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經間排卵期的治療

經間排卵期的治療

1.調節心腎子宮軸以促排卵

經間排卵期的治療,主要是圍繞促進順利排卵進行,必須建立在調節心腎子宮軸的前提下,既有整體性,又有局部性。整體性者,以心腎陰陽,主要是重陰轉陽的失調為主,涉及肝脾沖任血氣的活動;局部性者,以沖任厥少等血氣活動為主,涉及心腎之重陰,包括諸多的病理物質。經間排卵期的具體治療方法,首先在于活血通絡,以促進局部的沖任厥少等血氣活動,形成氤氲狀,排出精卵。夏師臨床觀察發現,中國育齡女性在經間排卵期時,大多重陰有所不足,因而必須運用補腎促排卵的方法,重在補腎提高屬于腎範圍内的癸水陰陽水平,才有可能推動正常的排卵活動。

(1)活血通絡以促排卵,重在調心:

該法适用于氤氲狀血氣活動欠佳、排卵有所困難者,或重陰稍有不足、錦絲狀帶下稍有減少者,或卵泡尚未發育成熟,但排卵勢在必行者。

夏師自拟“夏氏促排卵湯”(當歸、丹參、赤芍、澤蘭葉、紅花各10g,茺蔚子15g,香附10g),本方藥具有以下特點:一是立足于血分,所用藥物幾乎全是血分的活血通絡藥物,丹參一味,功同四物。赤芍、五靈脂、紅花是常用的活血通絡藥物。

心主血,經間排卵期的血氣活動與心有着很大的關系,排卵是有形物質從卵巢表層突破,是以從血從心,是活血通絡的特點之一;二是注意部位,卵巢、輸卵管處在少腹部,而心腦部的較強活動,才有可能導緻少腹卵巢輸卵管處活動。方中赤芍、五靈脂專為肝經少腹部的活血通絡藥物,丹參、柏子仁、紅花發揮活血通絡作用,且與心氣陽活動有關,必要時尚需加入川芎以助之;三是注意以升為主的升降特點,方中用荊芥、川芎之升,複用川牛膝、柏子仁之降,且升降藥物的歸經及作用趨勢重點在于心腦。

(2)補腎燮理陰陽,佐活血以促排卵:

該法适用于重陰有所不足、錦絲狀帶下有所減少,或轉化時延長、“7、5、3”數律失常,或伴有明顯的腎虛症狀,或轉化過程中陽升緩慢,BBT示高溫相上升緩慢,或遲上升者。

夏師自拟補腎促排卵湯[丹參、赤白芍、山藥、山萸肉、熟地、炒丹皮、茯苓、川斷、菟絲子、鹿角片(先煎)各10g,五靈脂12g,紅花6g,或加川芎6g,荊芥5g],本方藥亦具有以下一些特點:一是陰陽并重。

就升、動來說,陽起主導作用,特别是上升的沖擊狀活動,更需陽起主導作用;其次是轉化後陽長運動,也需要大量陽藥;二是稍加活血通絡的藥物。經間排卵期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時期,故方中加入赤芍、五靈脂促排卵,以應這一時期的需要;三是以升為主的升降運動特點。經間排卵期升降運動的形式是以升為主,故方中加入荊芥,或稍加川芎以符合要求,并照顧到腎陰陽包括癸水陰陽的特性。

2.五大兼證的處理

五大兼證,即五大幹擾因素,即痰、濕、氣、血、寒五者,均有其複雜性和特點,有的兼治照顧到即可;有的急則治标,反客為主,需作主證論治;有的還要從這類幹擾因素的根本原因方面着手治療,才能收效;有的還要從這類幹擾因素所緻癥瘕積聚方面去治療;有的尚需配合心理疏導,放下思想包袱,抛棄所存在的一切憂慮,才能獲取效果,鞏固療效。

(1)痰脂證的處理:

夏師常選用越鞠丸或越鞠二陳湯随證加減。同時由于經間排卵期有重陰和氤氲狀活動兩大特點,且重陰者與痰脂稍有礙,而血氣活動則必須保證,故需加入五靈脂、赤芍、川續斷、川芎、荊芥等1~2味;若痰脂證顯著,當從主因論治,必須考慮到腎肝而顧脾,一面用補腎促排卵湯合越鞠丸,同時加入防己黃芪湯一類藥物;若痰脂日久結為癥瘕,當從化痰消癥着手,體質壯實者,當從攻消為主,經間排卵期、行經期均可選用桂枝茯苓丸、防風通聖丸因勢利導。

(2)濁證的處理:

夏師常于排卵湯或補腎促排卵湯中,适當地加入制蒼白術各10g、苡仁15g、陳皮6g、車前子10g、澤瀉9g等。如偏濕熱者,加入黃柏9g、馬鞭草10g等;

如屬濕熱偏甚者,當以清利濕熱為主,常用紅藤敗醬散合四妙丸;

濕濁偏甚者,帶下甚多,當以蠲濕利濁,常用止帶方、四苓散等方藥,必要時需配合熏洗方藥;

寒濕明顯者,當治以溫陽利濕,可用五苓散、溫經湯加味等。

(3)氣郁證的處理:

治療心郁,夏師常用遠志菖蒲飲(炙遠志6~9g、石菖蒲6~10g、丹參10g、赤白芍各12g、合歡皮10g、廣郁金10g、茯苓神各10g、川芎6g、川續斷10g、荊芥10g),舒解心郁,促發排卵;治療肝郁,常用加減柴胡疏肝飲(柴胡5g、廣郁金10g、制香附9g、炒枳殼6g、當歸10g、赤白芍各10g、川續斷12g、川芎6g、陳皮5g),疏肝解郁,助促排卵。

(4)瘀證的處理:

若僅僅是血瘀者,夏師常加重排卵湯的藥物用量,或擴充活血通絡的藥物組成,或者在補腎促排卵湯中加強活血通絡的藥物組成或用量;如發展為濕性瘀阻者,如盆腔粘連,可選用紅藤敗醬湯加入利濕通絡之品,或健脾助陽之品;如發展為幹性血瘀者,如盆腔附件組織機化,則需選用大黃䗪蟲丸、銀甲散一類方劑。

(5)風寒證的處理:

夏師常在補腎促排卵湯中或兼用荊防桑菊飲,或兼用桂枝湯,根據病情可酌加闆藍根、貫衆等品;如風寒證很明顯者,當根據急則治标原則,用疏解法先治邪毒外感,或麻黃湯、桂枝湯等,同時适當兼顧排卵期的特點,加入川斷、五靈脂、赤芍等品。

3.三大矛盾的處理

(1)動靜矛盾的處理:經間排卵期動靜矛盾方面的病變,主要在于“動”之乏力,或有靜無動,或動之失常,導緻排卵障礙,甚則無排卵。為此,促“動”以促排卵,最為重要。促動促排卵的含義有二,方法有五。

含義有二,一是指母體的子宮沖任的血氣活動,通過血氣的有力活動,排出精卵,前人稱之為“氤氲樂育之氣”;二是精卵的自身活動力。精卵的排出,亦即精卵排出後的遊移活動,一方面固然依賴母體沖任子宮的血氣活動,另一方面尚需精卵自身的動力。

其方法有五:

一般(輕度)促動法,屬于輕的一種促排卵方法,常用補腎促排卵湯,也可采用耳針、小劑量穴位注射法等。中度促動法,即使用稍強的補腎活血通絡藥物,來促進子宮沖任等血氣活動力加強,達到促發排卵的目的,一般将補腎促排卵湯合活血通絡的促排卵湯合為一方使用,也可采用針刺療法或複方當歸注射肌注。

沖擊療法,即以重劑促發排卵,所謂重劑,指藥物藥量大,服藥次數多,或用較多的複方當歸注射液,或集合中西促排卵藥物等。補腎助陽法,在滋陰藥物中加入較多的助陽藥物,意在于動,常在補腎促排卵湯中加入鹿角片、鹿角膠、仙靈脾、巴戟天、海狗腎、鎖陽等1~2味。

動靜結合法,經間排卵期如動之過者,在處理上既要保證動,又要以靜制其過動。腎虛而心肝郁火明顯者,在補腎促排卵湯中加入二至丸、丹栀逍遙散,動靜結合,補理兼施;腎虛偏陰,兼夾濕熱,出現陰癢者,加入四妙丸、黑山栀、碧玉散等清熱利濕方藥;若動之過甚或過頻,引起的症狀頗多,反而導緻排卵功能不良者,當以靜制動。情志異常,失眠、頭痛、煩熱口渴等極為明顯者,當予滋陰降火,或滋水清肝法治之。滋陰降火者,除用大補陰丸或知柏地黃湯外,尚需加入鈎藤、青龍齒、蓮子心等鎮靜安神之品。

郁火明顯者可用滋水清肝法,除用滋水清肝飲外,亦當加入鈎藤、蓮子心、炒棗仁等安神清心之品。但畢竟處于經間排卵期,仍當靜中稍動,靜中稍升,加入五靈脂、赤芍、荊芥等品;若經間排卵期已到來,氣血活動亦十分明顯,但動而乏力,應靜中求動,以補天種玉丹加入炙龜版、炙鼈甲、合歡皮、鈎藤等或以二甲地黃湯加川斷、菟絲子、杜仲等。以靜為主,先靜後動,待B超探查見排卵發育成熟後,予以補腎促排卵湯促其排卵。

(2)升降矛盾的處理:

經間排卵期,重陰必陽,陰本下降,極則反升,而且必上升沖擊心腦才能順利排卵,故上升狀的活動是主要的。升、動不利,升、動乏力是主要的,但如升之太過,升之過頻,有升無降,亦為病變。故當促動促升,促發排卵,在活血通絡以促排卵的方藥中均須照顧到上升狀的特點,如複方當歸注射液、加減排卵湯中所用當歸、川芎等藥均有上升性;補腎燮理陰陽以促排卵的方藥中亦當加入上升的藥物,如補腎促排卵湯中加入荊芥、川芎等品,以适應這一時期的要求。脾腎不足,陽虛氣弱,在經間排卵期時更需升動,才能達到順利排卵的目的。一般在健脾補腎促排卵湯或補腎促排卵湯中加入荊芥、川芎、省頭草、防風、黃芪等品,最為合适。陰虛者,經間排卵期錦絲狀帶下偏少,卵子發育不夠成熟,或卵子雖大而不壯實,以緻排卵有所困難,是以動之乏力,升之不足,故不得不用滋陰補腎,降中求升的方法,可取益腎通經湯,加入杜仲、荊芥等品促之,但應着重經後期治療。陰虛火旺者,體内呈現升、動現象,反而影響排卵的升、動,治當滋陰降火,欲升先降,方取知柏地黃湯或杞菊地黃湯加入鈎藤、青龍齒(先煎)、川續斷、菟絲子等品。

(3)瀉藏矛盾的處理:

子宮之藏瀉是統一的,瀉中有藏,藏中有瀉。經間排卵期主在于瀉,若瀉之不利,瀉之不及,抑或瀉之太過,皆為病态。

處理方法有二,

一是促瀉為主,意在孕育。

子宮之瀉受制于心,因而降心氣安心神,才能使子宮瀉之順利。瀉者,不僅排出過多的陰液水濕,且子宮開放亦有利于精卵種植于子宮内,促進孕育,夏師常在補腎促排卵湯中加入柏子仁、合歡皮、丹參、懷牛膝等品;若心氣不舒,精神思想上壓力過大,緊張過度,緻使排卵障礙者,常選用疏解心郁而又有促排卵作用的遠志菖蒲飲,再加入生茜草、茺蔚子、懷牛膝等品。

二是瀉中寓藏,開阖有度。

如瀉之過度,子宮開放過早過快過甚者,将會導緻出血、滑胎等病證,治療上不得不以瀉藏結合、瀉中寓藏的方法治之,常用補腎促排卵湯加二至丸、大生地、五味子等品;如出血較多,帶下質稀,量甚多者,必須加補腎固納之藥,如補腎促排卵湯加入三甲、阿膠、水陸二仙丹等藥以藏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