外腎消縮淨盡。然後再烹再煉,元精盡化為元氣。自有一陣天朗氣清之景,即當止住。武火之真候也。

2、 軒轅黃帝曰:藥既皈爐,仍用武火鍛煉。蓋采藥之阖辟,重在吸,是用吸不用呼。曰:呼短吸長。是吸則有心,呼出無意。其中有升有降,降中升,而煉藥之阖辟,是呼吸并用,往來均停,而呼吸皆出于有心,此乃升中降,降中升,半文半武煉藥是也。要知武火烹煉,全在一南一北,上下交入,而和合四象,文火沐浴,全在不即不離,中宮溫養,而攢簇五行,此調外藥天機,盡洩無餘矣。

3、 廣成子曰:采藥皈爐,失于武火,輕重不均,必傾危也。蓋武火太輕,則呼吸浮而不能皈根,以至陰精累積腹中,停蓄不化,終有走失之患。若武火太重,則呼吸粗而不以調暢,以至外吸冷氣入内,停蓄腹中,難免肚腹疼痛,大便溏瀉之患。要知武火不是着意于口鼻,并不是呼吸猛烈,隻是将心力提足,眸光窺定。一團真意,盤結凝聚,而不知有他。存心結想丹田之内,如分金爐火一般,鼓動巽風,即是抽動風箱,扇開橐籥,不過借後天之氣機,一呼一吸,息息歸根,激動先天之氣機,使二氣鼓蕩于丹田之内,盤旋于氣穴之中,自然阖辟相應,悠然橐籥自鼓,如同沖出爐烤。以烹以煉,總要以神合氣,以氣會神,隻覺丹田内煉得如金汁銀浪,晃晃滾滾,似皓月之印,陰精複何有哉。

4、 文火的使用,華陽禅師曰:此調外藥中間用武火鍛煉,元氣皈宿本宮,即當止住有為之風火。再用無為之神火,時刻溫養,以真意輕輕主照,若存若亡,勿令間斷,安神于氣穴之内,知而不守,使自然之吹噓,綿綿不絕,念茲在茲,先存後亡,而入于混沌杳冥者也。吹噓之氣,乃後天呼吸,引動先天之氣機。神不離于氣穴,自然往來無窮。行住坐卧,不離方寸之地,蓋文火溫養,是處常也。武火鍛煉,是達變也。又曰:武火烹煉,文火沐浴,煉精化氣。俱是文武二火用事者也。

5、 張三豐祖師曾說:天元大丹一段靜功,火候之次第,文武之妙用,必須真師口授方能自用無疑。如元陽未生之時,存之以神,噓之以息,常教綿綿不斷,息息歸根,乃得文火沐浴之功。謂之“爐中火種”,又謂之“回風混合”。及其陽生,以武火采之于外,複以武火煉之于内,謂之“勒陽關,調外藥”是也。藥既皈爐,化而為氣,神息仍然相守相注。凝神入定于氣穴之中,依滅盡定,而寂滅之。直至混沌之極,自然有來複之機。機動即調,調過再入混沌。久久行持,無論晝夜下手行功,精滿氣足,自有玄關竅開,真種産出,皆當文火種之,武火煉之耳。

6、 韓祖湘子曰:文火溫養,是自然之吹噓。隻有凝神氣穴,念茲在茲,行住坐卧,不離這個。而吹噓自不離于丹田,此謂之文火溫養。吹噓之氣,乃後天之呼吸,引動先天之氣機。神不離于氣穴,自然往來不窮。一呼一吸,是兩個往來為阖辟,是凡夫後天之氣機。阖辟者,神氣往來舉動之意也。

7、失藥走丹。失藥走丹現象在現代修證者中比較常見。這與修證者心身難得清靜直接相關,近代修證者都是和光混俗而修,未脫離家庭和工作崗位,一旦工作和家庭事務繁忙,損精耗氣超過一定的阈值,加上本因中所攜帶的因業消除不徹底,修煉中武火文火調煉不精微,很容易出現夢寐走丹和無夢性失藥。要避免失藥走丹現象的發生,必須在本因上高度重視和不懈地清因化業,在内因中全面地清陰除濁,在外因上科學掌握武火文火的妙用,并做到起居有常生活節制。火龍先生曾說:或有沉寐之時,外陽不舉,意自走洩。是何故也?此煉精時,用風火不足、熏蒸不到之故耳。此乃火候有不到之處。是斷而不續,而無綿密之功。或神昏貪睡,知采而不知煉,是陽精收攝不盡;知煉而不知養,是陽精熔化不完,不能盡返成氣,則火寒丹冷。夢寐中多陰魔來擾,使有走洩之患。或巽風太過,而離火不足;或意住口鼻,外吸冷氣入内,以緻肚腹疼痛,大便溏瀉,皆火候不精之故也。鍛煉之際,要神住于内,心忘于外,而真意總不離乎丹田氣穴之内。蓋勞心則神馳而無主,勞力則氣散而精耗。若心力勞碌,睡坐不安,則神氣不交,而真精欲脫之患。心火既上炎,腎水必下流。總要先放下身心,大休歇一回,定靜一時。古雲:欲靜其心,先安其身,然後虛心凝神于下田,當速以武火鍛煉,三十六息,然後凝神氣穴,入于混沌杳冥之中,不然真精必外洩而不固矣。又雲:虛其心,使心不動,以養其神;惜其力,使力不疲,以養其氣。神得所養則凝,氣得所養則聚,既神氣不散,而大丹焉有不結者乎。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