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情感 > 正文

女人的成熟,從控制購買欲開始

女人天生愛美,遇見美衣、美妝、美食,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買買買。

可對于很多人來說,買東西隻是一瞬間的狂喜,随着而來的是數倍的煩惱:迅速清零的餘額,新鮮勁過後的嫌棄等等。

以至于,買來的東西越多,生活反倒越是複雜,那些原本用來方便生活的東西,反倒成為了生活中新的“堵點”。

于是,很多女人開始逼迫自己做“減法”,隻買“剛需品”,不買可有可無的東西。

當一個女人能夠控制住購買欲了,也就走向了成熟。

01

遠超自身經濟實力的東西,買來也無處可用。

有句話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同樣,買來的東西與自己的消費能力不匹配,不僅不會帶來消費的快樂,反倒會打亂自己平靜的生活。

小時候,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項鍊》。

故事講述了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鍊,來炫耀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鍊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隻得借錢買了新項鍊還給朋友,并用十幾年時間辛苦做工還錢。

當她終于還完欠款,可以直面自己的錯誤時,卻得知,那串鑽石項鍊隻是個仿冒品,根本值不了那麼多錢。縱算瑪蒂爾德懊悔萬分,但青春已經不複返了。

為了一次虛榮,付出一生的代價,太不值得。

我們身邊,不乏這樣愛慕虛榮的女人。

比如,為了一件新款羊毛大衣,好幾千元,也許就是丈夫辛苦工作一個月的工資,卻眼睛都不眨一下,照樣要買來穿。卻在穿過幾次之後,又要為與之搭配的鞋子和包包而絞盡腦汁,吵着嚷着要“配齊”,最後因為無法“配齊”,而束之高閣了。

一個平日裡在流水線上班的人,必須穿着防塵服工作,卻在面對最新款的口紅時,一點也不手軟。結果,隻能在下班後,睡覺前,照着鏡子塗抹一番,給自己看。

追求更美的生活當然沒有錯。可如果需要犧牲原本就不多的其他開銷,來滿足一個人對于“美好生活品質”的追求,這本身就離“品質”相去甚遠。

02

與自身氣質不符的東西,隻會出賣最真實的自己。

我們總能從一個人的衣着打扮,揣摩出他所從事的職業,以及大緻的經濟狀況和生活狀況。

雖說,有人靠着穿着打扮,也能糊弄很多人,但一件衣服是否真正的合身,往往與其自身的氣質和長期的生活狀态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如同文學名著《飄》中描寫的一個片段:

郝思嘉窮困潦倒之際,為了求助于百瑞德,萬般無奈下讓仆人用家裡的綠色絲絨窗簾給自己做一套“新裙子”。起初,百瑞德以為眼前的郝思嘉還是那個衣食無憂的莊園小姐。可當她因采摘棉花而粗糙不已的手,和白瑞德的手握在一起時,他猛然發現了郝思嘉此行的真實目的。

很多女人,盲目地追求新款、時尚,也不管那樣的款式是否真的适合自己;那樣的價格是否會對家庭開支造成很大影響,隻要心中喜歡,就想方設法買回來。

比如精緻的蕾絲連衣裙,比如占據不少空間的跑步機。

其實,越是流行的,越是被吹噓為“必備單品”的,其實并不适合所有人,而隻是适合與之相稱的人。

如果非要湊熱鬧,不管自己是否用得着就是要買回來。結果,無異于“邯鄲學步”、無異于“東施效颦”。别人用起來是“得心應手”,而到了自己這裡,就有點像是“燙手山芋”,用起來是那麼尴尬,丢掉又舍不得。

03

打折的商品,往往會讓你的生活跟着“打折”。

不得不承認,每個人都有“占小便宜”的心理。

面對着商家的“打折”促銷,很多女人就開始把持不住自己。看着東西不錯,加上推銷員的極力鼓勵,真覺得自己多買就對。結果光顧着省錢,卻沒有考慮,錢隻要花出去了,自己的腰包就虧空了。

等到一大堆東西買回家,才清醒地發現,好些是用不上的,好些是要用很久才能用得完的,真沒有必要一次性把一整年的都買回來。

一時的歡喜潇灑,到底是花了“冤枉錢”買來的。

網友“二妹咪咪糖心”說:“自己是經過困難年代的60後,當有錢時就瘋狂購買,現在理智了,隻購生活所需,不但能存下錢,還過得輕松,不為物質所累。”

可見,經曆得越多的女人,越開始懂得控制購買欲,日子過得簡單、自在,才是最笃定的幸福。

04

結束語:

女人這一生,都在渴求一種穩定的安全感。

買東西,是在滿足這種安全感的需要。就像,一個失戀了的人,往往會借酒澆愁,或者給自己買些平時舍不得買的東西,以此當作安慰。

然而,購買欲太盛,已經成為生活的困擾時,又會反過來吞噬這種安全感。

所以,當一個女人,能夠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購買欲時,已經能夠給自己帶來安全感了。

不光自己能賺錢,想買什麼就買什麼。更懂得如何花錢,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讓自己開心,都物有所值。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片源自網絡。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