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完整篇)超級幹貨,建議收藏

來源:鄭雅山頻道

【1】抓住10倍大牛股的絕招!你也可以做到

彼得林奇還是照例,先給投資者信心,你們可以的,在投資的行業裡其實沒什麼真正的專家,他跟醫生,工程師完全不一樣,那些行業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而在投資行業,大家都是基于對未來的猜測,所以專業的和業餘的差不太多。所以完全沒必要妄自菲薄,很多業餘的投資者比專業的做的更好。

如果你對投資一無所知,那麼你就應該去買基金,如果你有一定的基礎,想多學一些知識,可以試着購買一些股票。但這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基礎上的,如果你買股票還是停留在聽别人推薦的基礎上,那麼林奇還是勸您回去買基金。否則可能會虧得很慘。之所以這麼說,主要基于三點,首先他有可能是錯的,即使彼得林奇買的股票,也有40%都是錯的,而即使買到了正确的股票,這些股票也會在40%的時間裡,看起來像是錯誤的。第二,他推薦給你,但他不可能天天跟着你,所以買入即使正确,賣出未必會正确。也許過一段你見他,他會告訴你他已經賣掉了。第三,你可以做到自己追蹤信息,這些其實很簡單,你根本不必去尋求别人的意見。彼得林奇說,如果你在工作中,和去購物的時候保持一半的警覺性,那麼你就足以做的比華爾街的頂級專家更加優秀。任何一個消費者,他們在消費的時候,其實都已經替你做了大量的基本面分析。而如果你在某個行業中工作,那麼你就能對這個行業更加了解。而彼得林奇自己,就是這樣,他在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發現10倍股。而通過股票分析師推薦的其實并不多。

10倍股是相當不錯的業績了,這對于投資者來說相當困難。所以不要幻想着什麼一夜暴富,彼得林奇說實際上你能抓到4倍股就已經很不錯了。但是10倍股往往會讓你的投資總業績瞬間脫穎而出,比如彼得林奇自己列出了他的成績單,他買了12隻股票,有4隻虧損,最多的虧了将近40%,還有7隻股票賺錢了,但總計3年隻盈利了30%,而當時的标普500收益卻高達40%,所以你其實是跑輸市場的,但這11隻股票外,還有一隻,他漲了10倍,一下就讓你的投資收益變成了110%,遠遠跑赢市場。所以你甚至不必追求每隻股票都賺錢,隻需要找到那些看起來有可能漲10倍的公司放在一起,10隻股票裡抓到1隻你就赢了。這個其實難度就大幅降低了,鄭雅山給你出個主意,比如你可以通過軟件,把淨資産收益率做個排名,把前100隻股票挑出來,再把市盈率做個排名,再把前30名拿出來,然後再把市值做個排名,把最小市值的前10隻拿出來,抓到一個大牛股的概率其實還是很高的。

彼得林奇也出了一個損招,他說如果你喜歡一個公司的産品,你每次消費的時候,最好都買入同等價值的股票。比如你每天喝伊利的牛奶,一天10塊錢,一年怎麼也有3600塊錢,你應該買一手伊利的股票,彼得林奇說,他就是這麼投資的。大概美國買股票的數量比較随意,沒有每手交易的限制,所以買幾十塊錢的都可以,在中國就比較郁悶,比如我買茅台,一手現在得需要4萬塊錢,我一年還真喝不了這麼多酒。

彼得林奇說他就是用這種方法,經常能抓到大牛股,消費什麼就買同等數量的股票。在中國呢,其實你可以把它改變一下,每次消費,你就買一手。比如家裡換給美的的空調,那你就順便買他一手股票,下次再換個美的的電飯煲,再買他一手。彼得林奇說,當你每次消費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給優秀的公司投票。既然你認為他的産品好,那麼自然就應該持有他的股票。他自己通過這個方法,抓到了很多4倍股,5倍股,甚至10倍股。這個方法應該是可行的,畢竟熱銷商品背後的企業,質地應該不會差到哪裡去。與好企業為伍,與你的興趣為伍,那麼你自然會得到更好的回報。比如很多人天天用微信,天天打王者,你考慮過買騰訊的股票嗎,從他推出微信到現在,幾乎隻漲不跌,已經有10倍了吧。你任何時候上車都是賺大錢的。甚至2014年再上車你也有3倍的機會。今年他推了王者榮耀,股價幾個月就漲了50%。所以鄭雅山支持大家這麼幹,在你的基金定投之餘,如果還想了解股市的話,你可以先這麼選股票。比你去聽消息要靠譜的多。那麼什麼時候賣出呢,也很簡單,當你不想在使用它們家的産品了,或者想把美的的空調換成格力的時候,你就應該賣出了。

彼得林奇的投資,無疑都是這一類的,比如他買入一家快餐店是因為他非常喜歡他們家的玉米煎餅,後來買汽車旅館,是因為他的同事朋友幾乎出差都會住在那裡,而他們家人都開沃爾沃汽車,所以他就買了。孩子們都喜歡蘋果電腦,他去很多大公司調研,發現也都是蘋果的産品,所以他很早就投資了這家公司。

彼得林奇說了個很逗的事,他當時在麥哲倫基金,天天研究紡織行業,他不懂這個行業,覺得哪家公司都一般,而研究員也難以拿出任何信服的數據。有一天無意中發現了他媳婦的絲襪,他迅速想到了,這就是研究報告裡的一個公司生産的,随即他向他媳婦征求意見,他媳婦堅定地告訴他,這個絲襪的質量是所有産品裡最好的,不容易發生抽絲,他已經使用了好幾年。而且他們的産品購買十分方便。在口香糖和剃須刀的櫃台附近就能輕松發現他。彼得林奇後來親自去看,還真是很多人在結賬前,随手就拿幾個絲襪放進購物車。

這家公司最後被另一家公司收購了,而收購之前,彼得林奇在上面賺了6倍,如果沒有被收購,很可能股價會漲50倍。是整個紡織行業裡,表現最好的股票。而這隻股票來自于他老婆的購買行為,而并非華爾街最專業股票分析師推薦。

林奇還舉了一個反例,他有一個朋友酷愛研究技術分析,然後他找了一家公司是做磁盤驅動器的,這個朋友完全不知道磁盤驅動器是個什麼玩意,結果他就買進去了,而當他買進去的同時,這個朋友的媳婦卻花了大價錢買了一個品牌的服裝,在這個朋友的眼裡,媳婦是個敗家子,就知道買買買,而在這個女人眼裡,老公才是敗家子,他買的股票從未賺過錢。結果很諷刺,這個朋友買的磁盤驅動器公司,最後跌了一半,業績越來越差,而他媳婦鐘愛的那個服裝品牌股價卻漲了20倍。如果他這個朋友,用了我們上面的方法,跟着他媳婦敗家,那麼他們應該已經是百萬富翁,甚至财富自由了。所以,投資這事其實不難,多從媳婦的買買買上入手。女人就是最好的零售行業研究員,小孩是遊戲公司和教育行業的研究員,老人就是藥品研究員。至于男人,他們是食品飲料和汽車行業的研究員。沒事多去超市裡面溜達溜達,你的投資會與衆不同。

林奇朋友的故事還在繼續,後來他的朋友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決定買這家服裝公司的股票,但他媳婦卻說,最近這家公司做的服裝好像不如以前了,他現在已經不怎麼穿這個牌子了。但她老公又沒聽他的,他有自己的道理,我現在談的是股票,是生意,而不是你的裙子。結果他買進去之後,正好接了個最高點。後來又賠了一半。有人覺得這個故事是杜撰的,林奇說這是真事,這家服裝公司叫做Limite,是個名副其實的大牛股。

彼得林奇成功投資的第一招,大家已經十分了解了,那就是投資一個公司的邏輯是,你必須先愛上他的産品,如果你連他有什麼産品都不知道,就千萬别去投資,即使你真騎上大牛股,你也拿不住。離你不了解的股票,越遠越好。他不可能給你帶來收益。比如很多人都問鄭雅山,新能源能買嗎,軍工能買嗎,鄭雅山真回答不了,因為完全不懂。我相信真正懂航天軍工和新能源的股民絕不超過萬分之一,其他的也就是道聽途說而已,隻不過是蒙着來,這麼幹,蒙對的概率其實并不大。那麼今天這個購物選股票的技巧,您get了嗎,有什麼問題歡迎來鄭雅山的讀書圈公衆号裡讨論,明天我們介紹,彼得林奇是如何獲得選股技巧。

【2】投資專業機構沒什麼可怕!他們同樣愚蠢

彼得林奇小時候,家裡除了他外祖父,沒人碰過股票,而他的外祖父,也隻是很保守的投資者,隻買公用事業的股票,買了一家公衆服務公司,他一直以為這是做自來水的,後來直到有一天他知道了,這家公司原來是做石油的,然後就果斷賣出了,這個決策果然神奇,自打他外祖父賣掉這個股票,這個股票随後漲了50倍。

那是29年之後的信心恢複期,沒人相信股票。直到50-60年代,美國人仍然沒人相信股票。大人們經常告誡孩子,甯可去賭博也千萬别進股市,會讓你輸個精光的。林奇小時候在高爾夫球場當球童,他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股票的地方,僅次于股票交易大廳,你接觸的都是成功人士。而他們經常在談論投資的話題,那時候他相當于慢慢的在富人堆裡被熏陶。後來即使他上了波士頓大學,也沒放棄球童這份工作,這比上MBA還值。不但能接受非常有用的财商教育,還能有錢賺。所以鄭雅山也建議大家,如果閑着了,又交不起學費,不妨先從打工開始,多找一些富人經常出沒的地方,比如高檔酒店,私人會所什麼的,當個服務員,也能學到不少。但更多人還是喜歡去麥當勞打工,錢看似多了一點,但這對你不會有任何幫助。

63年,彼得林奇大二,他買了第一隻股票,叫做飛虎航空,購買原因是,他看到了一篇文章來介紹這個公司怎麼怎麼好,很幸運在這支股票上,彼得林奇上來就賺了5倍,他說研究生的學費,都是這裡賺出來的。後來他高爾夫球童的職業再次顯示出優勢,富達基金的總裁莎莉文,就是他的客戶之一,他覺得林奇挺好,便給了他一份暑期工作,這才讓他有機會進入基金公司。

但他似乎成了華爾街的喪門星,他說他這一輩子,有一個神奇定律,彼得林奇隻要獲得進步,股市就會下跌。他去了基金公司,結果道瓊斯,就被喪到了,從925點跌到800點以下。他的實習期并不順利,回到學校後開始心中有個疑問,到底學的東西有沒有用?後來他确定了,完全沒用。書本上的東西,在現實中很難發生。所以他竟然在書裡說,沃頓商學院的課程基本上是毫無價值的。他在學校最有價值的一件事就是找到了後來的老婆。再後來他就去服兵役了,等回來後,股票市場還不錯,而當時很多人都勸他别買熱門股,那些漲的太多了,去買冷門的石油和制糖吧,按理說聽人勸吃飽飯,但結果他不看好的榮格石油卻賺錢了,而他認為穩賺不賠的制糖股票,卻虧損慘重,最後跌到了6美分,大概一股股票隻能買6塊口香糖。

畢業之後,他正式進入富達基金,管理富達麥哲倫,當時資産規模2000萬美元,投資組合有40隻股票。而富達基金給他的任務是減少到25隻,他一個生瓜蛋子,隻能接受。但最後他完全沒執行,不但沒縮減,反而增加到了60隻,半年之後持倉高達100隻,甚至150隻股票。他說他當時忍不住,看見好的就想買。他當時就像購物狂,貸款類的就買了好幾隻,超市類的也有幾隻,甚至完全競争的公司,他不挑,統統買回來。甚至直到彼得林奇後期,很多人都在拿這個開玩笑,有一個相當難的問題就是,你能說出一個彼得林奇沒有買的股票嗎?

林奇在做投資經理的時候,他發現一個問題,這個行業往往都是從衆的,當别人出手自己才敢出手,而當别人不出手,即使是一個金礦,他也不敢彎腰。行業内的人都不怕賠錢,就怕說自己不行,要是某隻股票沒人買而你買了,大家會非常吃驚,你要解釋不出個所以然來,就會被别人鄙視,永世不得翻身。所以,大家通常都把眼睛盯在同行身上,甚至忘了關注公司本身。

之前舉例說他朋友買沒買都虧錢的limited服裝公司,直到他開了100家專賣店了,還沒人調研,也沒人關注。直到1979年了,商品都火起來了,當時也隻有兩家機構吃有,持股比例隻有0.6%不到,1981年他有400家了,生意很棒,當時隻有6位分析師,進行了跟蹤,而此時他的價格已經是9美元,2年前隻有50美分。而很快3年以後,當大家都開始關注這個公司了,他的股價馬上又下跌了一半。此時又沒人管他了。後來彼得林奇做了調研,發現業績沒問題,他就從5美元開始拿,1985年這家公司漲到了15美元,漲了3倍,這才又把分析師吸引來了。随後就是主要大趨勢,一路漲到52美元。在高點的時候你會發現有37位分析師天天你都盯着這家公司,而這種情況之下,彼得林奇知道,一般就大勢已去。

這種例子很多,華爾街相對于好公司來說總是後知後覺,往往隻有他已經走出非常确定的走勢了,那些分析師才會馬後炮。而其實很多東西你完全可以提前發現,隻要你是他産品的消費者,你就會知道他這家公司的好。他甚至發現他的孩子很喜歡吃一個牌子的甜甜圈,後來這家公司在77年-86年漲了25倍,但卻沒什麼券商跟蹤他,要不是他的孩子,彼得林奇也根本發現不了這隻大牛股。華爾街的分析師,通常都去追蹤那些看起來根本就不需要追蹤的公司,比如80年代誰都知道IBM是王者了,誰都知道埃克森美孚的統治地位了,但研究這兩家公司的分析師有四五十人之多。

鄭雅山多說一句,讀到這你要思考了,這裡彼得林奇反複強調這個的意思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金融機構運行的邏輯,你得知道股票分析師和研究機構他們的利益所在,他們是研究出一隻大牛股收益大呢,還是少犯錯的收益大。一隻股票50%的機會賺10倍,但也有50%的機會讓你虧掉8成,如果是投資者,可以用少量的資金比如2成,去博一下概率,但這樣的股票研究機構絕不會推薦,因為你賺了錢也不會分給他,頂多給他個口頭表揚。一旦錯了他以後就很難在行業裡混了。所以他們推薦的往往都是那些不會出錯的股票,比如貴州茅台,你拿着吧,拿10年肯定不會虧錢的,即使虧了也不賴我,因為有幾百個分析師也都推薦了。所以通常客戶隻會怪罪茅台,而不會去怪分析師的水平。所以他犯不着為你賺大錢,讓自己的職業生涯冒險。另外,賣方報告路演的時候,你推的股票大家越是熟悉,那麼過關的幾率也就越大。而你推的票根本沒人知道,那麼這個解釋可就有點麻煩了,你得把這個公司從裡到外講一遍,中間還要接受各種各樣的質疑,稍有閃失就可能答不上來。這讓賣方分析師壓力山大,每次路演都相當于一次答辯,犯不上給自己加難度,還可能因為自己的表現差勁而拖累整個團隊。所以他們很少有勇氣去拿出冷門的票去給客戶講。即使要标新立異,也會選擇大家都熟悉的冷門股。

彼得林奇還說,根據證監會的規定,一個基金持有一隻股票不能超過他總股本的5%,而基金的體量一般都在幾十億,這也就是說,太小的公司,基金投資沒有任何意義,一家10億的公司,5%隻有5000萬,基金全買進去也完全對業績沒什麼幫助。所以他們更願意去找那些100億以上的公司,這些你才能多買,重倉了你才能把業績做出來。所以小市值的股票通常沒人關心,因為基金經理認為,在這些小股票上付出大量的研究是浪費時間。而當小公司漲了10倍,變成了100億的公司了,這時候基金才更願意去研究和持有。所以這些條條框框都限制了機構,他們隻能越來越平庸,随着基金規模越來越大,他們投資牛股的機會也越來越小。這就是為什麼鄭雅山再給大家講基金的時候,提醒一定要避免那些規模過大的基金。如果是主動選股的基金,最好别超過50億的規模,規模越小爆炸力越強,超過100億的規模,就很難做好了,除非你碰上彼得林奇這樣的基金經理,但是這種概率其實不大。

所以投資基金也是一個道理,人多的地方不去,過去一段時間表現最好的牛基,最好别湊熱鬧,就比如去年給大家推的長信量化先鋒, 去年表現很好,但今年規模一大,都80億了,業績立馬就下來了。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機構潛規則,也順便說了買基金的一個小的注意事項,明天我們繼續介紹彼得林奇的選股法則。他又是怎麼去思考的呢?這的方法,特别适合業餘投資者。明天見。

【3】買股票之前 先問問自己有房嗎?

彼得林奇為什麼可以找到大牛股,那就是因為他能夠時時清空自己,讓自己回到業餘投資者的思維上去思考問題。他說十倍大牛股出沒的地方,恰恰是好産品集中湧現的地方,而普通消費者的感受,肯定比那些收入極高的金融精英更加強烈。

另外,業餘投資者沒有任何限制,他們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釋買入某些股票的理由,也沒有買入股票的限制。他們可以完全憑自己對公司産品的喜好,去購買股票。而這種方法的成功率很高。

彼得林奇說,即使你沒有任何投資技巧,隻傻傻的投資指數,那麼長期來看,股票也是最好的投資品,1927年以來的美國股市收益率高達年化9.8%,而公司債券隻有5%,政府債隻有4.4%,長期通脹平均隻有3%,換句話說,如果你傻傻的投資股市,不用任何方法,應該也能有每年6.8%的正收益。不要小看這個收益率,差不多10年翻一倍,36年翻10倍。60年能翻50倍,到現在一共是90年,你的投資能夠有350倍的回報。所以投資大師們都在說,債券跟股票相比,有一樣的地方,都是他缺錢了你把錢給他,他還不起錢的時候,無論債券股票都會損失,債券可能會得到一些清算價值。但一旦他好過來了,會一腳把債券投資者踢開,相當于債券投資才是承擔了巨大的風險,但收益很低的方法。所以投資好的公司,就要投資他的股票。而不要去買他的債券,而投資不好的公司……等等!不好的公司,你投資他幹嘛?

很多人都說股票的風險比債券要大的多,股市暴跌下去可是真吓人,2015年的慘狀相信各位還是曆曆在目,而股市上的很多公司,其實也很難再趨勢性上漲,你打開周線圖就會發現很多公司基本都是橫着走,一會波峰一會波谷。如果你買了這樣的公司,即使很有耐心,長期投資回報率也會很差,甚至有的還會賠很多錢。所以股票作為一個整體來說,他的風險不大,而如果要把他拆開看,則風險巨大,那些所謂的藍籌股,往往都是個坑。彼得林奇說,根本就沒什麼安全的不容錯過的股票,即使長期持有,也屁用沒有。隻會浪費掉你的時間。股票跟債券相比,最郁悶的就是,他的收益不是線性的,你今年9%明年還是9%,這就叫線性,而股票是今年100%明年可能虧50%,算下來還是一分錢沒賺到。

一直以來有人批評,股市是賭場,在股市裡投資大公司就叫做投資,而投資小公司就叫做投機,但其實這些,根本就是傻傻分不清楚,彼得林奇說股市和賭場,投資和投機基本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四處打聽股票的人,跟賭馬的時候打聽八卦内幕,其實沒什麼兩樣。但彼得林奇說,他不會去賭博,隻會去打牌,他可以通過自己的打牌技巧和記牌的技巧讓這種勝率變得靠譜一些。他要做的就是在拿到一把好牌的時候,比如四個二兩貓,那就多投入一些錢,而拿到很臭的牌的時候,盡量少投入。直接認輸等待下一把。那麼四個二兩貓有沒有可能賠錢呢?當然有。比如對手是同花大順,但這種概率畢竟很小。所以玩牌的人都明白,不可能把把牌都赢,但隻要赢得60%,就會有很好的業績了。而彼得林奇也是如此,他甚至赢面連6成都不到,賠錢也是經常出現的情況,但并不妨礙他在股市上成為業績最牛逼的基金經理。

在股票市場上,絕對的安全就是絕對的風險,什麼意思,比如一隻股票你認為他很安全,但他10年不漲,當然也沒跌,你會發現你浪費了最寶貴的時間。而一些比較有危險的股票,他的股價雖然波動較大,但卻能有幾倍的漲幅,所以承受風險,享受收益,這一直都是成正比的。對于高手來說,既然知道他要到哪裡去,至于他怎麼蜿蜒曲折的到達那裡,其實已經不重要了。而人之所以會恐懼,是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要去哪裡。所以你就滿眼看的都是波動。

彼得林奇說,你在買入一隻股票之前,應該問自己三個問題,你有房子嗎?你未來需要用錢嗎?你具備股票投資者的素質嗎?為什麼要買房子,是因為随着經濟的發展,房子長期看是升值的。投資人在房子上面的投資,賺錢的概率是很大的。而巨大虧損一般隻發生于特殊時期。當你買過了房子之後,你的基本生活問題也就得到保障了,而且最重要的,你學會了基礎的投資。你在買股票賠錢的時候,多想想你是如何在房子裡面賺錢的,心裡就能平衡了,比如你看到房價下跌這樣的新聞,會立馬就把房子賣掉嗎?不會!你看到房價暴漲,你會馬上出手落袋為安嗎?也不會,你甚至不會去天天關注房子的價格,多年以後你偶然間路過房産中介的門口,才會發現,哇塞原來我的房子漲了這麼多?

所以結論來了,大家持有房子鮮有賠錢的,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确實趕上了大牛市,目前這個大牛市還沒有破。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家基本都是長期持有,再短的持有年限,也都在2年以上。而股票,恨不得你2天就賣了。第三點是因為買房子你或多或少都要調研,去看看樣闆間,去地段那轉一轉。了解一下周邊用戶的情況。而買股票,很多人除了名字和代碼簡直一無所知。

至于未來是否用錢這個問題,自己一定要想清楚,其實投資跟你有多少錢無關,跟你這筆錢多久不用卻關系很大。彼得林奇說如果你2-3年内就不得不為孩子學費而動用這筆錢,無論你買任何股票都是很危險的,股票的未來10-20年是可以預測的,但2-3年還真是不好說。即使是他自己,預測股市的概率跟扔鞋也差不了多少。你覺得他會價值回歸,他就是不漲,你一點轍都沒有,隻能等待。所以林奇建議,2-3年就要用錢的投資者,最好遠離股市。你發生虧損的可能性很大。沒有方法保證你肯定賺錢。鄭雅山也說如果你有10年不用的錢,才可以扔到股市上。這時候我可以保證你賺錢,甚至賺的錢還不少,應該能超過絕大多數的P2P,但如果你是5年以内要用的錢,最好的辦法還是拿去買債券。如果明年就要用的錢,還是買貨币基金比較靠譜。債券都有可能讓你虧損。

那麼第三個問題來了,什麼才是投資成功所必須的素質呢?這個比較多,什麼耐心,自立,常識,對于痛苦的忍耐力,心胸開闊,獨立研究,主動認錯等等。真正成功的投資者,不需要智商太高,因為智商太高會讓你很自負,而股市的作用就是專門打臉的,所以你要想讓他給你錢,你得捧着股市說,得認為他比你牛逼,他才會照顧你的投資收益。其實鄭雅山覺得,逆向思維才是最重要的,股市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少數人賺多數人錢,不是多數人不能賺錢,而是少數人供養不起多數人賺錢,所以隻要多數人賺錢了,就肯定是大泡沫了。所以多數人賺錢一定虛增的那一部分。而這部分你看的見,卻永遠拿不走。在多數人賺錢的時候,還是隻有少數人機智的把錢拿走了。所以,神州行你可以相信群衆,但投資這事千萬别相信群衆,群衆一定是錯的。群衆都被吓到的時候就是你入場撿便宜貨的時候,群衆糾結的時候,你已經開始賺錢了,群衆開始蠢蠢欲動,你正好大把撈錢。等群衆進來搶錢了,你正好套現離場。所以把群衆看成你的客戶就對了。盡量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要抛你就接,他們要買你就給他。顧客是上帝,群衆也是上帝派來給你送錢的。當然他們可能有時候會罵你兩句傻逼,千萬别當真。把耳朵賭上專心賺你的錢就好。人家花了錢了,還不讓人家罵兩句?你都賺了錢了,讓人家發發牢騷也是應該的。

所以,在大衆的認識裡,股票漲了才投資股票,股票跌了就要遠離股市,而恰恰相反,股市跌了更便宜了,你才要進場買,等他漲了賺錢了,你才應該把這些投資公司未來幾年的業績,一把兌現出來。鄭雅山經常給大家講,什麼時候該賣股票。這東西沒有明确的标準,你覺得,未來幾年你的投資目标都已經實現了,你就賣出來呗。有人問,賣了再漲怎麼辦?反正我的投資目标都已經實現了,他漲就漲去呗。我都已經考上清華了,幹嘛非得追求那個滿分呢?李嘉誠經常說,放棄最後一個銅闆的同時,你也将所有的風險都甩給了别人。所以他老能賺錢。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内容,明天我們來跟大家講,該如何應對股市的變化,以及如何挑選股票。明天見。

【4】股市其實能預測!但絕不是看K線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彼得林奇總在強調,不要預測股市,道理很明白,因為你根本不可能預測對。他當基金經理期間,遭遇了1987年的股市大跌,那時候沒人能意識到股市的風險。有人說不對啊,我們身邊就有人可以預測對,而且他總是對的。這裡面鄭雅山要解釋一下,一般情況下會有幾類人,第一類比如某知名地産商,他的預測就是押一個方向,然後不斷的看漲,結果恰恰一直在漲,所以隻要一漲,他就對了。而他2008年和2013年,也沒有任何提示,說樓市要調整了。在波動的行情中,押寶一個方向,你總會被人家想起。還有第二類人,他們也經常預測對,比如很多媒體都能預測的很準确,但他們的秘訣就是經常預測,漲了就看張,跌了就看跌。錯的都是拐點,而對的都是趨勢,所以對的次數會特别多,但可想而知這些預測對你一點幫助都沒有。真正的預測不是順着趨勢說,而是敢于逆周期說拐點。比如5000點有幾個人看跌股市,人民币狂貶值的時候誰敢說他第二年會大幅反彈。現在人民币升了很多了,誰又敢看他的調整。這些預測才會對你有幫助。鄭雅山自認為看趨勢還是挺準的,剛才這些拐點我們都看到了,也提示給大家了,甚至去年3月我們也喊了進場買股票。但也隻能說這些都是運氣好而已,也不可能每次都對,就拿房地産拐點這個事來說,鄭雅山覺得已經到頂了,未來已經沒什麼空間了,但他偏偏還有最後的瘋狂。雖然我堅信自己的判斷,但很多人至少現在認為鄭雅山錯的離譜,而任總又對了。不過這種争論沒有意義,預測也沒有意義,有意義的是,你如何能用這些觀點的判斷幫你賺到錢,和減少損失。而彼得林奇他的職業生涯之中,幾乎沒見到能夠對市場預測準确的人。

有人又提出質疑了,不對啊,巴菲特和李嘉誠為毛總是對的呢?這裡鄭雅山多說一句,大師之所以是大師,那是因為他們看東西的視角跟你完全不同,你是預測,是猜的,人家不是,人家是通過資産間價格比較得來的決策。比如巴菲特也調倉,也賣出過股票,但他當時認為債券的收益率已經高達15%了,已經高于股票的盈利收益率,那我當然不如去買債券。畢竟風險更小。而當債券收益率不如股票了,他又會用自己控股公司的現金流,不斷收購自己公司的股票。那麼他預測了嗎?沒有,所以他總是對的。

投資者總是在最悲觀的時候更悲觀,而在最樂觀的時候更樂觀。所以你根本無法判斷未來。因為你自己也會受到情緒的影響。彼得林奇也談到了雞尾酒會理論,也就是當你出去吃飯,到處都能聽到談論股市的消息,那麼股市就離下跌不遠了。相反,當沒有一個人願意和你去談論股票的話題的時候,那麼股市可能就快止跌反彈了,這種預測的效果,竟然很準确。換句話說,你根本無需去關注基本面的變化,你隻需要關注市場情緒的變化就夠了。關注人情緒的變化,要比去預測市場準确地多。每天晚上去大排檔走一走,看看大家都在談論什麼,這對你的投資會很有幫助。反正鄭雅山聽到的到處都在談論房子,連廣場舞大媽都在炫耀自己剛買的房子月還貸款超過1萬的時候,鄭雅山覺得這個市場到頂真心不遠了。不過這種投資者情緒觀測法,最郁悶的事情就是,你知道他快了,但卻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發生。所以最好别拿這個去打賭,否則可能會輸的很慘。還是那句話,别逞口舌之快,自己悶聲賺錢就好。

股市上還有另外一類人,他們不相信對市場的預測,他們甚至不願意承認周期,他們隻相信公司的賺錢能力。越是經濟不好股市不好的時候,這類卓越公司的股票價值就會展現出來。所以他們就不斷的在這時候收集籌碼,巴菲特就是這麼幹的。他認為股票市場本身就隻是個參考,他關注的還是公司能不能賺錢,能賺多少錢。

所以彼得林奇的結論就是,關注市場不如關注大家的情緒,而關注大家的情緒,也不如你去關注公司的質地,即使股市走出牛市,如果你買的股票很糟糕,也一樣賠錢。比如上一波牛市最高點6000點,這波牛市最高點5000點,但如果你買中石油,恐怕還是會虧損8成以上。

說完了理念的東西,彼得林奇開始撈幹貨了,如何尋找10倍大牛股,他說其實有很多人很多機會接觸到大牛股,比如他所在行業,所在地區,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家很好地公司,比如很多人天天都在用雲南白藥的牙膏,吹格力的空調,吃雙彙的豬肉,喝伊利的酸奶,但是他們卻根本想不到去投資,隻要進入股市,他們會選一隻根本就沒聽說過的股票,一會石墨烯,一會航天軍工,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投資能力,但殊不知自己生活正在被大牛股包圍着。彼得林奇也舉例,即使你是個農民,從來都自給自足,但你得看病吧,有一天你得了胃病,去看醫生,結果你就能接觸到一個非常優秀的股票,那就是美國史克必成制藥。隻要有胃病的人,都知道這個藥,吃了就好。這家公司從1977年的7.5美元,漲到了1987年的72美元,也是10年10倍。

錯過了史克必成也無所謂,後面還有葛蘭素,這家公司從1983年上市,4年4倍。但讓彼得林奇感到吃驚的是,很多天天開出這些藥方的大夫們,根本忽視這些藥企的存在,他們更願意去買一個毫不相幹的石油公司。這種知識錯配在炒股的人中間大量存在。業餘投資者總不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出牌,仿佛說出一個公司,别人都不知道,感覺自己特有面。但要知道,這些虛榮都是要用錢買來的。當你炫耀這些虛頭巴腦東西的時候,你的錢包就會在滴血了。

那麼不具備專業優勢,就不能投資某一行業的股票了麼?顯然不是,你即使毫無這個行業的專業知識,也能投資。但你至少要了解一點,那就是這個行業的産品究竟好不好用。也就是說,你不具備專業的分析公司的能力,但至少要具備一般消費者判别産品好壞的能力。華爾街通常隻會追蹤大行業,比如房地産和汽車,他們關注這些行業的銷售數據,但其他行業一般追蹤的就比較少了。特别是某些行業景氣度很低的時候,比如現在2017年9-10月份,如今正是豬周期的底點,養豬賣豬肉的都賠了很多錢,但是不是說未來老百姓不吃豬肉了呢,豬肉價格永遠漲不起來了呢?顯然不是的。等過個半年時間,豬周期一定會起來的,隻是現在沒人關注這類公司而已。分析師們都會等豬肉價格猛漲的時候,再去給公司做個業績大幅增長的報告。然後繼續看好行業發展,比如現在的地産股就漲的很好,恒大這樣的公司市盈率隻有4-5倍,分析師紛紛看好後市行情。但我們卻知道,今年地産的銷售已經開始下降。現在補漲的都是去年的業績,等明年的時候,今年業績出來了,估計你就會發現隻是昙花一現。所以這類周期波動的股票,往往是越漲估值越低,越跌反而估值越高。

彼得林奇的意思就是讓大家買股票一定從他的産品出發。找到好的産品了,再去看他的業績,看業績最重要的是銷售情況和景氣周期,而并非是利潤。我們在講财務分析的時候,也提到過利潤表是最會騙人的表,了解他賺了多少錢,其實意義不大。他分分鐘可以給你化妝成美女,也能分分鐘扮醜。

說了這麼多,彼得林奇最後來了個自我批評,他也一樣犯了這些錯誤,他是最牛逼的基金經理,但他卻錯過了很多牛逼基金公司的股票,所以理論歸理論,真正能照着做的,執行力很強的人并不多。就拿鄭雅山來說,告訴你很多公司都很好,比如伊利,格力,雲南白藥,茅台,但同時告訴你他們價格貴了。很多人問,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其實不矛盾,如果你要10年以上投資這些公司,現在買問題不大。鄭雅山對這些公司有信心,但問題是對各位沒信心,現在你買确實不便宜,這意味着你可能要喪失掉幾年的時間來等待業績跟上股價,幾年拿着不漲,甚至還賠錢,大家肯定一邊罵街,一邊就走掉了。說好的投資10年以上,我估計能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或者根本沒有。所以盡管我認為大家應該用長期投資的方法去投資價值股,但不得不對各位的執行力打個折扣。您拿着錢在外面等回調,和拿着股票在裡面等上漲這心态可是完全不同。

彼得林奇說業餘投資者容易犯的最大錯誤就在于,他們不做研究就買股票。很多人給孩子買個紙尿褲能研究一周時間,用心比較哪款産品更好,各個産品的優劣,但買股票通常根本不經過大腦。彼得林奇根本沒有要求大家去像專業的投資者那樣去看财報,他說哪怕你就跟研究你的消費品一樣,研究一下你的股票也是好的。比如幫寶适的紙尿褲你覺得很好,但寶潔适合投資嗎?你簡單一看就知道,幫寶适這個好産品,隻占寶潔整體收入的很小一部分。根本構不成盈利的影響。所以我們教大家通過産品選擇股票是沒錯的,但問題是這個産品得拉的動這個股票。為了大家能更好的投資,彼得林奇還将股票分成了6大類,分别對應不同的投資方法,咱們明天來具體講。

【5】公司分6類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策略

彼得林奇對于股票的看法,他說你在買股票前,要了解你買股票的市值,市值越大漲幅越小,比如你買入工商銀行,想通過他賺取翻倍的收益是基本不太可能的。越大的企業,獲得利潤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越低,即使快速增長了,比如2017年的地産股,但這種業績增長也基本上不可持續。所以在A股上,大家應該關注的是500億以下的那些公司,這些企業翻一倍的概率還存在,如果你說一個企業已經幾千億了,再讓他翻倍機會确實很低了。

彼得林奇将股票分為了6種,分别是,緩慢增長型,穩定增長型,快速增長型,周期型和隐蔽資産型,以及困境反轉型。他說這6大類基本上能涵蓋所有的公司類型。

首先看,緩慢增長型,這種公司一般預期增長速度比GDP稍微快一點,他屬于過了快速增長期,如今達到事業高峰的,比如公用事業,比如銀行。基本都過了快速增長期,現在業績很穩定。而且很容易被别人猜透。這類公司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會支付大量的股息,因為他們的業務已經變成搖錢樹,而拿着錢他也不知道該幹什麼。所以就會把錢都分給股東。彼得林奇書說,他不喜歡這樣的公司,因為公司失去增長,股票也就失去了成長的意義,那麼還不如去買債券穩妥。

其次,穩定增長型公司,比如美國的可口可樂,寶潔,他是一個龐然大物,但他們的增長還可以。基本上是斜着向右上角發展的公司,比如雲南白藥,伊利股份,茅台都屬于這類。他的盈利年均增長基本都在10-12%。彼得林奇說,在這些公司裡賺錢,其實取決于你的買入時機,也就是說你給公司估值的能力,如果你低點買,長期持有年化收益率大概有10-15%,如果高點買,年化收益也就6-8%,如果你長期還堅持不下來,也是有虧損可能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鄭雅山盡管建議大家買這些公司的股票,但不建議現在買,鄭雅山給你出個主意,對于這種公司你應該打開它的月線圖,在回調到30-60月均線的位置再去買。另外,再次強調,在這類公司上要想獲得好的是有長期持有是關鍵。你拿他做波段還是算了。因為他反應比較慢,漲的也不是那麼激烈,在2017年上半年這樣的行情,并不多見。所以降低預期,你不太可能在10年以内,從這些股票上獲得太多回報。彼得林奇說,他的經驗是,一般如果購買了這些公司,隻要上漲了50%他就會抛掉,不管後面還能不能漲,如果按照這個标準,現在A股上的這些公司基本都該抛出了。至于買入的點,通常都是那些股災的時候,因為你知道這些公司業績沒問題,也不可能因為股災而破産,所以大膽抄底,越是危機買入這些白馬股越劃算。他們很快就能恢複到原來估值水平。

第三,快速增長型公司,這是彼得林奇的最愛,規模小,成長性強。年均增長20-25%,這其中絕對有很多的10倍大牛股的機會。你可以猜10-20隻,隻要讓你猜對1-2隻,那麼你的業績就能脫穎而出。彼得林奇特别喜歡那種,在一個平庸的行業裡,卻有不平庸業績的高增長公司。他舉例酒店行業,年增長隻有2%,而萬豪卻在他那個年代,年均增長20%。還有沃爾瑪什麼的,這些都是普通行的牛逼公司。這類公司的風險在于,你要随時追蹤他的增長,一旦他的增長回歸行業平庸,那麼也就意味着股價會迅速回落。所以你必須弄清楚他的增長期什麼時間結束,還得知道是否他現在的股價已經反映了這種增長。

第四類,周期型公司股票。這種公司包括地産,汽車,航空,輪胎,鋼鐵,化學,有色煤炭,豬肉養殖等等,這些企業都是周期型。經濟繁榮他們都會漲,而且長得很多,越漲市盈率越低,而當經濟衰退,他們會快速下跌,估值全都反過來,越跌反而市盈率越高,甚至巨虧。所以正是這種特性,讓很多小白投資者誤以為十分安全,明明股價已經漲了幾倍,但還是市盈率非常低。讓他們誤以為這是一個穩定增長的公司了,但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一旦景氣不在,這些股票跌一半都是輕的。下跌的時候什麼負面消息都會出來

第五類,困境反轉型的公司,這類公司已經受到嚴重打擊,他們已經沒有任何增長,也不是周期類的業務,就是純粹的不行了。業務衰退的很厲害。比如2013年的茅台,當時大家都說白酒行業完蛋了,反腐讓白酒消費已經跌倒了谷底,年輕人不喜歡喝白酒了,所以茅台也走下神壇。一家偉大的藍籌公司,遭遇到了趨勢性改變。但誰都沒想到的是,突然他從危險中又殺了個回馬槍,這類股票由于順利度過為危機,所以報複性反彈的動力會特别大,而且漲起來往往就沒完沒了。比如茅台離2014年的低點,3年時間已經漲了6倍。美國的例子,2007年鄭雅山就認識一個人,他當時本來都從美國來到中國生活了,但一看到花旗銀行跌破了1美元,于是這哥們辭掉中國的工作,又飛回美國去抄底。估計他要拿到現在,10年漲了70倍。後來鄭雅山再也沒見過他,估計抄底成功,從此不用再為誰工作了。彼得林奇自己的例子,他從克萊斯勒和佩恩中央鐵路上也賺了幾十倍的回報,當時用的就是這招。但是這事吧,咱們看到賊吃肉也得說說賊挨打,你怎麼知道這家公司是真不行了,還是假不行了。就比如當時的茅台,看起來确實有點真不行了,業績也下來了,銷售價格也跌到了800塊錢一瓶以下,茅台酒的價格跌了一半還多。還有花旗,那會雷曼倒了,貝爾斯登倒了,誰規定花旗不能倒閉呢?所以這其實有賭博的成分,你賭8項規定不會一直嚴防死守,賭美國政府已經感受到痛了,所以會援助華爾街。彼得林奇說,有一種東西你還是比較好判别的,那就是多元惡化,由于公司啥都想幹,結果沒幹好,導緻了經營業績差,隻要他賣掉不賺錢的業務立馬就能好起來。但這事吧,恐怕你沒這個膽量,比如樂視現在就是多元惡化,他逐漸要把樂視控股清理掉,那麼請問你敢去押寶樂視的反轉嗎?鄭雅山覺得,我們倒不妨換個思路,那就是問題發生在别人身上,被豬隊友拖累的。我們倒是可以押寶一下,比如當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把伊利也折騰的夠嗆,瘦肉精讓雙彙也很受傷。還有塑化劑對于茅台五糧液,這種惡性事件,其實都跟主角沒什麼關系,他們隻是作為行業大哥要背鍋而已。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其實我們可以淡定的抄底。

第六類,隐蔽資産型公司股票,說白了就是他有個好東西,沒被别人發現。有時候是現金,有時候是房地産,有時候是土地儲備。還有的是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A持有B,或者幹脆是B的重要股東,而B漲了很多,A當然也要跟着漲。但這塊大家聽聽就好,你除非親自調研,或者深處行業之中,否則專業機構都發現不了的東西,憑啥被你一個業餘的股民發現出來,這東西存在,但跟你關系不大。

說完了公司的六種類型,彼得林奇要進一步解釋了,因為這六類公司不可能永恒不變,他們時時刻刻相互發生着轉變。比如從快速增長到緩慢增長,當時的德州儀器就是這樣,一旦增速回到正常,就意味着持續的股價下跌,還有麥當勞,曾經是一個高增長公司,後來大家突然發現,他竟然快成了一個房地産公司,全世界擁有者巨大的門店數量。所以這屬于隐蔽資産,于是開始根據這些資産的升值,對麥當勞的估值給予重新認定,結果他的股價開始暴漲。在A股上,曾經的四川長虹和TCL這都是快速增長的公司,如今卻成了穩定增長公司,甚至是,樂視前年還是快速增長公司,今年就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還有蘇甯,這是最典型的,快速增長到穩定增長,趨勢性逆轉。

所以彼得林奇說了這麼多,就是讓大家關注股票的核心,那就是增長,以及增長的速度,我們要找的就是那種增速越來越快的公司,應該摒棄掉那種增速下滑,甚至完全沒有增長的公司。如果公司失去了增長,那麼在股票市場上也就沒有了任何預期。失去預期的股票,是不會有好的表現的。這句話太重要了,必須重新說一遍。大家最應該關注的核心,那就是股票業績的增長,以及增長的速度,我們要找的就是那種增速越來越快的公司,應該摒棄掉那種增速下滑,甚至完全沒有增長的公司。如果公司失去了增長,那麼在股票市場上也就沒有了任何想象力。失去預期的股票,是不會有好的表現的。這其實就是彼得林奇公式,市盈率增長率的核心,也就是PEG,PE/G,PE就是市盈率,G就是利潤增長率,市盈率小于利潤增長率,就是股價沒有反應業績,如果市盈率超過了利潤增長率,那麼就是價格已經反映了業績變化。這樣的股票,還是再看看吧。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内容,明天我們要說說,彼得林奇的13條選股準則,咱麼明天再見。

【6】挑出好公司的13個絕招!

首先,彼得林奇說,公司的名字很有學問,一個公司的名字聽起來乏味枯燥,那麼這個公司好不好呢?大家覺得呢?彼得林奇說,公司名字越枯燥的,這個公司越好,因為名字乏味,就代表了公司業務簡單,業務用名字就能體現,那将是一個非常完美的事情,而且這樣的公司同時不會引起太多人關注。那些A股上經常給自己改名字,改成時髦名字的公司大家應該嚴重警惕,比如當時的康達爾誰能想到這是個養雞場,後來呂梁給他改成了中科創業,看起來很像國家級的公司,但誰能想到,他還是個得了禽流感的養雞場。

另外,從業務來看,枯燥乏味的業務也是讓彼得林奇很興奮的,一句話就能說清楚他是幹什麼的,這東西就很好,不需要太多講故事的空間,他隻要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就夠了。他舉例,一個租車的公司,股票價格漲了4倍,一個處理顧客優惠券的公司,股價漲了8倍。

第三,公司業務不但枯燥,還令人厭惡,這就更好了。比如有個公司生産清潔用品,去除油污的,就這麼簡單,沒有技術含量,結果華爾街的分析師都覺得寫這樣的報告,太丢人,所以不願意跟蹤這個公司,而實際上這家公司的産品賣的特别好,業績一直漲,股價一直漲。

第四,新公司從母公司分拆出來的,有成為大牛股的潛質,大型母公司一般不願意看到分拆出來的子公司上市後表現不佳,因為這會拖累他們自己股價的表現,所以他們基本都會拿出最好的東西,獨立分拆上市,比如搜狐分拆出來的暢遊就是公司最賺錢的部門,還有新浪把微博單拿出來上市,這也是新浪的核心資産。據說未來微信會獨立上市,到時候大家可以搞一把。所以彼得林奇說,分拆上市是業餘投資者找大牛股的風水寶地,而機構們一般不愛研究這些東西。

第五,機構沒有持股,分析師也不追蹤的股票,這就屬于姥姥不疼舅舅不愛,誰也不關注他。而這種股票如果業績改善,或者利潤增長很快,他是有成為牛股潛質的。相反,一般暴露在華爾街聚光燈下的股票,繼續暴漲的可能性和空間也就不大了,所以你要找股票,一定到陰暗的角落裡去找,千萬别找當下最熱門的。買基金也是如此,人多的地方千萬别去。即使再好的公司,買的人多了,價格也一定會很高了。

第六,被謠言包圍,惡性傳聞不斷。比如一家垃圾處理公司,市場一直傳言他的後台是意大利的黑手黨,所以很多人根本不敢買,結果這家公司漲了100倍。而當他暴漲之後,大家開始研究,黑手黨的傳聞也逐漸淡化。所以别相信那些陰謀論,也别擔心業務太惡心,隻要能賺錢,能不斷多賺錢的業務就是好公司。

第七,公司業務讓人壓抑,比如喪葬服務,但這可是暴利,無論是做墓地的還是喪葬物品的,幾乎都有巨大的利潤,大家都覺得賺死人的錢不吉利,很多人也不願意去研究這樣的公司,所以他們在暴漲之前,經常被研究機構主動忽略。

第八,公司處于零增長行業之中,大家更願意去研究有遠大未來的行業,比如生物制藥,比如基因技術,航天軍工,甚至新能源。但有些牛股卻偏偏隐藏在一個不聲不響的行業之中。比如華夏幸福,從2012年算,到現在漲了10倍,從2011年算,你都不知道他漲了多少倍。而同期的保利地産,基本也就漲了1倍。

第九,公司有一個利基,主要是指,企業有一個細分領域市場,他在這裡有足夠的優勢。甚至沒有競争者。比如你如果有個石料廠,應該比有個珠寶店更賺錢,因為珠寶店要面臨競争,而石料廠則是特許經營。根本沒對手。彼得林奇說,隻要他有排他經營權,這家公司就是搖錢樹。如何誇大他的價值也不過分。那怎麼判斷排他經營權呢?就是你看他的産品能不能任性漲價而不影響銷量。如果漲價後銷量不下滑,這家公司就極具長期投資價值。這裡又得說茅台,他就是典型的代表,茅台酒竟然還要限制漲價,這對于一個高端個人消費品來說簡直匪夷所思。你愛漲價就漲去呗,反正老百姓又喝不起,也不眼饞,更不會因為喝不起茅台就要死要活的,你茅台廠限制漲價幹什麼呢?唯一解釋就是,廠家看到經銷商漲價,賺更多錢他覺得不爽。但他自己又不好意思再漲價。這确實是一種病态的思路,如果茅台放開價格,他可能才有更好的成長空間。

第十,人們要不斷購買公司的産品,這就是說,這是一家消費品公司。最好是快消品,比如牛奶,比如飲料,比如藥品,香煙什麼的。幾乎每月都要買,每天都要買。這就比玩具廠要好得多,你玩具廠商生産的玩具再好玩,孩子一般也就買一個,并不會反複購買。這種一般消費品,如果能有很好的業績增長,那麼他的增長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就是大牛股的基礎。

第十一,公司是高技術産品的用戶。彼得林奇這又提供了一個新思路,說千萬别去買那些價格競争的公司,因為他們的價格隻會越來越低,利潤會越來越薄。但是換個角度,你還可以看看,誰是他的客戶,這些公司受損的同時,他的客戶肯定得力了。比如航空公司就是一個價格競争行業,航空受損,那麼必然是旅行社受益。他們的成本更低了,電腦公司價格競争,但大量采購電腦的數據公司,可能因此而受益。跌下去的成本,都會是利潤。

第十二,公司内部人在不斷買入自己公司的股票,這個沒啥說的,鄭雅山建議各位定期就要在百度上搜搜,高管增持這四個字,然後把那些大股東增持,高管增持的公司統統加入到自選股。很顯然隻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他們敢于在低點買自己的股票,肯定是股票低估的一個很好的現象。如果是公司的低級别員工也去買公司的股票,那就好上加好了。相反高管賣出股票套現,也同樣要警惕。很可能是股票見頂的先兆。這時候即使自己不馬上跑,也要帶上保險繩了。所謂的保險繩,就是自己的止盈止損計劃了。

第十三,公司回購股票。這跟上一條類似,自己看好自己的一個表現,同時給市場傳達信心。另外他回購股票之後,股本就減少了。那麼你手裡的股東權益就增加了。所以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上,公司回購股票都是一個非常好的信号。比如埃克森在熊市就回購股票,他說回購自己的股票甚至比勘探新的油田還要劃算。當時的計算是每發現一桶新的石油他要花費6美元,而回購的話,相當于3美元就買到了一桶石油。同樣的例子還有巴菲特,我們讀滾雪球的時候多次提到,巴菲特就是在熊市裡不斷買回自己伯克希爾的股票,減少流通股的數量,這樣可以創造更大的股東權益,讓股票越來越值錢,他還不分紅,以至于現在伯克希爾要将近28萬美元一股。

【巴菲特在港股買入中石油的邏輯其實也差不多】

彼得林奇說能不能找到一隻股票,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呢?他說有,這是一家清潔劑公司,他的總部在一個沼澤地裡面,他說他調研這家公司,需要做卡車前往,而當他向同行推薦的時候,同行完全嗤之以鼻,甚至借機溜走。但他卻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業績。最重要的是他還掌握很多專利,這讓他有明顯的行業壁壘。沒有機構關注,更沒有機構持有,全都是公司的高管們紛紛自掏腰包在買,後來股市大跌中,彼得林奇以7成的價格吃進了不少。然後就是股價暴漲。發了大财,然後彼得林奇的夢就醒了。這就是林奇的幽默,他用這個胡編的例子告訴大家,股市投資是藝術,盡管他會有13條法則,但不可能有一家公司完全都滿足這些條件,這也正是鄭雅山想說的。我們之前講過很多選股的絕招,比如怎樣選擇成長股裡就提到了保守型利潤和進攻型利潤,但是很多人說,為什麼我自己制作的保守型利潤,連格力都不符合要求。有這個可能,大家認為的好公司,他也未必符合所有的選股規定。投資本身就是經濟的一部分,而經濟學其實就是選擇的學問,沒有完美無瑕的股票,如果真有,他的價格也絕對早就上天了,正是因為他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陷,所以才有人選擇觀望不買。這才有對手盤。所以這些方法教給大家了,剩下的就是活學活用,你覺得哪些最重要,哪些現在還達不到标準,但未來會變好,哪些确實有缺陷,但是瑕不掩瑜。總之需要自我權衡。這就是彼得林奇的選股技巧了,那麼明天鄭雅山繼續給大家講,哪些股票打死都不要買,明天見!

【7】這些股票打死也不能買!

說說他堅決不碰的股票類型,了解今天的内容,可能會救你一命。彼得林奇說,首先你要做到避開熱門股,那些人們口中談論最多的東西,你一定不要買,一般在群衆嘴裡的股票,都已經是超強預期階段,即使還能漲,也全都是虛高了。因為夢想總比現實要美好,而群衆基本都靠做夢活着,所以當用夢想推高的股票,基本上就沒什麼投資價值了。其實鄭雅山說一點,不光是股票任何東西都是,投資就是人多的地方不去,這句話再強調一下。之前的黃金,紅木,普洱茶,紅酒,藏獒,甚至手串。哪個不是一地雞毛。現在的房子也一定是同樣下場。

當熱門股下跌的時候,基本都是因為夢想破滅,所以這東西來的快去的更快,瞬間就沒有了,緊接着不是下跌,而是暴跌。甚至你的保險繩都很難保證你的安全了。比如有的股票可能是幾個跌停下來,讓你根本沒法賣出。在美國股市更是沒有跌停,跌起來經常是一天就掉下去一半,他說有個家庭網絡購物的股票,從3美元漲到47美元,但很快就又跌回了3.5美元。這就屬于是被分析師的報告給騙了,當時很多分析師預測他将仍然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後來結果是,他們不但不增長,反而下跌了。所以千萬不要相信一個股票在暴漲後的研究報告。如果要看研報,應該選擇這個公司最悲觀的時候,這時候報告相對客觀。因為分析師基本都是報喜不報憂,在股票不好的時候,分析師的樂觀正好對沖掉股票的悲觀預期。而股價飙漲後的報告,通常都會樂觀加樂觀,最後飄的一點都不靠譜了。

其實商業的邏輯都是這樣,熱門的東西就會招蒼蠅,蒼蠅多了,價格就便宜了。然後利潤下降,熱門也就不再熱門了。很難有企業做到真正的基業長青,大部分都是昙花一現,然後就被激烈的競争給拖垮了。比如彩電當時是熱門行業,手機現在也是熱門行業,房地産更是熱的發燙。這些最好都别投。要長期投資,就投那些一般人不能随便進入的。比如在美國這些年漲的最好的公司是萬寶路的東家,菲利普莫裡斯公司。而在中國漲的最多的是雲南白藥。

第二,彼得林奇說,小心衆多的下一個。我們這話聽得太多了,什麼下一個茅台,下一個伊利,下一個微軟,下一個騰訊。但是沒有一個成功的先例。這些反而不如中國的亞馬遜,中國eBay來的更實在。

第三,避開多元惡化。一個公司如果總想着多元化,甚至你最後都不知道他的主營業務到底是什麼的時候,這個公司也就差不多了,鄭雅山投資别人,第一個問題就是,用一句話說清楚你是個什麼公司,如果一句話說不清楚,那麼基本就夠嗆了。很多公司都是先收購再剝離,沒完沒了的折騰,如果不在自己的能力圈和産業鍊上并購,最後出問題的概率是非常大的。比如美孚石油公司,一個做石油的,竟然去收購一個做紙箱子的公司,結果賠了老多錢。中國的例子就更多了,我們讀大敗局裡的三九集團就是多元化失敗的典型。他光二級子行業就10來個,底下掌管的公司上百個,所以幾年時間一家巨頭就完蛋了。但是吧,這話有時候也會被打臉,比如巴菲特同志,他就是拿一家業績很爛的紡織廠不斷收購保險公司,最後幹脆把紡織廠變成了保險公司,所以答案似乎并不清晰,你至少得買對行業,買對公司。而這種奇迹的概率并不大,坑倒是不少。你比如同樣是聯想,買IBM就夠他吹十幾年的,是少有的并購成功的案例,聯想的高管們到處宣講如何尋找正确的并購對象,傳授經驗。但接下來人家買了摩托羅拉,就從英雄變成了狗熊。所以這些事3分看能力,7分看命。

第四,彼得林奇說,當心小聲耳語的股票,什麼意思呢,就是很多人都會來到你面前,然後悄悄地告訴你,他有一個很确切的内線消息,某某公司要有重大利好兌現。這話千萬别跟别人說。而他們總是能把故事編的神乎其神,比如鄭雅山就聽到過,什麼石墨烯能完全不在需要燃油車了,乙肝疫苗将讓人類徹底告别這個病,而誰在研究他呢,竟然是重慶啤酒這家公司。這種消息基本都有一個結局,那就是根本不會兌現。要麼就是研究失敗,要不就是無限期等待,有點進展也都是不靠譜的東西。彼得林奇說,之所以這些消息有傳播力,主要是故事太精彩,而故事太精彩,就一定不太真實。退一萬步講,他也精彩,也真實,但傳到你這裡,他也早就成了8手信息,股價早已經反映上去了。為了揭示多麼痛的領悟,彼得林奇甚至列出了他所購買的這些股票名單,林奇也确實沒少買,粗略一數得有幾十隻。這些公司無疑都讓他賠了錢。後來他學賊了,即使真有利好,恐怕也得很久才能兌現,那不妨多等等,真要是重大利好,也不會就漲1-2年就結束了。所以到時候再買也不遲。

第五,小心那些過度依賴供應商的公司,鄭雅山其實就比較煩這樣的企業,就吃1-2個大客戶。除了這個客戶,他們的産品就沒地方賣了。這種to B端的公司,你很難講他的業績有持續性,也許就是一句話得罪了客戶,後面他們就會業績大幅下降。

第六,還是要小心經常改名字的公司,他改名字,至少說明一點,他已經找不到主業的方向了。改名字不過是蹭熱點,比如多倫股份改名為匹凸匹,改完名字股價暴漲了3倍,從8塊錢,漲到25,但後來從哪來回哪去,很快就又跌回到了8塊錢,現在帶上*st了,連8塊錢也沒有了。

以上是被彼得林奇拉入黑名單的股票,所以你要時刻警惕了,看看有沒有類似的情形,如果有,就要小心了。

下面我們來說說,買入一隻股票,主要該看什麼,也就是所謂的投資價值到底在哪裡。他歸結為兩點,一個是收益,一個是資産。最最最重要的是收益。也就是說它能賺錢比他值多少錢更重要。

彼得林奇說你可以那你自己來做練習,比如你自己給自己估值,你會值多少錢?你的資産包括房地産,汽車,家具,衣服和其他的電腦電視等等,當然你還要減去你借來的錢,比如抵押貸款,還有各種信用卡賬單。資産減去這些負債,就是你的淨資産了,也是你的賬面價值了,所以各位趕緊算算,你到底有多少賬面價值。

另一個維度就是你賺錢的能力了,你每月賺多少,一年賺10萬,50萬,還是100萬?你願意找個人結婚,是希望找個有房有車月入3000的,還是願意找一個沒房沒車。但在一個很好的行業,年薪卻每年都翻倍增長的?這就是一種選擇了。沒有說哪種日子不好,但肯定有一種日子是你向往的。

再接下來,你可以試着把自己放到彼得林奇的六種公司類型裡面,是緩慢增長,還是高速增長,還是穩定增長,又或者是周期類的,困難反轉型的,隐藏資産型的。比如拆二代就屬于是隐藏資産型,剛畢業的進入國企的,就屬于緩慢增長型,在好的行業裡的員工,比如互聯網企業,這些人屬于前景明朗,的穩定增長。像農民,運動員,導遊什麼的,或者兼職家教的大學生,屬于周期型,破産的創業者就是困難反轉型的。有人會買困難反轉嗎?有啊,矽谷的埃隆馬斯克,他就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眼看兩家公司都快幹不下去了,自己也離婚了,前妻還天天在網上罵他,就這麼個人生低谷,他結識了一個英國美女演員,這女的還就真愛上他了。至于高速增長者,基本就是那些創業者,演員,發明者,自由職業者。他們短期内收入的爆發力也許會很大。但同樣失敗的風險也很大。所以你想想,你想找個什麼樣的媳婦或者老公,大概你就能明白怎麼買股票了。當然這點來說,女人會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而男人往往就想找個年輕貌美的,要不就挑個胸大的。這就跟他們隻看K線就買股票,是如出一轍。

鄭雅山建議女孩找老公也要選擇增長型的,至少也要是穩定增長的,最好是快速增長的。因為這是一個人和人競争的社會,資産以後值多少錢,完全取決于人的因素。有人要資産就貴,沒人要資産就會很便宜,所以你找一個月入3000,但家裡拆出3000萬的拆二代,其實沒什麼前途。房子現在值錢,未必一直值錢,他這個收入根本就沒有管理财富的能力,所以大概率的情況下,不是資産不值錢了,就是他把家裡敗光了。其實你想想,如果放在30年的周期裡,很少有人能夠光吃祖産生活,即使那些富二代,也得有個企業在那賺錢才行。相反,你找一個穩定增長或快速增長的,可能大概幾年的時間,就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生活。現在很多大公司的高管,也就35歲,年薪百萬者衆多。那麼既然你已經混到人群的前10%了,還用擔心買不起房這個事嗎?這就好比,你想上一本,你根本不用知道分數線,你隻需要考到你們省的前10%,你肯定能上一本線。所以,聽完這期節目,趕緊把你認識的人做個價值分析,這本身也是一種很好的投資訓練。在你掌握了這個技巧之後,明天我們就可以正式來介紹,股票的估值方法了。明天見。

【8】林奇的獨家秘笈 舉例講給你聽

彼得林奇的估值方法,今天我們就會具體講講這些所謂的指标到底怎麼用。比如國際著名的估值方法,市盈率,也就是市價比上盈利,彼得林奇說這是一個十分有用的指标,他能反應一些公司的估值情況,他通常可以簡單計算,這家公司獲得收益,讓投資者收回本金的年數,比如10倍市盈率就是說,你靠投資這家公司,獲得每股收益,差不多10年回本。所以很顯然,市盈率應該越低越好。如果2倍市盈率最好。但唯一例外的是周期類公司,這些公司往往業績最好的時候市盈率最低。一旦周期過了,業績馬上翻臉比翻書都快,所以這種公司往往跌起來很快。而且越跌業績越差,業績下滑的速度比股價下滑的還快,所以最後就是股價越跌反而市盈率越高。

市盈率要活學活用,不能照本宣科。他一般用于比較同行業同類型的股票,比如光線傳媒今年底的業績大概是0.29元,市盈率34倍,華誼兄弟今年底的時候估計能有0.34元的業績,那麼對應市盈率是27倍左右,所以這麼比較華誼的市盈率更低,投資價值更大。但如果把華誼跟格力電器放在一起比較,得出結論格力的市盈率隻有10倍左右,所以格力更值得投資,這就沒啥意義了。因為他們根本不同行業,面對着不同的行業前景和利潤增速。

彼得林奇說,如果你想買一隻股票,除了跟同行業比較之外,還要跟自己的曆史去比較,看看他的曆史上,市盈率一般都是多少。隻要看兩個點,一個是牛市最高點,看看市場在極度樂觀的情況下,給了他什麼估值。另一個是熊市最低點,市場在極度悲觀下,給了他怎樣的看法。

就比如華誼兄弟,最悲觀的時候,股價最低點是2013年的一月份,那麼我們查一下,2012年的年報數據。我們知道了當時的每股收益是4毛錢,然後在行情裡選擇不複權,查看當時的股價在13塊錢左右,所以非常簡單的算出來,當市場極度悲觀的情況下,華誼的估值也給到了32.5倍。那麼現在的市場估值已經比最低谷的時候還低了。在絕對悲觀之後,往往就是快速的轉成樂觀,華誼的高點恰恰就在2013年的9月份,8個月時間,從最悲觀轉變為最樂觀,股價從13漲到了81,股價漲了6倍,翻開2013年9月的數據我們看下發生了什麼,2013年半年的數據,就已經超越了華誼2012年的年報盈利,2013年半年報的時候,盈利已經是0.67元,利潤已經比去年底增長了50%,要這麼簡單算,年底業績就是1.3元,所以當時市場基本上都用1.3元-2元給估值的,結果你算算,81塊錢的最高價,對應的就是40-62倍的市盈率估值水平。顯然這是最樂觀的情況。但後來發現,高增長沒有兌現。到了年底華誼的利潤隻有1.1元,10送10之後,每股收益隻有0.55元。所以絕對股價馬上就跌了40%回來,除權後和下跌後的價格是22塊錢,對應0.55元的業績,市盈率反而變成了40倍。後來到了2014年半年的時候,華誼的業績又回到了0.34元,大家又看到了高增長的希望,年底應該能上7毛錢,那樣的話,市盈率就低于30倍了,所以似乎又低估了,随後的兩年他又借助牛市漲了3倍。2015年6月,達到頂峰股價有65元,而每股收益當時預測是半年4毛錢,全年8毛。所以市場又一次在最樂觀的情況下,給了80倍的市盈率。後來的事大家也就都知道了,随着牛市夢破滅,股市暴跌,一路跌到了現在,隻有27倍市盈率。鄭雅山舉這個例子,說明市盈率的變化,絕不向大家推薦這隻股票。跟着這種神經病的股票共舞,你會被折騰出神經病的。有興趣的,可以拿你手上的股票練練手,在同花順财經裡面,可以找到之前的個股财報數據。沒事算着玩玩,也挺有意思的。鄭雅山覺得,研究股票,比玩王者榮耀有意思多了。

彼得林奇講,雖然市盈率要比較起來用,但是也要記住一個法則,那就是高市盈率的就别投了。比如50倍以上的市盈率,即使他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但也基本很難維持每年50%的利潤增長率,所以這種東西扯淡的概率比較大。也就是說市盈率的極限就是20-30倍,一家偉大的公司,能夠維持的最高利潤增長率就是30%,所以即使你長期投資一家好公司,也不要在30倍市盈率以上入局。鄭雅山還有一招,可以個大家補充,那就是買一隻股票,你得翻閱所有的機構報告,而且不光翻閱最近的,還得翻閱他以前的。如果未來兩年他的市盈率有望降到15倍以下你就可以買,如果2年的業績增長,都沒有希望把市盈率降到15倍以下,那麼就要多考慮一下了。

咱們還比如華誼兄弟,盡管剛才符合了曆史最低市盈率的要求,但是你發現即使按照他每年20%的利潤增速,他在2019年末的利潤也隻有0.49元,也就是說到時候他的估值也還是18倍左右,所以仍然不具備我們這個條件,沒有安全邊際。所以現在頂多參與,而不能重倉。如果要具備安全邊際,需要股價跌到7.35元。那能不能跌下去呢,反正看目前的股價最低點也就是7.62元。鄭雅山一般要買一個公司,就是在他的絕對低估價格的基礎上加一個利潤增長率,比如華誼他的利潤增長率未來兩年預期是20%,那麼我們就在7.35元上面,加一個20%上去,也就是說在9塊錢附近,就可以慢慢買了。這麼幹就是說即使我買錯了,我大概需要多等1年的時間,也能保證安全,也就是說3年的時間他就會回到15倍市盈率了。不知道大家聽懂了多少。如果實在都沒聽懂,那就記住50倍市盈率的股票,再好也不要買就夠了。道理還是之前說的,高增長神話被打破後,股價下跌的速度,遠比盈利下滑的速度快的多。如果你盈利少了一半,股價至少要跌去8成。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反正估值就是這樣的,你覺得多少錢合适就多少錢買,沒有一定之規。就跟有人覺得花1萬塊錢請人吃飯不貴,有人覺得花1000塊錢請客都貴了。每個人的預期不一樣。所以才有了交易。

彼得林奇提醒大家,越是大公司市盈率就越低,因為他的增長率本身就低。所以真正有爆發力的都是小盤股。A股也是一樣,創業闆的估值一般都在30-60倍,而主闆隻有10-20倍。主要背後的邏輯就是,創業闆的公司很多能保證30%的增長率,而主闆超過15%都難。在美國市場也是如此,雅芳和寶麗來都是很好地公司,但是一旦他們的市盈率超過50倍,跌起來的話都會很快,一般隻要增長的故事兌現不了了,股價都得跌個8成左右,從50幾倍的市盈率回到10幾倍。

另外,市盈率還有一個妙用,那就是用來判斷行情,統計市場整體市盈率。相比來說,用于統計整個股市的市盈率則更準确一些。各個國家的股市基本一樣,主闆市場都是在10-20倍市盈率之間波動,聰明的投資者一般取安全邊際,一般在10倍以下買入,15倍以上賣出。當股票市場的整體市盈率升到了15倍以上你就要小心了。

這個市場整體市盈率鄭雅山會在每周六的鄭雅山看财經公衆号裡給大家公布,有了這個武器,你就有了水晶球。起碼知道現在市場運行到什麼階段了。比如現在滬深300就是15倍市盈率了,再往上漲你就不能再買入,相反還要系好安全帶帶好保險繩。鄭雅山的安全帶一般有兩種,一種是跌破30日線,跑一半,跌破60日線全都走掉。另一種是比最高點跌8%,就全部走掉。比如現在滬深300指數的最高點是8月28日的3867點,那麼你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今天就走一半,然後60日均線,今天看是3747點被跌破就全都走掉,另一個選擇是盯着滬深300,跌破3557點,全部走掉。兩種安全策略,鄭雅山一般選擇位置更高的,換句話說現在我肯定是選擇第一種,今天跌破3829點走掉一半,然後盯着他,跌破60日均線,就全部走掉。

如果我們退回到2015年的大牛市頂點,你會發現同樣是這個安全帶策略,那麼效率更高的就是第二種選擇,當時滬深300最高點5380,如果第一套策略,要等到跌破4678才能得到完全出場的信号,而第二套策略則在4949點你就走掉了。這就為你保護了将近6%的利潤。

既然市盈率要跟未來的利潤增長率要搭配使用才有威力,那麼問題來了,未來的收益又該如何預測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看專業分析師的報告,比如在同花順的網站,在個股分析的價值分析裡面,有一個小功能就是業績預測,這就是彙集各家機構的調研,而得出的數據。當然這些數據不可全信,你要考慮的就是,分析師是在什麼情況下做出的這個分析。比如股價連續創新低,他卻說股價低估,未來業績好轉,這時候他的心裡是發虛的,所以他的預測會相當謹慎,通常隻願意給一個行業的平均增速,甚至更低。相反業績大幅釋放,股價不斷創新高,這時候分析師總是樂觀的。那麼他們的分析就要反着看了。所以鄭雅山傾向于逆向投資,在一隻股票回調到很大幅度的時候開始關注他。并查看相關的研究報告。通常來說這些研報對于未來1-2年的盈利預測還是比較準确地。但是往往漲起來之後,你會發現研報一般就吹的沒邊了。當你養成了低買高賣的習慣,你會愛上買股票的。因為總能賺錢。為了賺錢而鬥智鬥勇,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發現一個低估的公司,撿到了便宜貨,或者在高點出貨後都會感到很滿足的喜悅。這就是今天的内容,明天我們繼續講股票估值

【9】林奇帶你讀财報!了解這些就夠用了

首先你得知道他是一個什麼類型的公司,如果是緩慢增長的話,那也就是說你買入的理由就是獲取股息,他的股息足夠吸引人嗎?他是否推遲過股息發放,股息是否也随着業績而穩定增長,他的股息受經濟因素影響嗎?受股票大環境影響嗎?熊市裡還發股息嗎?這些都是你得問出的問題,并自己找到答案。

其次,如果是周期型公司,那麼他現在到底是業務的繁榮期還是,周期的底點。如果是現在這個時點,買入鋼鐵,煤炭,甚至房地産肯定是不合适的,這很明顯就是行業頂點了。都是這些公司市盈率最低的時期。

第三,如果是隐蔽資産的公司,那麼隐蔽的資産到底是什麼?你确定他的價值沒有反應在股票價格上嗎?第四如果是困境反轉,那麼你要分清楚,他是不是負面消息的核心還是受到豬隊友拖累。如果他要反轉需要什麼因素?第五,你要買穩定增長的公司,那麼市盈率是多少,盈利增長率又是多少?增長率可以持續嗎?第六,快速增長的公司,你需要考慮的也是類似的問題,為什麼公司業績大增?這種東西能持續多久,有的公司隻是因為賣了幾套房,那這玩意肯定就不足以作為投資的依據。所以每一類公司的思考方向是不一樣的,需要投資者先把他分類,然後沿着這一類股票的研究方法不斷的把它分析清楚。

彼得林奇下面就介紹了他的一個思路,他說他一般都是通過尋找偉大公司的競争對手從而找到大牛股的,你一般去企業做調研的時候,多問問競争對手的情況,當然那些诋毀是毫無價值,但有時候一些資深高管也會承認其他公司在某些地方比自己有很大的優勢,而這時候你就要豎起耳朵聽了。比如他買拉昆塔汽車旅館,就是聯合旅館的副總推薦的。這家酒店把所有的低利潤環節都去掉了,甚至不設置餐廳。事實證明酒店的餐廳都是賠錢的,而且客人對酒店的餐飲通常并不滿意,所以他隻提供住宿,讓你到外面就餐。如此下來他的房費就更加便宜。而他的最大賣點就是,星級酒店的房間,配上快捷酒店的房費。這就讓商務人士趨之若鹜。後來這家酒店的股價10年漲了11倍。

但說完了過五關,也得聊聊走麥城,他在投資一家專業食品店的時候,就犯下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說這家店的三明治很有特色,吸引了很多客人,絕大多數都是白領。甚至他們提供外賣,這就為雙職工家庭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晚餐。于是彼得林奇判斷,這是一家沃爾瑪模式的公司,他可以通過單店複制,快速的增加資産規模,産生更多的利潤。所以他就大筆買入,但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股價暴跌,甚至虧掉了9成。彼得林奇說他的錯誤在于,他樂觀的太早了,應該等他複制幾個店之後再看看,而實際上他在德克薩斯的成功,并無法複制到其他地方,除了原來的店很成功,其他的店似乎都是失敗的。很快他的現金流就由于虧損而捉襟見肘。

有人可能說了,彼得林奇是基金經理,他能拜訪公司。很多人願意接待他。像我們小散,該怎麼收集有用的信息呢。彼得林奇說,當你做過基金經理你就會發現,沒有什麼信息是小散們得不到的。比如财報現在基本上網上都能找得到,而且幾年的曆史财報也全都有,鄭雅山就經常用同花順的,他裡面不但有财務報告,甚至連杜邦分析都給你列好了。甚至财報裡的異常變動也都給你羅列出來了,可以幫助小白用戶輕松上手讀懂财報。現在就連專業的分析師有時也會犯懶,所以他們也用這種二手信息,但是彼得林奇說,恰恰是因為這些信息免費了,太容易得到了,所以大家根本就不看。如果把這些信息收費,給個高價,上面再寫一個機密。那麼肯定很多股民趨之若鹜的掏錢買。如果大家有興趣,回頭鄭雅山專門做個公衆号,咱們就帶着大家讀财報,做公司的基本面研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有興趣的在底下打賞,拿出你們的誠意。但鄭雅山也有一個擔心,如果我們做這麼一個公衆号,會不會落得個薦股的嫌疑,有變成黑嘴的潛質。

或者我們不預測股價,隻用彼得林奇的方法來讀研報,主要回答這些問題,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屬于什麼類型的公司,他的估值方法應該是什麼?跟同行業比較處于什麼位置,分别從市盈率和增長率來看,曆史上給他的最高估值是多少,給他的最低估值是多少,未來兩年他的預期增長率能有多少,每股收益又是多少。2年後市盈率能回到15倍嗎?他有哪些業務會爆發增長,資産負債的情況如何?最近的财報,有怎樣的變化,杜邦分析模型有什麼值得關注的點。至于最後該買入還是該賣出,策略是怎樣的?相信之前的問題你如果都看明白的話,應該能得出答案。

比如,彼得林奇就拿福特1987年的财報舉例,他上來就看了流動資産,包括56億美元現金,和44億美元的有價證券,大概100億現金資産,這說明他們公司積累的現金頭寸越來越多,是一個業務興旺的信号。然後看資産負債表的另外一半,長期債務是17.5億美元,比去年減少了一大半,這也印證了公司業務興旺,資産負債表得到改善。那麼下面就是一道數學題,100億資産,減去17.5億,等于82.5億,這也就是福特的淨現金頭寸。福特很有錢,所以無論如何現在都不會破産,這裡面彼得林奇故意忽略了短期債務,因為這些計算起來就太複雜了,那些存貨或者其他資産,應該足以抵消掉短期債務,所以資産和負債的兩邊都不需要過度複雜。然後他就看看福特有5.11億的流通股,數據顯示福特已經回購了不少股票。簡單除一下,82.5億,除以5.11億,等于16美元,這就是福特的淨現金價值。如果你在這個價格以下能買入福特,那麼肯定是占大便宜了,但通常是不太可能的。在1988年的時候,福特的股價基本上已經38美元了。那麼也就是說,福特股價減去現金後的價格隻有38-16=22美元。

繼續看報告,你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地方,那就是福特裡面僅僅金融服務集團,就包括了一個信貸公司,還有一個國民銀行,和美國租賃公司,這些公司的收益達到每股1.66美元,其中福特信貸占了1.33美元,他已經連續13年增長。金融業的市盈率一般是10倍,所以簡單算下,福特旗下的這些金融服務業務,就值每股16.6美元,這可是個金礦了,原來的現金有16美元,現在又發現了16.6美元的金融資産,兩個一加,福特光資産就接近了33美元,那麼也就是說,而你買入的真實價格38美元,減去16美元現金,再減去16.6美元金融資産,最後隻有不到5美元。而他的每股收益7美元,這樣的話他的市盈率,看起來是用38美元計算的5倍,而實際上連1倍都不到。所以這就是絕對低估。在87年股災之後,顯然是一個買入福特汽車這種白馬股的好時機。

彼得林奇說了,如果一家公司的市盈率隻有收益增長率的一半,也就是說PEG,這個指标是1/2,那麼賺錢的概率就相當大了。如果相反PEG等于2,那麼虧錢的可能更大。那麼什麼樣的公司能算是成長股呢,彼得林奇說收益增長率到12%,就算是成長股了,這幾乎是華爾街的共識。

另外,關于股息,彼得林奇說,股息的作用就在于讓股票更加抗跌。如果定期發放股息,那麼股票跌下去後他就會變成很有吸引力的債券。所以會引起大量機構投資者的進入,于是他就又會漲回來。通常發放固定股息的股票,都是有節奏的向斜上方運動,不會跌破上升趨勢。而這個趨勢的斜率,就是他的利潤增長率。所以,你如果想買一隻長期支付股息的公司,那麼你隻需要搞清楚他的股息收益率是多少。并且看看他是否每年都會發放股息,股息是否穩定增長就可以了。複雜的财務分析甚至都可以不做。比如買銀行,6%的股息率你就可以閉着眼睛把理财買入股票。4%的股息的時候,閉着眼睛賣出換成債券。其實就這麼簡單。可以說是一個穩賺不賠的策略,這種方法投資,你的保底收益就是每年5%左右,如果牛市來了,可能會讓你一年賺50%,按照中國股市7年一個周期計算,大概是年化6%左右,5%的保底加上6%的不确定溢價,輕送就能構築一個年化11%的投資組合。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的P2P和信托産品,也不次于市場平均收益,最重要每年都有現金流可以拿,所以投資有風險嗎?很顯然沒文化才有風險吧。如果你拿200萬這麼投資,每年至少可以保證分到10萬左右,長期看每年收入是20萬。所以基本保證了你低水平的财富自由。把房子賣了,拿錢出來這麼搞,用這個利息就可以租一輩子更好更大的房子。有人說如果銀行壞賬上來了,業績大幅下降了怎麼辦,您放心,如果有那一天,房子跌的絕對比銀行股多的多。明天我們繼續順着彼得林奇的思路來講财務分析。越聽幹貨越多了。咱們明天見吧。

【10】投資中你必須了解的幾個财務指标

繼續講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這本書跟别的書還是有區别的,越到後面幹貨越多,所以大家一定要堅持聽完,今天我們先來講賬面價值,所謂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撿煙蒂的投資法,就是用的這個指标賬面價值。如果賬面價值20美元,但股價隻有10美元,那麼你就半價去買公司了,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即使他不增長了,你也賺大發了。但是這就有個缺陷,也就是資産這個東西實在不好估計,你有套房子,現在值300萬,那麼賬面價值就是300萬,但問題是等你要賣的時候,他未必是300萬了。你越是急用錢,他就越便宜。比如佩恩中央鐵路公司,他破産的時候,賬面價值還有60美元一股,還有一個愛倫伍德鋼鐵公司,賬面價值40美元一股,但他由于資不抵債,最後賣給另外一家公司的時候,隻按照7美元一股賣掉的,基本上就是廢鐵的價格。鄭雅山在給大家講騰訊傳的時候,馬化騰最早維持不下去了,找人投資的時候,一些風投竟然按他的桌椅闆凳有多少電腦出價。這就有點太欺負人了。我們講滾雪球的時候,巴菲特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他覺得撿了一個便宜貨,但賣的時候才發現,根本賣不掉,而這個便宜貨由于虧損,還在每個月吃掉他的錢。他的伯克希爾哈撒韋紡織廠就是這麼個企業。當時光織布機的價格就比公司市值高了,但這又能怎麼樣呢?資産隻要不産生價值,該賠錢還是賠錢。所以這個道理希望大家能懂,為什麼鄭雅山這麼看空房地産,就是因為這個資産已經不産生價值了,那麼這個資産純粹就是炒的價差,人家說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如果你的房子還是貸款買的,那麼也就是說你左邊的資産略大于右邊的負債,你們家的資産負債結構就相當危險。因為一旦最後你要急着變現資産,那麼資産通常會貶值,最後就是資産小于負債,家庭财務破産。所以這也就是說,你家的房子不能跌,一旦房子跌了,你們家就很可能破産。這是财務的最基礎知識,但是人們瘋狂起來,卻完全視而不見。

所以在買股票的時候,大家通常是不考慮資産,隻考慮現金和有價證券,因為這個有流動性。認為這是公司的内在價值,可以從股價中減掉的部分,參考上一集福特的例子,而實在要考慮資産了,那麼也必然要把資産打一個對半的折扣。因為這個東西實在不靠譜。

資産容易被高估,但有一個東西容易被低估,這就是隐匿資産。比如一個項目叫做商譽,一般是放隐匿資産的地方,比如可口可樂當時買了一套灌裝線,賬面記錄商譽27億美元,這筆錢隻是購買資産多出來的錢,比如我買一瓶可樂花了5塊錢,而他隻值3塊,那多出去的2塊就是商譽,放在這裡攤銷,而這筆資産未來是可以産生價值的。而且之所以高價買資産,往往是由利潤保證的,比如華誼兄弟就是35億商譽,占了公司總資産的20%,這筆錢都是溢價買馮小剛的東陽美拉等公司所産生的(馮小剛這個公司占了10億),馮導這個公司,是個徹頭徹尾的皮包公司,最值錢的就是馮小剛自己,所以做賬的時候,幾乎全都放到了商譽裡,因為沒資産。而馮小剛則做了業績對賭,2016年賺1個億,以後每年增長15%。所以我們可以算算,這個資産到底能賺多少錢,2017年差不多就是,1.15億,對應27.7億的股本,差不多每股業績有4分錢。所以知道了吧,這裡隐藏了4分錢的業績。但是去年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票房慘淡沒達标,于是華誼的這部分商譽就得減值了,原來35.7億,一下就幹到了30.35億。現在明白為什麼小鋼炮要怼萬達老王了吧,萬達不給排片,票房沒達标,損失這點票房還在其次,在資本市場上一下讓自己和華誼損失了5個億的資産啊。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

大家應該警惕那些全靠商譽活着的公司,比如A股裡有一家企業叫做藍色光标,這是個公關公司。他的總資産188億,總負債111億,也就是說淨資産隻有77億,但是商譽高達46億。這基本就是個空殼公司了。全靠品牌活着了,一年内的到期的負債得有20-30億,這個活法相當危險,如果遇到點什麼口水仗,或者投資的資産業績不達預期,這一減值,那就酸爽了。所以最後我們總結一下,确定性的商譽能給你帶來隐藏利潤,而不确定性的商譽,則可能帶來隐藏虧損。那麼什麼叫确定性的商譽呢,比如加工制造行業,基本上不達預期的可能性不大,比如可口可樂他的灌裝線,就給他隐藏了50美分的利潤,這都快趕上他每股收益了。而純玩品牌,玩輕資産的,玩藝術的,太高的商譽,風險就大了。當然有時候也能給你意想不到的回報,如果這次馮小剛的芳華,票房跟戰狼2一樣,那這一下,估計商譽能漲出100億。

另外,某行業的牌照也是一種隐匿資産,比如聯通,他市盈率很大,盈利很差,但就是股價堅挺,主要是因為這張牌照值錢,畢竟全國就三張。

下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現金流量。這是一家公司的生命線,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淨流入,這種公司就能抵禦任何風險。經濟再糟糕你都不用慌,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爾裝下的幾個保險公司都是這一類,天塌下來他都賺錢。我們講巴菲特和芒格的時候也說了,他們最讨厭那種先付錢再收錢的業務,比如高速公路,你不得不先修路,然後才能收錢,收到的錢還拿不走,還得把它拿回去保養道路。又或者鋼鐵公司,先建高爐,然後才能有生意,賺了錢還得繼續建高爐才能維持市場,這樣的公司注定現金流量不會太多。那什麼樣的公司現金流多呢,零售公司,他賣一個東西,就能賺取一份現金,比如美國的煙草公司,菲利普莫裡斯,還有我們的格力電器,貴州茅台。所以最重要的是自由現金流量這個指标,是指扣除掉正常的資本支出之後剩下來的現金,這是一筆不必在用于支出的現金流量。這個值越高越好。但自由現金流量比較難算,自由現金流量等于(1-稅率t)×息稅前利潤(EBIT)+折舊-資本性支出(CAPX)-淨營運資金(NWC),聽起來都會很暈,所以大概知道一下就行了。研究機構他們都會在excel裡建好公式,然後把這幾個參數找到填進去就行了。

下一個我們看看存貨。你不用管存貨的計算,隻需要會用他就好了,也就是用期末存貨價值減去期初的存貨價值,你就知道他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存貨積壓總是不好的事情。如果一個公司的銷售增長了10%,但同時他的存貨增長了30%,那就得警惕一下了。新産品和老産品很可能發生競争關系,所以存貨可能會大幅貶值,讓公司的利潤下降。特别是産能過剩的行業,比如服裝,新款服裝可能值1000元,但如果扔到尾貨去賣,可能50都賣不掉。所以存貨價值這塊一定要注意。當然也有存貨價值提高的,比如茅台,去年1100,今年1400一瓶,顯然存貨價值還增長了30%左右。

很多人問,增長率到底是什麼?是銷售增長率,還是其他什麼,這裡彼得林奇說的增長率,是收益增長率,或者幹脆說就是淨利潤增長率。有可能銷售下降而利潤增長率提升,比如産品提價,就會産生這樣的效果。所以彼得林奇會極力推崇那些市盈率隻有利潤增長率一半的股票。要能持續增長就太好了。但如果你找不到這種好事,那麼彼得林奇說,增長優先。也就是說市盈率20倍的,每年增長20%的股票,要好于10倍市盈率,每年隻增長10%的公司。

其實簡單算一下就知道了。我們就以10年為限,假設他們10年後市盈率沒有變化的話,那麼年增長20%的公司,應該能漲6倍。而年增長10%的股價隻漲了2.6倍。有人說了,20%能持續嗎?假設他沒有兌現高增長,隻是每年增長了15%,那麼第十年的業績也是4倍,而到時候調降他的預期,給他15倍市盈率,他的股價也比最開始的時候漲了3倍,還是比10倍市盈率,年化增長10%的公司漲幅更大。所以你買一隻股票,到底能不能賺錢,最重要的不是買入價格,而是他的利潤增長率。即使買貴了,但他一直能夠保持增長,也不用太過擔心。除了增長之外,你還得看看他的利潤率到底是多少,彼得林奇說如果有10%以上的稅前利潤率,就算是不錯了,巴菲特給出的标準是毛利率40%,淨利率不能低于5%,這樣才會有更多的調整空間。這就是本章财務分析的内容,明天我們講,股票分析的重點,以及長期投資的組合。明天見

【11】如何構建一個資産組合?讓獲利變得更加平穩!

經過之前的學習,相信您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财報的能力了,但這可不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說你買入股票之後,要定期核查你的股票,給他們做個體檢。因為随着時間的變化他們可能随時會産生新的變化。比如一開始可能高增長,兩年後開始進入穩定期,這時候估值就要發生變化。比如麥當勞當年快速增長,市場給他30倍的估值。一直維持了很多年,但後來大家發現麥當勞的利潤率越來越低,随後他的增長也越來越沒有驚喜,所以給他的市場估值下調到了12倍。後來麥當勞又做出了新的嘗試,比如供應早餐,售賣甜品,快送外賣,這又讓麥當勞開始重新增長。

當然有時候也會亂花漸欲迷人眼,比如彼得林奇買的德克薩斯航空,當時就各種好消息,什麼瘦身經營,什麼擁有東方航空權益等等,這都讓這家公司擁有了更好的題材,股價也一直上漲的,但這家公司基本面已經開始變差,等到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壞消息全都爆出來了,股票最後暴跌了一半,所以市場情緒這個東西一定要先把他搞清楚,市場過熱和過冷的時候,都要辨别清楚,先要把市場情緒排除在外,才能客觀的分析公司。

那麼我們來總結一下,股票分析到底有哪些重點。首先市盈率要低,其次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越低越好,第三公司内部人在買股票,公司自己回購股票,第四公司收益增長穩定。然後再算算,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價證券,把這些都排除掉,看看公司真實的價格到底是多少,這些是購買股票通用的方法,再重複一遍,首先市盈率要低,其次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越低越好,第三公司内部人在買股票,公司自己回購股票,第四公司收益增長穩定。然後再算算,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有價證券,把這些現金頭寸排除掉,看看公司真實的價格到底是多少,如果你是小白用戶,這些肯定都還是要看的。如果連這些都不看,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如果要獲得更高級的分析方法,那麼就要把公司股票分類,增長緩慢的公司,就要主要看股息率,拿他當成債券買,而穩定增長的公司,主要看市盈率,看他2年後能否回到15倍市盈率以下。周期類的股票,則要看看周期的位置,強周期類需要短期看銅價走勢,中期用PPI來确認,而豬周期這種東西,則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主要看商品本身的價格走勢。這類公司一般在周期底點市盈率最高的時候買入,市盈率最低的時候賣出。快速增長類型的公司,則重點是收益增長率,如果始終保持25%的增長,那麼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但如果再高,超過30%,就很難維持下去了。所以甯可相信世界有鬼,也不能太相信一個公司始終保持這麼快的增速。這不科學。

至于困境反轉的公司,你得确定他是趨勢變化還是暫時困難,又或者是被豬隊友拖累,這類公司的判斷是最困難的。當然在A股上有時候會有神經病的機會,比如傳出文章跟姚笛搞婚外戀,大家心疼馬伊琍,最後伊利股份跌停,這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會很快漲回來的,相當于白給了你10%。隐蔽資産的公司這個難度是最大的,一般發現不了,小白用戶可以不必在這上面花太多時間。最後彼得林奇還是提醒大家一點,做股票最重要的一條原則就是人多的地方不去,鎂光燈下的東西不買。價格激烈競争的行業連看都不要看。然後剩下的就是耐心持有了,着急的錢,有期限的錢千萬别往股市裡扔,即使我們知道那些東西一定能賺錢,但什麼時候賺的到卻沒人知道。

下面一章,彼得林奇要講講資産配置的問題了,告訴大家如何構建一個投資組合。首先要解決一個投資預期的問題,鄭雅山經常聽人說,今年要漲50%,明年怎麼也得30%,但這種東西可能嗎?可能!你經過兩年高增長之後,一定就是1-2%,甚至是投資虧損20%,這才是投資的規律,能吃的了肉,也抗的住揍。投資不是發工資,不可能這個月有,下個月還有。他可能幾年都沒有,最後給你一頓大餐,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扛過前面那幾年,保證最後大餐來的時候你還活在市場裡。當然我們也不妄自菲薄,股票還是能比債券賺更多錢的,如果你發現你的投資還不如銀行存款,那肯定不是股市出了問題,肯定是你自己出了問題。彼得林奇說,一般股票長期的投資收益率在9-10%做的好一點的能到10-15%。這是一個業績标準,你要戰勝市場,你就要做到15-20%,鄭雅山水平很菜,基本就是15%左右,20%一直都是我努力的目标。

股票投資裡面有句話叫做長線是金,短線是銀,這話說得是,長期投資的收益要遠遠好于頻繁的短線買入賣出。不光是手續費的問題,還有是因為你的的買入賣出,就得頻繁操作,而操作越多你錯的概率就越大。

那麼,至于該持有多少隻股票,這沒有一定之規,看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如果是劉邦,你就管住蕭何韓信張良就行了,你如果是韓信,你當然可以統帥千軍萬馬多多益善,當然現實中我們的小白用戶居多,所以,你們最好别超過5-10隻股票,這裡面最好有重點的3-5隻,太多了就照顧不過來了。你持有這些股票,至少能做到,每天把他們的消息都搜索一遍,每個季度把财報都浏覽一下。

當然,股票的類型必須有所差異,你說你買入了格力,再買入了美的,這兩隻能算一隻股票。你要做的就是,每個類型的公司,挑選1隻股票,比如緩慢增長的你挑工商銀行,穩定增長的挑選格力,周期類的選擇萬科,快速增長的,隐匿資産的各選一隻就好。這些都不作為推薦,隻是簡單舉例。這樣你的資産組合裡,既有低風險的穩健股票,也有高風險的快速成長股,風格上既有大盤股,也有小盤股。這樣就比較進可攻退可守。

如果您對股票完全不在行,其實我們通過構築基金的組合也能形成這樣的效果,比如你持有中證紅利,這是緩慢增長的,滬深300這是穩定增長,創業闆這是快速增長的,還可以配一個周期類的易方達資源行業,這樣就差不多穩定了。如果再想國際化一些,分别配一個港股和美股的qdii,這個時點,你要想稍微激進一點,就少配點或者不配美股,少配滬深300和中證紅利,多加兩份創業闆,這就是一個資産配置的主要思路了。構築這麼一個組合,其實你要賺的,就是每年上市公司整體那12%的回報。所以長期看,得到這麼個回報,并不難。因為你比較均衡,所以不會得到更多好處,但同時也基本不會犯錯誤。用基金構築組合的好處就是更穩定,但壞處就是,你永遠也不會享受10倍股帶來的喜悅感。

彼得林奇是很反對把股票抛出,然後換成現金的。他說應該把資金永遠留在股市裡。頂多是在股票之間切換,這樣你才能有獲得市場回報的機會。有人說不對啊,我高點賣掉,低點再買回來,不是賺的更多。如果您有這個本事的話當然沒問題,但問題是沒有人會永遠賣到高點買到低點,更多的情況是,快到高點了才進去,而快到低點了,卻抛出了。

很多專家都在說股票不要追漲殺跌,這個觀點害了很多人。賣出漲的好的股票,去買漲的差的股票,這屬于賣出了赢家而去買入了輸家,彼得林奇說這是拔掉了鮮花澆灌了野草,是一個愚蠢的策略。老實說,鄭雅山也很容易犯這個錯誤,因為人總是不愛認錯的,漲的好的,已經證明自己對了,也就無需再證明自己了,而下跌的那些,卻證明自己錯了,唯一糾正錯誤的方法就是,在底部多買點,期望攤低成本,這樣更容易成功,但這卻失去了效率,在心裡得到滿足的同時,卻讓業績大幅受損。鄭雅山也很困擾,但這就是人性,後來怎麼克服的呢,去買基金吧,買基金的時候,你的心态就變了。就會習慣性的買入好的基金,而賣掉表現差的基金了,因為你會覺得,基金漲的好,是因為那個基金經理強,把錢給更強的基金經理,當然心裡更踏實。等在基金上養成了這個習慣,在回到股市來實踐。至于要不要止損,彼得林奇說不要,因為現在股市波動很大, 你可能為了10%,而錯過了10倍上漲的機會。但這裡要特别說明一下,彼得林奇他是一個大師,他能在買入之前就把很多東西琢麼明白了,而且他買入也不全是重倉,所以他敢說自己重倉的都沒問題,但各位小白們恐怕還做不到這點,稍微風吹草動就不知所措了,那麼做個保險繩安全帶,這可能會在關鍵時候救你一命。明天我們将結束這本書,來講講買入和賣出的時機選擇。咱們明天見。

【12】投資中這些鬼話千萬别信!

市場中有很多技術分析派,他們總是盯着K線圖,然後用技術分析找到股票的買入賣出時點,彼得林奇身邊的人可想而知,很多還都是技術分析的大師。有一次他和一個技術分析大師閑的蛋疼聊股票,林奇剛剛26美元一股,重倉了時代華納。于是他就問起,怎麼看待這家公司,技術分析大師說,這隻股票已經過度上漲了,于是他就用圖形告訴他為什麼這麼說。結果這句話深深影響到了林奇,随後股價一度漲到了32美元,彼得林奇也坐不住了,他覺得26美元都過度了,32美元豈不是極度上漲了。他重新審核了時代華納的基本面,但沒發現異常。後來這家公司漲到了38美元,他就開始了一種莫名的恐懼,結果他真的獲利了結了,最後是果然……果然……彼得林奇永遠記住了那個技術分析大師,因為華納的股價一度漲到了180美元。即使後來華納暴跌了一半多,股價仍然還有76美元,也比他賣出的價格高了一倍。

所以彼得林奇的建議是,永遠别試圖去做波段,對于一家好的公司,隻要基本面沒有問題,股市整體沒有問題,你就應該一直持有。中間任何的低買高賣都是一種貪婪,你會為此而付出代價。當然前提條件是,你得像彼得林奇一樣的了解自己買入的股票,而對于很多投資者來說,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個公司是幹什麼的,讓他堅定持股,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一點都不現實。所以如果你還是對股票不了解,談買入賣出的策略完全是一種奢侈。而當你對自己買入的公司足夠了解了,你就大概有了策略。比如你買入的一直緩慢增長型股票,你的依據就是股息率,當股票上漲了30-50%,股息率一定大幅下降了。這時候你可以一把賣出,從而收回未來3-5年才能賺回來的股息。而當股票下跌30%,意味着股息率反而上升了,你此時不但不應該賣掉股票,反而應該更多買入。這個股票的内在價值提升了。

如果你買了一隻穩定增長的股票,那麼你期望他成為10倍的大牛股就很難了,比如現在的格力和伊利,他們再漲10倍幾乎沒可能了。茅台更是不可能漲到5萬億的公司。所以這就是一個天花闆。那麼你賣出的依據就是市盈率,如果市盈率超出了正常範圍,比如曆史市盈率最高15倍,而他已經漲到20倍了,那麼你就要系好安全帶,随時準備走掉。還有就是業務受到沖擊,增長率下降的時候,那麼無論你是否賺到錢了,也應該盡快走掉,這種公司最怕的就是業績下滑,一旦下滑很可能是趨勢性的,很難再扳回來。

如果是周期股,你要關注宏觀了,要在周期頂點,也就是他盈利最多,市盈率最低的時候走掉。否則等周期過去,那股價跌起來可是相當快的。所以買入周期類的股票,一定每天都要看銅價,每月都要看PPI,如果兩個指标任何一個掉頭向下,馬上走人。還有就是,在市盈率低點,系好安全帶。隻要跌破60日均線,或者從最高點往下跌破8%,馬上拔腿就跑。不要有任何猶豫,跟你賺不賺錢無關。彼得林奇說,還要注意這類公司基本面的變化,比如這個季度存貨開始增加,那麼也就意味着行業繁榮可能已經過去。這也是一個逃跑的信号。

至于增長型股票,這個是最難的,這裡面會有很多10倍大牛股。主要防範的就是收入增速下降。比如淨利潤增長率原來是30%,後來下降到了15%,那麼這個公司的估值可就從30倍,跌倒了15倍,也就意味着他的股價可能要跌一半。反過來,一家公司利潤增長率是30%,但市盈率已經漲到60倍了,這時候,你也應該系好安全帶,随時準備閃人了,閃人的方法還是60日均線和最高點的8%止損止盈。因為顯然股價高估了。還有些公司說自己增長100%,甚至1000%,這些都不用看了,這種增長率根本不能維持,基本就昙花一現。所以總結一下,高增長公司的賣出信号,最近銷售額下降,高管離職,市盈率明顯高于盈利增長率。

困境反轉型的公司,一定要關注他的債務和存貨兩個指标,債務不減反增,就要果斷跑路,存貨也是,存貨是銷售的2倍了,說明他的困難不是暫時的。反轉的概率不大。市盈率相對于增長率高的離譜,那就更麻煩了。這裡鄭雅山要說下,toB端銷售的,要格外注意,往往他們因為客戶的困難,而讓之前的商業模式終結。這種情況就不要再期待他起死回生了。

最後是隐蔽資産型的公司,賣出一定是因為他的資産貶值了。比如我們說在牛市裡很多公司交叉持股,一個服裝廠,能持有很多期貨公司的股票,期貨公司漲的很兇,所以服裝廠也漲,這種是個加持的效果,相反一旦熊市來了,證券公司和期貨公司都暴跌,那麼這個服裝廠肯定也是暴跌。他的資産不斷減值。還有比如馮小剛的芳華,延期上映,這塊商譽資産就面臨進一步減值的風險,華誼兄弟也是要下跌的。另外,一個隐蔽資産的公司,機構持股者數量上升,這就是股價到頂的先兆。說明大家已經發現他的資産了,那麼價值一定已經反映在了股價之上。

在股市上,你會聽到很多聲音,這些聲音很可能是很危險的,如果你相信,恐怕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首先,有人會說,股價下跌了這麼多,不可能再跌了。高手死于抄底,往往就是這麼發生的,殊不知抄底是一個極其危險的活,如果你不對公司基本面有足夠了解的話,隻是覺得股票超跌就去買入,那麼很可能會死的很難看,比如中國平安,2008年危機之後,股價暴跌了9成,從140多跌到了不到20塊錢,記住下跌不言底,尤其是在暴跌之下買股票一定是錯誤的,就好比徒手接有毒的飛刀,被劃傷的概率非常大,甚至有可能是緻命的。

相對應的,股價長這麼高了,怎麼可能再漲呢?而事實上他就一直漲,比如美國的煙草公司,菲利普莫裡斯,從0.75美元,一路上漲,2塊的時候就有人喊高了,但一路漲到了124,漲幅接近170倍,1000美元變成了17000美元,而且還得到了23000美元的股息。所以跟下跌不言底對應的是上漲不言頂。所以鄭雅山經常告誡大家,如果覺得股票高估了,沒必要急着賣出,系好安全帶就好,因為你永遠不要低估投資者們的愚蠢程度。

第三,低價股賠不了錢,很多人都覺得3塊錢一股的股票,你能跌到哪去?但問題是股票的下跌都是按照百分比的,他跌的時候同樣會很快速。彼得林奇說,他在美國發現,做空機構通常都是在股票價格非常低的時候才開始架炮打擊的,因為股價非常低的時候這家公司就已經被市場抛棄,他破産的概率會很大。但這條在中國不适用,我們總是把做空股票的人劃到敵對勢力裡面,所以沒人做空,才導緻了我們垃圾股滿天飛。

第四,最終股價會漲回來,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深度被套之後,大家對股票市場心灰意冷,于是開始學習巴菲特,甘願等待。相信股票會最終漲回來。但問題是,你得足夠了解你買的公司,他是增長型的,哪怕隻是緩慢增長的,他漲回來的問題不大,如果是周期疊加趨勢類的,那麼大趨勢結束的,他可真未必能漲回來了。比如我們經常舉例的中石油,漲回48的可能性不大了。還有中遠海控原來的中國遠洋,10年了現在股價隻有十分之一。這就引出了我們第五句話,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當趨勢發生之後,你就不太可能等到黎明了,這家公司裡通常隻有黑暗,或者更黑暗。

第六,股價反彈到10塊錢,我就賣,套牢的時候投資者一般都設定一個心裡價位,但這個價位可能一輩子也無法觸及。大家白白在這上面浪費青春。

第七,藍籌股不會波動,更不會跌到哪去。這話2007年的時候到處都在這麼說,但是最後發現工商銀行跌起來同樣吓人,從9塊錢,跌倒了3塊錢。這麼個大家夥也能跌下去66%,而且藍籌跟小市值不一樣,他們跌下去就很長時間不再上漲了,十年了工行還沒有創新高。

第八,等的時間太長了,不可能漲了,這就是投資者的噩夢,不賣不漲,一賣準漲,百試百靈。一般一隻股票的洗盤過程都是漫長的,有的時候一洗就是幾年時間,而你的情緒剛好就是市場典型情緒,你挺不住了,别人也挺不住了。所以對待這種态度的最好方法就是連看都不看。這樣你就沒情緒了。

第九,不賺就當賠,某某東西上沒賺到錢,錯過了好幾億。這是投資者的典型心态,但要認清一點,每天都有發大财的機會,你不可能都抓住。所以真正屬于你的機會,隻有那些你真正看得懂,而且付諸實踐的機會。其他錯過的大魚,實在太多,沒必要耿耿于懷。你之所以錯過,是因為你不具備這個能力。

第十,尋找下一個誰誰誰,這種願望是好的,但通常很難實現,往往都是機緣巧合,天時地利人和都不一樣了,你再出一個貴州茅台,再出一個阿裡巴巴,這幾乎沒可能,就是讓馬雲重來一次,他也不可能成功了。

第十一,股價漲我的股票就對了,股價跌我的股票一定是錯的。彼得林奇說用股價漲跌判斷投資的對錯,是投資裡面最荒謬的錯誤,甚至沒有之一。大家之所以投資,你的目的不應該是股票,而是這家公司源源不斷的産生價值,價值才是基礎,而股票價格隻是價值的反應。事實上價格才是總犯錯誤的一方。而你要認準價值,利用價格犯錯誤的機會,從市場獲利。

這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内容了,彼得林奇這次講的比較細,把股票的各個環節全都講清楚了,甚至有很多幹貨指标,可以直接拿來給大家套用。

大道無門,千差有路;

透得此關,乾坤獨步。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