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遇到爛人不糾纏,遇到爛事不計較​

    文|易之 不與爛人糾纏,遠離“垃圾人”。

    《幸福創造力》中說:“不是為了追求幸福才去創造财富,而是帶着幸福去創造财富。”

    “當幸福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标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時時刻刻保持幸福。”

    要提升幸福力,就要做到這兩點:遇到爛人不糾纏,遇到爛事不計較。

    遇到爛人不糾纏

    唐代僧人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說:“隻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俗話說與惡人相鬥,十鬥九輸。因為你不是惡人,不懂欺騙、算計與糾纏。

    智者不會把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爛人身上,那樣隻會被對方的毫無底線的糾纏,拉低自己的段位。

    晚清重臣曾國藩一生功勳卓著,他的才能遭到同僚的嫉妒,多次被惡意诽謗和攻擊。

    有一次,一位禦史想要當衆給曾國藩難堪,言語間流露着尖酸刻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不知道曾國藩會如何應對。

    曾國藩明知道對方有意刁難自己,如果回應,将會帶來一場毫無意義的争執。于是,他選擇面無表情,不去理會對方的挑釁。

    那人沒有得逞,自讨沒趣地悻悻離開。

    曾國藩的為人處事之道是:事不拖,話不多,人不作

    曾國藩一生體弱多病,除了處理事務,在30年間,寫下将近1500封書信,每年堅持寫作60多萬字。

    有人說: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學會專注自己的人生。不把有限的精力浪費在無意義的争辯上,才是大智慧。

    道不同不相為謀,餘生很貴,多放些注意力在自己身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論語》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客人問子貢:“一年有幾個時節?”

    子貢回答:“四季。”

    客人反駁:“一年隻有三季,何來四季之說?”

    子貢糾正遭到再次反駁,兩人為此争辯起來。

    孔子聞聲走出來,回答客人:“一年隻有三個季節。”客人聽後,高興地告辭而去。

    子貢很不理解,孔子解釋說:“這個人一身蒼綠,顯然是蚱蜢化身。他們春生秋死,從未經曆過冬季,你說四季他當然要争論下去。”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三季人”,不要妄想與這些人能夠講通道理。

    《莊子新讀》裡說:“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笃于時也。”

    格局決定眼界,眼界決定認知,認知決定命運。

    你站在高山遠眺藍天碧海,霞雲美景,他站在山腳,隻看到眼前的苟且和雜草,不在同一高度,格局自然也不相同。

    你無法改變别人,隻要管理好自己的内心和情緒。

    不糾纏,不是懦弱,是善待生活、保護自己。

    遇到爛事不計較

    亞科斯說:“我們人生中90%的不幸,都是因為不甘心引起的”。

    有些事情,就像疾風陣雨刮過算數,它本身帶來的傷害有限。不去計較,反而不會受其所累。

    電視劇《知否》原著中,盛明蘭知道自己的處境,從不跟兩位姐姐計較得失。

    如蘭和墨蘭打架,把責任推卸到明蘭身上,盛紘連明蘭一起責罰,明蘭卻連一句辯解都沒有。

    盛老太太說,明蘭活得最通透。

    對待姐姐們的尖酸刻薄,明蘭大智若愚,她選擇不争辯、不糾纏,能避則避,能讓則讓。

    平日裡,她幫助哥哥長柏縫護膝,教弟弟長棟讀書識字,結交善緣,關鍵時候,兄弟二人力挺明蘭,幫助她度過難關。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說:“使人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子裡的一粒沙子。”

    與其與爛事糾纏不清,不如及時止損做斷舍離,保留精力精進自己,做更重要的事情。

    朋友很佩服自己的領導。

    有一次,陪領導出差,路上遇到一個乞丐。

    那個人拖住她們的箱子強行乞讨,大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陣式。

    朋友想要上前理論,領導掏出一張20元遞過去,解決問題,接着趕路。

    路上,朋友替領導叫不值,領導問她:“客戶需要的資料是否已經準備妥當?”

    對剛才發生的事隻字不提,就好像沒有發生過。

    白岩松說:“有時候,我們活得很累,并非生活過于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圍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緒所左右。”

    生活中,難免遇到爛人爛事。

    争,未必是本事;不争,才是最大的赢家。

    人生最高級的活法,

    就是和生活握手言和

    有人說:“如果事情無法改變,那就改變自己;如果無法說服他人,那就想法說服自己;如果山過不來,那人就過去!”

    不讓閑人瑣事變成生活中的一地雞毛,被糾纏其中,才是生活大智慧。

    生活的質感從來都是專注在自我的修身養性和提升上,追求精緻舒适,去營造出“小确幸”的美好。

    董明珠曾經有一份穩定的行政工作和幸福的家庭。

    在兒子2歲的時候,丈夫去世,原有的平靜生活被徹底打破。

    痛哭過後,董明珠選擇堅強面對。

    面對10萬元欠款和年幼的兒子,她意識到微薄的收入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于是,已經36歲的她南下打工。那個時候,使用空調的人還不是很多,董明珠做銷售需要從零開始學起。

    人到中年,重新來過,需要何等勇氣和毅力。

    曾經有人問過董明珠:愛人過早的離開,不僅帶給她情感上的傷痛,更是把生活的壓力全部推給了她,她是否怨恨過命運,怨恨命運對自己太殘忍?

    董明珠卻說:“活到了36歲,人生卻要從頭再來,我就當自己重新活了一回。”

    然而當初,很多人并不看好她的選擇。

    董明珠沒有在意别人的看法,她把所有的時間都專注在工作上。

    她用實際行動有力的回應了别人的質疑。

    在一次訪談中董明珠這樣回答觀衆的提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怎麼會覺得無趣呢?”

    把熱情放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緊盯目标前行,自然不會被其他閑人雜事擾亂節奏。

    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你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哪裡,哪裡就會起漣漪。

    按照吸引力法則,所有心心念念的事情都會在宇宙中形成一種磁場,吸引到身邊來。

    你若向陽,好運自來。

    幸福的人生,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降低周圍的雜音,堅定地前行去實現它。

    《羊皮卷》中有句話是:“人真的忙起來,根本沒有太多複雜情緒;人太閑,才會把雞毛蒜皮當回事。”

    不與爛人糾纏,遠離“垃圾人”,避免陷入是非圈;

    不與爛事計較,看清事物本質,避免被拖入情緒漩渦;

    智者選擇擴大格局,提升高度,享受人生最曼妙的風景。

    人生最高級的活法,就是放過自己,遠離爛人爛事,與生活握手言和,然後收獲想要的幸福。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